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东营区组织创新工作调查报告
中共东营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田和德
2003年,我们按照省委组织部、市委组织部的部署,紧密结合东营区的实际,积极稳妥地开展了党政领导职务任期制试点工作,在深化干部制度改革方面迈出较大步伐, 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一、基本情况
(一)认真做好各项准备。从2002年年底接受试点工作任务后,我们首先传达了省、市委组织部的指示精神,学习了中央和省、市委关于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文件。在此基础上,通过召开会议、座谈讨论等形式,统一了对试点工作重要性、必要性、可行性的认识。同时,对全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现状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摸底,对实施任期制试点工作的预期成效进行了分析,制定了具体的党政领导职务任期制试点工作方案,成立了领导小组,区委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加强了对这项工作的领导。
(二)科学制定政策。自2003年5月份,在吃透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的基础上,起草了《东营区党政领导职务任期制暂行规定》、《<东营区党政领导职务任期制暂行规定>实施细则》,配套文件包括《东营区党政领导干部交流暂行办法》、《东营区调整不胜任现职领导干部暂行办法》、《东营区党政领导干部辞职暂行办法》。将文件征求意见稿发到区五大班子、镇、街道及区直部门、单位,广泛征求了各方面意见。2003年5月28日,区委召开常委会议,对主体文件进行了进一步的讨论和修改,最后一致通过了《东营区党政领导职务任期制暂行规定》及《<东营区党政领导职务任期制暂行规定 >实施细则》。
(三)稳妥推进改革。自2003年11月份,采用“党政领导干部及班子实绩量化考核测评系统”,对全区各镇、街道和区直部门、单位的领导班子及在职科级干部进行了综合考察,全面掌握了全区科级班子现状和科级干部德、能、勤、绩、廉方面的表现情况,制定了干部调整的初步方案,于2003年12月140,召开了区委常委会议,一致通过了任期制干部调整方案;12月15日,召开了全区党政领导职务任期制试点工作会议,宣布了全区科级班子和科级干部调整方案。这次任期制调整,共调整交流科级干部198人,安排内退离岗32人。对在任期制实施范围内的干部根据不同情况进行了调整交流,其中包括按照文件要求必须交流的4人(在同一职级工作满15年的2人,在同一岗位工作满10年的2人);按照文件要求原则交流的38人(在同一岗位工作满5年的38人);按照文件要求可交流可不交流的34人(在同一岗位任满5年以上但期间职位发生变化的23人中交流了13人,参照执行的47人中交流了21人)。
二、主要特点
(一)指导思想明确。确定了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优化班子为目标,以充分发扬民主为基础, 以选好一把手、围绕一把手配班子为主要内容, 严格按照《条例》要求配备领导班子,积极稳妥地推进党政领导职务任期制试点工作,努力营造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促进中心城区的建设与发展的指导思想。明确了班子调整、配备干部的“四个基本原则”:一是严格遵循条例的原则。干部调整中严格按照《干部任用条例》的规定,坚持德才兼备的标准,严格选拔任用的程序,切实做好了民主推荐、考察、酝酿、讨论、决定等各个环节的工作。二是严格遵循任期制文件精神的原则。认真贯彻落实任期制试点文件精神,在干部调整上把握了“四条线”,即同一职级满15年的,原则上调整到系统外;同一岗位满10年的,原则上调整到部门外;同一岗位满5年的,原则上调整到岗位外;同一岗位任满5年以上但期间职位发生变化的,适当进行调整。三是促进干事创业的原则。着眼于“四个加强”,加强镇、街道领导班子建设,加强政法部门班子建设,加强专业部门领导班子建设,加强重点工程、重点建设项目和经济建设一线领导班子建设。四是优化班子结构的原则。为优化班子的年龄结构,实行内退离岗制度。对到2004年6月30日男年满52周岁、女年满47周岁的干部实行了内退离岗。为优化班子的性别结构,为每个镇、街道领导班子配备了一名女党(工)委副书记;为优化班子的知识专业结构,将一批学历层次较高、学有专长的干部充实到了区直和镇、街道领导班子。
(二)组织实施严密。试点工作开始时,采取多种形式,向党员干部介绍开展任期制试点工作的目的意义,组织调研小组深入基层干部中了解他们的思想状况,有针对性地做好宣传解释工作。在制定文件规定的过程中,做到了走出去学习经验,沉下去掌握情况,跑上去汇报工作,广泛征求方方面面的意见。在干部调整过程中,严格按照条例规定的选拔任用干部标准、条件与程序,认真做好民主推荐、考察、酝酿、讨论、决定等各个环节的工作,新提拔的干部一律实行干部考察预告、任前公示、试用期制,镇、街道党政正职全部实行区委全委会票决制。干部调整结束后,区委及时组织区级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奔赴各镇、街道和区直部门、单位,检查领导干部的到岗情况,对领导班子进行团结方面的教育,指导班子理清思路。
(三)注重整体推进。一是在任期制的适用范围上,把区委管理的党政科级领导干部全部覆盖,具体包括区委、区政府工作部门(含派出机构)、单位的科级领导干部;区纪委及其内设机构的科级领导干部;区总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科级领导干部;镇党委、政府的科级领导干部;镇、街道武装部部长。二是在任期时限上,规定选任制党政领导职务的任期与其届期相同,可连选连任,但最长不超过两届;委任制党政领导职务的1个任期为5年,任职满一个任期的,原则上要进行交流,也可以连任,但最长不超过两个任期。三是在最长任职年限和最高任职年龄上,规定干部担任同一职级党政领导职务的最长任职年限累计不得超过15年;超过15年的,必须转到任期制实施范围以外的岗位任职或改任非领导职务。四是在安置任期满后干部上,规定区别不同情况,予以提拔重用、交流、改任非领导职务、辞职或降免职等。另一方面,我们在制定试点主体文件的同时,制定了关于干部交流、调整不胜任现职领导干部、辞职等配套文件,增强了改革措施的整体效果,实现了整体推进。
三、取得成效
