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卫生局党委书记孙庆九
2003年,市卫生局党委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卫生工作法律法规,以邓小平理论、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党的中心工作,抓好业务工作。在搞好党的建设工作的同时,坚持一手抓非典防治不放松,一手抓卫生事业发展不动摇,取得了抗击非典和卫生事业发展的双丰收,市卫生局党委被山东省委授予“全省防治非典性肺炎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一、组织概况及党的建设
东营市卫生局党委有党委委员5名,辖有市人民医院党委、市二院党委2个基层党委,党总支1个,党支部17个,党小组32个,党员302名。
(一)政治思想教育。局党委始终把党员干部、职工的政治思想教育作为首要任务来抓,制定了学习教育计划,强化对他们的革命传统教育、社会主义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使他们不断了解国情,感受社会,大力弘扬民族精神,进一步增强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开展了专题党课、革命传统教育、先进事迹报告会等形式,提高了党员干部的政治理论水平和思想道德水平。
(二)组织建设。一年来,局党委坚持组织原则,在人事调配、干部任免、基建等重大问题和职工关心的热点问题上,都是先倾听职工意见,然后再召开会议集体研究决定。注重组织建设,认真抓好基层党组织的建立和健全工作,新建市防疫站党总支1处,按规定换届3处,接收预备党员13名,确定入党积极分子13名,充实和壮大了党员队伍。
(三)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认真实施党风廉政建设“一把手”工程,并纳入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任期目标和年度计划,与事业单位、局机关、各科室签定了年度党风廉政目标责任书,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对反腐各项任务进行分工,责任到人。坚持每季度一次全体职工会,每月一次局党委会,每周一次局长办公会及时研究部署党风廉政工作。制定了《市卫生局二00三年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内容》《市卫生局党风廉政建设和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工作实施意见》《市卫生局关于认真落实信访工作“三项制度”的通知》等文件和规章制度。围绕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在县级以上医院开展了“廉洁行医树新风”活动。叫响三个口号:“送'红包’害人,收’红包’犯罪”;“谁收病人的钱财,就砸谁的饭碗”;“谁推诿病人,就让谁下岗”;两个不准:一律不准参加患者的宴请;一律不准酒后上岗;一个坚决:即坚决不搞下不为例,行风建设一票否决。通过一系列的约束机制, 逐步建立起了 “不许贪、不想贪、不能贪、不敢贪”的“四不贪”机制,规范了从医行为。
二、主要工作与成绩
(一)抗击非典型肺炎工作。2003年是卫生工作中不平常的一年,经历了一个特殊时期:抗击非典。全市广大医务工作者经过了一场生与死的考验,用青春和汗水谱写了救死扶伤的篇章。一是健全组织领导体系,市卫生局党委高度重视非典防治工作,采取果断措施,加强了对防治非典工作的领导,主要领导亲自抓、负总责,层层落实责任制,形成了全市上下联动、左右互动、群防群控的组织领导网络。二是健全疫情监测、报告体系,严把疫情输入关。在全市交通干道设置23处交通卫生检疫检查站,464名卫生专业人员,24小时对出入市域的交通工具、人员进行消毒和卫生检疫检查。据统计,全市卫生检疫检查站共检疫消毒车辆4050万车次,检疫检查人员11331万人次,其中来自或经过疫区的车辆134万车次,人员284万人次,消毒农用运输车49012车次,其中外地车11751车次,无一部可疑车辆、一名可疑人员漏检、漏查。三是完善非典防治医疗救治体系。在全市范围内指定了8家非典防治定点接诊医院和1家定点收治医院,33处乡镇卫生院均按要求设立了发热门诊和隔离观察室,制定印发了定点医院的建设标准、接诊流程和工作制度,基本实现了非典防治工作的程序化、规范化和标准化。积极开展防治非典业务培训,举办市级非典防治知识培训班10余期,组织模拟演练10余次,组织全面督查1次,专项督查11次,重点督查1次,发放限期整改督办单5份。四是建立宣传教育体系。加大宣传力度,编印各类非典防治宣传材料20余万份,在电视台、电台、东营日报等新闻媒体开辟了非典防治专栏,编发各类宣传稿件650余件,发布公益广告70余条,草拟市政府令13个,确保了各项防控措施的及时到位,夺取了防治非典工作的主动权。我市在全省第一个设立卫生检疫检查站、第一个使用电子测温仪、第一个对疫区来人实行集中居住观察,在省委督导组和省防治指挥部对我市“非典”防治的专项检查中,我市的各项防控措施得到了检查组领导和专家的肯定。市卫生局主持研究的《东营市公共卫生体系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反应机制研究》项目被列为山东省可持续发展十大科技示范工程之一。
