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办公室工作概况市委副秘书长、办公室主任李友丰一、2007年工作任务完成情况(一)文字综合工作。起草修改各类文稿490多篇、240多万字。市委领导在市第四次党代会上的报告、在深入开展“打黑除恶”专项斗争动员大会上的讲话、在“解放思想,改进作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教育活动动员会上的讲话、在市四届三次全委会议上的讲话、向省委李建国书记的汇报、在全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座谈会上的讲话等一批重要文稿,得到市委领导充分肯定和社会各界好评。起草的关于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推进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的决定、关于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的通知等一批文件,以及《赴天津、唐山学习考察报告》、《生态文明建设与黄河三角洲开发》、《关于垦利县产学研结合工作的调查》、《关于建设中国东营黄河文化园的设想》、《东营一一正在黄河三角洲上崛起》、《全面实施黄河三角洲开发战略,努力实现富民强市新跨越》等调研报告和理论文章,为辅助领导决策,指导全市工作,总结推广经验,扩大对外宣传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信息工作。编发《东营信息》203期,《要情信息》17期,《信息调研》20期,市委领导在信息刊物上批示96人次。其中,《全市打黑除恶专项斗争进展情况》、《上半年我市污染物减排指标完成情况》、《把我市打造成中国石油装备制造业基地的对策与建议》、《全市大中专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等信息,市委、市政府领导作了批示。报省信息1021条,1-11月份被省委办公厅《今日信息》、《山东信息》采用127条,采用量在全省各市中排名第三,报省《工作情况交流》文稿12篇,采用1篇。我市开展解放思想教育活动、建设“黄河水城”打造特色城市、明确功能定位推进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等信息,被省委办公厅刊发。报送《降水量统计》53次,按月编发《大事记》和各县区重要工作动态。
(三)督查工作。对全市经济工作会议、市第四次党代会、市四届三次全委会议等重大决策部署,进行了立项督査。对“双十”工程、“三网”绿化工程、建筑市场秩序整治等重点工作和市委常委会议确定的重点事项,及时进行督促检查,下发各类督办通知30余期,编报《督查专报(特刊)》6期。突出上级党委重大市委各部门工作概况97决策落实、领导批示交办事项和地方特色工作反馈,上报督查专报40期。总结整理部门和基层在落实市委决策部署中的好经验、好做法,编发《东营督查》12期、《领导参阅》15期。办理领导批示件411件,其中督办254件,请示报告103件,督办市政协委员提案43件,办结率和回复率均为100%。牵头组织全市2006年度综合检查考核工作,对市委序列28个部门进行了全面考核。对市委督查考核序列部门2007年度主要工作考核目标进行了审核整理下达。修订了考核办法,出台了一系列考核实施细则,进一步完善了综合检查考核工作。
(四)文秘工作。起草制发各类文件382件,编发《工作情况交流》15期,《东办通报》20期。收发上级文件及内部刊物1100余件、2万余份,收发机要信件3300余件;传阅上级文件及内部刊物1100余件,2.5万余人次。办理领导批示200余件,办结率100%;网上传文350余件,发文93件;清退2006年中央、省委文件1.2万余份,其中机密级文件956份,清退率100%。参与市委常委会议、市委专题会议有关服务工作,整理编发常委会议纪要39期,专题会议纪要6期。圆满完成市第四次党代会、全市领导干部会议等全市各类大型会议材料分发任务,共分发会议材料4.5万余份。接收省委办公厅电子公文94件,翻印6900余份。搜集整理各类归档文件和大型会议材料2000余件,装订文件合订本20册,提供利用档案、文件350余件。
(五)值班办会工作。严格遵守值班纪律和值班制度,坚持24小时人不离岗,保证了上传下达,联络畅通。认真搞好会务服务工作,共下达全市性会议通知53个,组织参会人员9500余人次;中小型会议通知300余个,组织参加会议12000余人次;市委常委(扩大)会议通知39个,计900余人次;办理来宾报告单、电话记录和几大班子通知700余件,1000余人次,确保了各类会议、活动的顺利进行。
分发报纸150000余份,杂志4000余册,办理挂号信4180余封,普通信件7200余封,安排使用会议室、接待室206次,达9000余人次。安排并及时提醒领导和科室同志值班920余人次,收集编发《今日市委领导活动安排》250多期。同时,加强与上级部门的联系沟通,协助做好重要会议、重大活动的组织服务工作。
(六)人事党务工作。认真组织开展解放思想教育活动、集中警示教育活动、“加强作风建设,促进社会和谐”主题教育活动、“提高效率优化环境年”等活动。做好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市委秘书长办公室主任联席会议等会议服务工作。起草综合督查考核工作汇报、年度工作计划和总结、加强机关文化建设的意见、建设节约型机关意见等材料70多篇、40多万字。加强与有关部门联系协调,考选录用6名同志充实办公室急需岗位,为1名同志办理离职手续,为2名同志办理用工手续。认真做好人员考勤、干部考核、档案管理、工资套改、规范公务员津贴补贴、编制实名制和事业单位聘用制度改革、岗位设置等工作。按时上报工资、编制、专业技术人员等各种统计报表。认真做好机关工会、妇女、计生、换届选举等工作。组织参加迎奥运系列活动、篮球赛、慈心一日捐、献爱心送温暖等活动。认真抓好机关党建工作,发展入党积极分子2名,培养预备党员1名,按期转正3名。
(七)财务工作。严格执行财务制度,加强会计核算监督,狠抓会计基础规范化建设,经费开支账目清楚规范准确。共审核报销各类原始发票3.8万余张,录入微机编制各类凭证5000余份,登记各类电算账务2.2万余笔,每月底按时结账,编制各类财务报表182份,整理会计档案680多卷,办理政府采购26次,及时上报财政预决算。编制完成办公室等单位产权登记、资产清査及固定资产统计报表等工作; 及时办理调入调出人员公积金转移手续;每月按时编报住房公积金报表;完成2007年职工养98中共东营市委纪事老保险金交纳和市级领导医药费结算报销工作;及时为领导、部门办理电信业务。及时发放职工取暖补贴和通讯补贴;办理全市党政专网工程审核结算、基本建设工程代扣代缴税款、政府收支分类重新设计会计账务和2004—2006年财政供养信息系统建设等工作。
(八)安全保卫工作。配合公安、信访等部门认真做好接访工作,共接待群众来访276起、6512人,其中集体访182起、6428人。精心组织元旦、春节、五一、七一、十一升国旗仪式,圆满完成全国、省、市“两会”和党的十七大期间的安全保卫工作,受到了领导及有关部门好评。加强办公大楼巡逻和监控设施管理,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制发大楼广场车辆通行证,补发出入大楼人员通行证,维护了正常的办公秩序。加强对保安队伍管理,队伍整体素质进一步提高。加强武警警卫班的协调指导,改善工作环境,保障能力显著增强。圆满完成了2007年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暨“平安单位”创建检查工作。在全市综治工作评比中,保卫科被市公安局授予集体三等功,1名同志被评为全市“平安东营建设先进个人”,1名同志获嘉奖。
(九)接待工作。组织服务各类接待750余批次、8600余人次,其中接待省部级以上领导80余人次。圆满完成全国政协副主席罗豪才、张思卿来东营视察,国土资源部部长孙文盛、中石化总经理苏树林来东营调研等重大接待任务。积极做好市第四次党代会、全市科学发展现场观摩会和市党政考察团赴烟台、滨州、天津滨海新区、和平区、河北唐山市考察服务工作。特别是省委书记李建国同志先后两次来东营调研,优质高效地完成了接待服务任务,得到了市委领导肯定。召开全市公务接待工作会议,出台了《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规范党政机关公务接待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进一步规范了公务接待工作。修订完善《办公室公务接待工作规范》、《接待科工作职责工作目标》、《接待工作规程》等,接待工作不断纳入制度化、科学化轨道。
(十)机要工作。加强机要值班,保证了24小时密不离人。共收发电报1831份,送阅3860余人次,没有出现差错或延误。圆满完成中央4号、5号电报办理,省委书记李建国到东营调研及党的十七大期间的通信保障工作,受到了领导和上级业务部门表扬。切实履行密码管理职能,指导县区“统一工作运行机制,统一机房配套标准,统一业务管理模式”,规范化建设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提前半年组建完成市县乡商用密码通信网络,完成新型加密设备培训、测试、安装工作,顺利完成市县机要通信专线改造工作。及时更新网络内容,提高网络运行质量。共采编新闻及会议视频510余小时,更新其他节目180余小时,采编网络资料2200余条,安装维护计算机等办公设备910余台次,为办公室和大楼其他单位的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持。
(十一)保密工作。制发全市“五五”保密法制宣传教育规划和“十一五”保密科学技术发展规划及《东营市计算机信息系统保密管理规定》、《关于加强电子政务专网及各节点保密管理规定》等规范性文件。与各县区和市直各部门单位签订年度保密责任书。组织开展全市党政军机关保密检查、涉密文件资料保密检查、全国“两会”期间互联网检查等8项检查,查处5起涉嫌泄密事件。对全市党政机关14200多台计算机实行“户籍式”保密管理。对全市250多家互联网网站进行3次技术检查,共浏览网页20多万页,发现涉密信息15起。加强计算机保密知识教育,分14批对网络管理人员进行了培训。加强对党校保密教育培训的督查指导,完成16个班次、64个课时保密授课任务。设计开发了“计算机保密提示界面”。完成全市121个要害部门、629个要害部位和1216名涉密人员的确定审批工作。市保密网站共编发各类稿件、图片1100多件,浏览量突破16市委各部门工作概况99万人次,再次被评为全市优秀政务网站。
(十二)机关服务工作。积极稳妥推进事业单位各项改革,保障机关有序运转。理顺与行政科室职责,密切配合,做好工作。特别是在市第四次党代会期间,做了大量细致的后勤服务工作。组织义务植树、春节走访慰问、送温暖等活动。带头落实节能减排、节约型机关建设的各项措施,认真做好办公用品购置发放和维护,搞好固定资产管理,为机关干部职工和包村组提供后勤保障。加强规范管理,强化安全教育,搞好车辆调度,开展集中整顿,严肃各项纪律,安全意识、服务意识、规范意识进一步增强,保证了市委领导及办公室工作用车,行车85万余公里。对车库进行改造,更新了部分车辆,改善了办公条件。坚持质量、效益相统一,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降低成本费用,文印工作水平不断提高。截至到11月底,累计加班2400小时,打印装订各类文稿230万余份、约1110余万字。
(十三)包村帮扶工作。始终把包村帮扶作为联系群众、锻炼干部的重要平台,积极为所包村办实事好事。周燕明秘书长多次带队到所包村走访慰问,座谈调研,对包村工作给予指导。办公室领导多次跑部门、跑油田,多方寻求支持,现场解决实际问题。包村组的同志克服困难,全身心投入工作,为该村安装路灯15盏,建设了6户困难群众安居房、村文化活动中心及社区卫生服务站,改善了村“两委”办公条件;新建了31个冬暖式蔬菜大棚、16个沼气池和村变电所,改善了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同时,关心弱势群体,多次利用节假日走访慰问困难群众,征求包村工作意见建议;积极宣传科学种养知识,通过赠送书籍、举办种植养殖技术培训班,开展农业科技培训,受到群众普遍好评。包村工作的做法在山东新闻联播头条播发。
二、2007年工作的主要特点
(一)坚持教育引导,思想作风建设进一步加强。一是扎实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办公室每年确定一个主题,坚持不懈地开展教育活动,收到了明显成效。在解放思想教育活动中,办公室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按照“破旧、克满、戒躁、纠散、反奢、防片”的要求,认真查摆问题,制定整改措施,建立长效机制,思想作风进一步改进,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能力明显增强,达到了市委提出的目标要求,许多做法得到市委教育活动办公室的肯定。二是认真组织理论学习。严格落实学习制度,采取自学、轮训、听报告、上党课、参观考察、讨论交流等多种形式,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荣辱观、省市党代会精神以及省、市委重大决策部署等,深入进行政治理论教育、形势任务教育、思想道德教育、价值观教育、廉政和警示教育,统一了思想,明确了方向,增强了做好服务工作的本领。三是坚持抓班子带队伍。以班子建设为龙头,以科室建设为基础,狠抓干部队伍建设。按照“既当官又当兵,以当兵为主;既协调又办事,以办事为主”和“一要正,二要硬”以及“扎扎实实工作,认认真真做事,兢兢业业服务,诚诚实实做人”的要求,领导干部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发挥了骨干带头作用。加强班子团结统一,坚持重大事项集体研究决定。召开了两次专题民主生活会,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交流思想,促进工作。特别是按照“八个严格禁止”要求,落实廉洁从政各项规定,带头做到为民务实清廉。干部职工见贤思齐,维护大局,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精神,爱岗敬业,埋头苦干,表现出良好的精神风貌和高昂的工作热情。
(二)坚持牵头抓总,综合协调功能进一步强化。一是发挥综合职能,凝聚发展合力。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积极协助市委履行“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职责,加强与油军校的联系,加强与几大班子的沟通,加强与党委办公室系统的指导与协作,统一上下思想,凝聚各方力量,形成推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的强大合力。特别是每当市委作出重大决策时,及时与各大班子沟通情况,形成共识。在重大工作部署上,油地军校共同筹备召开有关会议,促进工作顺利开展。二是善于统筹协调,科学合理安排。2007年,全市市县乡党委、人大、政府、政协和村“两委”相继进行换届,是新一届市委统筹安排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会议多、活动多、头绪多,协调任务重。特别是在市第四次党代会筹备、赴烟台滨州天津唐山考察、省委李建国书记两次到东营调研、全市科学发展现场观摩会等重大活动服务中,提前介入,科学调度,周密安排,确保了圆满成功。三是搞好日常工作协调。及时上传下达,畅通信息渠道,反映群众诉求,办理好提案工作,维护基层和群众利益。为确保办公大楼工作秩序和安全,协助有关部门做好接访工作,协调处置突发群体事件,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
(三)坚持求实创新,参谋助手作用进一步发挥。一是积极主动当参谋。市委领导班子调整后,主动适应新思路新要求,想大事谋全局,辅助领导决策。站在领导的角度和全局的高度,思考谋划处理问题,既抓具体、抓落实,又谋大局、谋宏观,积极建言献策,许多建议转化为市委的决策参考,转化为推动区域发展的实际成果。二是精益求精搞服务。按照“四个一流”和“六个不让”的要求,认真负责高标准高质量完成每一项任务。无论是行政后勤事务、办文办会办事,还是安全保卫、机要保密、人事财务等工作,都在超前、周密、细致上下功夫,严格做好每一件“小事”,把好每一个环节,安排好每一个步骤,优质高效地完成任务。三是求实务实抓落实。2007年我市重点工作、重大项目和便民利民工程多,推进落实任务重。在推进市委决策部署落实、办理好领导批示和交办事项的基础上,按照“突出导向性、体现公正性、调动积极性”的原则,创新工作思路, 制定新的目标管理考核办法,合理设置考核项目,不断完善考核体系,较好地发挥了目标奖惩机制在促进真抓实干、推动改革发展中的重大作用。
