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户镇党委工作概况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2004年中共东营市委纪事》 图书
唯一号: 151320020220000186
颗粒名称: 六户镇党委工作概况
分类号: D05
页数: 3
页码: 288-290
摘要: 镇党委围绕十六大提出的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创建“五个好”标准,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增强基层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创造力。按照党章有关规定和组织工作条例,落实了以“三会一课”为主要内容的党员日常教育管理工作,党员的先进性进一步加强。
关键词: 六户镇 党委工作 工作概况

内容

六户镇党委书记张培斌
  一、组织概况与党的建设六户镇位于东营区东北部,总面积363平方公里,辖13个行政村,总人口15685人,其中,农业人口1.5万人。全镇现有基层党支部27个,党员767人,其中女党员128人,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260人。镇党委围绕十六大提出的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创建“五个好”标准,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增强基层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创造力。按照党章有关规定和组织工作条例,落实了以“三会一课”为主要内容的党员日常教育管理工作,党员的先进性进一步加强。
  第一,抓调整,选准配强支部班子。镇党委从镇村两级班子的实际出发,把那些办事公道、作风正派、群众信任、有组织能力的得力人选充实进支部班子。不断深化农村支部书记规范化管理,充分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第二,抓制度,规范干部行为。在全镇推行政务公开。各基层站所把办事程序、政策规定、指标分配原则等公开于众,使整个工作在群众监督下进行,切实把“暗箱操作”变为“阳光行动” 。制定村级财务管理规定和审计工作办法。对机关及村级财务的使用实行一体化监督管理,集中进行核算。强化审计监督。定期开展离任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党建审计等工作。加大了事前、事中审计力度,对村级各项财务收支特别是“三费”必须经镇纪委审查把关,由审计所乡镇、街道(办事处)党(工)委工作概况289进行全程监督。此外,通过建立完善村民代表会议制度、村务政务公开制度和农村财务管理等制度,加强对村干部的约束,规范干部的行为。
  第三,抓症结,进行重点整治。镇党委认真分析研究各村实际状况,对全镇中间状态村进行了专题调研,因村制宜,一村一策,分类施治;针对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把每月的10日确定为全镇的村级“民主活动日”。由村支部组织召开农村小组长以上干部、全体党员、村民代表会议,面对面的向群众公开财务收支内容及村级事务情况,总结上月工作完成情况,通报本月要做的工作,接受群众质询,广泛听取群众意见,提高工作的透明度。
  第四,抓载体,提高活动成效。一是把各村党支部纳入“五星级”动态管理的范畴。将争五星的目标,细化成33项具体指标,在各村党员活动室设置“村星级化管理动态公示牌”,经过初步认星、限期增星、升级提档、评比表彰等具体措施,抓两头、带中间、整体推进。二是广泛开展“三培养”活动。对培养条件进行量化、细化,纳入规范化管理的范畴。三是深入实施“文明信用”工程。先后开展了创建“文明信用一条街”、“信用六户建设”演讲比赛及王岗庄户剧团、民间舞龙队巡回展演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六户镇以小康文明村创建活动为契机,在全镇唱响了“倡树新风尚,齐心奔小康”的主旋律,2003年被评为市级文明信用镇。
  二、主要工作与成绩六户镇党委围绕建设“生态镇”,突出招商引资、工业强镇、畜牧富民三个重点,深化油地结合,各项重点工作取得了新突破,开创了经济发展新局面。
  一是构筑经济发展新平台。六户镇以项目发展为重点,努力实施工业强镇战略,全面提升全镇工业格局。2003年,全镇完成社会生产总产值达10亿元,比上年增长49%。地方财政收入完成480万元,比上年增长2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693元,比上年增加336元。工业企业发展到89家,完成企业产值42009万元,限额以上工业企业产值9889万元,同比增长115%;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13593万元;引进项目28个,总投资1.2亿元,到位外来固定资产投资8726万元;全镇新发展民营业户126家,注册资金100万元以上的21家。
  二是构筑畜牧发展新平台。围绕城市居民生活需求和城市环境建设,六户镇不断调整种养结构,鼓励和支持农民发展大棚菜和露天菜,积极引进新品种和蔬菜种植新模式,大力发展城郊生态农业和观光农业。坚持抓好畜牧小区建设,扶持培植养殖大户,把波尔山羊养殖产业做大做强,成为群众增收的拳头产业。先后成立了畜牧发展服务中心和商品羊流通中介服务机构一一六户镇波尔山羊交易中心;引导农民建成了新型的合作经济组织一一肉羊专业合作社;出台了 《六户镇畜牧业发展奖励办法》;举办了以“庆 '七一’促经济发展”为主题的“产业结构调整成果展示会”,掀起了全镇畜牧养殖新热潮。全镇较高标准的畜牧养殖小区达14处,羊存栏量达到4.5万只,其中波尔山羊杂交、纯繁1.8万只。
