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卫生局党委书记孙庆九2007年,全市卫生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卫生保健制度为目标,坚持城乡统筹、医防并举,加强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城乡居民医疗保障制度,增强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治能力,强化公共卫生监督与行业内部管理,各项卫生工作得到健康快速协调发展,有力地保障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一、组织概况东营市卫生局党委有党委委员6名,辖有市人民医院、市第二人民医院2个基层党委,党支部18个,党小组42个,党员399名。
二、主要工作与成绩(一)加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改善医疗卫生条件。2007年,市委、市政府将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列为全市便民实事项目。在农村,建设改造7处乡镇卫生院和75处村级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使每处中心卫生院业务用房不低于2000平方米、一般卫生院不低于1000平方米,配备X光机、B超、心电图、救护车等急用必需设备,为每所卫生院培训7名业务骨干;每处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业务用房不低于120平方米、村卫生室不低于100平方米,实行“诊断室、观察室、治疗室、药房、预防保健室和冷链室”六室分开和医防分类管理。我市的卫生工作得到了卫生部、省卫生厅的认可,卫生部副部长陈啸宏、卫生部长陈竺先后到广饶县调研基层卫生工作,对我市的农村卫生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二)完善城乡居民医疗保障制度,提高城乡居民健康保障水平。坚持“分类指导、城乡统筹”的原则,在农村,着力提高农民医疗保险的保障能力和规范化管理水平;在城镇,重点抓好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的宣传发动、扩面征缴工作,促进城乡居民医疗保障制度健康发展。加大宣传发动力度,扩大医保覆盖面,实行包保责任制和宣传单送达回执“两项制度”,2007年全市参保农民为97.69万人,筹集基金6946.8万元;参保城镇居民6.7万人,筹集基金473.93万元,群众的参保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在全市首批确定了12家市级定点医疗机构,全部向参保居民作出了惠民服务承诺,进一步体现了“为民、利民、便民”的原则。
(三)加强公共卫生监管,确保公共卫生安全。在全市食品生产经营单位中全面实施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截至2007年年底,全市已建成食品卫生信誉度A级单位39家,B级单位62家,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工作完成率达到了97.16%。开展全市卫生系统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共出动监督车辆2945辆次,卫生执法人员5236人次,检查各类生产经营单位5031户次,取缔无证经营户151户,吊销许可证17个,查处案件108起,罚没10.28万元,全市无重大食物中毒事件和食品污染事件发生,为我市顺利通过全国、全省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考核验收做出了积极贡献。
(四)加强卫生行业管理,提高卫生服务的质量和水平。一是加强医疗质量管理,规范医疗服务秩序。继续深入开展“医院管理年”和“医疗质量管理效益年”活动,成立了13个市级临床专业质控中心,开展了省、市两级护理服务示范病房创建活动,东营市人民医院、胜利医院被评为省级护理示范病房。11月7日-11日,顺利通过了省卫生厅医院管理年活动的督导检查。二是加大医疗服务信息公开力度,在全市二级以上医院全面推行了院务公开制度,严格执行住院费用一日清单制度和费用查询制度。三是加强医疗广告治理,积极配合工商部门监测医疗机构广告发布情况,对违反《医疗广告管理办法》发布虚假广告者,移交工商部门查处。四是稳步推进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工作。拟定了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工作方案,组织全市11家医疗机构开展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工作,共有1500余种药品参与招标。五是落实卫生便民、惠民措施,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积极开展“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全市所有县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选派医师到乡镇卫生院开展对口帮扶,每两年为一周期,并建立长效机制。截至2007年年底,全市共有9处二级以上医疗机构、7处乡镇卫生院和12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展惠民医疗服务,共设立惠民病床266张,减免就医患者28.7万人次,共计减免医药费用376.6万元;为有效利用卫生资源,减轻患者负担,实行了医疗卫生辅助检查“一单通”互认制度,市人民医院等21家医院被省卫生厅确定为临床检验项目报告“一单通”认可单位,为患者节约检查费用127.2万元。
