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张洪生
2003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市教育局党委围绕中心,顾全大局,带领全市教育工作者,坚持以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为根本目标,注重先进理念,强化机遇意识,高扬发展主题,加快教育创新,全市各项教育事业得到了快速、健康发展。
一、组织概况与党的建设
2003年,市教育局党委辖市一中党委、市二中党委、市实验中学党委、市教育局机关党委等4个基层党委,22个党支部,共有437名党员。一年来,重点抓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思想建设。一是抓常规学习教育,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理论上的清醒是政治上坚定的前提和保证。市教育局党委坚持把政治理论学习放在首位,明确提出了“教育工作者必须要有强烈的学习意识”、“要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为工作导航”等口号。局党委领导班子率先垂范,以身作则,严格执行中心组学习制度。在全市教育系统重新掀起了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新高潮,全面开展了诚信教育和“东营精神” 大讨论。在局机关,通过采取宣讲、专家辅导、播放录像、举办知识竞赛以及自学等措施,学习型机关已基本形成。二是抓主题学习教育,在统一思想中解放思想。市教育局党委在“学习先进找差距,解放思想促发展”主题教育活动中,始终坚持了时代性、实际性和实效性原则,实行了 “学一思一找一挖一改”的教育方式,重点抓了查找问题和制定并落实整改措施这两个重点,专门出台了《关于建立学习型、创新型、高效型机关的意见》,实行了无缝隙化工作运行模式。一年来,市教育局党委不断学习新理论、新方法、新知识、新技术,有力地提高了理论联系实际、运用理论武器指导教育工作、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广大干部职工的思想和业务素质也有了很大提高。
(二)组织建设。一是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一年来,市教育局党委坚持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组织原则,坚持每周一上午召开局领导办公会或党委会,凡涉及人事调动、干部提拔、职称评定、基本建设、大项财务支出以及其他重要问题,都在会上进行集体讨论和研究决定,尤其在干部提拔推荐问题上,从民主推荐开始,紧扣干部任免程序,事事党委集中研究,在干部职工中反响很好。二是认真抓好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根据人员调整和工作实际,组织选举产生了部分支部委员,使基层党组织得到进一步健全和加强。组织所属各基层党委入党积极分子进行了党的基本知识测验,提高了他们对党的认识,端正了入党动机。积极慎重地发展党员25名,对每位新入党人员和材料进行了认真审查,把住了入党人员的质量关。另外,根据工作需要,专门对各基层党支部书记进行了党支部工作培训,极大地提高了党务工作水平。
(三)作风和廉政建设。一是全面实施“树形象”工程。3月份,市教育局党委召开了以规范学校收费、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整肃考风考纪、强化学校安全措施、提高教育行政效能等为主要内容的全市教育系统“树形象”工程动员大会,并在出台有关管理规定、加强自身管理的基础上,聘请了20多名社会监督员,部分社会监督员全程参与了中考招生录取过程的监督工作。行风热线和信访工作作为重要的监督渠道也得到了明显加强,先后制定了信访工作七项制度,进一步完善了有关工作规程。在市政府纠风办组织的行风热线中反映的教育问题处结率达到了100%,对有效信访件总办结率达到了98%。一年来,规范学校收费、师德建设等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教育形象也得到了明显提高。二是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创建起了一套相对科学合理的反腐倡廉领导机制、压力传递机制、奖惩机制和保障机制,为教育事业的健康、持续、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治保障。三是转变工作作风,增强服务意识。在局机关,完善了目标责任体系和严格的管理体系,继续开展了面向服务对象的“五个一”活动,实行首问责任制,公开了办事程序,使基层来办事的同志切实感受到了温暖。高度重视调研工作,制定了六条调研工作纪律,形成了《东营市农村教育调研报告》等多项有较高价值的调研成果。认真做好包村、支教工作,经常到所包村和支教点了解民情,体察民意,并且专门为所包村、支教点和干部挂职乡镇拨出了专款,同时支援了大批物资,为广大群众脱贫致富和提高基层学校的教学质量做出了积极贡献。
二、主要工作与成绩
(一)各类教育发展再上新台阶。2003年,学前教育紧紧围绕基本普及学前三年教育的目标,强化政府行为,发挥主管职能,狠抓常规管理,全市学前教育事业取得了突破性进展,3-6岁幼儿入园率达到89.6%。在义务教育阶段,开发了义务教育信息化管理系统,进一步规范了学生的休学、复学、转学、借读、流动人口子女入学等行为,加大了控制学生辍学力度,全市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和巩固率均为100%,普通初中适龄儿童入学率和巩固率分别为99.9%和99.05%,残疾儿童入学率达89%。适度扩大了高中阶段招生规模,全市初中毕业生综合升学率达到82.07%,市县城区和经济较发达的乡镇基本普及了高中段教育。10月份,我市顺利通过了省政府“两基”复查验收。
(二)普通高考成绩再创历史新高。在普通高考期间,市教育局党委坚持一手抓“非典”防治,一手抓考风考纪的原则,投资380余万元,为300多个考场安装了电子监控系统,在全省首批实现了人工监考与电子监控相结合的“双监控”,同时,建立完善了“双向责任制”等考试组织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保证了招生考试工作顺利进行。全市共报考7925人,最后录取新生6542人,录取率为82.55%,比全省平均录取率高出11.55个百分点,是历年来我市录取人数最多的一年。其中,全市本科录取2715人,录取率达36.35%,同比增长8.2个百分点,高出全省3.9个百分点。