(一)进一步优化了领导班子结构。通过实行任期制,从镇、街道交流到区直部门、单位的有19人,从区直部门、单位交流到镇、街道的21人,镇、街道之间交流的16人,区直部门、单位之间交流的49人,镇、街道内部交流的25人,区直部门、单位内部交流的31人,交流面占在职干部总数的31.4%。在职科级干部队伍的平均年龄下降了1.42岁,各镇、街道党政领导班子平均年龄下降了3.78岁,且全部配齐了女党(工)委副书记;领导班子成员中,全日制教育学历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增加了17人。
(二)建立起正常的干部更新机制。通过实行领导职务任期制,对担任党政领导职务的干部依法确定明确的任期期限,为干部能下提供了根本性的制度保障。这次干部调整,涉及科级干部占在职科级干部总数的52.3%。其中提拔干部74人,占调整总数的27.8%;重用干部34人,占调整总数的12.7%;离岗内退的科级干部32人,占实施任期制前在职科级干部总数的6.3%。
(三)促进了干部振奋精神、干事创业。通过实行任期目标和严格的年度考核和任期考核,激发了干部干事创业的精神,给干部创造了一个新的工作环境,从制度上保证了干部工作的“黄金期”,使干部始终保持了最佳的工作状态。全区干部加快发展的意识非常强烈,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
(四)为优秀年轻干部脱颖而出创造了条件。实施任期制后,任期中间可以依照领导干部任期考核规定,对干部进行全面考核,不称职或不胜任现职的实施辞职或转任,缺职的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填补;任期期满干部先全部“下”来,组织上根据工作需要和干部队伍建设需要,重新组建领导班子,为年轻干部成长提供了机遇。在任期制试点调整干部工作中,新提拔了52名副科级领导干部,平均年龄为33.3岁,其中最小的年
龄仅23岁。
(五)进一步提高了干部管理和监督的水平。建立了“两个文明建设督查考核目标体系”,采用了“党政领导实绩量化考核测评系统”,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业绩考核进行量化,按事业定去留,以实绩定升降,使干部管理和考核工作进一步走上了科学化;对同一领导岗位连任时间作岀了限制,规定到期必须轮岗,推进了干部交流工作,使干部队伍活了起来,也对干部增加了压力,引入了竞争机制,丰富了抓干部队伍建设与管理的手段。
加强制度建设
规范农村干部管理
中共河口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黄高潮
河口区共有6个乡镇,1个街道办事处,178个行政村,4个居委会,其中村党支部有176个,村“两委”干部有1200多名。近几年来,河口区始终把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放在突出位置,以开展“三级联创”活动为总抓手,以培养一支高素质农村基层干部队伍为重点,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建立健全“五项制度”,加强农村干部规范化管理,为农村改革、发展、稳定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一、推行“两推一选”制,健全完善选人用人的渠道
选准配强村级领导班子,特别是选配好村党支部书记,是加强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建设,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关键。河口区积极推行“两推一选”制度,把群众公认,党员认可,能够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人选进支部班子。在村党支部换届或班子届中调整时,把村干部的任职条件、标准通过一定的方式向群众公开,通过群众推荐、党员推荐和党内选举的程序选举产生支部班子。在选配村党支部班子成员时,要求做到“三个必须” 。
1、选配干部必须严格标准。选配村级党组织 “一把手”必须注重选那些政治坚定有信念,发展经济有本领,处事公道有威信,碰到困难有办法的人,摒弃过去那种选配干部偏重于老实、稳重的守摊子型干部选人倾向。
2、选配干部必须严格职数。各乡镇根据村规模大小、经济发展水平等情况来确定村干部的职数编制,职数包括专职村干部和兼职人员两部分,除一些规模大、经济发达的村以外,中等村一般配备村干部4至7人,其中专职村干部1至3人,实行交叉任职。这样,不仅可以控制村干部的职数,减轻农民负担,又有利于减少工作环节,提高工作效率。目前河口区“两委”班子成员交叉任职164人,书记兼主任的19人。村干部职数比上届减少269人,平均年龄42.3岁,比上届降低3.5岁;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414人,占31.2%,比上届提高7.9个百分点。
3、选配干部必须得到“群众公认”。在选配村干部时牢牢把握“三关”,即群众推荐关、党员推荐关和选举关,按照党章所规定的程序来选好配强支部班子成员。通过“两推一选”选拔村干部,真正做到了公正、公开和民主。
二、实行“结构工资”制,充分调动村干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农村基层干部处在生产、工作第一线,肩负的任务重,面临的矛盾多,非常辛苦。保护和调动农村基层干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是顺利开展农村各项工作的关键。
为充分调动广大农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解决村干部的后顾之忧,河口区从区乡财政挤出部分资金,对村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的工资实行统筹,其中,区财政每年拿出100万元,负责全区村(居)支部书记和主任工资的50%,另外的50%由各乡镇财政拨付。具体发放标准原则上是每名书记、主任每人每月400元,其中,每月按期发放200元作为基础工资,其余200元作为绩效工资,由各乡镇根据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和年终考核结果予以发放。村里的其他班子成员实行误工补助,由各乡镇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核定发放。对于那些工作年限长,退下来的村干部实行养老保险和合作医疗保险制度,具体标准由各乡镇根据干部的任职年限和乡镇、村的实际情况确定,使退下来的村干部在老年生活上有靠头。有些乡镇对那些正常离任的村干部,由乡镇和村分担,一次性发给离任离岗补助,作为任职期间贡献的回报。补助标准按乡镇村财政情况和村干部任职时间长短确定。