(五)加强卫生行风建设,树立卫生行业良好形象。一是深入开展“解放思想,改进作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教育活动,围绕胡锦涛总书记倡导的“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和市委提出的“六个方面”的问题,紧密结合卫生工作实际,认真查摆问题,确定整改措施,实现了教育活动与卫生事业发展的两不误、两促进。二是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通过组织党员干部收看十七大开幕式,传达学习全市领导干部会议、市四届三次全委会议精神等一系列活动提升卫生系统干部职工的政策理论水平和干事创业能力。三是加强行业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开展文明行业、文明单位创建活动。截至2007年年底,全市共有19家医疗卫生单位通过市级“诚信单位”认定。四是加强卫生纠风工作。深入开展“加强卫生行风建设,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主题活动和医院民主评议行风工作,在全系统推行卫生行风建设承诺和政(院)务公开制度,严格医疗卫生单位财务管理,着力探索防治商业贿赂的长效机制,卫生行业作风群众满意度进一步提高。
(六)加强爱国卫生、科技教育、妇幼保健、无偿献血、中医药、学会等工作,统筹卫生事业发展。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巩固提高国家卫生城市成果,扎实开展基层卫生创建活动。加强卫生行业社会人才工作,初步确定了发挥社会卫生人才力量、加快卫生事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加强妇幼保健工作,在全市推广了垦利县“免费婚检、政府买单”的婚检模式,开展了孕产妇死亡评审和母婴保健技术服务专项检査工作,2007年,全市孕产妇系统化管理率达97.09%,高危妊娠管理率和新法接生率均达到100%,孕产妇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下降至17.79%。和4.62%。。加大无偿献血宣传力度,强化血液质量管理,我市建成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城市。截至2007年11月30日,全市共采集无偿献血15778人次,完成年计划采血人数的143%,成分用血占临床用血量的99.7%。加强卫生项目建设管理与外事工作,积极配合省卫生厅做好广饶县 WHO—卢森堡一山东农村卫生人才培训与慢病控制项目的指导工作,项目进展顺利。积极开展援外医疗工作,在全市首次选派2名医护人员支援坦桑尼亚,建立了卫生系统援外医疗工作专项基金,保障了援外工作的健康开展。加强学会建设,组织召开了市医学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第三届理事会成员;做好医疗事故鉴定工作,1-11月份,共受理医疗事故40起,完成鉴定21起。加强卫生宣传和调研工作,组织召开了全市卫生系统信息宣传和调研工作会议,确定局机关重点调研课题15项,制作播出《卫生与健康》节目40期,有力地宣传了卫生工作、普及了卫生知识。加强医务工会、党建群团工作,举办了全市卫生系统第二届职工运动会,为全市卫生事业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环境。做好安全生产、社会综治、卫生信访等工作,卫生系统无越级赴省进京上访事件、治安刑事案件和安全责任事故发生,2007年11月27日,我市“平安医院”创建工作顺利通过省级考核验收。
三、创新与经验加强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实施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国债项目,完善城乡社区卫生服务体系,2007年全市批准新增和保留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108处,其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3处、社区卫生服务站75处,全部达到“科室设置、人员配备、设备装备、外观标识、制度建设和服务功能”六统一的标准要求。逐步深化乡镇卫生院管理体制改革,积极推行乡镇卫生院上划县区按职责管理,增强了农村三级医疗卫生网络的整体功能和发展活力。实施社区卫生服务发展规划,发展多种形式的社区卫生服务,规划转型、改造和新建一批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城乡居民提高及时、有效、方便、价廉的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
加强重大疾病预防控制,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加强疾病防控体系建设,提高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治能力。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机制,认真落实疫情报告制度,实施疫情报告属地化管理,理顺了胜利油田、东营军分区、济军生产基地、石油大学的疫情报告渠道,确保了疫情信息的科学完整。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市卫生局成立卫生应急办公室,提高应急处置水平。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加大对艾滋病、结核病、乙肝、人感染禽流感等重点传染病的防控力度,全面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反应、救治、监督和指挥决策能力,确保全市不发生重点传染病疫情爆发流行。
加强公共卫生监督体系建设,维护公众健康权益。按照分级、分类、属地化管理和便于开展工作的原则,界定了市、县区之间卫生监督的管理范围,建立完善覆盖市、县区、乡镇三级卫生监督体系,将所有19项市级卫生行政审批、许可、备案事项统一纳入市行政审批中心办理,制定了《卫生许可办理规程》向社会公示,每季度汇总公布卫生许可信息,提高了工作效率,方便了经营业户。完善医疗市场、食品市场、职业卫生、公共场所卫生等长效监管机制,全面推行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建立健全卫生监督信息标准体系,建成覆盖全市的卫生监督信息网络平台,实现卫生监督工作的实时、动态和科学管理。
附:市卫生局党委成员名单书记:孙庆九副书记:韩志东委员:王春红苏江萍成军华毕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