(四)坚持高效规范,机关日常运行进一步优化。一是深入开展机关文化建设。研究制定了关于加强机关文化建设的意见,围绕确立办公室核心价值观、创建办公室服务品牌、完善办公室工作规范等内容,开展团结互助送温暖、硬笔毛笔书法展、核心价值观大讨论和征文、定期健康查体等活动,营造了和谐向上的机关氛围。特别是在紧急突发事件面前,同志们发扬团结协作、友爱奉献精神,表现出较强的集体观念和较高的政治素质,体现了班子较强的驾驭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二是积极推进节约型机关建设。按照省市有关要求,办公室出台了建设节约型机关的实施意见,专门召开会议进行安排部署。主要从用水用电、用车用油、笔墨纸张、会议文件、接待安排、财务管理等方面,加大管理措施落实力度。通过开展这项活动,干部职工的节约意识进一步增强,人人讲节约、人人比节约的良好氛围初步形成。与上年比较,市委办公经费降低16%以上,接待走访等费用降低40%。三是大力加强制度规范建设。根据新形势新要求,不断赋予制度新内容。先后出台关于规范公务接待管理、加强对领导身边工作人员教育管理等意见。对新建科室明确职责、细化分工、配备人员,迅速打开工作局面。为维护制度的严肃性,通过召开晨会、记工作日志、月报考勤、定期考核、日常督查等措施抓执行抓落实。对出现漏洞的部位和环节,进行集中整顿,采取得力措施迅速扭转局面。经过几年的探索实践,办公室制度建设日臻完善,形成了以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的良好局面。
(五)坚持争先创优,凝聚力战斗力进一步增强。一是强化责任意识。充分认识办公室工作“权力不大责任大,地位不高要求高”的特点,认真对待每项工作,用心抓好每个环节,细化全年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每个科室、每名同志,增强了做好本职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二是强化大局意识。摒弃部门和个人利益出主意当参谋,想问题办事情,站在全市高度,胸怀全局、服务大局。带头执行关于清理住房、规范津贴补贴、维护换届纪律等各项要求,做到个人服从组织,小局服务大局,维护了市委权威。三是强化整体意识。办公室工作关联度强,流程多环节细,往往一项工作需要多个领导、若干科室共同完成。特别是在组织重要会议重大活动中,做到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密切配合,协同作战,增强了整体合力。四是强化争先意识。不断克服自满情绪,引导干部职工多与先进比贡献、多与基层比待遇,正确对待得与失、苦与乐,激发干事创业、奋发有为的热情。近年来,办公室许多工作走在了全市、全省乃至全国先进行列,综合考核连续多年名列市直部门前茅,得到市委领导充分肯定。
附:市委办公室领导成员名单市委副秘书长、办公室主任:李友丰副主任:张国忠陈慧丽张凤峨王文明副调研员:朱君增张建明张维岭保密局局长:郭学兰(兼)机要局局长:张国忠(兼)机关服务中心主任:陈慧丽(兼)督查考核办公室主任:刘庆亮全市组织工作概况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刘赞杰2007年,在市委的正确领导和省委组织部的指导下,市委组织部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按照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要求,紧紧围绕全市中心工作,凝心聚力,开拓创新,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为东营经济社会发展和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证。
一、切实做好迎接党的十七大和省第九次、市第四次党代会胜利召开的有关工作,认真学习贯彻会议精神
(一)精心筹备,周密组织,市第四次党代会圆满成功。制定《关于市第四次党代会筹备工作方案》,精心组织代表推选工作,指导全市20个选举单位顺利完成代表推选任务,选举产生市第四次党代会代表320名。认真做好组织、协调、服务工作,确保了大会的顺利召开和组织意图圆满实现。新一届市委委员、市纪委委员均全票或高票当选。
(二)严格标准,规范程序,十七大代表候选人初步人选推荐和省第九次党代会代表选举工作顺利完成。组织全市6个推荐单位所属4371个党支部、85877名党员,采取自下而上,自上而下,上下结合,反复酝酿的方式,对我102中共东营市委纪事市出席十七大和省第九次党代会代表候选人初步人选进行了酝酿推荐。市委全委会分别研究提出了十七大代表候选人初步人选和省第九次党代会代表候选人预备人选。3月29日,市第四次党代会选举产生我市出席省第九次党代会代表。
(三)高度重视,迅速行动,切实抓好党的十七大和省第九次、市第四次党代会精神的学习培训。协调市委党校组织骨干教师到中央党校和省委党校进行集中学习,举办了十七大精神轮训班、理论骨干培训班和工青妇干部培训班,培训县处级领导干部897人,科以下干部600人。指导各县区举办培训班26期,培训科级干部3053人。在全市各级党员干部中迅速掀起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的热潮。
二、以提高执政能力为目标,全面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
(一)以“解放思想,改进作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教育活动为载体,进一步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和作风建设。按照市委部署,在全市5个县区和99个市直部门单位,1072名县级以上领导干部,县区3304名科级干部中组织开展了“解放思想,改进作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活动。举办大型报告会60多场次,各类辅导会交流会240多场次,开展了县级干部理论考试。组织全市99个单位开好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对照市委提出的六个方面问题,认真查摆,分析原因,立说立行抓整改。采取多种方式,广泛征求意见;组织了教育活动满意度测评,将广大群众是否满意作为评判教育活动的根本标准。研究制定了领导干部理论学习、领导干部作风建设、领导干部联系服务群众等六个方面的事关全局性的长效机制。
(二)以县区领导班子换届为契机,进一步优化领导班子结构。认真贯彻市委提出的“八个坚持选用、八个坚决不用”要求,坚持标准条件,严格程序规定,真正把那些坚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德才兼备、政绩突出、群众公认的优秀干部选拔到领导班子中来。全年共调整县级干部264名,其中提拔82名(正县21名、副县61名),交流115名;到龄改任非领导职务34名,免职28名,并为25名试用干部办理了正式任职手续。重点抓好县区人大、政府、政协领导班子换届工作,积极稳妥地推进领导班子配备改革,全市5个县区继续提名72人,新提名37人,退出44人,提拔23人(正县级5人、副县级18人),交流18人。
(三)以提高干部工作规范化、信息化为重点,进一步加强干部宏观管理。根据民主推荐情况和单位研究呈报的意见,研究确定了83名县级正职后备干部和271名县级副职后备干部。选派6名县级后备干部继续到市信访局挂职锻炼,选调优秀年轻干部到广利河综合治理等市重点项目建设一线锻炼。对市直36个单位的科级干部进行了审批备案,通过竞争上岗或民主推荐调整科级干部236人,其中正科级干部118名,副科级干部95人;免职23人。对市直党群部门科以下工作人员1016人进行了年度考核。审核县区调整科级干部13批次,涉及干部549人次。研究出台了《乡镇党政正职任免及考察程序》,对干部管理权限和工作程序进行了调整规范。对新提拔的85名县级干部进行了任前档案审核,对调整的230名县级以上干部的3000余条信息进行了更新,采集维护党的基层组织数据10000余条,党员信息数据约3.6万余条。圆满完成了数字化干部档案的建设工作,2100余卷干部档案全部实现了数字化管理。完成了2006年度党内统计和干部统计任务,被省委组织部评为“全优报表”和“优秀报表”单位。圆满完成了首次公务员专题统计工作。
三、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重点,加快市委各部门工作概况103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一)探索建立体现科学发展观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对全市134个县级领导班子和972名县级领导干部进行了2006年度考核,221名领导干部被确定为优秀等次,存在问题较多的3个班子和3名干部分别被定为基本适应和基本称职等次。运用体现科学发展观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对参加市委教育活动的85个单位及738名县级干部进行了综合考核评价工作。创新民主测评和民意调查的组织方式,拓宽参与面,共有3810人参加民主测评和民主评价,5351人参加民意调查,3901人参加实绩评价。
(二)扎实做好县级干部公开选聘工作。公开选聘19名副县级干部,其中年轻干部8名,党外干部、妇女干部各5名,党校3名。在选人用人上,落实干部“能上能下”的科学选拔机制,采用先聘用再任命的方式,聘用期满合格的,办理正式任用手续。在考试方法上,重点考察干部的实际工作能力。在对干部的识别上,突出对经常性考察情况的深入了解。
(三)积极稳妥地贯彻落实好《公务员法》。按照省委组织部统一部署,52个市直部门单位共946名、5个县区共3261名公务员登记于4月中旬全部顺利完成。进一步规范选调生的录用、培养和选拔工作,全年录用选调生30名(硕士生12名,本科生18名),公检法系统选调生12名。认真组织开展市直公务员工资套改工作,确保了我市公务员工资套改工作平稳进行。圆满完成全市群团机关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工作,对市总工会等8个人民团体机关进行了批复。扎实推进全市事业单位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初审工作。截至12月底,共有210个市直事业单位申报参照管理,其中党群25个。
(四)进一步加大干部监督工作力度。加强对换届工作全过程的监督,建立举报换届问题专办制度,认真倾听干部群众对换届工作的意见建议及有关问题的反映。会同市纪委派出5个督查组,对换届工作进行督查。健全干部监督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增强干部监督工作合力。健全完善了举报立项督查、调查结果复核、举报信息分析利用以及“12380”受理值班等制度,全年共受理群众信访举报54件次,受理反映历史遗留问题的申诉22起,做到了“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认真落实领导干部谈话打招呼、函询、诫勉等制度,重点谈话9人、函询2人,对34名县级领导干部进行了经济责任审计。
四、以提高素质、增长才干为目的,大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一)加强指导,注重协调,人才工作迈出新步伐。召开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职能科室协调会,制定下发了《东营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2007年工作要点》。积极开展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调研,召开各类座谈会8次,发放调查问卷1500余份,基本掌握了全市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情况。牵头开展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行动,制定了《东营市2006—2010年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行动实施工作方案》和 《东营市2007—2008年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行动工作要点》。组织开展第二届东营市首席技师选拔推荐工作,评定命名了10名东营市首席技师;参与组织了“东营市第四届青•年科技奖”评选工作。同时,积极参与“山东省人才工作好新闻奖”评选活动。
(二)科学管理,注重实效,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呈现新局面。制定出台《东营市“十一五”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规划》,明确了“十一五”期间全市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和具体措施。加大培训力度,办好第31期县处级领导干部进修班等4个主体班次,培训干部235人。举办了思想解放活动、新农村建设等8个专题培训班,培训干部335人次。选派24名干部赴新加坡参加了为期三周104中共东营市委纪事的社会保障培训班。选调45名县级干部参加清华大学领导干部公共管理高级研修班。制定出台《关于做好在干部培训中考察干部的意见》,建立科学完善的培训考察指标体系和规范可行的培训考察工作机制。完善《县级干部培训电子信息库》,为每名县级干部建立了个人培训档案。对市委统战部等6个部门的培训班次进行了审批和备案管理,对各县区和6个市直综合部门大规模培训干部情况进行了全面检查。
(三)加大力度,强化措施,干部下派工作实现新进展。抓好第十四批下派干部的管理,采取听汇报、访群众、实地察看、突击查岗等形式,检查帮扶项目的进展情况和工作到岗到位情况,确保下派干部蹲得住、干得实。举办了全市下派帮扶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培训班,建立了下派工作网站。截至12月底,第十四批下派干部已为帮扶村累计投入资金7106万元。其中,修建生产道路283.6公里,硬化街道65.5公里,开发荒碱地、改造中低产田1.7万亩,新建扩建水库23座,帮助44个村实现了自来水户户通。同时,继续抓好对第三批上挂干部的管理,搞好服务协调,优化挂职环境。第三批上挂干部共争取项目39个,协调引进或减免资金2.1亿元。
五、以健全先进性长效机制为抓手,切实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
(一)以村“两委”换届为契机,切实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一是不断深化拓展"三级联创”活动。印发了《关于充分发挥组织部门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作用的意见》、《关于充分发挥乡镇党委书记在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直接责任人作用的意见》,不断提高“三级联创”活动规范化、制度化水平。二是扎实做好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制定《关于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的实施意见》,举办培训班152期,培训工作人员5640人次,派出工作督导组40个,确保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的顺利进彳亍。截至12月底,全市1781个行政村中,有1777个全部完成“两委”换届,其余4个行政村待完成整顿后再进行换届。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一人兼”和村“两委”成员交叉任职比例分别达到92.91%和92.34%。三是扎实推进村级规范化建设。完善工作运行机制,严格落实基层干部任期目标责任制和践诺奖惩制,建立完善村务大事村民议决、村级事务民主听证、民主评议、财务审计等制度。健全村级组织正常运转的保障机制,加强对转移支付资金集中核算管理,完善村干部绩效报酬制度,探索推行养老保险制度。建立党内关怀服务机制,设立东营市困难党员救助基金,认真做好建国前入党老党员、生活困难党员以及受灾党员救助工作,共发放补贴资金285.3万元。四是切实加强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列入中央和省补助的115个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任务全面完成,在全省率先完成;列入市补助计划的336个村级活动场所中,完成198个,全面完成第二批建设任务,新建活动场所面积达48943平方米。健全完善活动场所管理、使用、维护等制度,较好地发挥了村级组织场所在办公议事、业务培训、文化宣传、卫生服务、健身娱乐等方面的综合效能。
