第五节 职工安置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东营市粮食志》 图书
唯一号: 151320020220000452
颗粒名称: 第五节 职工安置
分类号: D412.7
页数: 2
页码: 151-152
摘要: 在全市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制中,市粮食局始终坚持无情改革、有情操作、以人为本、合理分流的原则,根据每个职工的不同情况,采取多种形151式分流安置职工。一是内部退养安置一批。给已内退和距离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的职工办理内部退养手续,享受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待遇,按市政府规定的标准领取最低生活费。二是领取经济补偿金和破产企业职工安置费后自谋职业1495人,其中:市直属单位和两区434人,垦利、利津两县653人,广饶县408人。三是改制企业以竞争上岗的形式公开招聘、重新安置原职工151人,通过创办粮油服务社等经济实体安置152人。四是有1192名下岗职工采取经商、务工、外出劳务等形式实现了再就业。
关键词: 职工 职工安置

内容

在全市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制中,市粮食局始终坚持无情改革、有情操作、以人为本、合理分流的原则,根据每个职工的不同情况,采取多种形式分流安置职工。一是内部退养安置一批。给已内退和距离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的职工办理内部退养手续,享受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待遇,按市政府规定的标准领取最低生活费。二是领取经济补偿金和破产企业职工安置费后自谋职业1495人,其中:市直属单位和两区434人,垦利、利津两县653人,广饶县408人。三是改制企业以竞争上岗的形式公开招聘、重新安置原职工151人,通过创办粮油服务社等经济实体安置152人。四是有1192名下岗职工采取经商、务工、外出劳务等形式实现了再就业。

知识出处

东营市粮食志

《东营市粮食志》

该志收录了自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以来的粮食史实,重点反映了建国以来特别是建市后东营地区粮食流通发展变化,史料翔实, 记录全面,为研究东营市粮食流通工作提供了历史依据。 粮食历来是关乎国计民生的战略物资。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东营域内的粮食流通工作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抗战时期,三县抗日民主政府相继设立粮食工作部门,筹集粮草,服务抗战,开辟了清河军区、渤海垦区新天地。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