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市经贸党工委工作概况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2008中共东营市委纪事》 图书
唯一号: 151320020220000062
颗粒名称: 东营市经贸党工委工作概况
分类号: D262.3
页数: 6
页码: 232-237
摘要: 市经贸党工委书记陈安忠2007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市经贸党工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抓创新,谋发展,大力推进机关建设理念创新、管理模式创新和服务方式创新,在管理上狠抠细节,在服务上狠下实功,在发展上狠抓落实,党的组织建设、党风廉政建设、精神文明等全面发展,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显著提高,为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关键词: 党委工作 工作概况

内容

市经贸党工委书记陈安忠2007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市经贸党工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抓创新,谋发展,大力推进机关建设理念创新、管理模式创新和服务方式创新,在管理上狠抠细节,在服务上狠下实功,在发展上狠抓落实,党的组织建设、党风廉政建设、精神文明等全面发展,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显著提高,为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组织概况与党的建设2007年底,市经贸党工委设有市天信纺织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市盐务局党委、市百货大楼党委、市商业大厦党委、市医药公司党委等基层党委5个、党总支11个、党支部66个,共有1386名党员。
  (一)思想建设不断加强。一是抓常规学习教育。在解放思想中统一认识,在学习中提高素质,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新的实践。按照“三个着眼于”的要求,市经贸党工委坚持把政治理论学习放在首位,纳入“千分制”目标管理考核,纳入提高行政效能和服务水平、全面推进经贸发展的整体工作中。大力弘扬马克思主义学风,学以致用,注重理论和实际的有机结合,实现了思路创新、工作创新。坚持基本理论笃学、本职业务深学、修身知识勤学、急需知识先学,努力提高党性修养、理论涵养和业务素质。投资5万元建设了职工阅览室,建立了党员“五个一”学习制度,坚持日学一小时、月读一本书,每周进行一次集中学习,每个科室一年至少发表一篇调研论文,每个领导干部每年至少撰写一篇有深度、高质量的调研报告或体会文章。制定了创建“学习型”机关实施方案和学习制度,构建了“理论学习、实践运用、督查考核”三位一体的学习机制,采取了集中与分散、领导干部和科室长上讲台授课、举办报告会等学习方式,学习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多样,风气更加浓厚,效果更加显著。全年共组织集中学习23次,参加人数3044人次,组织考试和各种答题活动7次,抽查学习笔记365本,撰写学习笔记267万字,撰写心得体会387份,发表调研报告或专业论文28余篇,其中7篇得到了市领导的批示,6篇被评为优秀调研成果一等奖和二等奖,推动了我委“学习型”机关建设不断向高层次拓展和深化。二是抓主题教育。扎实开展了“解放思想,改进作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主题教育活动,广泛征求意见,共梳理意见建议107条,归纳整理问题26个。针对存在问题,制定落实措施,建立了无缝隙化工作运行模式。一年来,全体干部职工学习新理论、新方法、新知识、新技术,提高了理论素养,增强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了驾驭政治和市场经济工作的素质和能力,为推动全市经贸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政治基础。
  (二)组织建设不断提高。经贸系统各级党组织不断适应新形势下对党建工作的新要求,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党建工作提高到了一个新水平。一是制定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制定下发了加强党员经常性教育、完善党建工作责任制、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建立党员考核评价机制、机关党支部目标责任考核办法等文件,层层落实目标责任,严格督查和考核评价。组织开展了创建“五个好”机关基层党组织和争当“五个好”党员等活动,党员的先进性得到进一步发挥。二是坚持民主集中制。