(二)以实施“三覆盖”工程为载体,切实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区党建。制定下发《关于进一步推进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建立党组织工作的意见》,新建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44家,全市364家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全部建立健全了党组织。合理设置社区党的组织机构,全市83个社区全部建立了党的组织。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1554名,未建立党组织的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全部明确一名组工干部联系。深入开展“党群共建、党建带工建带团建”活动,积极发挥社区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协调推动作用,加大“结对共建”力度,组织98家驻社区单位党组织与12个社区党组织市委各部门工作概况105结成了共建对子。组织开展了“党员责任区”、“党员先锋岗”等主题实践活动,设立为民服务代理站,积极开展“进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难、暖百家心”为主要内容的“四百”活动,提高社区党员服务群众的本领。
(三)以保持先进性为核心,切实加强党员队伍建设。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长效机制文件,顺利通过检查验收。抽调力量对4个县区、27个市委直属党(工)委贯彻落实长效机制文件、加强基层党建工作情况进行了检查和抽查。认真做好庆祝建党86周年有关工作,对全市33个基层党建工作示范点和10个党员教育基地进行集中命名表彰。进一步优化党员队伍结构,制定党员发展计划时,注意向农村、生产一线、高知识群体和各类人才聚集的行业、部门倾斜。严格实行编号管理,深化发展党员公示制度,健全完善发展党员全过程监督机制,发展党员工作质量有了明显提高。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举办农村党员干部科技知识培训班246期,培训2.3万余人次。建立完善流动党员基本情况台账,建立市县、乡镇(街道)、村(社区)“三层管理网”,实行动态管理。建立流动党员接收站,设立党员服务区,努力做好弱势群体党员的帮扶解困工作。进一步调整党员示范岗、党员服务区的设置,细化、量化考核标准,逐步完善党员系统管理、量化考核评价体系。
(四)以提高综合效益为目标,积极发挥远程教育作用。深入推进规范化站点创建活动,建成省级规范化站点7个,其中省委组织部命名表彰2个,市级规范化站点45个。建立远程教育站点电子档案,对全市1917个站点的情况进行登记备案。对全市远程教育站点进行了转星调整,并顺利通过检查验收。采取开通VOD点播系统、安装信息机等形式,探索远程教育由村入户的有效途径。市、县区和乡镇(街道)举办远程教育管理员培训班62期,培训2500余人次。总结探索了“1+3”学习模式和“四个一”教学法,搞好课件开发,在全省教学课件评比活动中,我市5部课件获奖。深化“六进农家”主题活动,积极发挥远程教育在农村信息化建设、小康文明村建设、平安农村等工作中的作用。
六、以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为载体,全面提升组织部门自身建设水平
(一)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进一步加强组工干部思想政治建设。把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作为当前的首要政治任务抓紧抓好,专门下发通知,对全市组织系统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进行安排部署。制定了部机关学习计划,在组织好集体学习的基础上,通过组织知识竞赛、举办征文活动、进行专题考试、召开研讨会等方式,不断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扎实做好信息宣传工作。坚持以求真务实精神推进党建研究和信息宣传工作,及时总结我市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的新经验、新做法,被中组部组工信息和省委组织部部刊采用稿件50篇,上稿的质量和数量都有较大提高。围绕组织工作中迫切需要解决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调査研究,努力提高调研质量。认真做好部刊的编辑工作,共编辑《东营党建》6期,编发《组工信息》44期, 编辑内容50万字。市委组织部被评为全省组织系统调研信息工作先进集体。
(三)深入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进一步加强组织部门作风建设。在全市组织系统开展了以“六兴六树”为主要目标的“作风建设年”活动,着力解决组织部门和组工干部在“旧、满、躁、散、奢、片”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在学习教育阶段,科学设计学习内容,创新学习方式,严肃学习纪律,保证了学习质量和效果。在查摆分析阶段,广泛征求意见,深入查摆问题,积极开展谈心活动,高质量召106中共东营市委纪事开了专题民主生活会和党小组组织生活会。在制定措施、集中整改阶段,对照查找出的25个共性问题,制定了切合实际的整改方案,逐条逐项地分解落实,严格落实整改责任制,督促抓好整改。在提高阶段,对原有规章制度进行系统修订、完善,形成了“理论学习”、“科学决策”、“作风建设”、“效能建设”、“人事管理”、“后勤保障”6方面48项制度,编印了 《机关管理实用手册》,健全了组织部门自身建设的长效机制。
(四)深化“能力建设年”活动成果,大力加强组工干部能力建设。制定出台《东营市组工干部教育培训“十一五”规划》,完善能力提升、能力实现和能力评价三项机制。拓宽组工干部培训模式,先后有5名部机关干部参与了3个主体班次的跟班培训,在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对37名参训组工干部进行了革命传统教育和提升综合能力等方面的培训。探索利用信息网络加强组工干部在职自学的有效途径,积极开展中组部组工干部网络教育试点工作,建立了组工干部“网络课堂”学习平台。同时,认真履行职责,精神文明建设、党风廉政建设、经济发展环境建设、保密、综治、计生等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
附:市委组织部领导成员名单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刘赞杰副部长:张寿华常务副部长:巴学军副部长:徐梅清王毅梁海伟市委组织员办公室主任:石循刚副调研员:王圣锋市委干部监督工作督查员(副县级):袁永鹏全市宣传工作概况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田青云2007年以来,全市宣传思想战线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为主线,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各项工作呈现岀积极向上、繁荣发展的良好态势,为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增添了动力,营造了良好氛围。
一、理论武装工作深入扎实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扎实推进理论学习、研究和宣传。一是学习宣传十七大精神形成热潮。十七大召开后,代市委起草了《关于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的决议》,组织成立了十七大精神宣讲团,深入基层宣讲100多场次。协同配合有关部门组织举办了各个层面的培训班,培训了一大批理论骨干。加强理论宣传,及时开辟理论学习专栏,刊发理论专版,推出了一批有份量、有影响力的理论文章。市委宣传部被评为全省宣讲工作先进单位、社科普及先进单位,市社科联被评为全国优秀社科联。二是继续抓好理论学习的系统化、制度化建设。以党委中心组为主要形式,深入实施“新世纪强素质读书计划”,对各级干部的理论学习及时市委各部门工作概况107作出安排部署,根据形势需要,邀请李兴山、高新民等国内知名专家学者作专题辅导报告。先后组织举办了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研讨会、读书会,着力研讨推进东营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等重大问题。认真组织全市县级和市直科级干部理论考试考核,检验了学习成效。三是加强应用性理论研究。坚持课题研究服务于实际工作,围绕加快推进实施黄河三角洲开发战略中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确定了16项重点课题,实行公开招标,取得了一批有价值的研究成果。组织了第十六次社科研究优秀成果评选,加大成果转化力度,促进了实际工作的开展。
二、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积极有力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全力营造和谐发展的浓厚氛围。一是精心策划市内重大主题宣传。先后组织了解放思想教育活动、全面实施黄河三角洲开发战略、广利河综合治理、打黑除恶、“三网”绿化工程等集中宣传报道活动,有力地促进了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的落实。二是着力抓好市外宣传。坚持上大报、上大台、上重稿、上要闻,密切与中央及省主要新闻媒体的联系。抓住旅博会的时机,邀请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大众日报等中央和省级主要新闻媒体来东营进行了集中采访报道活动。《东营:关注民生求实效》、《实现富民强市新跨越》、《构建立体交通大格局》等一大批重头稿件相继刊播。据统计,全年共在省以上主要新闻媒体刊播稿件4000多篇,在主要涉外海外媒体刊发800多篇。网上宣传不断扩大,在新华网、人民网等重点新闻网站发稿6000多条。三是强化对外宣传。组织拍摄制作了城市形象广告片,在中央电视台二套、四套滚动播出。配合中央电视台《探索与发现》栏目组,摄制《黄河入海流》五集系列电视纪录片。组织策划了“聚焦黄河入海口•记者眼中的东营”全国新闻摄影集中采访活动,刊发摄影作品5000多幅,全方位宣传了东营。精心策划外宣品制作,组织拍摄制作了旅游风光片徒进黄河口》,制作了《河海神韵》、《魅力东营》大小画册及多语种的市情片。内宣和外宣相互促进,较好地发挥了统一思想、凝聚力量、营造氛围、树立形象的作用,进一步提高了东营的知名度、美誉度。
切实加强对新闻宣传的宏观管理,坚持完善新闻例会、新闻通气会等制度,加强市新闻工作者协会和新闻学会建设,强化行业管理。组织评选了首届黄河口新闻奖和东营新闻奖。完善新闻发布制度,参与组织了多次重大新闻发布活动。规范舆论监督,落实新闻预警机制,注重做好重大事件、突发性事件的舆论引导。加强互联网舆论引导,发展壮大网络评论员队伍,实施网上舆情监控,确保了网上舆论安全。
三、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整体推进城乡统筹、突出重点,全力抓好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一是扎实推进小康文明村创建工作。围绕“建设新环境、培育新农民、发展新文化、树立新风尚”的总体要求,把创建小康文明村作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总抓手。创建工作组织得力,普遍实行领导包村、部门帮扶的工作机制。从治理脏乱差入手,大力实施村庄环境整治、农民培训、文化设施建设等工程,连片创建,项目推动,全年各级共投入资金9461万元,新创建小康文明村110个,圆满完成了市委、市政府确定的任务目标。各创建村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改善,创建活动深受基层干部群众的欢迎。二是深化文明城市创建活动。着力在巩固成果、拓展领108中共东营市委纪事域、提高档次上下功夫,组织开展了市场秩序、城市环境、交通秩序、食品药品安全等集中整治活动,结合行业特点组织开展了“构建和谐交通”、“共建文明社区”等主题活动,创建工作取得新进展。切实做好“文明山东”测评工作,“文明东营”建设继续走在全省前列。实施市民素质教育工程,组织开展了文明礼仪知识竞赛和宣传普及活动,倡树文明新风。三是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开展文明单位、文明行业、文明村镇创建活动,优化结构,提高质量,着力抓好窗口服务单位的创建工作。2007年新增省级文明单位6个、市级文明单位68个。认真落实《文明单位管理办法》,实施动态管理,努力提升各类文明单位的层次和水平。文明行业创建着力打造服务品牌,“电力彩虹”、“情传万家”等服务品牌的影响力不断扩大。文明社区创建打造亮点,全市已建成省级文明社区13个、市级文明社区30个。组织开展了“十佳文明市民”、“十佳文明新事”评选活动,媒体与市民互动,群众参与热情高涨。农村“十星级文明户”、“文明进农家”等特色创评活动富有成效,村风民风明显好转。组织的“同系爱心结”、“爱心送考”、“雷锋车队”等主题实践活动,赢得社会广泛赞誉。深入开展“文明诚信企业”、“文明诚信药店”等创评活动,我市在全省“百城万店无假货”创评活动中被评为先进单位。
四、思想道德建设富有成效切实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大力弘扬“和谐、诚信、创新、卓越”的东营精神,促进和谐社会建设。一是切实抓好形势政策和爱国主义教育。精心组织了纪念香港回归10周年、建军80周年系列宣传教育活动,举办了书画展、红色收藏展等,市情展也进行了刷新改版。抓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渤海垦区革命纪念馆、刘集支部旧址等已成为弘扬革命传统、培养爱国情感的重要阵地。二是积极选树和推广典型。集中组织宣传了全国模范看守所利津县看守所及下派干部苟爱华、女警官杨晓云等的先进事迹,利津县看守所被作为重大典型在全省宣传。积极推荐参与全省道德模范评选活动,出租司机庞小军被评为全省“十大诚实守信道德模范”,另有8人获提名奖。组织了全市“三农工作十大新闻人物”评选活动。三是广泛开展各类思想道德教育和实践活动。组织开展了“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和“喜迎旅博会、爱我黄河口”等系列主题教育活动,激发人们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怀。组织开展了“邻里节”、“志愿者进社区”以及农村“孝心榜”、“好媳妇”、“好婆婆”等创评活动,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社会风尚。组织了全市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奖评选活动。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组织开展了“民族精神代代传”和小学幼儿园古诗词唱颂活动。继续为未成年人办好11件实事,实施“绿色宽带上网”工程,组织评选“文明网吧”,为广大青少年创造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四是扎实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继续组织开展“五重一创”活动,打造企业文化建设品牌,涌现出了华泰、万达、利华益、供电公司等一批先进典型。全市有6家企业被命名为全省企业文化建设示范点。市政研会被评为全省优秀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
