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乡党委工作概况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2004年中共东营市委纪事》 图书
唯一号: 151320020220000193
颗粒名称: 太平乡党委工作概况
分类号: D05
页数: 4
页码: 306-309
摘要: 2003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太平乡党委、政府团结带领全乡人民,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不断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按照“农业抓调整,农村抓稳定,经济抓增量,事业抓发展”的总体思路,不断解放思想,干事创业,加快发展,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关键词: 太平乡 党委工作 工作概况

内容

太平乡党委书记商桂林
  2003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太平乡党委、政府团结带领全乡人民,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不断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按照“农业抓调整,农村抓稳定,经济抓增量,事业抓发展”的总体思路,不断解放思想,干事创业,加快发展,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一、组织概况及党的建设
  太平乡党委下设46个党支部,其中农村支部39个,机关事业单位支部7个。共有党员553名,其中农民447名,占总数的80.8%;在岗职工党员106名,占总数的19.2%;女党员51名,占党员总数的9.2%。
  为充分发挥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乡党委以“三级联创”为契机,结合本乡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党的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
  进一步加强了以党支部为核心的基层组织建设。精心组织安排,认真做好村“两委”调整工作。乡党委派出精干力量,深入村户,逐一征求意见,根据群众反映的情况,确定村干部候选人。正确把握致富与使用两个重要环节,真正把群众威信高、各方面素质好、符合任职条件的优秀分子选进“两委”班子。对新选的“两委”成员进行培训,使他们尽快进入角色。通过调整,全乡“两委”成员的年龄结构进一步优化,文化层次进一步提高,发展思路进一步明确。切实加强对“两委”工作的疏通和引导,使他们增强党性观念,树立全局意识,自觉维护好团结,处理好关系,做好村内各项工作。调整后,书记、主任一人兼和 “两委”成员交叉任职的比例大幅上升,村“两委”关系进一步理顺,合力进一步增强。
  加强教育管理,抓好党员队伍建设。结合肉羊、冬枣、棉花基地建设,因地制宜,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建立了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培训基地,把学习培训与实践运用结合起来,深受党员干部欢迎。首先,逐步建立、健全了一整套党员教育管理制度,并通过检查督导,定期汇报,分类指导等方法,突出抓好落实。其次,围绕提高远程教育效果,推进党建和经济发展,做到“三个结合”:一是与推广典型经验相结合。通过收看优秀共产党员事迹,使广大党员从理论实践相结合上牢记党的宗旨,进一步明确如何保持共产党员的本色;二是与培养农村党支部书记队伍相结合。通过组织支部书记培训,使他们进一步解放思想,增强改革进取意识;三是与实践活动相结合。通过组织党员培训农业知识,使广大党员开阔思路,掌握技术,提高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本领。
  以解决实际问题为重点,狠抓党风廉政建设。乡党委对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非常重视,按照各级纪委要求,定期研究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及时解决党风廉政建设的重大问题,及时处理来信来访。所有基建工程项目全部实行招投标。严格财务审批制度。杜绝开支的随意性,严格规范报批程序。对民政救济款、救济粮的发放,特困户的减免,对基层的各项优扶政策等,都必须经过党政联席会议讨论决定。结合税费改革工作,进一步加强农村财务规范化管理,实行村财乡管,农村乱集资、乱收费、乱摊派,以及少数村干部吃喝问题已基本得到解决,切实减轻了农民负担。
