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二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东营市粮食志》 图书
唯一号: 151320020220000409
颗粒名称: 序言二
页数: 2
页码: 1-2
摘要: 这是第一部东营市粮食志。它真实反映了东营域内粮食流通的历史变迁,特别是系统总结了建市25年以来全市粮食流通改革发展的光辉历程,它是东营市粮食流通行业的百科全书,集科学性、知识性、资料性之大成,为社会各界更好地了解东营粮食提供了一条重要渠道。建国前,东营大地上演绎了各具特色的粮食争夺战,广大劳动人民为“皇粮国税”背负沉重的枷锁。全市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一定要认清形势,把握大局,强化措施,奋发有为,不断健全和完善粮食安全保障机制。

内容

《东营市粮食志》就要付梓出版了,这是第一部东营市粮食志。它真实反映了东营域内粮食流通的历史变迁,特别是系统总结了建市25年以来全市粮食流通改革发展的光辉历程,它是东营市粮食流通行业的百科全书,集科学性、知识性、资料性之大成,为社会各界更好地了解东营粮食提供了一条重要渠道。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为编纂好《东营市粮食志》,东营市粮食局成立专门的修志班子,本着鉴古明今、继往开来的原则,遵循“资政、存史”的编写意图,广搜史料,严肃考证,求真务实,精心编排,在市史志办的指导帮助下,历时1年,编纂成志,向东营市建市25年献上了一份厚礼。全体编纂人员付出了艰苦的劳动,功不可没! 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资,粮食管理工作源远流长。建国前,东营大地上演绎了各具特色的粮食争夺战,广大劳动人民为“皇粮国税”背负沉重的枷锁。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劳动人民翻身做了主人,靠党的政策和勤劳的双手,逐步过上了丰衣足食的幸福生活。建市以来,粮食战线上的广大干部职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发扬粮食行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抓收购、保供应,满足了军需民食;抓改革、求发展,实现了转轨变型,为胜利油田开发建设和东营市科学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物质保障,做出了应有贡献。当前,国际国内粮食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党中央、国务院把发展现代农业、保障粮食安全,解决好十几亿人口吃饭问题作为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这为发展粮食流通事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全市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一定要认清形势,把握大局,强化措施,奋发有为,不断健全和完善粮食安全保障机制。要防患未然,巩固发展市、县和农户三级粮油储备,完善粮油储备体系;要畅通渠道,建立典型调查、社会统计、预警监测、应急保障平台,完善粮油预警和应急体系;要依法行政,健全粮油质量卫生安全检测机制和粮食流通监督检查机制,完善粮食执法监管体系;要构筑平台,建设“数字粮食”信息管理系统,完善现代粮油信息高效运转体系;要统筹规划,建设有形市场,扩展城乡网络,完善现代粮食市场体系;要壮大龙头,培植和发展粮油流通多元化市场主体,完善粮食产业化经济体系。通过构建“六大体系”,努力实现供给稳定、储备充足、调控有力、运转高效,确保粮食安全。回顾过去,倍感自豪;展望未来,信心百倍。希望全市广大粮食工作者要以史为鉴,与时俱进,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干事创业,为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和全市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谱写更加辉煌的新篇章!2008年11月10日

知识出处

东营市粮食志

《东营市粮食志》

该志收录了自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以来的粮食史实,重点反映了建国以来特别是建市后东营地区粮食流通发展变化,史料翔实, 记录全面,为研究东营市粮食流通工作提供了历史依据。 粮食历来是关乎国计民生的战略物资。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东营域内的粮食流通工作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抗战时期,三县抗日民主政府相继设立粮食工作部门,筹集粮草,服务抗战,开辟了清河军区、渤海垦区新天地。

阅读

相关人物

薄官和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