三、建立岗位目标和监督管理机制,规范村干部的行为
在充分调动村干部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同时,注重加强了对村干部的监督和管理,对村干部实行任期目标考核。村年度工作目标由乡镇党委认可并签订责任状,使村干部特别是村党支部书记既有动力,又有压力。
1、建立健全制度,实行民主决策。区委强调村党支部加强自身建设必须建立健全八项工作制度,即:“三会一课”制度、党员活动日制度、党员联系户制度、民主生活会制度、民主评议党员、支部工作制度、党员议事制度和民主监督制度。同时,根据《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进一步健全完善了民主选举制度、民主决策程序、民主管理机制、民主监督渠道,以此来加强对村干部的监督和管理。
2、实行民主评议。利用届中和每年的年终总结,对村级组织的主要负责人进行民主评议。民主评议村干部制度主要办法是:(1)述职。村级主要领导作为被评议的对象,实事求是地对工作完成情况和个人任职以来履行职责情况进行总结,接受党员、群众的评判。(2)评议。根据述职评议的内容设计简明易懂的测评表,分优秀、称职、基本称职、不称职四个评议档次,由参评人员(村管理人员、村全体党员、村老干部代表、村民代表)填写测评表,以无记名票评和个别座谈方式对评议对象进行评议。(3)反馈。乡镇评议组对评议对象的评议情况进行写实性反馈;重点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对在测评中不称职票超过50%的村干部予以诫勉或调整。
3、实行工作报告制度。村干部根据情况一年分几次有所侧重地向党员大会、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报告工作。对群众提出的疑问和质询,及时做解释和答复,以取信于民。乡镇党委对村干部报告实行跟踪监督。
4、实行村务财务公开。规定每月18日、28日为全区村务财务公开日,对涉及全村群众利益的事情特别是财务收支情况都向村民张榜公布,接受群众的监督。区、乡有关部门则通过明查暗访等形式对各村的公开情况进行督查,督促公开工作落到实处。
5、实行离任审计制度。在换届或村主要干部调整时,由乡镇农经站或会计事务所负责对离任干部进行审计。重点审核年度各项考核指标和实际完成情况以及群众普遍关心问题的解决情况,审核村干部执行财务政策情况。
四、实行“三统一”的办法,健全农村财务管理机制
村级财务问题一直是农村的热点问题,也是引发干群矛盾和群众上访的焦点。为切实解决这些问题,河口区实行了以“村财乡管、联村会计、核算中心”为主要内容的“三统一”管理法。村里的财务统一由乡镇代管;村里不再设会计,只设一名报账员,每6_8个村设由乡镇统一委派1名联村会计,联村会计由乡镇通过公开招考或者从机关干部中择优招聘产生;村里的财务收支由乡镇的“核算中心”统一进行预算、审核和管理。实行“三统一”农村财务管理办法,我们健全了四项制度。一是制定了《河口区农村财务管理办法(试行)》;二是完善了《河口区农村财务管理考核办法》;三是出台了《关于加强农村财务管理、严肃财经纪律的若干规定》;四是配套了《八项规定》,对农村财务管理人员、工作人员岗位职责进行了界定。同时注意把好五个关口。一是审批关,即村里需要大额度现金支出,必须由村里提出申请,乡镇审批;二是管理关, 即村财管理实行村两委成员、民主理财小组成员、村民代表、联村会计等人进行集中现场会审制;三是审计关,即先审计后入帐;四是公开关,规定每月的18日、28日为财务公开日,接受群众监督;五是检查关,即区纪检监察机关和农业部门定期对核算中心进行检査,督促各项管理制度的落实。
五、实行工作“全日制”,强化村级干部的敬业意识
在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工资统筹之后,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实行工作“全日制”,随时处理村里的日常事务,谋划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两委成员轮流值班。工作“全日制”使村干部有了更充足的时间,成为一心一意谋发展的脱产干部。
以农村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是贯彻落实我们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加强农村干部规范化管理,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是解决农村问题的关键。河口区在加强农村干部管理化方面,做了一些探索,取得了一定成绩,为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的组织基础。对广饶县农民增收情况的调查
广饶县农业局局长张培志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民增收,农民收入长期上不去,不仅影响农民生活水平提高,而且影响农产品供给;不仅制约农村经济发展,而且制约整个国民经济增长;不仅关系农村社会进步,而且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而且是重大的政治问题。
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已经连续六年在5%以下,最高4.8%,最低只有2%左右;而城镇居民同期可支配收入,在扣除物价因素后平均年增长率则在7%以上。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带来了一系列政治、经济和社会问题。今年党中央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 采取了更直接、更有力的政策措施,出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进一步加强农业,支持农业,保护农业,努力增加农民收入,也进一步促进了广饶县农民收入的快速增长。
一、全县农民收入现状