(二)农村卫生工作。2003年市政府将构建农民健康保障体系列入了为民办的十件实事之中,从建立农民医疗保险制度,完善农村卫生服务网络,强化乡镇卫生院服务功能等多方面入手,总投资7096万元,全方位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 提高农民的健康保障水平。市政府办公室印发了《转发市卫生局关于建立东营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意见的通知》,明确了农民医疗保险制度的指导思想、主要原则和筹资、运行、监管机制,市财政按农业人口年人均10元,县区、乡镇财政分别按辖区农业人口年人均5—10元,分别设立农民医疗保险补助资金,并列入同级财政预算;农民以家庭为单位参保,个人缴费不低于10元。截至2003年12月底,全市五个县区全部建立了农民医疗保险制度,参保农民达到104.1万人,参保率达到98%。2003年,全市共筹集医疗保险资金3343.7万元, 其中省财政补助资金119.4万元,市财政补助资金1050万元,县财政补助资金557.9万元,乡镇财政补助资金527.3万元,村集体补助18.6万元,农民个人缴纳1070.5万元。补偿家庭帐户资金944.1万元,统筹帐户资金1157.68万元。共补偿大病户7768户,其中补偿额5000元以上的441户。9月15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三个代表在基层”栏目对东营市建立新型农民医疗保险工作给予了头条报道。12月13日-15日省政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会议在广饶县召开,市政府和广饶县政府分别在会议上介绍了经验。
结合行政区划调整,全市合理规划设置了33处乡镇卫生院,确定了11处中心卫生院和22处一般卫生院,明确了功能定位,优化了资源配置。针对全市地广人稀的特点,大力推行社区卫生服务和乡村卫生一体化管理,按照每5000人设置1处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的标准,在全市新建、改建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各100处,200处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建设全部做到“四统一”,即统一图纸施工、统一规划布局、统一外观标识、统一设备装备。坚持医防统筹,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工作,为33处乡镇卫生院每院配套建设、装备1处规范化产科、1处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改造乡镇卫生院业务危房1.7万平方米,乡镇卫生院的基础设施建设和设备装备水平明显提高。深化乡镇卫生院内部运行机制改革,乡镇卫生院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在利津县盐窝镇中心卫生院和垦利县黄河口镇中心卫生院进展顺利,乡镇卫生院生存与发展的活力显著增强。强化乡镇卫生院急救功能,为全市33处乡镇卫生院每院装备一辆救护车,在防治非典期间集中发放到各乡镇卫生院。
(三)爱国卫生工作。以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为总抓手,提高城市爱国卫生管理水平。充分发挥各级爱国卫生组织的协调管理、参谋助手职能, 呈请市政府颁布出台创建国家卫生城市规范性文件16个,市、区、油田均成立了 “双创”指挥部,抽调专人集中办公,建立健全了 “四块九条” 的创建网络,与市及油田等37个责任单位分别签订了责任状,按照部门职责,对创建任务进行细化分解。积极拓宽筹资渠道,全市投入资金30余亿元用于污水处理场建设、城区道路拓宽改造、绿化、公厕改建等基础设施建设,城市硬件建设水平明显提高。健全“市、区、街、居”四级卫生管理网络,扎实开展群众性创建活动,先后开展了创建卫生先进单位、社区和村居活动、“银发”护城行动、“绿色小使者进社区”活动和“小手拉大手,城乡共建卫生、环保城”活动,收到了明显效果。2003年全市建成8个省级卫生先进单位、2个省级卫生乡镇、9个省级卫生村、14个省级卫生户、20个市级卫生先进单位、4个市级卫生居民小区、11个市级卫生村。10月10日一12日,我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顺利通过国家级考核验收,12月24日,国家爱卫会命名我市为 “国家卫生城市” 。