市经贸党工委坚持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党内议事和决策原则,坚持公平、公开、公正,保证了权力在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上运行,政风正、人心齐,干部职工反映良好。三是坚持专题组织生活会制度和民主评议党员制度。抓好“三会一课”制度的落实,按时开好民主生活会,集思广益,善纳谏言,广泛征求意见,认真准备发言材料,深入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查找问题准确,整改措施得力,参会领导给予了高度评价。委领导班子团结一致,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清正廉洁,无私奉献,在广大干部职工中享有较高的威信。四是认真抓好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加强了基层调研和对基层党组织的指导检查,充分发挥了群团组织的作用,凝聚了干事创业的合力。严格落实“两推一公示”,积极做好党员发展工作。按照“十六字”方针,严格入党标准、条件和程序,注重党员综合素质, 把住了入党人员的质量关。
  (三)作风建设不断深入。不断丰富完善“四四五六四四”机关建设管理理念,做到机关管理建设横向上重大内容一项不少,纵向上重大程序一步不缺,调动了全体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了凝聚力,提高了战斗力,扩大了影响力。重新修订和完善了包括宣传调研、财务、考勤、接待、领导干部会议及司驾人员考核的管理制度30余项,基本建立起了涵盖机关管理各个方面和环节的制度体系,完善了督查考核机制。重新制定并印发了《市经贸委政务公开实施方案》和《经贸委办事指南》,实行了首问负责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和“超时默认制”,实现了队伍管理标准化、业务工作程序化和行政管理规范化。不断完善服务手段,经贸工作及时实现了从侧重于行政审批转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从侧重于项目审查转向信息引导支持,从侧重于常规性服务转向创新性服务“三个转向”。工作的有效开展,有力促进了机关规范化建设向纵深发展,行政效能和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坚持“一把手”上行风热线,答复了有关问题、及时办结了承诺事项,听众满意率100%。集中开展了“宣传调研月”活动,制定了28个重点调研课题。市“两办”信息采用量总分列市直部门前列。制定的6个产业链、流通业发展、中小企业成长等9个意见、规划被市委、市政府印发执行。一年来,市经贸党工委办公室严格按照标准和要求,及时、足额收缴党费,按规定比例上缴党费。建立了收支、审核等相关财务管理制度,做到了账账相符、账实相符,保证了党建工作顺利开展。治理公路“三乱”、市场经济秩序治理整顿等工作成效明显。通过对市场经济秩序治理整顿力度的不断加大,全市市场经济秩序和投资环境进一步好转,社会满意度明显提高。
  (四)廉政建设不断推进。一是建立职责体系,强化工作落实。认真学习中央、省、市纪委有关会议和文件精神,认真贯彻执行“八个坚持、八个反对”、“四项纪律、八项要求”、党政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相关规定,定期召开民主生活会,继续开展了纪工委书记与直属企业主要领导干部廉政谈话制度,加强了制度建设,着力构建了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创建起了一套相对科学合理的反腐倡廉领导机制、奖惩机制和保障机制,建立起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制体系,为经贸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治保障。二是抓日常教育。开展了“廉洁奉公,执政为民”教育活动,组织干部职工观看警示教育片9部,参加人数1000人次,委主要领导作了廉政党课辅导,筑牢了思想道德防线,达到了警钟长鸣,增强党员干部拒腐防变能力的教育目的。三是建立健全了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制度,层层签订党风廉政建设目标责任书。报销实行“四支笔”,接待运用“三联单”,车辆燃修定点包干节约奖励,办公用品定点采购,基建工程公开招标,年均节约行政开支近50万元。四是制定了《红营市经贸委重点岗位源头治理工作实施方案》和《工程建设廉政规定》,强化了对重点科室、重点岗位及会展中心、市金融安居工程等工程的监督管理,有效防止和杜绝了违法违纪问题的发生,干部职工的廉洁自律和遵法守法意识不断增强。五是加强了直属企业领导干部廉洁自律行为教育,巩固了企业廉洁不出问题的良好局面。
  (五)党建工作不断深化。经贸党工委高度重视党建工作,调整充实了党建工作领导小组。把党务机制的建立和落实作为全委各项工作总抓手,列入议事日程,定期研究党建工作,坚持党建第一责任人制度,实行一把手负总责,层层落实目标责任,严格督查和考核评价,班子成员抓党建工作责任情况作为述职述廉的重要内容。为推进基层党建工作,严格按规定程序,选举、建立健全了机关基层党组织,落实了支委分工。已顺利完成了十七大、省九次党代会和市四次党代会代表候选人的推选工作。先后6次对直属企业的党建工作进行了督促检查,4次对天信集团等企业党建联系点进行调研指导。组织开展了“比业务、比技术、比贡献”等一系列“争先创优”活动,党员的先进性、规范性得到了进一步发挥。
