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口镇党委工作概况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2004年中共东营市委纪事》 图书
唯一号: 151320020220000216
颗粒名称: 黄河口镇党委工作概况
分类号: D05
页数: 3
页码: 359-361
摘要: 2003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镇干群团结一致,发扬正干、苦干、实干富民,全力、合力、借力强镇的创业精神,扎实开展工作,圆满完成了全年各项工作任务。全镇社会稳定、经济繁荣、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关键词: 黄河口镇 党委工作 工作概况

内容

黄河口镇党委书记孟泽群
  2003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镇干群团结一致,发扬正干、苦干、实干富民,全力、合力、借力强镇的创业精神,扎实开展工作,圆满完成了全年各项工作任务。全镇社会稳定、经济繁荣、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一、组织概况与党的建设
  全镇共有党总支3个,党支部72个,农村党支部61个,党员1032人,其中农村党员738人,占71.5%,女党员86人,占8.3%。一年来,镇党委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切实加强党的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切实加强党的思想、作风建设。根据县委要求,先后组织开展了“奋发有为,争创一流”和“学习先进找差距,解放思想促发展”教育实践活动,认真学习省、市、县各级党委工作会议精神,结合自身实际,进行了为期一月的机关干部作风整顿活动,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进一步强化了干部职工的创新意识、责任意识、争创意识及效率意识,机关工作作风明显好转。
  (二)大力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认真组织开展了“三级联创”活动,通过这一活动,加强了领导班子自身建设,提高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整体水平,全镇有16个村被授予“五个好”农村党支部,21个村基本达到五好标准;为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按照“大村带小村,强村带弱村,观念新的村带观念相对落后的村”的思路,创造性的采取了成立党总支和联合支部的做法。在全镇设立了3个党总支,组建了1个联合支部,有效解决了部分村缺乏带头人的问题,又达到了强弱联合、互帮互助、共同发展的目的;为加强村班子建设,注重对支部书记的选拔和培训,坚决调整不称职班子,3名支部书记被免职,对9个村班子进行了调整,全镇61名支部书记中,95%是农村致富的带头人。针对本镇农村基层组织的特点,制定推行了村级工作“阳光操作”制度,促进了村级决策的民主、透明、公正、有效转变了村干部工作作风,化解了干群矛盾,确保了村级工作的正常顺利开展,为农村工作的开展探索了符合镇情民意的有效机制。
  (三)加强了党员干部队伍的管理。落实“双票”推荐和村级工作“阳光操作”制度,民主推荐出农村后备党员干部170多人,为下一届村级班子的选举、调整储备了后备力量;民主推选出入党积极分子180名,并认真落实发展党员的公示制和责任追究制,切实做好党员的培养、转正工作;推行后进党员“四步管理法”,采取个别谈话、组织函询、限期整改、予以处置四个步骤进行管理。共有11名党员通过诫勉改正了错误,4名党员被严重警告,3名党员被开除党籍。
  (四)重视党风廉政建设。根据《全县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实施细则》要求,结合实际制定岀台了《黄河口镇2003年关于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实施意见》,并定期举行领导班子成员党风廉政建设述职会,并按照相关责任要求,定期汇报执行情况;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上级党委政府关于党风廉政建设的部署和要求,并研究制定了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工作计划;认真查处违纪违法案件,严肃党纪政纪,全年共查处违纪案件2起。
  二、主要工作与成绩
  2003年,全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9047万元,同比增长15.7%,其中,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达到9101万元、3338万元、6608万元,同比分别增长25.1%、2.8%、11.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998万元;实现地方财政收入498.61万元。
  (一)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增强,农业和农村经济蓬勃发展。以村村通公路为契机,全镇新增乡村公路55.35公里,公路通村率100%。为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投资1300万元进行万亩中低产田改造、万亩荒碱地治理及总面积8000亩的四个土地综合整治,投资16万元建成两座便民桥。农业在调新调强、上规模上档次上做文章,取得突破性进展,五大主导产业步入良性发展轨道。畜牧业发展迅速,全镇拥有6处奶牛养殖小区,存栏奶牛617头;小尾寒羊存栏2.2万只,纯种波尔山羊160只,改良波尔山羊1050只。大棚果树总产量累计达2.4万公斤;1400亩冬枣累计产量35万公斤;累计养蚕1200张,收获蚕茧6万公斤;水产品总量达到3860吨;1.4万亩薄荷提炼薄荷油40吨。