巩固农村自来水“村村通”成果,加大改厕力度,大力支持农村“一池三改”沼气试点项目,全市已建成5200座沼气池,农村改厕已达19万余户,卫生厕所普及率达60.64%,较去年提高了7%。积极参与毒鼠强专项整治活动,先后对450余家农药经营户进行了检查,对227处集贸市场集中开展杀鼠剂专项检查,共收缴封存非法经营销售的剧毒杀鼠剂48.5公斤,对有关人员依法进行了处理。(四)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坚持预防为主,建立健全传染病疫情监测报告网络。市卫生防疫站开通了疫情接报系统,实现了疫情网络直报,疫情监测和预警功能得到增强。2003年全市法定报告传染病1699例,与去年同期比下.降了22.28%。对建筑工地食堂及周围环境的卫生治理,检查建筑工地82家,完成从业人员预防性健康查体4077人,确保了全市无集体性食物中毒事件发生。加大健康教育力度,成立了市健康教育所,建立了健康教育一条衔,构建了市、区、街道和行业协作的四级健教网络,做到了健康教育进单位、进社区、进工矿、进课堂,城区居民的卫生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大为提高。加大“一法两纲”的宣传贯彻力度,严格落实母婴保健专项技术服务管理,举办了全市儿童暨孕产妇系统保健培训班,提高了母婴系统化管理水平,全市2003年发放《出生医学证明》9872份,使用率达到100%。做好新生儿筛查工作,新生儿筛查覆盖率达98%以上,全年招回可疑患儿复查178人,对确诊的患儿,为其支付50%的治疗费用,受到群众欢迎。
(五)卫生监督执法工作。加大卫生综合执法力度,结合防治非典和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深入开展以食品卫生、公共场所卫生为主要内容的“五小”行业治理活动,期间,验发各类卫生许可证1874个,组织从业人员查体15732人,办理健康证15407个,全市“五小”行业单位卫生许可证持证率达到95%以上,从业人员健康证持证率达到98%,查出“五病”人员69人,全部调离原工作岗位,“五小”单位卫生状况得到根本改善。大力开展整顿和规范医疗、卫生市场经济秩序活动,市县两级共出动卫生监督执法人员389人次,卫生监督车辆200辆次,取缔非法医疗机构115家,非法行医人数120人,检查食品卫生单位2500户次,封存不合格食品2300公斤,价值1.5万元,有力地保障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加大消毒药械、一次性医疗卫生用品市场的监管力度,监督消毒剂生产企业16家,一次性卫生医疗用品生产企业26家,销售单位20余家,采集样品920份,合格率达83.5%,提出整改意见150条,异地封存消毒药品100余公斤,一次性卫生用品200余件,有效净化了城区医药器械市场。
(六)精神文明和行风建设。市卫生局党委坚持“抓机关带行业”的工作思路,深入开展创建学习型。、创新型、服务型、廉洁型“四型”机关活动,召开了全市卫生行政审批事项下放新闻发布会,将卫生许可证、100张床位以下医疗机构的审批权限全部下放到两区,调整理顺了油地之间、市区之间的卫生监督执法区域,行政效率大为提高。加大政务公开力度,对局机关车辆管理及用餐接待等制度进行了修订完善,机关规范化建设水平明显提高。深入开展以“一满意、四规范”为主题的文明行业(单位)和“信用医院”创建活动,制定印发了“信用医院”的评价体系检查标准,将“信用卫生”创建活动逐步推向深入。结合非典防治工作,集中开展了“学先进、扬旗帜”和“学习先进找差距、解放思想促发展”主题教育活动,充分发挥各级卫生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激发了卫生系统干部职工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工作热情。扎实做好“行风热线”和人大建议、政协提案办理工作,问题办结率、答复率、满意率均达到100%。
(七)招商引资工作。召开了市直卫生单位2002年度招商引资总结暨2003年度招商引资动员大会,修订完善了全局招商引资任务分配及奖惩办法,与局直各单位签订了招商引资目标责任书。2003年,市直卫生系统共完成招商引资任务4997.66万元,其中工业类完成2158.6万元, 完成分配任务的257%。市卫生局已连续4年被市委、市政府授予招商引资工作先进单位称号,有4名同志被记功受奖,市卫生局获政府招商引资奖励23.19万元。