  二、主要工作与成绩2007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1247.3亿元,主营业务收入3197.9亿元,利税815.4亿元,利润560.3亿元,分别增长16.9%、36.2%、6.5%和3.5%。其中,地方完成增加值645亿元,主营业务收入2336.2亿元,利税269.9亿元,利润193亿元,分别增长36.1%、54.6%、59.4%和62.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206.5亿元,增长19%,增幅均居全省前列。重点抓了以下工作:(一)着力于产业结构调整,规模化、集群化趋势明显。坚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制定出台了加快石油化工、轮胎、造纸、石油机械装备、纺织服装、盐化工六大产业链发展意见,明确了发展目标、产业链节点和思路措施。为整合地方炼化产业,提高产业层次和发展质量, 积极推进了炼化企业与中海油的战略合作。地方原油一次加工能力已达1640万吨;造纸生产能力180万吨;纺纱185万锭;轮胎2630万条,其中子午胎2075万条;烧碱48.5万吨。积极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全市规模以上工业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率达到18.7%,比2006年提高3个百分点。加快发展石油机械装备等先进制造业,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举办了产业发展论坛,并成立了行业协会,提出了把我市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石油机械装备制造产业基地的目标和思路,加大了项目扶持和产业引导的力度。全年石油机械装备制造产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169亿元,增长59.4%。推动工业项目及油田改制企业向开发区集聚,鼓励发展产业配套项目,拉长产业链条。化工、纺织服装、汽车配件三大产业群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332.1亿元,利税136.1亿元,利润96.4亿元,分别增长49.6%、64.5%和68.1%,占地方规模以上工业的57.6%、50.7%和50.2%o(二)着力于骨干企业培育,大企业辐射带动能力显著提高。深入实施大企业带动战略。制定了20强企业培育工作要点,加大了扶持力度。支持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企业与国内外知名大企业合资合作,已设立境外生产企业6家,7家企业市外境内投资项目达40多个。加大技术创新力度。组织召开了全市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工作会议,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强产学研结合,推进了企业技术中心建设。新创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个,认定市级技术中心9个。推动技术创新项目实施。为企业争取国家创新能力建设项目、国家共性技术研发、省级重点企业技术中心等专项扶持资金1140万元。组织实施了省级技术创新项目35个,其中省重点9项。大力实施名牌战略。依托企业技术中心开发了一批技术含量高、市场竞争力强的主导产品,推动了名牌产品和驰名、著名商标的创建。全市已有中国名牌产品5个,山东名牌产品72个;驰名商标5个,著名商标40个,9个产品列入省重点结构调整项目扶持计划。认真落实中小企业成长计划。加大对列入省、市成长计划的176家企业的扶持力度,评选出了 “十佳最具成长性中小企业”,分别给予10万元的奖励扶持。推进企业管理创新。华泰化工被授予省级现场管理样板企业和优等信誉企业,5家企业获得省首届和谐劳动关系优秀企业。开展企业家培训。组织企业高级管理培训班5期,提升了企业经营管理素质。6户企业入闱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12户入闱省百强企业,15户入闱省工业百强企业。全年主营业务收入过亿元的企业达到310户,其中,10-50亿元的21户,增加3户,50-100亿元的10户,增加1户,100亿元以上4户,增加3户。