五、文化工作繁荣发展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努力促进和谐文化建设。一是抓好精品生产。努力打造黄河口特色文化品牌,落实精品生产责任制和重点市委各部门工作概况109作品签约制度,着力抓好戏剧、电视剧、文学作品、歌曲等精神文化产品的创作生产。组织参加全省第八届精品工程评选,戏曲电视剧《黄河口之恋》、大型吕剧《孙武》、文学作品《小蟀神》等9件作品获奖。吕剧小戏《马书记上任》赴张家港参赛,荣获第二届“中国戏剧奖"。吕剧小品《随礼》参加中央电视台小品大赛获得优秀奖。精心组织了全市第七届精品工程评选活动,各县区参评门类齐全,水平有新的提高。二是抓好重大节庆文化活动。配合旅博会召开,精心组织了大型主题文艺晚会。参与组织了孙子国际文化节、黄河口形象大使评选、吕剧艺术节等活动,组织承办了第三届中国戏曲红梅荟萃大赛,我市吕剧演员赵静等获“中国戏曲红梅之星”荣誉称号。组织了首届农村文化艺术节,承办了全省农村题材小戏汇演,我市荣获3项金奖、4项银奖和特别组织工作奖。庆祝党代会专场文艺晚会及八一、国庆、元旦、春节等重大节庆文化活动策划及时,组织得力,丰富了群众的节日文化生活。三是抓好群众性文化活动。以“喜迎旅博会•放歌黄河口”为主题的广场群众文化活动好戏连台,全年共安排演出30多场,受到市民欢迎。组织了全市元宵节民间文艺调演,组织了慰问演习部队、农民工、广利河建设者等慰问演出活动。抓好市委市政府便民实事的落实,深入基层送乐下乡,全年放映电影7000多场,送戏下乡100多场。大力支持常乐、青松、黄河颂等业余艺术团体的活动,居民健身操活动点遍布各个社区,群众参与热情高涨。着力培育人才,评选表彰了全市“十佳文艺工作者”和“十佳业余文体活动先进个人”。认真组织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组队参加2007年全省青少年系列锦标赛,获得22枚金牌,创历史最好成绩。四是抓好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全市80%以上的村建成文化大院,并达到了有图书阅览室、综合活动室、农民夜校、文体活动场所和宣传栏的要求。巩固提高有线电视“村村通”成果,加快户户通步伐,全市通村率和入户率分别达到99.6%和79%o深入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拓展领域,送建结合,建立长效机制,市委宣传部荣获全省“三下乡”组织工作奖。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协同有关部门深入开展“扫黄打非”斗争,净化了出版物和演出市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得到重视,“吕剧”、“短穗花鼓舞”等入选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另外,切实抓好信息调研工作,调研工作总成绩位居全省17市之首,舆情信息工作总成绩居全省第二位,荣获“全省调研工作先进单位”、“全省舆情信息工作先进单位”、“全省部刊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同时,广饶县委宣传部、河口区委宣传部、垦利县委宣传部也分别荣获“全省调研和部刊工作联系点先进单位”、“全省舆情信息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宣传部主办的《思想》杂志全新改版, 知识性、可读性进一步增强。
附:市委宣传部领导成员名单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田青云副部长:张乃行侯岱印马洪军崔相国张连福文明办主任:侯岱印(兼)调研员:崔相国(兼)外宣办主任:任增庆文明办副主任:岳翠峰副调研员:徐教连崔建国全市统战工作概况市政协副主席、市委统战部部长王秀华2007年,市委统战部在市委的正确领导和省委统战部的指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全国、全省、全市统战工作会议精神,抓住机遇,开拓奋进,各项工作取得了新进展,实现了新突破,统一战线事业在新起点上得到进一步巩固与发展。
一、三级统战工作会议精神得到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全省统战工作会议后,市委常委会议就贯彻落实两级统战工作会议精神进行了研究,提出对统战工作要做到“三个加强”:即切实加强对统战工作的组织领导,加强统战政策教育培训,加强统一战线两支队伍建设。2007年5月160,市委召开全市统战工作会议,市委副书记刘曙光主持会议,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张秋波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会议传达学习了全国、全省统战工作会议精神,全面总结了2001年以来全市统战工作的成绩和经验,研究部署了今后一个时期的统战工作,表彰了10个全市统战工作先进集体和20名先进工作者。会后,市委出台了《中共东营市委关于贯彻落实鲁发〔2007〕6号文件精神巩固和壮大新世纪新阶段统一战线的实施意见》,就贯彻统一战线有关方针政策进一步加以明确和强调,对加强和改善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做出明确规定。全市统战工作会议和市委关于巩固和壮大新世纪新阶段统一战线的实施意见出台后,市委、市政府和市直有关部门相继出台了一批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加强统一战线工作的具体措施。各县区委统战部在县区党委的领导下,立足实际,突出重点,深入推进基层统战工作扎实有效地开展。市委统战部切实加强对县区统战工作的指导,先后3次赴各县区就贯彻落实三级统战工作会议精神进行调研、督查,有力地促进了基层工作中重点、难点问题的解决与突破;首次面向各县区委统战部开展了统战工作单项奖评选表彰活动,进一步调动了基层统战部门工作的积极性。
二、统一战线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扎实有效一是发挥优势,为加快发展建言献策。鼓励引导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代表人士围绕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和热点、难点问题建言献策,组织住我市党外全国人大代表、省政协委员视察了市重点工程一一广利河综合治理工程,征集了一批服务党委、政府科学决策的高质量意见和建议。据不完全统计,2007年全市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提意见、建议近百条,涉及到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众多领域,有力地促进了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科学决策。二是拓宽渠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发挥各级工商联组织和市民营企业发展促进会两大平台的作用,加大为民营企业服务力度。大力支持和积极指导工商联发挥职能,服务会员企业。加强市民营企业发展促进会建设,将一批实力强、影响大、社会责任感强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吸收到促进会中,开通了促进会网站,成立了促进会互助担保协会,促进会反映企业需求、加强企业交流、服务企业发展的作用得到更加充分的发挥。三是关注民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会同市建委组织实施了“李兆基基金温暖工程”,用一个月的时间对市委各部门工作概况1111013名农民工进行了培训。引导和支持各民主党派组织开展社会服务活动,协助各民主党派开展了“构建和谐献爱心”、“送医药下乡”等活动,捐款捐物近100万元。继续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开展光彩事业等社会公益活动,2007年全市非公有制企业新吸纳就业达3135人。四是走出去,请进来,积极开展海外联谊工作。赴港澳与有关社团和商会进行交流交往,参观考察了港澳企业,积极向港澳朋友宣传、推介了东营,邀请香港晋江同乡会有关人士来我市进行了参观考察,有力地服务了我市对外交流交往。
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得到切实坚持和不断完善一是着力促进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的制度化、规范化。协助市委召开了各界人士迎新春座谈会,市人大、政协五届五次和六届一次会议人事安排情况通报会,市第四次党代会报告征求意见座谈会和全市“解放思想,改进作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教育活动征求意见座谈会,市纪委确定3名民主党派成员为特邀监察员,市工商局与民建市委建立了对口联系,党外人士知情出力的渠道得到进一步拓宽,参政议政的作用得到更加充分的发挥。二是积极稳妥地做好市政协五届五次会议人事安排和五届市政协换届工作。顺利完成了党外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及第十届山东省政协委员的推荐提名工作。三是以换届为契机,协助民主党派工商联加强自身建设。积极稳妥地协助民盟、九三学社市委和市工商联做好换届工作,6月180,中国民主同盟东营市第四次代表大会召开,王新红当选为中国民主同盟东营市第四届委员会主任委员;同日,九三学社东营市第二次社员大会召开,陈胜当选为九三学社东营市第二届委员会主任委员;6月190,东营市工商联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召开,王景春当选为市工商联第五届执行委员会会长。积极指导各民主党派加强思想、组织和制度建设,举办了各民主党派工商联负责人暑期读书班,协助指导各民主党派组织开展了政治交接教育活动。继续引导和支持各民主党派成员参与社会服务工作,各民主党派在参加社会服务工作中,服务了基层群众,得到了锻炼与提高。四是党外干部和党外知识分子工作深入推进。切实加强党外干部的培养选拔,2007年全市新安排非中共县处级领导干部9名,非中共县处级领导干部总数达到60名。按照培养、吸引和用好人才的要求,全面做好党外知识分子工作,对全市党外知识分子工作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建立了党外知识分子人才库;严格政策标准,认真调查摸底,开展了全市无党派人士政治身份认定工作,经认定,向省委统战部上报了30名高层次无党派代表人士;强化教育引导,会同市委组织部在全市无党派知识分子中开展了向袁隆平同志学习活动;探索开展了归国留学人员统战工作,建立了留学人员人才库。
四、民族、宗教工作成效显著一是牵头组织对三级民族工作会议精神贯彻落实情况进行了督查,三县两区均制定了推动少数民族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的意见,建立了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长效工作机制;市教育、农业等10多个部门单位按照“同等优先”的原则制定了相关的优惠政策和帮扶措施; 会同市民宗办积极扶持大型骨干民族企业,民族企业实现进一步发展,有2家企业被确定为国家级民族用品企业;鼓励、引导凯银肉业公司等民族骨干企业在实现自身发展壮大的同时,积极帮助贫困少数民族群众脱贫致富,形成了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局面。二是围绕“科学发展、民族团结”的主题,深入开展了第七次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坚112中共东营市委纪事持面向基层、面向社会、面向群众,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召开了全市穆斯林代表人士座谈会,走访慰问了少数民族老人和困难家庭,发放宣传资料1600多份,民族团结意识更加深入人心,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得到不断巩固和发展。三是积极协助爱国宗教团体加强自身建设。继续深入开展了与宗教界人士交朋友工作,加强与宗教界代表人士的沟通交流,加深了感情,增进了互信。四是深入开展工作调研,全面加强基础性工作。五是广泛深入地宣传党的宗教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切实做好抵御渗透工作。加强对宗教事务的指导,保护合法,制止非法,打击犯罪,确保了宗教活动规范有序进行。与民宗办联合举办了全市宗教工作干部宗教知识考试,对全市宗教干部进行了培训考核,进一步提高了宗教干部的业务素质。
五、新的社会阶层统战工作更富活力一是深入开展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思想政治工作。继续以“优秀建设者”评选活动为主要载体,切实加强对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教育引导,加强代表人士队伍建设,成功开展了首届东营市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评选表彰活动,10人被市委、市政府授予东营市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做好了山东省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推荐工作,4人被授予山东省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此外,我市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中还有1人当选为省工商联副会长、3人当选为常委、1人当选为女企业家商会副会长。对这些代表人士,一方面会同新闻媒体进行了大力宣传,充分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另一方面,切实加强对他们的教育培训,会同市工商联选派了市工商联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副会长到省社会主义学院进修,进一步提高了他们的素质。二是进一步完善和实施综合评价工作。对120名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进行了综合评价,将综合评价结果作为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进行评先树优和政治安排的重要依据。综合评价工作的深入实施,使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培养选拔工作有了硬标准,工作更趋规范化和公正化。三是把新的社会阶层无党派人士统战工作作为新的工作着力点,成立了东营市社会新阶层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在全市新的社会阶层无党派人士中开展了政治交接主题教育活动,全市116名新的社会阶层无党派人士参加了此次教育活动,为开展工作搭建了新平台,提供了新载体。
六、统战理论调研宣传和信息工作取得丰硕成果一是健全完善统战理论调研、宣传和信息工作机制,对三项工作实行了目标化管理、量化考核,制定了《关于统战信息、理论调研和宣传工作考核奖励的意见》;对2006年全市统战理论调研宣传优秀成果和信息工作先进单位进行了表彰,进一步调动了各级干部做好工作的积极性。二是紧紧围绕党委的中心工作和统一战线的热点、难点问题,选题立项,开展调研。2007年开展综合调研2次,专项调研20多次,调研涵盖了统战工作的各个领域。在抓好工作调研的基础上,注重加强理论研究,形成了一批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工作实践的调研成果,我部被授予全省统战理论调研宣传“四新工程”组织奖。三是进一步加大统战宣传工作力度。坚持正确导向,突出宣传普及统一战线知识,突出宣传各级党委、统战部门贯彻落实中央、省、市统战工作会议精神的做法,突出宣传我市统一战线取得的成绩和统一战线中涌现出的典型人物,统战宣传工作更富成效,我部被省委统战部授予全省统战宣传工作先进单位、全省统一战线知识竞赛组织奖。四是切实抓好统战信息工作。围绕中央、省委统战部市委各部门工作概况113的工作部署,采取有力措施,积极适应形势变化,编报信息百余条,印制简报16期,了解了新情况,发现了新问题,总结了新经验,信息工作质量进一步提高,有效地服务和促进了科学决策,我部被授予全省统战信息工作先进单位。
七、统战部门自身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一是对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进行了全面部署。把学习十七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摆上重要日程,制定下发了《关于在全市统一战线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的通知》,组织开展了“统一战线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征文活动,在《统战简报》上开辟了学习体会专栏,通过座谈讨论与集中轮训相结合、个人自学与集中学习相结合、通读文件与专题研讨相结合,迅速掀起了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的热潮,营造了学习十七大精神的浓厚氛围。二是深入开展了“解放思想,改进作风,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教育活动。围绕市委提出的“破旧、克满、戒躁、纠散、反奢、防片”六个方面总体要求,切实抓好规定篇目的学习,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采取“上请、下求、内听、外访”的方式,广泛深入地征求了省委统战部、市直有关部门、各县区委统战部、统一战线各界人士等的意见、建议,先后召开3次座谈会和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集中到各县区进行了一次实地调研,走访有关部门单位20多个、有关人士50多人,发放征求意见函60多件,较为深入地查摆了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本着着眼长远、立足当前和务求实效的原则,制定并落实了整改方案,有力地推动了查摆问题与不足的解决与改进,教育活动取得突出成效,有力地促进了干部观念进一步解放,工作作风进一步转变,精神状态进一步振奋,为更好地履行职责,开展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三是不断提高机关建设整体水平。继续狠抓机关规范化建设,建立了分工合理、职责明确、运转高效的机关工作机制,机关工作效率不断提高。