广饶县是一个农业大县,农业收入一直是农民收入的主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初期,农业收入占农民纯收入的比重近80%,报酬收入位居第二,家庭经营二三产业收入所占比重很低。随着经济的发展,报酬收入和家庭经营二三产业收入逐步成为农民收入增长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收入在农民收入中所占比重逐步下降,报酬收入和家庭经营二三产业收入占农民收入的比重大幅度上升。至2003年,农业收入占农民收入的比重为59.9%,报酬收入和家庭经营二三产业收入占农民收入的比重为39.3%。
改革开放以来,广饶县农民收入情况可以划分为五个阶段:一是1978年一1985年,农民收入高速增长阶段。二是1986年一1992年,农民收入稳定增长阶段。三是1993年一1996年,农民收入第二次高速增长阶段。四是1997年后农民收入增速呈逐年回落势头。1997-2000年,全县农民收入增长速度依次为13.9%、9.4%、5.6%、4.5%,分别比上年回落13.9、4.5、3.8、1.1个百分点。五是2001年至今农民收入增速回升阶段,2001-2003年开始,增速分别达到6.4%、6.1%、8.9%,今年上半年全县农民人均现金收入2269元,增长16.6%,比去年同期加快10.7个百分点。
二、主要做法
(一)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多年来,广饶县以市场为导向,以创名牌精品为目标,以调优增效为中心,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培植主导产业和主导产品。种植业着力发展优质高效作物,建成了优质粮食、棉花和蔬菜生产基地,优质专用小麦生产基地达到20万亩,其中绿色小麦生产基地6万亩;优质棉花良种繁育区1万亩,标准化棉花生产基地20万亩;优质蔬菜生产基地20万亩,其中无公害蔬菜面积10万亩,优质大蒜生产基地10万亩。畜牧业突出发展“两牛一鸡一羊”养殖基地建设,奶牛存栏量已达到1.23万头,今年上半年肉牛出栏达到2.2万头,肉羊出栏达到7.5万只,肉鸡出栏达到750万只,肉蛋奶产量达到5.5万吨。林果业大力发展经济林果和速生林建设,努力提高经济效益,冬枣园面积达到2.5万亩,速生林面积达到7.3万亩。水产业采取养殖与捕捞并举,开发与保护并重,水产品产量和效益不断提高,今年上半年产量达到3.64万吨,产值达到1.35亿元。
(二)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围绕主导产业,大力培育龙头企业,走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积极发展合同农业、订单农业的路子,不断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一是大力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县财政每年拿出800万元,用于农业龙头企业和基地建设。同时,多渠道争取上级财政扶持。近三年,为华誉集团等农业龙头企业,争取县以上财政扶持资金1200多万元,今年上半年,已争取市财政扶持贴息资金285万元,申报市以上扶持资金617万元。目前,全县固定资产50万元以上的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221家,其中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30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家,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家。二是积极探索产业化运行机制。积极推行合同、订单、“公司+小区+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不断密切龙头企业与基地农户关系。大王镇在成立奶牛生产合作社的基础上,成立了肉羊合作社。大码头乡成立了棉花协会。以县供销社为依托,成立了广饶县经纪人协会。稻庄镇成立了肉鸡合作社,依托驰中集团和半球集团成立广饶县蔬菜协会和优质专用小麦协会,使企业与农户利益连接更加紧密。华誉集团与农户多年来保持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农户按合同组织生产,企业按合同负责收购,实现了企农双赢,上半年克服禽流感的影响,实现产值1.7亿元,利税386万元,创汇1038万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2%。驰中集团有机蔬菜基地农民种植的青刀豆,一季亩收入达到2600元。半球集团已合同收购优质专用小麦8万吨,仅此一项为农民增收800万元。
(三)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广饶县把科教兴农作为加快农业发展的战略来抓,加强科技示范,大力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和优良品种,狠抓科技教育和培训,不断提高农民科技素质。据统计测算,全县“八五”时期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为31%,“九五”时期达到了60.6%,提高29.6个百分点。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八五”时期全县比全国平均低3个百分点,“九五”时期比全国平均高15.4个百分点。一方面,大力推广应用新技术、新成果,促进全县农业生产发展水平。推广了地膜覆盖、良种包衣、配方施肥、蔬菜大棚、工厂化育苗等一大批新技术,引进了优质专用小麦、高产玉米、以色列、荷兰蔬菜、抗虫棉等作物新品种,小麦、玉米、棉花三大作物单产水平分别达到449公斤、468公斤和85.8公斤。另一方面,积极进行科技培训,努力提高广大干群的科技素质和种田水平。采取了举办培训班、召开示范现场会、开通科技服务热线、开展“三下乡”活动、印发技术资料、明白纸、广播电视讲座等多种方式,向农民传授农业科技,及时解答群众的疑难问题,多层次宣传引导,提高广大农民的接受能力,实施了“绿色证书工程”、“跨世纪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新型农民创业培训工程”等培训。今年,全面开展了千村万户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到7月底,全县已组织农民科技培训289期,培训农民39400人。