  (三)着力于重点项目建设,企业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制定了《全市工业商贸领域“项目建设年”活动实施方案》,组织实施“2111”工程,着力推进了20个工业大项目、10个技术创新项目、10个节能降耗项目、10个商贸流通项目建设。深入开展银企合作。94个项目签约贷款金额76亿元,已到位52.6亿元,推进了重点项目建设进度。对全市38个工业重点项目给予了技改贴息扶持。地方工业共实施技改项目597个,完成投资288.3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77个。孚瑞特20万吨石油钢管、科瑞60万套海洋石油撬装设备;澳纳12万锭高档纺织、海蓝德6万吨钻井工具;华泰20万吨SC纸、信义320万套汽车制动器总成、300万套高性能刹车片;万达60万套全钢载重子午胎、25万套全钢工程机械子午胎、胜华公司20万吨生物燃料;利华益集团100万吨加氢精制等项目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四)着力于节能降耗,全年目标任务顺利完成。抓好政策制定和督查考核。协调成立了市、县区节能办,制定出台了《节能目标责任考核办法》、3能减排综合性工作实施方案》、《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核办法》和《超标准耗能加价管理办法》等文件,对各县区、市直有关部门节能工作进行了督査考核。严把新上项目准入关。对未进行或未通过节能评估审査的新、改、扩建投资项目,一律不予审批、核准和备案。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全年淘汰落后草浆产能2.22万吨,落后织机44台,斜胶轮胎产能200万条,关停小火电34.98万千瓦。抓好企业节能技术改造。3个"节能20项”工程首批筛选论证的10项重大节能技术、5项重大节能装备和10项重大节能示范工程已进入实施阶段。抓好重点企业的监督管理。完成了32家省重点用能企业的能源审计工作,指导企业编制完成了节能规划。抓好循环经济发展。全市和东营经济开发区及华泰集团等16家企业的循环经济实施方案通过了专家评审。培育1个循环经济示范县、3个循环经济示范园区、20个循环经济示范企业的“1320”循环经济示范工程正在扎实推进。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节能监察监测、散装水泥推广、老旧汽车报废等工作取得明显成效。预计全市万元GDP能耗0.77吨标准煤,比2006年下降4.58%。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0.83吨标准煤,比2006年下降4.99%。
  (五)着力于推进流通现代化,市场消费日趋活跃。继续实施骨干商贸流通企业“三项改造”。34个投资3000万元以上的商贸流通项目完成投资23亿元,引导骨干流通企业发展连锁经营,形成了区域性经营网络。深入开展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双进工程和放心早餐工程。8家承办企业得到商务部批复,威海麦丹劳餐饮公司已确定早餐网点200多个,胜大超市新建社区网点10个。市场规划建设工作取得新进展。编制完成《东营市中心城农贸市场专项规划》,起草并由市政府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商品市场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意见》,召开了市场规划建设管理工作会议,完成了西苑水产品市场的改造。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初步建立了物流企业数据库,培育和扶持了盛运物流等7家重点企业,推进了东营港物流园区等6个重点物流园区建设。积极推进酒类流通管理工作。在全市推行了酒类生产随附单和流通备案登记制度。生猪定点屠宰管理工作成效明显。制定出台了全市生猪活体储备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了“两证两章一卡”、台账及票证等管理制度,为县区和重点企业协调市财政专项资金35万元。开展了猪肉质量安全专项监督检查,全国食品质量安全现场会检查组对我市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积极办节办会。成功举办了首届茶文化博览会、启动夜间消费活动、首届黄河美食文化节、购物节等一系列节会,进一步繁荣了消费市场。
  (六)着力于提高服务能力,行政效能不断提升。加强运行调控。注重研究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及时制定了产业发展、项目建设等8个专项工作要点,加强煤、电、运调度,为华泰集团、胜利水煤浆厂、东营西郊货场解决了煤炭和油罐铁路运输等问题。强化电力监管,开展了电力节能增效年活动,确保了电力安全平稳供应。开展油田改制企业专项调研,及时将其列入了统计和支持范围。整顿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加强煤炭、加油站、拍卖、典当、二手车交易等行业管理,完善了由行业主管部门、市场、生产者、消费者组成的市场运行监测机制。组织食品药品、保护知识产权等5个专项整治及节假日集中整治活动,充分发挥商贸流通业联合会作用,制定实施了规范商业促销行为实施方案,维护了良好市场经济秩序。推进企业诚信经营。开展第三批企业信用等级认证暨复审工作,对35家初审企业和50家复审企业进行了认证,推进了诚信经营。加强企业和公路“三乱”治理,切实减轻企业负担。精心实施市政府重点工程。市会展中心已顺利移交市城发公司。市金融安居工程进入外装阶段。市人造板厂搬迁工程已完成。加强经贸系统党务和法制建设,推进了政务公开、财务公开和廉洁自律。经贸工会、团委、妇联及协会工作水平全面提高。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口岸协调、综治信访、计生及职称评审等工作。破产企业善后和涉军稳定等工作扎实有序,维护了社会稳定。