附:市委统战部领导成员名单市政协副主席、统战部部长:倪胜希(2008年2月离职)市政协副主席、统战部部长:王秀华(2008年2月任职)常务副部长:杨云山副部长:蔡华周秀荣王延生副调研员:刘剑辉陈宏伟张俊芳114中共东营市委纪事全市政法工作概况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张秀香2007年,全市政法机关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目标,以深入开展平安东营建设为载体,以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为主线,以解决突出治安问题为重点,紧紧围绕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有效地维护了政治稳定、治安安定、社会和谐,为全面实施黄河三角洲开发战略和建设富裕文明和谐幸福的社会主义新东营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全市政法稳定工作保持了“四无三降三提高”的良好局面,即:无影响重大的恶性刑事案件,无影响重大的群体性滋事事件,无影响重大的治安灾害和安全生产事故,无重大政法干警违法违纪案件;治安和刑事发案总量同比下降,到省、进京信访案件同比下降,安全生产事故四项主要指标同比下降;维护稳定工作整体水平进一步提高,服务经济建设的能力进一步提高,群众对社会治安的满意率进一步提高。
一、维护政治稳定实现了新进展扎实推进国家安全人民防线体系建设,搜集上报了一批深层次、高质量的情报信息,成功破获了2起间谍案件。圆满完成了党的十七大、各级“两会”、市旅博会以及重大活动、重要节假日期间的安全保卫任务,得到了省里的充分肯定。把建立和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紧密衔接的“大调解”工作格局作为一项战略举措积极进行探索和实践,有效地发挥了调解手段化解矛盾纠纷的独特作用。各级调解组织共调处各类矛盾纠纷3267件,调解成功率达到95.9%,防止民转刑案件36起;法院系统民商事案件调解率达到68.37%,刑事附带民事案件调解率达到78.54%;不断深化“五长”联合接访制度,市级接访站接访案件271起,处结261起;结合开展为期5个月的信访问题集中整治活动,认真做好涉法涉诉信访案件集中处理工作,办结上级交办的涉法涉诉信访案件13起,并成功化解了多起涉法涉诉信访积案。
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开创了新局面一是“打黑除恶”专项斗争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市委、市政府适时作出了关于深入开展“打黑除恶”专项斗争的重大战略部署。1月14日,市和胜利油田、济军生产基地、石油大学联合召开了深入开展“打黑除恶”专项斗争动员大会,并通过电视直播把这一重大部署及时传递到千家万户。斗争中充分发动群众,紧紧依靠群众,先后出动宣传车辆800余台次,发放各类宣传材料50多万份,张贴、悬挂宣传标语、横幅5000余条,散发有奖举报彩色宣传单3万余份,通过联通、移动、网通分两次群发短信90万条,召开新闻发布会8次,设立了200万元的有偿举报基金激发群众检举揭发犯罪的积极性。省公安厅派出了以副厅长秦黎为组长的督导组亲临我市指导督战。市委成立了由一名副书记任组长的“打黑除恶”专项斗争领导小组,并抽调专人成立了专项斗争领导小组办公室。全市形成了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动员,各级党政层层负责,油地军校协同作战,政法综治全力以赴,人民群众踊跃举报市委各部门工作概况115的工作格局,掀起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围剿黑恶势力的人民战争。共侦破各类刑事案件7076起,抓获犯罪嫌疑人3952人;打掉各类犯罪团伙314个,其中涉黑犯罪团伙1个,恶势力犯罪团伙51个,抓获黑恶势力犯罪团伙成员294名,查破涉恶案件380多起,并基本实现了命案全破。批捕犯罪嫌疑人1339人,起诉1511人。审结一审刑事案件1014件,判处1770人。公安机关受理的110刑事类警情明显减少,全市绑架、强奸、杀人、抢劫、伤害等严重刑事案件比上年分别下降70.37%、35.90%、5.56%、31.83%和16.40%。二是“八大整治”收到明显成效。以深入开展“打黑除恶”专项斗争为契机,坚持“打治结合、以打促治”,由主管部门牵头负责,职能部门密切协作,同步开展了油区、建筑市场、公共娱乐场所、集贸市场和废旧物资收购站点、交通运输行业、出租房屋和流动人口、治安后进村、自行车被盗问题等领域的“八大整治”,进一步净化了社会治安环境。三是社会治安防控质量不断提升。在城区,全面推进路面、社区、重点要害部位、单位内部“四大防控体系”建设,在进出市区的交通要道建立查报站、堵截点28处,安装监控探头15120个,新购110巡逻出警车26部,配备政府出资的专职巡逻力量1595人,各类义务巡逻力量5767人;深入开展“平安示范小区”创建活动,全市建制乡镇(街道)以上成形的社区全部安装技防设施,市财政投资1000多万元为东城社区新配备保安队员500名;党政首脑机关等重点要害部位积极配套、健全、升级电子监控系统,配强巡逻守护力量,逐步实现了与公安机关报警联网、处警联动;各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全面落实领导带班、干部职工值班、职业化保安服务等制度,并根据治安防范标准和实际防控需要落实相应的物防技防措施,促进了单位内部治安防控整体水平的提高。在农村,大力推进实施“农村警务”战略,推广义务联防、十户联防、治安保险等治安防范形式,不断提升农村治安防控水平。同时,切实维护边防和海上安全,大力加强道路交通、消防安全管理,安全事故主要指标同比全面下降,杜绝了特大事故发生;武警值勤目标安全工作扎实有效,确保了绝对安全。四是出租房屋和流动人管理体制改革实现重大突破。积极推动出租房屋和流动人口综合管理体制改革,探索出了管理体系网络化、管理信息动态化、管理方式科学化、管理资源一体化的新路子,标志着我市流动人口管理工作步入了规范化的轨道,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中心城区流动人口犯罪案件比上年下降8.4%。五是区域稳定一体化加快推进。始终高举团结共建的旗帜,密切加强油地军校沟通协作,努力为区域发展繁荣创造良好环境。“工作联议、犯罪联打、’乱’点联治、纠纷联调、治安联防、安全联保”的“六联”工作机制进一步深化,东营油区涉油刑事犯罪比上年下降43%,打孔盗油、井口放油案件分别比上年下降47%和67%,累计减少天然气损失600多万立方,出现了阶段性日增产原油500余吨的良好局面,继续保持了“全国模范油区”的光荣称号。六是基层基础建设全面夯实。基层政法单位各项建设不断加强,全市一线实战单位警力占总警力的90.34%;基层综治组织规范化建设有了新的进展,特别是村(居)专职综治办主任发挥作用日益明显;积极组织实施“五五”普法规划和依法治市规划,全社会法治化水平不断提高;大力弘扬见义勇为精神,市综治办制作了见义勇为电视专题片《正气之歌》,市综治委组织开展了“身边的感动”全市见义勇为人物展播评选活动,我市有1名先进分子、1个先进单位和1名先进工作者在全省见义勇为表彰大会上受到表彰;预防青少年犯罪、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等各项工作都取得了很大成绩。七是综治和平安建设组织领导机制更加完善。市委、市政府始终把维护稳定作为第一责任来落实,市委常委会先后8次研究综治和平安建设工作;各级都把平安建116中共东营市委纪事设和综治专项经费单独列入年度财政预算,给予了优先保障;实行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定期视察和社会各界民主评议平安建设工作制度,每半年组织对县区和市直部门的平安建设工作进行评议;市委、市政府拿出200多万元资金对13个平安东营建设模范乡镇(街道、单位)、60名平安东营建设先进个人进行了通报表彰和物质奖励,对50个平安东营建设先进单位、40个平安东营建设先进村(居)给予了通报表彰;市和县区对因领导重视不够、措施不力、出现治安问题的14个单位实行了 “一票否决”,对8个单位实施了重点管理。
三、服务经济建设取得了新成效紧紧围绕经济建设第一要务,把维护经济安全、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作为政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狠抓经济发展环境建设管理工作措施的落实,为经济发展提供了优良的法律服务和法律保障。一是积极营造安全有序的市场环境。依法严厉打击各种危害市场经济秩序的犯罪,重点打击金融、财税、证券、期货等领域的严重经济犯罪,坚决查处非法集资、商业欺诈、传销和变相传销、消费储值、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等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严重经济犯罪,严厉打击贪污、贿赂、渎职等职务犯罪,组织开展建筑市场、物流批发市场、企业周边等领域的治安秩序集中整治,进一步维护了经济安全和企业生产经营秩序。全市破获各类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案件26件38人,立查贪污贿赂案件51件79人,其中查办商业贿赂案件21人,为国家挽回直接经济损失5410多万元。二是积极营造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充分发挥调节经济关系的职能作用,整顿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依法调节各种经济关系,坚决制止各种不正当竞争,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促进诚信经营、公平交易、有序竞争、共同发展。全市共审结民商事案件10259件,同比增长11.69%,结案标的额13.05亿元。把解决法院“执行难”问题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考核责任目标,组织协调有关职能部门,建立落实联动协作机制和执行威慑机制,促进了人民法院“执行难”问题的较好解决。全市执结各类案件标的额8.18亿元,同比增长64.43%。三是积极营造文明高效的服务环境。不断深化“规范执法行为,促进执法公正”专项整改活动,听取群众意见,接受群众监督,认真进行整改;不断加强和规范律师、公证、基层法律服务工作,共办理公证业务8444件,无错假证发生;办理各类法律服务事项19586件,避免和挽回经济损失6800余万元;办理法律援助案件229件,挽回经济损失近300万元;在依法办事的前提下,不断改进行政审批和管理方式,积极推行司法公开,积极推行便民、利民服务措施,服务效能进一步提高,没有发生一起有影响的被企业经营者投诉的人和事。
四、政法队伍建设得到了新加强一是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为主线,大力加强政法队伍思想政治建设。落实中央政法委和省委政法委关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延长半年的意见,认真组织开展三个专题的学习、讨论,保证了延长期各项任务要求的有效落实。注重对专题教育中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加以调研总结和推进完善,重点探索建立了政法队伍思想政治教育责任落实、督导推进、奖惩激励、综合保障等四个方面的工作机制。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开展政法系统集中学习教育活动的部署要求,以解决影响政法工作和政法队伍形象的实际问题为重点,以改进执法理念、规范执法行为、提高执法水平为目的,在全市政法机关集中开展正面典型教育和反面警示教育,自觉查摆思想上、纪律上、作风上存在的突出问题,进一步增强了广大政法市委各部门工作概况117干警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为民意识和自律意识。党的十七大召开以后,在全市政法系统迅速掀起了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热潮,推动了党的十七大精神在全市政法工作中的全面贯彻落实。二是以开展“双争”活动为载体,大力倡树政法队伍的良好形象。在全市政法系统部署开展了以“争创人民满意的政法单位、争做人民满意的政法干警”为主要内容的“双争”活动,特别是抓住利津县看守所被国务院授予“模范看守所”和国家公安部、省公安厅全面推广利津县看守所先进经验的有利时机,在利津县看守所召开现场会,部署安排向利津县看守所学习活动,使其先进经验在全市政法系统进一步发扬光大。同时,层层推荐评选“公正执法先进集体”、“公正执法标兵”、“业务能手”等先进典型,推动全市政法机关形成了公正执法、文明服务的良好风气,有50多个政法集体、120多名政法干警受到省级以上先进表彰,涌现岀了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人民警察、全国十佳女法官等一大批先进典型,群众对政法机关的满意率进一步提升。三是以强化执法监督为重点,大力推进政法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结合开展“解放思想,改进作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教育活动,突出抓好政法机关执法监督工作,特别是针对容易发生问题、群众普遍关注的执法岗位和重点执法事项,适时组织开展明察暗访,先后对公安机关110出警、部分政法机关“窗口”单位服务效能等情况进行了暗访,对发现的问题及时通报有关部门,督促搞好整改,促进了各项执法活动的规范化。四是以领导班子建设为核心,不断提高政法队伍的整体战斗力。从配齐配强班子入手,按照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标准选拔配备政法领导干部,使政法领导班子的知识结构、专业结构、年龄结构日趋合理,班子的整体素质明显增强。坚持以目标管理为抓手,对政法各部门领导班子责任目标进行严格的细化、量化考核,进一步调动和激发了政法领导班子抓工作、带队伍的积极性。
附:市委政法委领导成员名单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张秀香常务副书记:谢光同副书记:郭瑞祥马新华盖九志张俊臣市综治办主任:郭瑞祥(兼)市610办公室主任:盖九志(兼)市综治办副主任:高建国市出租房屋和流动人口综合管理办公室主任:张月南副调研员:任杰政治处主任(副县级):王广兴118中共东营市委纪事市委政策研究室工作概况市委副秘书长、政研室主任李寿凯2007年,市委政研室以开展“解放思想,改进作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教育活动为契机,按照“当好参谋助手,提高服务能力,建设学习型、创新型、和谐型、节约型机关”的基本思路和“多出成果、多出精品”的工作目标,紧紧围绕市委中心工作,坚持服务大局、服务决策,充分发挥职能,突出抓好业务,立足于出大主意、当大参谋,努力在谋全局、议大事、超前服务上下功夫。着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党风廉政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团结奋斗,开拓进取,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有了新提高,各项工作实现了新突破。