(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全县农田水利设施基本配套,有效灌溉面积达到71万亩,占耕地面积的92.9%。通过农业开发,全县农业生产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特别是黄灌区耕地,基本实现了旱能浇、涝能排。农业机械化、电力化水平不断提高,农作物主要作业环节基本实现了机械化,2003年,全县农机总动力达到70.7万千瓦,农村用电量达到23088万千瓦时。自去冬以来,实施了4万亩荒碱地开发,共疏挖修建沟、渠、路970条,达561公里,完成土方323.4万方,建设桥、涵、闸等建筑物374座,整平土地1.1万亩,植树29.6万株,总投资1145万元。今年上半年还实施了农村沼气池建设工程,建设户用沼气池4140个,50立方米沼气池53处,200立方米沼气池1处,总投资503万元,进一步改善了农村卫生环境和农民生活条件。
(五)做好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围绕规范、减轻农民负担,制定完善了一系列减负配套措施。加强了对涉农收费、“一事一议”和“两工”的监督管理,建立了农民负担观测点,农民负担记帐户,及时掌握农民负担水平和动向,取消农业特产税、公益事业金,实行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杜绝了违反政策向农民收费的现象。实施了农村税费制度改革,农民人均负担由改革前的143元减为104元,人均减负39元。今年上半年对83877户小麦种植农户,按每亩14元标准补贴资金5067322.2元,农民人均12元。
三、制约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
(一)市场制约因素增强。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确立和农产品供求关系的根本性变化,多数农产品特别是大宗农产品出现生产相对过剩和结构性过剩,农业发展已由单一的资源约束转变为资源和市场双重约束,并且市场制约作用日益增强,这一方面表现在农产品价格尤其是粮食和畜牧等大宗农产品价格长期偏低,而同期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相对较高,另一方面表现在农产品特别是不易储存和出口农产品价格忽咼忽低,造成农民增产不增收。
(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面临许多问题。目前,干部、群众已普遍认识到调整产业结构是增加收入的重要途径,积极性也比较高,但是,由于对市场信息掌握的程度不同,对市场分析预测情况不同,在怎样调整的问题上认识并不一致,同时,农民还受自然条件、技能、资金、承受风险的能力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如建一个高标准蔬菜大棚或购一头良种奶牛投资都要上万元。因此,还需要做大量的工作,因地制宜,选准主导产业.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优化。
(三)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低。近年来,广饶县各级围绕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加大了对农业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发展了华誉集团、凯银集团、驰中集团、半球集团等一批带动能力强、辐射面广的农业龙头企业。但总体上全县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仍然较低,表现在能够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大的龙头企业总量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缓慢,农户与龙头企业联结松散,许多还没有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机制,农民难以得到农产品加工、销售环节上的平均利润,影响了农民增收。
(四)农村劳动力转移难度较大。由于财力制约,农村基础设施投入相对较少,小城镇建设全县发展也不平衡,除大王镇步伐较快外,其余都比较慢。2003年全县非农业人口比重为20.6%,比全省平均比重低0.3个百分点,比30强平均低7.7个百分点,制约了农村二、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农村劳动力在农村得不到充分就业,向城市转移的难度增加。
四、农民增收的措施及建议
(一)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培植主导产业和主导产品。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前提下,统筹规划,发展优质高效作物,建好粮、棉、菜三大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大力推广种养结合模式,加强“两牛一羊一鸡”养殖基地建设,抓好名优特水产品养殖、贝类护养和远洋捕捞,逐步形成特色和规模。适应国际市场对绿色、环保、无公害农产品的要求,严格控制和减少化学、生物物质对农产品的污染,组织标准化生产,加快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生产。
(二)加强农业龙头企业建设。龙头企业上连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下连千家万户,是小生产迈向大市场的桥梁和纽带,也是解决当前农民增收、财政增收和劳动力就业三大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的一条有效途径。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膨胀企业规模,提高企业市场竞争能力和带动农民增收的能力。围绕龙头企业搞好优质原料基地建设,为龙头企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实现企农双赢。同时,要大力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特别要通过发展各种类型的农产品产加销专业合作组织或行业协会,加强农业生产者和经营者之间的联合互助。