  (二)民营经济发展迅速,招商引资成绩显著。全镇个体工商户发展到513家,注册资金2628万元,个体私营企业发展到32家,注册资金840万元,民营经济上交利税112万元。全年招商项目10个,在建项目5个,引资额9500万元,同比增长18.7%。
  (三)小城镇建设初具规模。重新完善了黄河口镇总体规划,完成了13个村庄的规划编制工作。新林二路路灯、花砖、绿化等辅助配套设施全面完工,总投资170万元;机关办公楼完工并投入使用,总投资365万元;黄河口旅游南线和治蝗机场扩建全面完工;镇福利院扩建完成建筑面积2026平方米;职工住房改造1120平方米,总投资58万元。
  (四)产学研结合工作进展顺利。在农业结构调整、招商引资、民营经济等各项工作中注重以科技为先导,以吸引高素质人才为手段,不断推进全镇产学研结合工作。先后与山农大果树研究所、寿光市农科所、上海香料研究所建立了合作关系,绿源香料有限公司的薄荷毛油深加工项目被市科技局立项。
  (五)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健康发展。大力弘扬农村社会主义文化,积极开展“文明进农家”活动,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实施科教兴镇战略,建立健全了全镇科技网络,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不断增加教育投入,学校布局调整工作走在全市前列,完成了黄河农场、畜禽良种场教育资源的整合,到2005年镇教育布局将实现1-2-3的目标(即一处中学、二处小学、三处中心幼儿园),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农村合作医疗保障体系健全完善,镇卫生院与黄河农场医院合并成立了黄河口医院,成为垦利东部卫生医疗中心;计划生育、稳定工作成绩显著,制定推行的村级工作“阳光操作”制度消除了矛盾隐患,维护了社会稳定。
  三、创新与经验
  (一)农业产业结构全面优化升级。按照“市场导向、区域规划、突出特色、规模发展”的思路,以建畜牧、林果大镇、强镇为目标,立足镇情,发展形成了五大主导产业。为促进畜牧业发展,一是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努力推进畜牧产业化进程;二是提供优惠政策扶持,积极帮助经营户协调支农贷款,帮助养殖小区完善水、电等配套设施;三是走股份制合作经营的路子,同时引导农民集资入股,成立了奶牛生产合作社,解决了规模化经营资金筹措难的问题;四是实行草畜配套,走草畜一体化之路;五是以基地为龙头,以龙头促带动,推进全镇畜牧业的发展。林果业取得突破性发展的原因,一是充分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二是大力推广科学技术,提高了广大种植户的科技意识;三是立足本地实际,坚持引进新品种,推广新技术,示范新模式,开拓新市场;林业发展坚持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重的原则,以“绿化家园”为契机,依托亨通纸业大力发展速生林。
  (二)小城镇建设步伐加快。为打造品牌,更好地发挥地域优势,按照“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创设优良投资环境、拉动镇域经济发展、改善城区人民生活条件”的目标要求,采取“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发挥民间资金的作用,全面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立足镇情,制订详细工作计划,明确任务、责任到人。实现了镇域大发展;村村通公路、通自来水,完善了水利设施,方便了群众生产生活。
  (三)制定推行了村级工作“阳光操作”制度,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这一制度主要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和主要村级事务的十项事务进行规范化、制度化、公开化、民主化操作,即村级十项大事“阳光操作”,包括:农业税的减免,救济款物的发放,党员纳新及后备干部的确定,村级财务的开支,集体土地的承包,村集体资产的承包、管理、使用,土地调整、宅基地的划分使用,赔偿费的使用,印章的管理。为确保这一制度的顺利实施,制定了督查管理办法。这一制度深化了村务公开民主管理,促进了村干部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的转变,密切了党群关系,维护了社会稳定,增强了村干部干好工作的信心,有效地促进了村级工作的开展。
  附:黄河口镇党委书记、副书记、委员名单
  书记:迟法波(2004年6月离职)
  孟泽群(2004年6月任职)
  副书记:陈其卫王海强袁洪文刘爱民
  委员:张宝利董洪香董建泽王献忠

知识出处

2004年中共东营市委纪事

《2004年中共东营市委纪事》

该书纪录了东营区委领导人的活动和东营区委的重要工作,总结了成功,借鉴了经验,对于今后的工作开展具有总结和借鉴意义。

阅读

相关人物

孟泽群
相关人物
陈其卫
相关人物
王海强
相关人物
袁洪文
相关人物
刘爱民
相关人物
张宝利
相关人物
董洪香
相关人物
董建泽
相关人物
王献忠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黄河口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