(八)其他工作。2003年全市完成无偿献血11673人次,完成全年任务的129.7%,成分用血占临床用血量的比例达98%以上。在全省率先成立了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市级工作站,累计接受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报名608人,分型入库235人,人均居全省前列。积极开展以“温暖送百家,博爱在东营”为主题的募捐救助、扶危济困活动,救助全市特困人口1950人。市医学会调解鉴定各类医疗纠纷20起,维护了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积极扶持行业协会发展,先后批准成立了东营市医师协会、医院管理协会、营养与食品卫生协会等15个专业委员会,卫生行业的自律作用明显增强。做好包村帮扶工作,先后为史口镇温家村实施了户户通自来水、街道排污、街道亮化美化、“一池三改”工程,建设了冬枣保鲜库,开展了家庭养猪项目,加快了所包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进程。
三、经验与体会
(一)树立正确的发展观,把卫生工作纳入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之中通盘考虑,是卫生事业快速发展的前提。卫生事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卫生事业的发展必须服从、服务于经济建设的大局。只有将卫生事业的发展与全市宏观经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才能赢得社会和各方面的理解和支持,卫生事业才能不断发展。今年构建农民健康障体系和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两项重点工作之所以被市委、市政府分别列入2003年为民办的十件实事和十大利民工程之中,并且进展顺利,就是我们自觉将卫生工作纳入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之中通盘考虑、全局谋划的结果。
(二)坚持注重实际、统筹谋划、重点突出、分类指导的工作思路,是卫生事业快速发展的保证。我市属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类型城市,针对城乡之间、工农之间医疗卫生条件差别较大的现状,局党委注重坚持城乡统筹发展和以农村为重点的工作思路,针对城乡不同的发展阶段和特点,确定了不同的工作重心和目标。在农村,重点是加大卫生投入,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构建农民的健康保障体系,解决农民的因病致贫、返贫问题;在城市,主要是加强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城市综合环境整治力度,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提高城区居民的健康意识和卫生水平。通过分类指导,实现了城乡卫生工作的协调发展。
(三)坚持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凝心聚力、奋发有为,是做好卫生工作的关键。观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工作中,局党委走出东营看东营,坚持走出去,认认真真学习先进找差距,解放思想促发展,将全市卫生工作放在全国、全省发展的大格局中横对竖比,通过纵向比、与过去比来增信心、鼓士气,通过横向比、与先进比来增干劲、明方向,强化各级卫生部门、单位的机遇意识、忧患意识和拼抢意识,增强卫生系统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紧迫感。同时充分发挥党团工会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作用,营造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干事创业、加快发展的良好氛围,激发单位内部和每名干部职工的潜能和活力,各项卫生事业工作得到了超常规跨越式发展。
附:市卫生局党委书记、委员名单
书记:孙庆九
委员:韩志东王春红刘锡琳
苏江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