  (七)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扎实开展。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建设“文明东营”、构建和谐社会为主线,坚持“三贴近”、“三个文明”一起抓,积极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认真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深化“学习型”机关建设,加强了以诚实守信为重点的思想道德建设,开展了“爱祖国、爱东营、爱经贸”教育和口岸文明共建活动,深入开展了“百城万店无假货”文明示范街(店)创建活动,已创建省级示范街3条。开展了“慈心一日捐”和“送温暖献爱心”等活动,累计捐款7万余元。积极开展文体活动,组织了“华泰杯”第二届经贸系统职工篮球比赛、“放歌黄河口,喜迎十七大”经贸专场文艺晚会和经贸系统元旦晚会。扎实有效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进一步提升了我委精神文明建设水平,2007年度市经贸委被市文明委评为市级文明单位。
  (八)社会稳定工作有条不紊。牢固树立维护稳定就是推进发展,就是维护人民群众利益的指导思想,建立了信访工作制度,完善了工作规程,强化职责,严格措施,工作到位,形成了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和维护稳定的长效机制。接待职工上访42起627人次,受理上访来信3件,处结率100%o积极做好涉军人员稳定工作。重新调整充实了人员稳定工作责任组,实行了“一包二、二包一”责任制度,建立了送温暖小组和联席会议制度,召开涉军人员稳定工作会议7次,组织65名企业军转干部进行了1次健康查体,及时为破产、困难企业志愿兵发放生活补助和慰问金,并帮助签订劳动合同,办理“社会三险”。克服经费紧张,经多方协调筹措1.8万元为9户破产、困难企业军转干部进行了房屋维修,完成了10名军转干部、志愿兵经济适用房的申报工作,完成了破产企业534户职工完成首期经济适用房的分配,把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送到群众的心坎上。通过扎实工作,有力维护了社会稳定大局,服务了经济社会发展。
  工作与党的中心工作的结合点,率先解放思想,破除旧义,更新观念,使符合时代要求的先进思想观念,并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充分体现,努力实现东营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三、创新与经验(一)坚持改革创新观念,体现经贸工作的时代性。观念新事业兴。观念上的改革创新是行动上创新的先导和重要前题,是推动党的建设和经贸工作的内在动力。经贸战线的干部职工紧紧围绕十七大作出的战略部署,找准经贸工作与党的中心工作的结合点,率先解放思想,破除旧义,更新观念,使符合时代要求的先进思想观念,并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充分体现,努力实现东营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坚持改革创新机制,把握经贸工作的规律性。经贸工作改革创新,必须以相应的机制创新来作保证。我们坚持着眼于机制创新,探索内在规律,及时把创新成果提升为制度规范,建立和完善与新形势新任务相适应的、充满活力的工作新机制,把制度建设贯穿于党的建设各个方面,既用制度来促进党的思想、作风建设的深入开展,又用制度建设来巩固各方面建设取得的成果,切实做到用制度管权、用制度管事、用制度管人。
  (三)坚持改革创新方法,确保经贸工作富有创造性。科学有效的工作方法,是推动经贸工作创新的重要保证。方法得当则事半功倍,方法不当则寸步难行。经贸工作的形势在发展,情况在变化,用不合时宜的老办法解决新问题是徒劳的。必须敢于向一些落后的传统工作模式发出挑战,创新更加科学得当的工作方式,增强经贸工作的针对性,不断提高工作的实绩和效率。
  附:市经贸党工委成员名单书记:陈安忠委员:王泮清马保峰王建国龙舰 蔡印松 门新国王光乐 伍其东

知识出处

2008中共东营市委纪事

《2008中共东营市委纪事》

《2008中共东营市委纪事》准确记述了区委工作的基本面貌,重点反映区委认真把握团结实干、统筹发展的工作基调,在转方式、调结构,谋长远、抓重点,搞改革、促开放,惠民生、保稳定上采取的一系列新机制、新举措,取得的一系列新成绩、新发展。《纪事》将作为区委的编年实录和交流党建信息、探索执政规律的有效平台,进一步强化党史资政辅政功能。

阅读

相关人物

陈安忠
相关人物
王泮清
相关人物
马保峰
相关人物
王建国
相关人物
龙舰
相关人物
蔡印松
相关人物
门新国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东营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