(三)进一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多年来,不断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全县农业生产条件得到了显著改善,农业生产水平明显提高。但农业生产基础薄弱,特别是受制于水的状况仍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特别是黄灌区,出现旱情时,黄河水无保障,有时还出现断流,轻则造成农作物减产,重则造成农作物难以播种;出现涝灾时,由于地下水位较高,排涝难度大、时间长,农作物减产更为严重。
(四)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发展农村二、三产业是新形势下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要把统筹城乡经济,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同壮大县域经济、发展乡镇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结合起来,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因地制宜确定相应的发展路子。一是工业经济已占据农村经济主导地位的乡镇,要积极引进人才,引进智力,加强与科研院所的联合,发展高精尖产品,进一步开拓国际国内两个市场,逐步实现以工补农、以工建农,向农村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方向迈进。二是农副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实力较强的乡镇,要进一步膨胀龙头企业规模,提升产品档次增加科技含量,不断提高开拓市场的能力,同时,围绕龙头建设农产品生产基地,逐步实现龙头与基地的紧密联结,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三是第三产业比较发达的地方,要利用区位优势明显,信息渠道畅通,社会闲散资金比较充裕和“社会能人”较多的条件,激励干部群众开拓创新,利用多种方式,高起点、高标准组建规模企业集团。四是工业经济实力较差的地方,一方面,要通过招商引资方式,积极发展农村工业;另一方面,要通过横向联合,依托外地农业龙头企业,发挥本地资源优势,建设农产品生产基地,促进当地农村经济发展。
(五)加快实施科技兴农战略。一是继续实施良种产业化工程。种植业积极推广优质专用粮食、优质抗虫棉、特色瓜菜等品种,大力发展特色种植,提高种植业经济效益。畜牧业重点发展高产奶牛、杂交肉牛、肉羊等品种,突出提高规模饲养水平。林业重点发展经济速生林、冬枣、花卉等高效产业。二是实施农民培训工程。通过农民科技培训、绿色证书教育和科技下乡等形式,不断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三是实施农业信息化工程。重点抓好信息网络建设,让农业信息多渠道、多层次、及时进村入户,指导农业生产经营。四是积极发展科技型合作经济组织,鼓励农技推广机构、集体和个人兴办科技服务实体,对农民开展技术承包和有偿服务,加快农业新技术的转化步伐。五是加快实施农业标准化工程。以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提高市场竞争力为目标,以蔬菜等“菜篮子”产品为重点,突出抓好无公害、绿色、有机蔬菜基地建设,大力发展精品农业,提高农业经济效益。
(六)切实减轻农民负担。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有关政策,不断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和农民减负工作,完善农业税收征管办法,把农业税纳入规范化、法制化轨道。加快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建设。切实减轻农民负担,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增加农民收入。
(七)积极稳妥地推进土地规模经营。根据现行土地承包政策和各地实际情况,制定完善土地经营权流转制度,规范农村土地的转包、转让、互换、入股等形式的土地流转程序,稳定和完善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制度,指导农民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进行土地流转,加快农业集约化经营和规模经营水平。一方面,要积极引导鼓励土地向种田能手转移,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效益;另一方面,要围绕某一优势产业、优势产品,发挥农产品协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作用,实行统一服务的生产经营模式,形成比较合理的生产规模,以取得土地规模经营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村级工作“阳光操作”赢民心
垦利县黄河口镇党委书记孟泽群
2003年,黄河口镇在全镇实行了村级工作“阳光操作”制度,提高了村级工作规范化管理水平,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在全镇干群的努力下,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9047万元,同比增长15.7%,其中,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达到9101万元、3338万元、6608万元,同比分别增长25.1%、2.8%、11.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998万元;实现地方财政收入498.6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073元。