一、认真做好文字综合工作积极学习研究全党重大理论创新和战略部署,及时了解各地先进经验和工作动态,全面把握市情,围绕市委中心工作,着力加强研究思考,以严细认真、精益求精的态度,认真做好各类文稿的起草工作,努力提高文稿的思想性、指导性和针对性,文字综合服务水平有了新的提高。共组织起草综合材料、理论文章等360多篇,约190多万字。一大批文稿得到了市委领导的充分肯定和社会各界的好评。围绕上级领导和外地来我市考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业发展、城市建设等,特别是围绕省委主要领导两次来东营调研,做了大量文字综合服务工作,各级领导非常满意;围绕省第九次党代会、市党政考察团赴烟台滨州和天津唐山两次考察学习、全市经济发展现场观摩等重大活动,圆满完成了有关文字服务工作;认真总结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经验,积极对外宣传推广,起草的《东营正在黄河三角洲上崛起》、《全面实施黄河三角洲开发战略,推动东营在新起点上实现新发展》、《全面实施黄河三角洲开发战略,努力实现富民强市新跨越》等17篇文章,分别在《大众日报》、《山东通讯》 等省级以上党报党刊上发表。
二、创造性开展政策研究工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做好上级指示精神和东营实际结合的文章,积极主动地研究具有东营特色的政策措施,一批成果进入市委、市政府决策。先后起草政策性文件10件,主要有:市委常委会2007年工作要点,市委关于在全市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中开展“解放思想,改进作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教育活动的意见,市委关于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实施意见,市委关于加快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的决定,全市调研工作要点,市委关于建立和完善科学决策机制的意见,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意见,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暨全市新农村建设座谈会议确定的新农村建设任务县区、市直部门分解方案,东营市新农村建设考核评价意见,东营市新农村建设示范县区、乡镇、村、户评选标准等。这些政策文件的制定出台,对全市的建设和发展产生了有力的指导和推动作用。
三、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坚持以开展调查研究推进业务工作、提升整体水平,着力健全完善调研工作机制,加强对全市调研工作的组织协调,整合全市调研力量开展重大课题调研,调查研究工作取得了新的成效,为市委、市政府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一是加强对全市调研工作的组织协调。根据我市建设和发展实际确定了8个方面33项调研重点,明确牵头单位和承办单位进行重点攻关调研。认真履行组织协调和指导职能,加强具体指导和调度,确保了调研工作的顺利开展。59个承担重点课题调研的部门、单位共开展调研96项,形成调研报告112个,其中一批调研报告送市领导及有关方面参阅。二是针对重点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围绕牵动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和市委、市政府的重点工作,在深入了解实际情况、学习借鉴外地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操作性强的对策建议,为市委、市政府决策提供了可靠依据。主要是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市属经济发展、环渤海三大新区开发对我市的借鉴、我市主要污染物减排、加快发展服务业、民营经济发展、临港石化产业、畜牧产业化、发展现代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劳动力转移、农业标准化、海洋经济、农业产业化、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等情况开展了调查研究。全年开展调查研究24项,形成调研报告24篇,多数得到市委、市政府领导的批示,以《情况交流》、《东办通报》、《领导参阅》等形式印发全市,大部分对策建议进入市委、市政府的决策。在2007年度东营市优秀社科成果评选中,我室报送的三项调研成果分获一项一等奖和两项二等奖。三是认真总结典型经验。先后对全市科技创新情况、安全生产情况、垦利县产学研结合工作情况、构建食品安全保障长效机制情况等进行了总结,有力地指导和推动了面上的工作,同时选送了一批报告在《山东通讯》、《调査与研究》等刊物上刊发交流。
四、扎实做好市委农工办工作市委农工办全面承担全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组织、协调、调度、督导、考核等工作任务。一年来,按照市委关于“三农”工作的决策部署和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的要求,认真研究推进“三农”工作又好又快发展、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思路措施,扎实工作,探索创新,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起草各类文稿50篇,开展调查研究7项,起草政策性文件5个,编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简报》30期,上报省和中央各类材料10篇,都获得了高度评价。参与了全市农村工作会议、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暨全市新农村建设座谈会等会议的组织筹备工作,先后接待上级领导和有关省市调研考察11次。加大组织协调和督促指导力度,做好新农村建设示范片和示范村建设。切实做好新农村建设年度考核工作,修定完善年度考核办法,采取县区、市直部门自评、互评和市委农工办综合评价的方式,使考核评价工作更加科学合理。组织市直有关部门开展调查研究34项,编辑出版了东营市2007年新农村建设调研文集,有力促进了全市新农村建设工作。
五、不断提高党刊工作质量坚持“贴近市委、服务基层,研究政策、引导舆论,交流经验、促进工作”的办刊宗旨,突出指导性、时效性、可读性和特色化,进一步提高了办刊质量和水平。全年编发《东营通讯》12期,撰写编辑部文章12篇,整理常委会议情况通报12篇,编发各类稿件240多篇,编校文字量120多万字。为更好地推动市委重大工作部署的落实,增设了“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学习贯彻市第四次党代会精神”、“提高效率优化环境”等栏目,收到了很好效果。积极做好与全国200多个中等城市定期交流党刊工作,扩大了东营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东营通讯》办刊质量和水平在全省同类党刊中继续保持前列,已成为全省有特色、有影响、有较高参考价值的市级党刊。
六、认真落实“突破利津”战略目标责任和联系帮扶村工作坚持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突破利津的决策部署,克服各种困难,圆满完成了帮扶任务。一是充分利用党委政策研究和信息咨询渠道较为畅通的优势,积极为利津县提供有参考价值的各类信息材料,编发“’突破利津’专供信息”5期,对促进利津县委、县政府科学决策、推动“突破利津”战略顺利实施发挥了积极作用。二是充分发挥《东营通讯》的阵地作用,积极选登“突破利津”方面的政策、领导讲话、理论研讨文章和先进典型等,为营造“突破利津”的舆论氛围发挥了积极作用。三是坚持把做好联系村帮扶工作作为支持利津加快发展的重要举措,千方百计为盐窝镇十东村办实事好事。完成村路改造、路灯照明2个重点帮扶项目,新建混凝土公路1200米,配套建设排水沟2400米,协调安装路灯照明设备24具,到位无偿帮扶资金18万元,帮扶物资折合资金24万元,合计42万元。组织开展了文明村创建、走访慰问贫困户、老党员座谈会等活动。通过联系帮扶,真正使群众得到了实惠,干部受到了教育。
七、切实加强机关建设一是全面抓好精神文明建设。坚持把精神文明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与业务工作一起研究、一起部署、一起落实,实现了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经常化、制度化。在全室倡树讲社会公德、讲家庭美德、讲职业道德的风气,把思想道德建设渗透到提高机关效能、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工作中,形成刻苦学习、勤奋敬业、求真务实的浓厚氛围。积极参与创建“文明城市”建设活动,把创建任务落到实处,全室文明程度明显提高。连续5年被市综治办评为综治工作先进单位、平安单位,连续8年保持了市级文明单位称号。二是认真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始终把党风廉政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来抓,严格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采取多种形式,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艰苦奋斗教育,增强廉政意识和拒腐防变能力,进一步提高遵守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经济工作纪律和群众工作纪律的自觉性。切实落实中央提出的“八项要求”“五个不许”和“八个严禁”,严格执行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和党内监督条例、纪律处分条例,按照统一部署积极开展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各项清理工作,多年来全室没有发生纪检监察信访案件,没有发生一起违纪违法案件。三是切实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以“解放思想,改进作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教育活动为抓手,以提高党员干部整体素质、增强党组织活力为目标,以创建“学习型、创新型、和谐型、节约型”机关活动为载体,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抓班子、带队伍,全面抓好思想、组织、作风建设,增强了全室同志的责任意识、大局意识、奉献意识、纪律意识,进一步转变了机关作风,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实行党员目标管理责任制,不断加强党员教育管理,进一步形成了讲团结、讲大局,勤奋敬业、开拓奋进的浓厚氛围,调动了干部队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附:市委政策研究室领导成员名单市委副秘书长、政研室主任:李寿凯副主任、调研员:缪恩庆副主任:何宏强副调研员:臧民杰徐福生全市对台工作概况市委台湾工作办公室主任李明选2007年,市台办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台办的大力指导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省九次、市四次党代会精神,解放思想,改进作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圆满完成了各项对台工作目标任务,工作质量、规范化管理和服务水平有了新的提高。
一、对台经济工作2007年,全市新增台资企业4家,总投资503万美元,合同台资额356.5万美元,实际利用台资额356.5万美元。一是利用节会招商。注重借助各类大型招商活动的平台,主动联络邀请台湾客商来东营参观考察,洽谈项目,以会招商。9月190—21日,市委常委、副市长曹连杰率团赴潍坊参加第十三届鲁台经贸洽谈会。市台办作为我市参会的牵头单位,共组织120人参会,12家企业参展,布满了14个展位。签约8个项目,总投资11510万美元。鲁台经贸洽谈会后,邀请了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台湾女企业家协会理事长、台湾工商建设研究会名誉理事长、“中华妇女参政协会理事长”、台湾农渔业产销联盟发展协会理事长马爱珍女士为团长的台湾农渔业产销联盟发展协会考察团来我市考察。10月13—15日,台湾农渔业产销联盟发展协会首席科学家、美国加州大学在华中心主任、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研究中心(筹)主任耿旭教授一行三人,来我市就黄河三角洲现代农业的发展和两岸农业合作进行考察,签署了《东营市一台湾农渔业产销联盟发展协会合作协议》。二是细化台胞定点医院的服务,为台商设立“绿色医疗通道”。在确定东营市人民医院为台胞定点医院的基础上,增设了东营区人民医院等6所医院为台湾同胞定点医疗服务机构,受到广大台胞的好评。三是完善台胞投诉处理机制。成立了由市政府分管领导牵头,有涉台事务的职能部门和相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台胞投诉协调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出台《台胞投诉处理工作办法》,由市政府办公室行文转发,明确成员单位职责。各县区也成立了相应的台商投诉协调工作领导机构,全市形成了台商投诉处理的工作网络。四是真心实意解决台胞投诉。协调处理了我市顾客杨某投诉厦门台资企业广懋国际有限公司产品质量问题的案件,保护了台商的合法权益。五是编印相关产业资料。为开展对台招商提供台湾产业资讯, 编辑了《台湾电子产业上市公司参考资料》、《台湾百大企业名录》、《赴台交流考察参考资料1-3》,赠送给各县区、经济开发区及赴台团组参考。六是做好台胞捐赠工作。密切与台资企业的联系沟通,积极引导台商投身社会公益事业。经过多方努力,争取台塑集团捐款90万元人民币,在河口区和利津县各建设了一所明德小学,两所学校均已建成使用。7月130,台资企业旺旺集团济南分公司为汀罗镇敬老院捐赠了2.5万元的食品。
二、交往交流工作2007年,全市共接待台胞776人次,其中工商经济界人士343人次,科教文卫界人士116人次,接待团组50批481人次,应邀赴台12批58人次。一是东台交流活动日趋活跃。认真规划和实施一批有政治内涵、有实质合作、有社会影响、有发展前景的双向交流活动,以122中共东营市委纪事促进东台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8月22日,市台办邀请台湾高苑科技大学的30余名师生和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的10余名师生共同参加了 “海峡两岸大学生黄河文化夏令营”活动。加强了两岸青年的共识,促进了两岸青年的思想沟通与交流。在邀请台胞到我市参访的同时,积极组织推动相关交流团组入岛交流,特别是推动市、县党政领导赴台。2007年,重点推动刘曙光副书记带队的农业团和于树健主席带队的新闻团组及广饶、垦利、河口党政领导入岛交流,保证了市、县党政领导顺利完成了考察任务。二是管理工作不断规范。加大了与各归口管理部门、行业协会和群团组织的联系,认真做好各赴台交流团组的报批、行前教育和归后总结。向全市转发了《关于做好当前形势下对台交流工作的通知》,要求全市机关事业单位、行业公会、群众团体及各涉外旅行社要从讲政治的高度切实遵守涉台纪律,使我市的赴台交流工作得以健康、有序开展。同时,不断加强对我市暂住台胞的动态化管理,并为每位暂住台胞及定居台胞建档立卡。三是交流渠道进一步拓宽。一年来,不断密切与市医学会、建筑协会、科学技术联合会、省台属联谊会、海峡两岸经济文化促进中心等行业团体及台湾“中华工商经济科技发展协会”、“中华两岸产经文化交流协会”、“中国民主和平统一策进会”等行业工会和台湾一批中介组织的联系,培植交流资源,拓宽交流渠道。此外,充分依托第十三届鲁台经贸洽谈会、黄河口旅游博览会这些平台,以东营资源优势,开展各项交流活动,取得良好效果。