  三是构筑小城镇建设新平台。紧紧围绕建设小康文明镇、小康文明村的目标,以镇驻地为中心,不断配套完善硬件设施。与油田单位密切合作,搞好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同时,加快旧村拆迁改造步伐,不断提升城镇化水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四是构筑社会稳定新平台。镇党委以“三级联创”为总抓手,全面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强化保稳定促发展的意识。从健全群防群治网络入手,完善了以村党支部为核心的“五支队伍”和综治信息员队伍,确保了组织、人员、经费、责任“四落实” 。在“治安防范年”及创建 “零案村、单位”活动中,动员全镇党员带头、广大干部群众共同参与,形成了点线面结合、人防物防技防结合的社会治安防范网络。对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及时抽调人员组成专项工作小组进行调查处理,使矛盾和问题及时得到化解。
  通过构筑党建工作和经济发展的新平台,全镇党员干部有了一个展示自己工作才华和奉献工作热情的广阔舞台,带领广大群众团结协作, 顽强拼搏,充分发挥土地、卤盐、石油等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不断探索发展区域经济的新模式, 初步形成了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的农业商品生产基地,培植起了适应经济发展新趋势的林果种植、波尔山羊养殖等农业主导产业,一大批党员成为群众发家致富的带头人。
  三、创新与经验(一) 完善干部考核奖惩机制。为调动全镇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办事效率,树立机关整体新形象,镇党委修订了《六户镇机关干部考核奖惩办法》,主要举措是实行股级干部自行免职制度。由党政领导和干部群众组成的评议小组,年终对全体干部的本职工作、包村工作、创新工作进行综合考评打分,股级干部排名在后三名的,正股级降为副股级,副股级自行免职。设立书记专项奖。书记专项奖金为3万元,用于对科级干部和股级干部创新创优工作的奖励,主要按荣获国家、省、市、区奖励和对两个文明建设的贡献情况而定。同时每年初根据考评结果,实行双向选择,竞争上岗,调整优化队伍,在全镇营造起了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奖优罚劣”的良好氛围。
  (二) 建立干部培训机制。镇党委结合“学习先进找差距,解放思想促发展”主题教育活动,突出抓了以“提高五种能力、增强综合素质”为重点的干部素质教育。即:紧密联系实际,不断研究探索本村、本单位正确发展思路的创业能力;利用各种方法和优势,大力招商引资对外交流的实践能力;平衡各种矛盾、利益,解决发展中各种问题的协调能力;善于做思想政治工作的凝聚能力;带头学习、带头实践、以身作则的示范能力。
  五种能力的培训结合全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布局,在邱家科技培训基地,田庄、王岗、东六户三个畜牧示范基地,不定期举办各种以提高素质为目的的培训班。通过大面积的教育培训,促使广大干部明确自己的职责,更新自己的观念,摆正自己的位置,实实在在见成效,齐心协力谋发展。
  (三)推行党员活动备案制管理。为进一步规范农村党员管理,提高农村党员的组织纪律性,激励先进,鞭策后进,镇党委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党员管理办法,在全区率先推行了党员活动备案制管理。备案内容主要包括党员的组织活动备案、个人活动备案、外出情况备案、特殊情况备案、奖惩处理情况备案等五个方面的内容。通过规范会议通知形式、健全配套制度、定期调度督查等措施,每季度对备案情况进行总结、分析、评议一次;每半年对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好、在各项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党员及时进行表彰一次;对存在的各种苗头性、倾向性问题采取措施加以解决,对工作被动落后或有其他问题的党员,严格按程序做出相应的处理。通过党员活动备案管理,为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奠定了良好基础。
  附:六户镇党委书记、副书记、委员名单书记:张培斌副书记:隋湘滨赵庆华赵宝杰武金增齐有臣(挂职)委员:李西亮韩玉山王国胜

知识出处

2004年中共东营市委纪事

《2004年中共东营市委纪事》

该书纪录了东营区委领导人的活动和东营区委的重要工作,总结了成功,借鉴了经验,对于今后的工作开展具有总结和借鉴意义。

阅读

相关人物

张培斌
相关人物
隋湘滨
相关人物
赵庆华
相关人物
赵宝杰
相关人物
武金增
相关人物
齐有臣
相关人物
李西亮
相关人物
韩玉山
相关人物
王国胜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六户镇党委员会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六户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