一、实行村级工作“阳光操作”制度的起因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和基层民主政治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民的民主意识普遍增强,要求政务透明、财务公开的呼声越来越高。为了适应这种要求,黄河口镇在落实村务公开、民主管理、推进村级工作规范化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是由于多种原因造成的村级决策透明度不够,甚至“暗箱操作”的问题还一定程度的存在,成为影响党群干群关系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仅2003年第一季度摸底排查出的农村不稳定因素就有20多个,牵扯和分散了党委政府抓发展的精力。追根溯源,大都与此有关,主要表现在:一是村务公开不规范。有的公开不及时,有的不真实,有的不全面,工作透明度不高,群众有意见。二是决策不民主。有的村干部缺乏民主意识,搞“暗箱操作”;有的私心较重,弄虚作假,侵害了群众利益。三是有的村干部自身素质偏低,工作方法简单,引发了干群矛盾。他们虽然有干好工作的愿望,但是干工作无思路、缺章法、少办法,解决问题习惯于凭想当然,习惯于被动应付,致使一些好事由于办法简单、发动群众不够而办不到好处,一些小问题激化成了大矛盾等等。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及时搞好引导,化解矛盾,群众不是处处上访讨说法,就是事事与村干部对立,影响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基于以上原因,黄河口镇以建立办事规范、群众满意的村级工作运行机制,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为目标,在全镇实行了村级工作“阳光操作”制度。
二、村级工作“阳光操作”制度的主要做法
村级工作“阳光操作”制度也称村级十项大事“阳光操作”。以国家法律法规为依据,以群众广泛参与、增强工作透明度为核心,将群众最关心、最敏感、最易引发矛盾的村级事务归纳为十项,明确办事标准,细化办事程序,公开办事流程,将群众监督贯穿于村务决策的全过程,并配套了保障落实措施,较好地实现了民主公开、易于操作和配套联动的统一。
(一)明确办事标准。制定了《推行村级工作“阳光操作”实施细则》,对农业税、以资代劳、土地承包、镇办工程及生产性费用减免等十项村级事务应遵循的原则、要求等作了详细说明,便于村干部和乡镇业务人员理解把握,使村干部干工作有了明确的“度”。如在农业税社会性减免的对象及标准上,明确规定烈士的父母、妻子及现役军人的父母全免,残废军人、复员军人和70岁以上老人免个人部分,特困户和残疾人由各村根据实际情况,按照总人口3%到5%的比例确定减免对象,既明确了标准,又避免了“一刀切”。
(二)细化、公开办事程序。对十项村级事务的办事程序细化分解成若干环节。一般情况下,每项村务决策的落实都要经过提出议题、一定范围研究通过、张榜公布接受群众质询、统一意见后付诸实施四个主要环节。在此基础上,根据每项事务的实际进行再分解、再细化,力求严密细致、环环相扣。如农业税政策性减免一项,就细化分解为对象申请、村两委提出议题、群众代表讨论确定人选、镇财税办核实、张榜公开、有关部门确定减免数额、兑现减免、督查通报、按规定奖惩等9个步骤,程序明了,易于操作。在细化分解的基础上,制成了工作流程图,并利用展板的形式对群众公开,便于群众明确自己在村级决策中的角色,发挥好全程监督的作用。
(三)配套保障措施。为保证制度落到实处,黄河口镇实行了分级负责制,把责任层层落实到村干部、包村干部、工作区负责人和镇党委政府班子成员。成立了专门的督导组,制定了督查管理办法,加强检查督导力度和责任追究力度,对不按规定程序操作而引发群众不满,激化干群矛盾的逐级追究责任。同步加强站所配套建设,将十项村级事务承办责任分解到有关部门,进一步明确了岗位职责,健全了工作制度,解决了 “上梗阻”现象,保证了村级工作渠道畅通。
三、取得的成效
(一)提高了村级工作透明度,深化了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实行村级工作“阳光操作”制度,将办事程序向群众公开,群众监督由原来的事后监督变为全过程监督,最大限度地保证了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使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得到进一步深化。栾家村在研究修建生产沟渠时,群众代表讨论同意全体村民每人集资100元,但张榜公布后,不少群众提出70岁以上老人要免除,村两委及时按照群众意见修改了方案,得到了群众好评,不少群众说,这才是真正的民主管理。对此,村干部深有感触地说:“群众是通情达理的,村里的事情透明度增加一分,村干部工作难度就减少一分。”
(二)促进了村干部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的转变。实行“阳光操作”制度,使村级工作更广泛地受到群众监督,使村干部行为受到制度约束, 促使他们不断转变观念,改进工作方式方法,增强了走群众路线的自觉性。不少村干部改变了以前“群众知道的越多,事情就越难办”的思想,主动向党委、政府请示的多了,召开会议的多了,倾听群众意见的多了。护林村准备对一块土地进行重新发包,由于合同未到期,原承包户提出违约赔偿要求。村两委拿出了赔偿及重新发包的初步方案,但在村民代表会议上被否决,村两委及时根据群众意见重新调整了方案,并多次召开会议集体研究,最终得到村民认可。
(三)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维护了社会稳定。实行“阳光操作”制度,使村级工作的每个环节置于群众监督之下,有效地避免了村干部“暗箱操作”和决策随意性大的问题。村民成了村级工作的“明白人”,以往“公道不公道,只有天知道”变成了“公道不公道,一看就知道”。群众心里亮堂了,村干部工作得心应手了,党群干群关系更加融洽,社会稳定形势明显进步。发放救济救灾款物本是一件好事,以前往往由于村干部搞内定,更有甚者一人说了算或照顾了自己的亲戚朋友,还有的村干部怕得罪人,均分到每家每户,失去了真正扶危济贫的目的,每年都有群众为此事来上访,好事成了引起乱子的头痛事。自从按照村级工作“阳光操作”制度规定的程序去办理,救济款物发放顺利,一起上访事件也没发生。2003年4月份以来,未新增不安定因素,全镇上访量比2002年同期下降了30%。
(四)增强了村干部的工作信心,有效地促进了村级工作开展。实行村级工作“阳光操作”制度,实际上就是为村级工作制定了一个客观标准,也是让村干部掌握科学的工作方法。特别是对那些文化水平偏低、工作能力相对较差的村干部来说尤为及时和重要。在处理村级事务时,只要按照规定程序走下来就不会出现大的问题,从而增强了他们干好工作的信心。在以往全镇半个月才完成的农业税征收任务,现在仅用一周的时间就顺利完成了,不少往年的“老大难”村,现今都跑在了前头。有的村干部说,要是早用这个法,工作就顺利多了,村干部也少落埋怨。自推行村级工作“阳光操作”制度以来,各项村级事务严格按程序进行办理,成效十分明显。