三、对台宣传和涉台教育工作一年来,加大涉台宣传教育力度,紧跟两岸形势变化,多形式、多渠道广泛开展涉台宣传教育活动,努力营造有利于对台工作的舆论环境,市台办及五个县区台办都被评为全省对台宣传和涉台教育工作先进单位。一是加大了对台宣传和涉台教育工作的领导力度。经市委领导同意,调整充实了以市台办和市委对外宣传办公室为召集人,市委统战部、市教育局等十个单位为成员的市委对台宣传和涉台教育工作指导协调小组,进一步完善了对台宣传和涉台教育工作的领导机制。二是精心策划对台宣传项目。以“台资企业在东营”、“台湾园区建设”和“台商投资现代服务业”为主题,加强与媒体的合作,精心策划和实施有影响的宣传项目。围绕我市的基础建设安排,组织编印介绍我市投资环境和优惠政策的刊物《黄河水城一东营》画册,用于宣传推介东营。积极争取省台办领导支持,在《海峡时空》第七期上做了介绍我市市情、对台工作情况的专刊。三是加大与各部门合作力度,做好涉台教育。一方面在党政领导干部中开展涉台教育。进一步提高了他们对开展对台工作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赢得了各部门对对台工作的重视和支持。另一方面注重加强对在校中小学生的涉台教育。不断密切与教委、团委等单位的联系,在全市各中小学校大力开展了涉台知识竞赛、演讲比赛等适合青少年特点的丰富多彩的涉台教育活动。四是围绕中心,突出重点,积极开展对台理论调研。市台办领导干部深入基层,结合实际,撰写了《关于加强东台经贸合作的对策思考》、《关于加强全市台办系统合力的几点建议》等高质量的调研报告,在《东营通讯》及有关刊物上发表。
四、台属工作台属是对台工作的一支生力军,是做好对台工作不可替代的重要力量。一是加强台属联谊会的组织建设。按时组织召开常务理事会议,对全市台属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并对下一步的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同时,台属联谊会加大与全省部分市台属联谊会的相互交流,多次到市委各部门工作概况123威海、临沂、济南、滨州等地市的台属联谊会交流学习,加强了与他们的合作。同时,支持台联会办好会刊,用好会刊。二是加强对台属的教育引导。采取多种方式在广大台属中开展党的对台方针政策的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广大台属做好台湾同胞工作的意识和信心。在春节、中秋节、元旦等传统节日期间,发动台属向在台亲人寄一张贺卡。利用他们的亲情、乡情和友情,增加台胞对家乡的认同感和向心力,引导台胞们在东营投资兴业。三是大力推动台属致富工程。我们采取措施,培植亮点,带动和引导全市台属经济的发展。目前,我市共有台属15000多人,台属企业及个体工商户300多家。其中规模以上台属企业21家,员工人数8300多人,年销售额23.5亿元,出口创汇1000多万美元。继兴源集团和台联橡胶有限公司被评为全省十大台属企业后,兴源集团又被评为“十佳台属企业”,市委、省台办、省台属联谊会的领导亲自到企业颁奖,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和带动效应。到目前,全省资产过亿元的台属企业16家,仅我市就有3家。同时,为进一步摸清全市台属情况,我们对全市台属进行全面摸底,掌握有关情况。完成了《台属基本情况调查报告》。在工作中我们全力以赴为台属企业搞好服务,对企业经营中遇到的问题主动协调有关部门给予协助解决,促进了台属经济的蓬勃发展。
附:市台办领导成员名单主任:李明选副主任、调研员:王平市对台经贸促进中心主任:周长虹调研员:扈继宽副调研员:隋世成全市老干部工作概况市委组织部副部长、老干部局局长王毅2007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委老干部局的指导下,老干部局紧紧围绕全市的中心工作,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解放思想,不断改革创新,认真落实老干部的各项政策待遇,着力解决改革发展中老干部工作遇到的重点、难点问题,老干部工作取得较大进展,老干部的满意度和幸福指数明显提升。
一、落实老干部的政治待遇有了新进展一是加强政治理论学习,用科学理论最新成果武装老干部的头脑。一年来,着眼保持老干部本色,围绕国际国内形势,切合老干部的需求,认真组织他们开展理论学习。特别是党的十七大召开后,按照市委张秋波书记提出的要求,及时制定下发《关于组织离退休干部深入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的通知》,为老干部免费发放了《十七大报告学习辅导百问》、《十七大党章修正案学习问答》等学习资料,通过举办学习班、报告会、座谈讨论、学习交流、观看电教片等多种形式,在全市老干部中迅速掀起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的新高潮。对年老体弱、行动不便的老同志,派人上门为他们传阅文件、送学习资料、进行学习辅导。2007年,共举办报告会8场,学习班、培训班、专题辅导班等20余期,参加集中学习辅导的老干部达2300余人次。124中共东营市委纪事二是组织视察工农业生产和省内外参观考察活动,开阔老干部的视野。2007年4月和9月,组织市级老干部及家属到江西、浙江、安徽等地以及省内的聊城、淄博、烟台、威海等地进行了参观考察和健康疗养。下半年,组织市级老干部到广饶、垦利视察工农业生产情况。组织老干部赴省内外参观考察充分体现市委、市政府对老干部的关心和对老干部工作的支持,组织活动规模之大在全省独一无二。为确保圆满完成市委、市政府交办的重任,把好事办好,老干部局提前做了大量细致的准备工作,充分考虑天气、行程、住宿、饮食等各个环节,抽调得力工作人员和医务人员全程服务,保证了参观考察活动圆满完成。
三是组织参加重要会议和活动,发挥老干部的政治优势。一些担任过我市党政领导的离退休干部,治政谋事经验丰富。在召开党代会、人代会、政协会都有代表参加和受邀请列席,他们认真负责地审议大会相关工作报告,对加强党建、发展经济、社会进步等工作,提出很多建设性的意见,起到了高参的作用。我市定期向老干部通报情况,考察任用干部、出台重要政策都征求老干部的意见和建议。老干部局作为市委、市政府联系老干部的桥梁和纽带,认真组织老干部参加重要会议和活动,充分发挥他们的政治优势参政议事。2007年,先后组织老干部参加了市委组织的2次老干部情况通报会、4次考察干部征求意见活动、2次解放思想教育活动座谈会、1次传达贯彻十七大精神报告会,并组织老干部参加了经贸洽谈会、旅博会等一系列活动。
四是加强老干部党支部建设,增强老干部的党性观念。2007年,在全市老干部党支部中开展了“五有五好”创建活动(“五有”:“活动有阵地、经费有保障、培训有计划、学习有资料、服务有人员”,“五好”:“组织建设好、制度落实好、活动开展好、作用发挥好、形象树立好”)。积极培养典型,推动面上的工作,健全完善了老干部党组织、配齐配强党支部书记、开展灵活多样的组织生活、充分发挥出老干部党员的模范作用。在全省老干部党支部建设座谈表彰会上,我市政协机关老干部党支部、河口区六合乡老干部党支部被评为优秀离退休干部党支部,6名离退休干部党员被评为优秀离退休共产党员。
五是创新活动载体,积极搭建平台,充分发挥老干部的作用。广大老干部党性观念强、政治觉悟高,有为我市经济社会建设和发展贡献余热的强烈愿望。为了把老同志这种热情引导好、发挥好,组织开展“建言献策”和“我为十一五做贡献”活动,2007年,共收集到110余条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我们将这些意见和建议整理后,及时反馈给市委、市政府及有关部门,20余条意见和建议被采纳。同时,我们与纪检、宣传、教育等部门联合,设立适合老干部发挥作用的岗位,推荐一些身体状况好、德高望重、有专业特长的老同志担任党风廉政建设监督员、十七大报告宣讲员、中小学校传统教育辅导员、邻里纠纷调解员,推荐老同志参加“五老”报告团,等等,广大老干部积极参与,力所能及地为构建和谐东营做出新贡献。
二、落实老干部的生活待遇有了新突破一是深入开展亲情服务。针对老干部普遍进入“双高期”、体弱多病、行动不便的实际,我们在全市老干部部门继续深入开展亲情服务活动,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转变服务观念,细化服务措施、拓展服务内容,以儿女孝心无微不至地为老干部服务。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做好老干部工作的新思路、新办法,依托老干部工作部门、家庭、单位、社区建立起老干部就近学习、就近参加活动、就近发挥作用的“四位一体”服务体系和“双高期”老干部重点帮扶机制,使老干部足不出户就可以享受到各种服务,方便了老同志的晩年生活。
二是发挥财政保障机制作用,做到医药费据实报销。年初,按照比上年度递增10%的比例向市财政预算医药费资金,并与医保处组成联合审核组,按照《东营市离休干部医药费管理报销办法》,定期对老干部医药费进行联合审批,集中报销。2007年,市直176名企业离休干部共报销医药费230余万元。年底,我们又向市财政争取了50万元的医药费专项扶持资金,用来解决县区和市直特困企业离休干部的医药费。我市离休干部的医药费全部按政策规定据实报销,做到了 “全员覆盖、不留死角、不存在拖欠”。
三是扎实开展走访慰问活动。每逢中秋、老人节、春节、建党、国庆等重大节日,我们都开展隆重热烈的走访慰问活动,让老干部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心和温暖。在节日走访慰问的同时,我们还加强对老干部平日的走访,做到常联系勤沟通,及时了解老干部的所需所想所盼,切实为他们解难题、办实事。市直单位做到每周至少与老干部联系一次;东营区坚持每位离休干部过生日为他们送去一个生日蛋糕、一张生日贺卡、一份征求意见书的“三个一献爱心”活动;河口区积极开展送知识、送温暖、送健康“三送”活动;其他三县也做到了每月至少与老干部联系一次。通过走访慰问,增进了与老干部的感情,受到老干部的好评。
四是组织开展健康查体活动。按照自愿、就近、方便的原则,组织市级老干部分别到市人民医院和油田中心医院进行査体,两家医院高度重视,专门开辟“绿色通道”,抽调技术一流的医务人员、提供一流的医疗设备为老干部服务,查体结果出来后,由临床经验丰富的专家向老干部反馈情况,提出意见、建议及注意事项,使老干部及早发现、预防、治疗疾病。2007年,各县区和市直也分别组织本地、本单位的离休干部进行了査体。我市基本实现了离休干部每年至少1次健康查体的目标。
五是认真做好来信来访工作。老干部信访工作是反映老干部工作的“晴雨表”,也是联系老干部的重要渠道。我们对老干部信访工作非常重视,把信访工作列入了重要议事日程。实行“2345”工作法,妥善细致地解决好老干部反映的问题,切实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2个提前”:增强敏锐性,对可能出现苗头性问题和引发不稳定的因素提前摸排、提前介入处理;“3个结合”:就是把做好老干部信访工作与落实待遇结合起来,与开展亲情服务结合起来,与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结合起来;“4心接访”:接待老干部来信来访做到“热心、诚心、耐心、细心”;“5个必访”:坚持重大节日必访、老干部生日必访、老干部生病住院必访、老干部电话请求必访、老干部有特殊困难必访。通过我们细致的工作和有效的措施,取得较好效果,使全市老干部队伍保持了稳定。
三、老干部精神文化生活有了新变化一是加强阵地建设,改善老年大学的设施和条件。按照创建省级老年大学示范校的标准和要求,规划、建设了老年大学二期工程,2007年8月份建成投入使用,总投资780余万元,建筑面积3706m2o设书法、绘画、声乐、舞蹈、微机、远程教育等8个专业教室、2个普通教室,沙弧球、台球、乒乓球、健身房、棋牌室等5个活动室,1个阅览室、1个书画创作室、1个作品展厅、1个可容纳300多人的多功能厅和1个占地1655m2的健身广场,二期工程集学习、活动、健身、娱乐为一体,设施先进、功能齐全、环境优美,成为我市老干部活动场所最亮的一个“窗口”。二期工程投入使用以来,老年大学、老干部活动中心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显著增强,每天前来参加活动、学习的老同志络绎不绝。
二是加强老年教育工作,愉悦老同志的身心。二期工程建成投入使用后,市老年大学教126中共东营市委纪事学条件明显改善,办学能力显著增强。2007年下学期,市老年大学进一步扩大了招生规模,针对老同志的兴趣爱好、心理特点和实际需求,开办了书画、舞蹈、微机、养生保健等多门课程,目前,市老年大学共开设10专业、16个教学班,在校学员达到500余人。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先进的设施,采取多媒体、远程教育、网络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采用课外实践、学习交流、作品展览等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老同志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通过在老年大学的学习,老同志进一步提高了修养、陶冶了情操、学到了技能。
三是积极开展活动,丰富老同志的精神文化生活。随着活动条件和基础设施的改善,我们积极创新活动形式,丰富活动内容,在开展传统项目的基础上,2007年,新开展了柔力球、沙弧球等活动项目,鼓励老干部自编自演文艺节目,参加各种演出比赛,老干部活动层次和水平有了新的提高。此外,我们充分发挥活动中心和老年大学的阵地作用,有计划地组织老干部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2007年,先后举办了“老年大学春季运动会”、“庆祝建党86周年老年大学学员书画展”、“庆祝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暨九九老人节联欢会”,组织老干部参加了“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全国亿万老年人健步走向北京奥运会”活动,组队参加了全市老年人台球、地掷球、门球、保健操等多项比赛,均获得较好的名次。参加了第二届全省老干部艺术节才艺表演,获得三等奖、优秀组织奖。
四是加强内部管理,提高活动阵地的管理服务水平。市老年大学和老干部活动中心围绕形势的发展变化,建立完善一套适应老年群体特点的学习活动管理制度,创新了一套符合“示范活动中心”和“规范化老年大学”的工作方法。2007年,制定完善了服务对象评议工作人员、佩证上岗、活动器材使用管理、工作人员职责、卫生保洁等制度。坚持双休日、节假日工作人员轮流值班,满足老同志娱乐活动的需求。同时,还开展了微笑服务、温馨服务、细节服务等多项服务活动,为各个活动室准备毛巾、老花镜、放大镜、常用药品等,为老同志提供全方位、细致周到的服务,让学习活动的老干部感受到“家”的温暖。
四、调研信息宣传取得新成果一是注重信息宣传队伍建设。建立完善了老干部工作信息宣传网络,进一步明确了各级、各单位信息宣传分管领导和工作人员,通过定期举办培训班、学习班、研讨班等形式,加强对他们的锻炼培养,提高他们文字写作水平和发现、培养典型的能力。5月份,专门召开了全市老干部工作宣传调研会议,对宣传调研进行了表彰奖励,进一步调动了信息队伍的工作积极性。
二是注重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围绕老干部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开展调查研究是做好老干部工作的基础。2007年,我们主动适应形势的变化,进一步加强了调查研究,局班子成员亲自带队,带着问题,深入基层、深入老干部家中,就企业离休干部管理服务、老干部工作向社区延伸、加强老干部党支部建设等一些热点、难点问题开展了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资料,形成了调研报告,为上级制定政策、科学决策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三是注重营造浓厚的尊老敬老氛围。采取互联网、报刊杂志、电视电台及编发《东营市老干部工作》简报等形式,广泛宣传老干部老有所为的模范事迹、社会上敬老爱老助老为老的典型事迹、及时总结交流老干部工作经验做法,营造出浓厚的尊老敬老氛围,为进一步做好老干部工作创造了良好外部环境。通过加强宣传调研工作,取得较好的成绩,2007年,多篇稿件被省局《老干部工作通讯》、《情况交流》、《东营日报》、市电视台、广播电台采用。市委各部门工作概况127河口区六合乡老干部党支部先进事迹被《中国老年报》刊登,《关于企业离休干部管理服务工作的调查报告》被省局评为一等奖,市委老干部局被评为全省老干部部门调研信息工作先进单位。
五、机关建设有了新气象2007年,围绕“两提高、一促进”,提高干部队伍素质能力、提高机关规范化管理水平、促进老干部工作上台阶,从作风、制度、能力、文化四个方面入手,努力建设“四型机关”。
一是解放思想,改进作风,建设服务型机关。以“解放思想、改进作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教育活动为契机,加强干部队伍和机关作风建设,采取上级领导点、服务对象评、县区帮助找、自身深入査等方式,广泛征求了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认真查找和剖析局机关和干部队伍在服务态度、工作效率、思想观念、创新能力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研究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一些突出存在的问题得到了较好的解决,干部职工的思想进一步解放,机关作风明显转变,服务质量和水平有了新的提高。