  认真做好发展党员工作,把好选人用人关。从贯彻党的基本路线的要求出发,坚持高标准,保证质量,把那些讲原则、有文化、年富力强的优秀分子吸收到党组织中来。制定了全乡选拔、培养发展党员的目标责任制,乡党委对长期不发展党员的村进行追踪督导,对发展党员工作进展不明显的,通报批评并限期改正。根据支部上报入党积极分子的情况,建立完善资料库,进行动态管理。严格按规定程序办理发展党员工作。向全乡各支部印发了《党员发展程序说明》,大力完善和推行发展党员公示制度,设立举报箱和举报电话,认真接受党内外监督,增强发展党员工作的民主性和透明度。工作中,坚持照章办事,严格履行程序,自觉抵制非工作因素的干扰,做到了坚持原则不动摇,执行标准不走样,履行程序不变通,遵守纪律不放松,进一步完善了选贤任能的科学机制,坚决摒弃论资排辈、照顾平衡的错误思想,真正形成了“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 的选人用人良性循环格局。
  二、主要工作与成绩
  2003年,乡党委、政府以“河口大发展,太平怎么办”为主题,在全乡范围内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广泛征求基层干部群众和社会各界的意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理清了工作思路,明确了一个重点(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为重点),三大产业(畜牧、林果、棉花)的主攻方向,经济工作稳步推进,主要指标完成情况良好。全乡实现国内生产总值8700万元,同比增长16.7%;出口创汇完成130万美元,同比增长300%;固定资产投资3450万元,同比增长64%;地方财政收入105.37万元,同比增长22.4%;农民人均纯收入3266元,同比增长7.4%。
  (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初见成效。根据太平实际,乡党委、政府确定了以畜牧和冬枣为主导的产业结构战略,通过组织农民外出参观学习,领导干部逐村宣传发动,致富典型算帐对比,制定优惠政策扶持奖励等措施,使“致富奔小康,种枣养肉羊”的观念深入民心,产业结构调整取得初步成效。一是畜牧业发展步伐加快。制定了全乡畜牧业发展规划,全力打造“畜牧强乡”。在落实市、区政策的基础上,乡财政列支30万元,制定优惠政策,重奖养羊大户和养羊工作抓得好的村干部,鼓励发展肉羊产业化。大力实施肉羊大户扶持工程,协调信用社向肉羊专业户放贷,解决专业户资金短缺问题,累计放贷150万元。同时,开展科级干部与养殖大户“一帮一结对子”活动,每名科级干部包一家养羊在300只以上的大户,在信息、资金、销路等方面提供帮助。组织肉羊专业户外出参观学习,赴广饶、利津等地学习养羊先进经验累计达1120人次。聘请高级畜牧兽医师,组建畜牧防疫网络,搞好肉羊产前、产中、产后全程服务。全乡发展300只以上的肉羊大户11个,30只以上的养殖户248个,肉羊存栏总量达4.2万只。同时,搞好特色养殖,发展水貂、狐狸、貉等养殖专业大户63户,存栏2万余只。2003年畜牧业产值2100万元。二是林业生产成绩喜人。为提高农民种植冬枣树的积极性,乡政府出资组织农民赴利津、沾化等地参观学习达1600多人次,并制定每新植一棵冬枣树补贴1.5元(成方连片50亩以上的2.5元/棵)的优惠政策,激发了广大枣农的种植热情,新建冬枣园6200亩,全年种植面积将达到1.8万亩,实现了人均1亩半冬枣。突出抓好冬枣园田间管理,聘请专家举办培训班36场次,参加培训的学员达3100多人次,不断提高冬枣技术培训深度和广度,在抓好冬枣园的补植工作的同时,继续扩大冬枣种植面积。完善林网、路域绿化5公里,水系绿化15公里,林业育苗650亩,实施完成了1150亩的盐碱地纸浆林试点项目建设和一分干两侧水域绿化工程,种植树木1.6万株。三是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搞好棉花生产,在遭遇特大洪涝灾害的情况下,加强后期棉花管理,棉花生产取得大丰收。棉花种植面积1.8万亩,总产量2790吨,仅此一项,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1200元。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乡党委、政府加大协调力度,充分挖掘油地各方面潜力,全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加大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力度,积极推进农业综合开发。积极配合区政府完成了六支渠修建工作,实施了新户干沟清淤工程和一分干果园出水口配套工程。投资540万元完成4000亩龙王土地整理项目和2800亩联合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完成北楼、新兴0.2万亩“上农下渔”开发工程、太二和艾和各5000亩盐碱地开发项目、西支渠整修工程、1万亩小流域治理工程和六支渠配套工程。二是加强了小城镇建设。投资201.4万元实施首集市场改造和太二路硬化工程。投资600万元完成乡政府办公楼主体工程。三是大力实施社会事业性工程。投资70.4万元实施了中小学生食宿工程;投资90万元实施中学创建市级规范化学校工程;投资108万元实施敬老院扩建工程;投资80万元实施了卫生院建设系列工程,实施卫生院危房改造,建成规范化产科和接种门诊、太一和三合社区卫生服务站。全乡的农业生产条件和群众生活条件有了初步改善。
