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口区新户乡老鸦村党支部书记林元桂
河口区新户乡老鸦村,人口1303人,耕地面积5000亩。在村党支部一班人的带领下,立足实际,围绕土地做文章,走出了一条“依靠土地开发,推行规模化特色种植,实施一体化服务,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的路子。2003年全村经济总收入达到533.3万元,集体收入15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846元。老鸦村先后获得“五好村党支部”、“全区经济十强村”、“全市十佳文明村”、“省级安全文明模范村”、“全国造林绿化千佳村”等荣誉称号。
老鸦村地处黄河故道,5000多亩沙碱地高低不平,旱不能浇,涝不能排,农业生产条件极其恶劣。于是村党支部把突破口放在了旱涝盐碱综
合治理及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上。先后筹集资金140多万元,开挖、疏通沟渠138条,6.8万米,修建配套建筑物30余座,动用土方120万立方米,改造中低产田4500多亩,完善了全村农田水利配套设施,农业生产条件得到彻底改善,基本实现了旱能浇,涝能排,为今后群众承包开发、搞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富民强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村党支部依据本村土地多且大多为沙质土壤,适宜种植果树的特点,把发展规模化特色林果业作为全村脱贫致富、壮大集体收入的突破口。而发展林果启动周期比较长,需要资金缺口大,当时多数群众拿不出钱来,即使有钱的,还担心赔本,犹豫不决,持观望态度。1988年村党支部决定划出50亩土地全部种苹果树和金丝小枣树,同时多方协调贷款和扶持资金,积极向有关部门申报农业开发项目,征得上级的资金支持, 先后引进红富士、乔纳金、红星等当时的优良品种。50亩的苹果园很快被村里的3名党员干部承包,由于管理较好,苹果园的效益一年比一年好。在村干部的示范带动下,群众消除了顾虑,纷纷在自己承包地里种上了果树。几年功夫,全村已发展苹果园1300亩,枣园1200亩,速生经济林600亩。
随着各地苹果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苹果市场出现疲软,价格也是直线下滑。为保证群众的利益不受损害,村党支部分别组织村“两委”成员和群众代表到外地参观学习,积极寻找特色产业。1996年,村党支部书记林元桂率先从外地引进冬枣树在自己庭院种植,还对部分金丝小枣树进行了高接换头。第二年,仅庭院嫁接的冬枣一项,林元桂收入近2万元。在示范带动下,群众种植冬枣的积极性一下子调动了起来。村党支部审时度势,划出专门承包地集中种植冬枣,逐步减少苹果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冬枣种植。村里在无偿提供枣苗的同时,每年拿出3万元负责肥料、人员外出培训等支出,于是全村家家户户都在自己的承包地里种上了冬枣树。我们村在大力发展冬枣种植的过程中,积极推行区域化种植,发展规模化经营,实行统一管理,不断创出新品牌。目前,全村已发展冬枣2500亩,其产品远销青岛、威海、上海、广州、深圳等十几个大中城市。仅冬枣一项,年人均增收2800多元。
近年来,村党支部始终坚持为果农提供三方面的服务:一是技术服务。村里选拔了32名技术骨干组成便民服务队,对全村果树栽培、管理等环节进行全过程技术指导。同时,积极与莱阳农学院、省种子研究所等科研院所联系,建立了长期的技术协作关系,不断引进新技术、新品种。二是信息服务。村里组织专门力量到外地捕捉经济信息,并注意发挥本村在外人员多、联系面广的优势,与他们保持经常联系,及时为群众提供市场信息。三是销售服务。每年派出精干力量,到省内外各大中城市联系果品销路,签定销售合同,帮助果农解决“卖果难”的问题。同时发挥金翰林果公司冬枣研究所落户该村的优势,依托东营新绿洲枣业有限公司、悦鑫食品有限公司的龙头带动作用,形成了龙头带基地,基地联农户的冬枣产业发展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