二是建章立制,规范程序,建设规范型机关。把建章立制作为机关规范化建设的切入点,2007年,进一步健全完善老干部局“百分制”目标管理考核办法,并对财务管理、后勤保障、车辆管理、日常管理等方面的制度重新进行修订完善,形成较为完备的制度体系,实现了由人管人到靠制度管人的转变。对老干部医药费审批报销、组织开展文体活动、受理老干部来信来访等工作制定详细的工作流程,明确每个环节的步骤、方法和执行标准,从而使各项工作开展更加规范有序。
三是提升能力,提高效率,建设效能型机关。把能力建设作为干部队伍建设的重点,在全局继续开展“三学一创”活动,创新学习形式,注重学习效果,机关形成较为浓厚的学习氛围。同时,有意识向年轻干部交任务、压担子、严要求,逐步提高工作标准,逐步锻炼和提高干部职工文字写作、语言表达、组织协调、处理复杂问题和运用现代化办公设备“五种能力”。大力改善办公条件,先后购置了摄像机、数码相机、投影仪等现代化的办公设备,为干部职工更好的开展工作创造条件。经过加强软硬件两方面的建设,老干部局的工作层次和工作效率有了明显提高。
四是以人为本,文化熏陶,建设和谐型机关。坚持以人为本,实行人性化管理。开展了“生日送一束鲜花、节日送一张贺卡、生病送一句问候”的“三个一”送温暖活动,每年元旦举办干部职工及家属联欢会、每年都组织健康查体,坚持完善领导干部谈心制度,及时了解解决干部职工工作和生活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解除干部职工的后顾之忧。加强机关文化建设,将文化育人与人文环境建设结合起来。专门拿出资金,建立图书阅览室和党员活动室,建设“文化走廓”,将服务理念、管理理念、格言警句、励志名言以壁画、宣传栏的形式悬挂在楼梯间,创造文明高雅的工作环境,营造出浓郁的老干部工作文化气息。
附:市委老干部局领导成员名单市委组织部副部长、老干部局局长:王毅副局长:宋明春彭宝德副调研员:李春兰市老干部活动中心主任、老年大学校长:马洪增128中共东营市委纪事全市信访工作概况市委副秘书长、信访局局长武林中2007年,市信访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以深入贯彻《信访条例》、《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信访工作的意见》(以下称中央5号文件)和市委信访专题会议精神为主线,着力抓好矛盾纠纷排查化解、规范信访秩序、加大督查力度、解决合理诉求、健全长效机制等信访工作,各项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全面推进各项工作取得了新进展,开创了新局面,为建设和谐东营作出了新的贡献。全年,市信访局受理群众来信553件,接待群众来访498起6597人次,起数和人次同比分别下降11.4%、4.5%,其中集体访224起5907人次,起数和人次同比分别下降5.5%、4.7%。到省进京越级上访起数和人次同比分别下降21%和23%,异常上访起数和人次同比下降18%和16%,妥善解决了大量信访问题,信访秩序得到明显好转。
一、以群众工作理念统揽信访工作,准确把握新时期信访工作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发展黄金期、社会矛盾凸现期、对敌斗争复杂期,群众维护自身权益的需求和对党委、政府解决问题的期望值越来越高,大量的问题以信访形式表现出来。群众的这些诉求表面看是信访问题,实质上则是各种社会矛盾的综合反映。要解决好这些问题,已经明显超出信访工作的职能范围,上升到更加广泛的群众工作范畴,加上信访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无疑给新时期的信访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共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研究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信访工作的意见》明确了信访工作是党和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作,是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倾听群众呼声的窗口、体察群众疾苦的重要途径。各级各部门按照中央的要求,自觉地把信访工作放在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中去思考、去谋划、去推进,使信访工作的过程成为落实科学发展观、践行为民宗旨的过程。全市上下树立了“发展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第一责任”的政治意识,树立了“信访工作必须齐抓共管”的大局意识,树立了“发生问题能够迅速解决是政绩、是本事,预防不发生或少发生更是政绩、是本事”的责任意识,促使大信访格局日臻完善。
二、以夯实基层基础为重点,不断提高基层预防和妥善处理信访问题的能力根据绝大多数信访问题发生在基层,大多数问题由基层解决的实际情况,我们强化了固本强基的思想,坚持重心下移、关口前移,夯实了信访工作基层基础,从源头上减少信访问题的发生。一是建立完善了信访组织网络。县区都建立了集排查、受理、分流、调解、督办为一体的化解矛盾便民服务中心;各乡镇、办事处都成立了信访办公室,配备了专职副科级信访办主任;全市1700多个村居都成立了信访民调小组,配备了村级信访信息员,河口区实行了信访信息员“七职六化”管理、利津县公开招聘村级信访信息员,有效地调动了基层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一步加强了市、县直部门单位信访机构的规范化建设,逐步健全了市委各部门工作概况129业务科室,充实了工作力量。二是认真做好初信初访工作,提高一次性结案率。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落实了首问或首办责任制,坚持在第一时间、第一地点把问题解决到位,矛盾化解到位,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对问题复杂、规模较大的集体上访,党政主要领导亲自出面接待,亲自拍板处理,亲自跟踪督办,减少了“问题积累、矛盾上行”。一年来,市县(含市直部门)两级信访部门共接待群众来访2306起20778人次,其中,县区信访部门接待群众来访1308起13732人次,分别占总量的56.7%和66%,市直部门单位接待群众来访507起5257人次,分别占21%和25%。三是从源头上预防信访问题的发生。源头预防是解决信访问题的治本之策。各级各部门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在出台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政策、措施时,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考虑群众的承受能力,实施科学决策,从源头上减少矛盾和问题。同时,各级各部门积极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广大群众,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减少不和谐因素。据统计,2007年因决策引发的上访问题同比下降了18%。
三、以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为主线,增强信访工作的预见性和前瞻性社会矛盾多元化、信访问题复杂化,要求我们必须走预防为主的路子,把信访工作的重心从事后处理转移到事前排查化解上来,做到发现得早、化解得了、控制得住、处理得好。一是扎实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年”,活动。根据中央联席会议要求,出台了 《关于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的意见》,明确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研究制定了具体措施。二是建立和完善排查交办制度。坚持自下而上层层排查,在县区、部门、企事业单位建立了三个层次的排查体系,县区负责本辖区、部门负责本系统、企事业单位和社区村居负责本单位、本区域内的排查工作。坚持定期排查和集中排査相结合,县区和市直部门、单位每月集中一次,乡镇每半月排査一次。实行台帐管理,对排查出来的矛盾纠纷,按诱因、时间、地点、单位、涉及人数、重点人员、事态发展预测等要素登记建档,跟踪管理。一年来,全市各级各部门共排查2620件次,把大量不稳定因素纳入了视线。三是扎实开展信访问题集中整治活动。按照市委信访专题会议的要求,研究制定了《关于开展信访问题集中整治活动的实施方案》,利用4、5、6三个月和9、10两个月先后开展了两次信访问题集中整治活动,共排查出各类不稳定因素732件起,是近年来排查最彻底、最全面的排查;对排查出来的不稳定因素,全部落实了“六包”(即包调查、包处理、包督办、包结案、包息诉罢访、包稳控)责任制。各级各部门按照市委的要求,对排査出来的问题,分类施策,重点解决。河口区对“经济穷村”安排经济部门进行帮扶,对“班子弱村”安排党务部门进行帮扶,对“治安乱村”安排政法部门进行帮扶。垦利县从司法系统选派骨干力量进驻村居企业进行法律培训和宣传,增强了群众依法办事的意识。为确保重点时期的信访安全保卫工作,对排查出来的50多起重点人员、重点群体落实了 “一盯一”、“多盯一”的稳控措施,确保在重要敏感时期无一人失控。
四、以解决合理诉求为核心,切实维护了群众的合法权益信访部门从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尽最大可能帮助群众解决合理诉求。一是对信访突出问题集中解决。对反映集中、问题突出的未被选招民师、涉军人员、农村土地征用、城镇房屋拆迁、国有企业改制、劳动社会保障、环境保护、交通运管130中共东营市委纪事等方面的信访突出问题,进行集中整治、集中交办。9月份,以《重要信访事项报告单》的形式,向市级领导交办重要案件72件,由市级领导负责调度加以解决,除涉军人员、未被选招民师等特殊群体外,交办给市领导的案件90%得到妥善化解。二是对长期积累的信访问题限期解决。对长期积累、久拖不决的信访问题,实行挂牌督办,加大高位交办、跟踪督办和通报的力度,强化相关县区和部门的责任,初步形成了 “问题解决在当地、矛盾化解在基层”的良好氛围。三是对疑难复杂问题协调解决。对涉及跨地区、跨行业、跨部门的疑难复杂信访事项,积极协调各方力量采取案件调度、会办等方式,压实责任,强化措施,加大督办, 以此推动复杂疑难问题的解决。
五、以“一畅通两规范”为目标,逐步建立起的信访工作新秩序渠道畅通、秩序规范是做好信访工作的前提条件,是确保信访工作成效的关键因素。我们坚持以人为本,信访为民,积极畅通信访渠道,规范工作行为和信访行为,全方位做好信访工作。一是完善信访诉求表达方式,进一步畅通信访渠道。建立了规范的接访登记窗口,坚持热情接待,向群众发放《信访指南》,帮助群众了解接访办信流程、《信访条例》等有关知识,为群众提供优质服务。不断深化群众来信“绿色邮政”,开通了“网上信访”,整合利用“市民心声”,丰富了信访工作的手段和载体,实现了信访问题网上受理、网上办理、网上反馈,我市网上案件办结率和回复率均是100%,在全省排名第一。2007年受理“绿色邮政”134件,占来信受理的46.7%。坚持领导干部公开接访制度。市一级坚持每月的15日的“五长”联合接访,市直部门、单位坚持每月100,25日公开接访,多数县区根据各自实际实施了县级领导公开接访。河口区区委书记、区长带头周一接访,促进了公开接访制度在本区的顺利实施。据统计,2007年,各级党政领导公开接待群众来访120起7200人次,到一线直接参加接访的县级以上领导2255多人次,同比增加17%。推行了信访代理制度、律师参与接访,引导群众用法律手段反映合理诉求;实行了重要信访事项听证会制度,妥善解决了大量疑难案件。二是规范工作行为。根据《信访条例》和中央5号文件精神,进一步完善了办信、接访、督查等工作规程及《关于对重要信访事项实行听证会制度的意见》、《信访指南》、《信访工作手册》等,实现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只要发生来市集体上访,工作人员在第一时间、第一现场接待上访群众,在第一时间协调责任主体到现场接访,根据来访情况10分钟内将《来访快报》呈报市领导;对案件复杂、难以协调解决的案件,由市分管领导或分管秘书长到现场接访;对受理的案件实行一案一督,对重要案件实行挂牌督办,确保信访人的合理诉求得到妥善解决。三是依法规范信访行为。始终把法治理念贯穿于信访工作全过程,加大对《信访条例》的宣传,在《东营日报》开辟了“信访基本知识问答”栏目,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的方式表达诉求,自觉维护信访秩序。发布了《东营市人民政府关于维护信访秩序的通告》,在市政大楼前设立了警务区、警界线,及时依法处置违法违规上访行为, 促使信访秩序得到明显好转。
六、以做好重要政治活动敏感时期的信访工作为关键,切实增强信访工作的实效2007年,各级“两会”、省、市党代会、市旅博会相继召开,特别是十七大胜利召开,这都给信访工作带来很大的压力。为做好十七大安全保卫工作,我们强化各项措施,圆满完成了任务。一是周密安排部署。按照省、市委的要求,我市由市委分管秘书长带队,从县区市委各部门工作概况131和市直部门、单位抽调70名得力干部进京值班,对17个重要区域和重点部位进行严密布控,实行统一领导,统一指挥,统一协调。二是工作责任严明。对值班人员实行定人、定岗、定职责“三定”制度,把责任落实到每一个值班人员和岗位,确保第一时间掌握家中人员失控信息,弄清人员类别以及反映的问题、可能的去向;确保第一时间在值班点发现上访人员;确保第一时间将上访人员带离北京,妥善处置,不造成不良影响。三是加大稳控力度。加大排查力度,对重点人员采取超常规措施,严看严管,死盯死守,防止失控进京上访。十七大期间,我市实现了“四个没有发生”,即:没有发生上访人员在京滞留问题,没有发生在京聚集集体上访事件,没有发生在京丢丑滋事事件,没有发生一起被中央机关和省信访局登记通报的案件,为确保十七大大会安全、维护首都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受到国家信访局和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
七、以完善信访工作责任制为抓手,积极构建信访工作新格局信访问题是各种社会矛盾的综合反映。以构建大信访格局为统领,建立和完善了信访工作的新机制。一是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信访工作。市委常委会和市政府常务会议多次专门听取汇报,对加强新时期信访工作作岀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2007年4月4日,市委召开了信访专题会议,提出了全年的信访工作目标任务。张秋波书记、市长亲力亲为,率先垂范,对信访工作的批示件次,阅批信访案件达件;分管领导亲自到现场接访,跟踪督办;其他领导同志坚持“一岗双责”,认真做好分管范围内的信访工作。一年来,市级领导公开接待群众来访67起723人次;市级领导包重点信访案件165起,已办结157起,办结率达95.2%。二是明确部门职责,增强政治责任。
信访工作不是中心工作,但做不好会影响中心工作,每个地方、每个部门都是做好信访工作的责任主体。为此,出台了《关于进一步落实信访工作责任制的意见》,明确了信访协调责任制、分级处访责任制、信访治安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压实了责任,实现了上下联动。各级各部门坚持“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原则,坚持“一岗双责”原则,坚持“系统负责、条块结合”原则,做到了应受理的及时受理,已受理的及时处理,不该受理的认真做好解释疏导工作,防止将部门职责内的问题推给党委、政府,将系统内的问题推向社会。三是严格责任追究制。没有责任制的追究,就没有责任的落实。根据市委信访专题会议的要求,从2007开始,对信访工作实行半年一考核,年底总考核。对考核倒数第一名的县区,通报批评,连续两次考核倒数第一名的,实行一票否决;对考核倒数第一名的乡镇和街道,通报批评,连续两次考核倒数第一名的,党委书记就地免职。对市直部门的考核,纳入档案,对调处不力的责任人,进行责任追究,直至调离工作岗位。市信访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来访处访百分考核办法》,加大了对集体上访、重复上访、异常上访以及领导接访情况的考核,促进了信访问题及时有效化解。
八、以“解放思想、改进作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教育活动为载体,全面提高信访队伍的整体素质一是坚持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多种形式,有计划地组织信访干部学习十七大精神、邓小平理论等政治理论知识,全面提高信访干部的整体素质。二是树立“四个理念”,提高领导班子的整体素养。在学习和工作中,班子成员牢固树立了“四个理念”,即:