  (三)加快招商引资步伐。在实施全民招商的同时,采取专业招商和以商招商等灵活多变的方式,招商引资工作有了较大突破。全乡共引进项目16个,固定资产投资共计2600万元,其中,天信棉花加工厂固定资产投资500万元;银丰棉业有限公司固定投资380万元;三力肉羊良种繁育示范场固定资产投资290万元;滩涂养殖及保温材料加工厂投资720万元;懿欣面粉加工厂固定资产投资320万元。招商引资步伐的加快,推动了全乡民营经济的发展,2003年振宇公司与日本客商签订了260万美元的沙蚕购销合同,并完成110万美元的沙蚕出口任务。全乡新上个体企业120家,民营经济新增注册资本金1500万元, 同比增长26.6%。
  (四)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全乡基本完成小学布局调整工作;不断强化学校管理,积极推行素质教育,中学和中心小学教学成绩连续三年在全区统考中均取得第一名。“双基”工作成效显著,顺利通过省级验收。积极构建农民健康保障体系;农村卫生合作医疗进展顺利,2003年全乡共筹集资金192533元,实现了行政村覆盖率100%,农业人口入保率100%的目标。做好民政救济救灾工作,对全乡1835个贫困户6419人进行了春荒救济。共发放面粉42000公斤,小麦80740公斤,发放救济款16万元。8月、10月两次遭受涝灾期间,我乡对所有受灾较重的农户进行了及时救济,发放救灾款19.6万元。进一步落实了计生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全乡晚婚率100%,综合统计合格率100%。村村通有线电视工作进展顺利。
  三、创新与经验
  (一)实施五项工程,加强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一是实施廉政建设阳光工程。规定凡乡政府贵重物品购置,实行区级政府采购,一般物品购置全部实行乡党政办统一采购。加强农村财务规范化管理,变“上乡报帐”为“下村理帐”,乡核算中心人员每月定时下村,集中、定点理帐, 增强财务的透明度。二是实施软环境建设工程。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干部群众整体素质。强化政府服务意识,提高办事效率,为外商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三是实施文明诚信工程。在帮助农民发家致富的同时,清理不良陈贷,协调好农户与信贷部门之间的关系,使之走上良性循环的道路。四是实施村容、村貌治理工程。结合小城镇建设,搞好乡容、乡貌、村容、村貌的治理,清理三堆,引导农民实行“四改”,治理脏、乱、差,抓好绿化、美化,使群众有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和良好的精神状态。五是实施农民科技技能培训工程。结合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搞好对农民的技能培训,给农民外出打工创造条件,鼓励部分农民外出务工,增加收入。聘请专家举办冬枣、肉羊管理培训班,提高农民科技致富的能力。
  (二)积极做好维护稳定工作。抓好村级民主管理、作风整顿等工作,继续开展好农村遗留问题集中清理活动。建立完善打防结合的防范机制,抓好社会治安和油区秩序综合治理工作。树立“搞好服务、融洽感情、合作互利”的油区工作新观念,搞好油地共建。抓好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落实,确保安全生产不出现任何问题。建立完善“非典”、“禽流感”防治长效工作机制,强化应急措施,加强防治队伍建设,抓好宣传教育,增强群众防范意识。
  (三)加强乡党委、政府自身建设。加强对全乡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和管理,加大对乡村两极干部的督察考核奖惩力度,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细化各项规章制度,组织外出参观学习,更新观念,转变工作作风,充分调动全乡上下的工作积极性,努力打造一支团结协作、奋发有为、干事创业的乡村干部队伍,为全乡经济和社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附:太平乡党委书记、副书记、委员名单
  书记:商桂林
  副书记:孙学诗井建军韩东
  冯海敏
  委员:穆建峰王磊鲍世昌

知识出处

2004年中共东营市委纪事

《2004年中共东营市委纪事》

该书纪录了东营区委领导人的活动和东营区委的重要工作,总结了成功,借鉴了经验,对于今后的工作开展具有总结和借鉴意义。

阅读

相关人物

商桂林
相关人物
孙学诗
相关人物
井建军
相关人物
韩东
相关人物
冯海敏
相关人物
穆建峰
相关人物
王磊
相关人物
鲍世昌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太平乡党委员会
相关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