(三)教育信息化步伐明显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进展迅速,2003年全市四个县区建成教育信息中心,70%以上的中学建成校园网,基本完成了东营教育城域网骨干网络。在市教育信息中心安装了容量达400G的东师理想等中小学教育资源库,建立了视频资源库,整合了各学校视频资源,实现了资源共享。在全面进行信息技术应用培训的同时,重点在全市设立了21处信息技术教育试点学校,开展了学科骨干信息技术应用深化培训。东营教育信息网站的信息容量不断加大,点击率不断提高。中学信息技术教育普及率达到了96.86%,小学达到了13.96%。
(四)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断提高。以转变教育观念为根本,以全面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为目标,围绕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师资队伍素质的要求,全面实施了“教师继续教育工程”。以校本培训为主,有针对性地组织教育行政干部、校长、教师、教研人员等多个层次的课改培训。实施了“名校长”工程,在北师大举办了首期骨干校长培训班,组织全市初中校长参加研究生课程学习。注重发挥带动作用,积极开展了教学能手、优质课、精品课等评选活动。进一步深化学校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和完善公正的用人机制,鼓励和支持冒尖,使骨干教师队伍不断壮大。2003年,全市小学、初中、高中教师的学历达标率分别达到99.47%、95.37%、82.97%。
(五)农村教育得到长足发展。市教育局党委始终坚持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理念,2003年,全面实施了农村中小学食宿工程,继续开展了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和支援基层教育工作,设立了贫困学生助学金等,有效地改造了农村薄弱学校,改善了农村办学条件,全市农村教育得到整体提高。在2003年召开的全省农村教育工作会议上,市政府做为全省唯一进行全面经验交流的地市在会上做了典型发言。
(六)精神文明建设再上新水平。认真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积极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工作。与市文明办联合组织了市级文明校园创建活动,继续实施了“文明诚信进校园活动”,组织了庆祝建市20周年活动,开展了三月份“公民道德教育月”活动等,使市教育局连续第七年获得精神文明考核先进单位和市级文明单位称号。
(七)“防非”、“双创”及招商引资工作扎实有效。市教育局党委本着对学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负责的精神,积极采取措施防治“非典”,做到了组织领导、知识宣传、防治措施和督促检查“四到位”。一年来,教育系统未发生任何疫情和责任事故,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表彰奖励。高质量、高标准开展了教育系统“双创”工作,并积极结合 “双创”工作促进了校园育人环境建设,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评价。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号召,领导带头,充分发挥广大职工的积极性,2003年超额完成了市里下达的招商引资任务。
三、创新与经验
(一)惟有更新理念才能促进发展。围绕提高教育质量,唱响了“以先进的理念为教育导航”这个主旋律。以转变教育行政干部和教师的教育观念为根本,以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师资队伍素质的要求为重点,突出加强了师资培训工作,有针对性地启动和组织了校本培训、骨干教师培训和教育管理干部培训,进一步提高了师资队伍运用先进理念组织实施教育教学的能力,有力地推动了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
(二)惟有解放思想才能作出正确的选择。教育工作纷繁复杂,如不解放思想,就不会作出正确的选择,教育事业就不会有大发展。2003年,随着布局调整带来规模办学效益的同时,也使农村学校远距离学生的交通、食宿问题日益凸现出来。市教育局党委在做好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充分解放思想,大胆决策,并积极向市委、市政府进行了汇报和请示,市委、市政府也非常关注,专门拨款3000万元,率先在全省实施了农村远距离学生食宿工程,并将其列为年度为民办的十件实事之一,至11月全部完成,解决了6万多名农村中小学生的食宿问题,为全市教育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保障。
(三)惟有创新才是赢得发展优势的唯一途径。创新是教育进步的灵魂,是教育兴旺发达的持久动力,是教育的“生存方式”,惟有把握教育创新的脉搏,并抓住创新发展的机遇,才能在教育改革中以新的思路、新的举措站在排头兵的位置。市教育局党委以树立教育创新理念为突破口,以优化教育创新机制为动力,在教育观念、教学实践、学校发展和教师培养培训机制等方面努力开拓教育创新的领域,全面提高教育创新的能力,突破既有、争创新高,为东营教育在新世纪的率先发展赢得了优势。
(四)惟有坚持“以人为本”才能把握教育发展的目标导向。现代教育发展最根本的目的是促进人的发展。市教育局党委时时处处坚持以人的发展为目标导向,在学校,强调教学要为学生全面发展服务;在机关,强调加强学习,提高干部的综合素质;对社会,强调教育为学习型社会、建立终身学习体系服务。通过提供多层次的教育供给,满足受教育者多方面的教育需要,构建了立体化、全方位的教育格局,为全市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有力的智力和知识支持。
附: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副书记、委员名单
书记:张洪生
副书记:刘晋伦
委员:薄其敏马立怀王明华孟昭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