这一制度受到了市、县领导的肯定,并被垦利县委在全县范围内推广应用。2003年被县委、县府授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同时,该项制度先后被《东营日报》、《东营人民广播电台》、《大众日报》、《山东内参》等媒体采用,并作为新形势下规范农村工作的经验上了新华社互联网,也引来了济南、临沐等地市的乡镇前来参观学习。
创新开发机制
加速荒碱地开发利用
利津县汀罗镇党委书记赵寿亭
利津县汀罗镇辖73个行政村,总人口3.4万,其中农业人口2.9万。我们从本地实际出发,创新思路、创新机制、创新模式,搞好荒碱地开发利用,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去年以来,全镇新开发荒碱地2万亩,仅此一项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320多元。
一、因势利导,调动群众参与荒碱地开发的积极性
汀罗镇是一个典型的农业镇,国内生产总值中农业增加值占到了近50%,群众60%以上的收入来自于土地经营。但从全镇的土地状况看,可用土地面积16万亩,至今尚未利用或低效利用的低产田、荒碱地、低洼地、苇塘等占到52.5%,土地荒碱化程度高,改良利用难度大。多年来,镇党委、政府带领群众不断探索,打破传统的荒碱地开发即整平土地的思维定势,挖池为塘,筑台成田,上种粮、果、菜,下养鱼、虾、蟹,临塘种稻或发展畜牧业,创出了“上农下渔”、“条田”等生态农业开发模式,极大提高了荒碱地开发效益,增加了群众收入。但是,实践中也遇到了很多困难和问题。一是近年来的开发多是由政府出资包办、群众受益,镇、村两级都背上了债务包袱;二是过去的开发由政府出资,然后落实承包到村到户,群众认同度不高,经营者责任心不强,致使政府的良好愿望没有变成群众的自觉行动,出现了开发与管理、使用的脱节,影响了开发效益的发挥;三是由于开发投资较大,筹措资金困难,难以扩大开发;另一方面,由于投资机制不活,致使全镇的荒碱地开发一度陷入了艰难境地。截止2002年底,近10年时间仅开发“上农下渔”5000多亩。我们经过认真反思,深刻总结经验教训,认为:群众开发的积极是高的,“上农下渔”、“条田”开发的效益是好的,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不在开发本身,而在思路、机制上。2003年开始,我们转变工作思路,因势力导,变政府行政推动为引导、服务,通过组织群众外出参观学习、算帐对比、典型带动等形式,使要群众干变为群众要干;变政府投资为主为村户投资为主,充分运用市场机制筹措建设资金,解决了过去“群众受益,政府背包袱”,开发速度不快的问题。仅一年多的时间,就新开发荒碱地2万亩,相当于前10年开发面积的4倍。
二、创新机制,走市场化开发的路子
我们按照“政府规划、引导,市场化融资,村户自主开发”的思路,探索符合市场规律的开发机制,通过市场机制融通资金,搞好生产经营,确保了荒碱地开发的健康运作。一是立足实际,创新开发机制。在广泛宣传发动的基础上,我们首先选择村班子和群众基础比较好的村,按照镇党委、政府确定的开发思路,进行试点,取得经验,典型引路,逐步推开,主要形成了两种比较成熟的开发模式。毛坨村“公司+农户”机制。镇政府在统一规划配套的基础上,利用市政府扶持资金作启动,村“两委”发起农户投资入股,成立了田野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实行公司化管理运营。公司从村集体以50元/亩·年的价格承包荒碱地,公司统一开发后,按农户入股多少分配台田、鱼池面积,每户入股600元可分配1亩台田及相应鱼池,剩余资金由公司筹集,农户可按股金比例分年度补齐,公司为农户提供良种、技术、销售等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农户分散经营。该公司购置了2部施工设备,成立了工程施工队,降低了开发成本,又对外承揽工程,增加收入。田野公司承包本村土地开发外,还跨村承包土地2000亩进行开发。这种模式以公司为依托,以分户经营为主体,实现了公司、村集体、农户共同受益。以后墩村为代表的开发机制。镇政府利用市政府扶持的资金统一规划配套,搞好沟渠路及建筑物配套,农户自愿搞开发,村“两委”负责组织实施,由村民推选代表监督施工,确保开发质量。开发完成后,由村“两委”和村民监督小组按农户交款额分配台田、鱼池,农户自主经营。通过创新开发机制,激发了群众的开发热情,全镇8个村实施了荒碱地开发,受益村人均增收2000元左右。二是拓宽渠道,创新融资机制。广开渠道,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融资搞开发。主要有三条融资渠道。从政策中来,争取上级每亩180元的资金扶持;从群众中来,本村群众投资开发,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从市场中来,吸纳社会游资或民间资本,按股分红,有效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挠开发的融资难问题。2003年全镇筹集并用于荒碱地开发的资金达3200万元。三是优化政策,创新激励保障机制。为解决先期开发投资大的难题,镇政府多方争取资金,搞好沟渠路及建筑物配套,解决一家一户办不了或办不好的事情;为解决开发户的后顾之忧,开发户与村委会签订荒碱地承包合同,承包期一定30年不变;为解决一次性投入较大、群众筹资难的问题,实行了分期交纳开发资金制度;为解决开发户先期开发上的资金困难,实行了免收前3年承包费制度。
三、科学实施,确保荒碱地开发实效
为确保荒碱地开发实效,镇党委、政府和相关村加强宏观调控,对荒碱地开发统一进行规划,统一开发标准,统一组织施工,严格搞好验收,确保了开发的高质量。开发模式直接影响着开发效益。我们不断创新荒碱地开发模式,先后探索了“5691”模式(5亩稻田、6亩池塘、9亩台田、1条渗碱沟)、“6543”模式(6亩台田、5亩池塘、4亩稻田、3亩沟渠路及林网)、“442”模式(4亩台田、4亩池塘、2亩沟渠路及林网)。2003年,我们采用工业成本分析方法,采取了“4321”条田开发模式,即每个开发单元40%的台田,30%的水面,20%的沟渠,10%的林带。一年多的实践证明,“4321”条田开发模式更具科学性,不仅有利于改良土壤,提高开发效益,而且有利于调整种养结构,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了荒碱地开发的综合效益。
下一步,我们将科学规划,进一步加大开发力度,确保今年再开发荒碱地1万亩实现“道路硬化、水面绿化、台田作物高效化、鱼池台田效益最大化,最终实施生态化”的目标。通过几年的奋斗,力争把汀罗镇建设成为土地资源利用率高、环境优美的生态型小城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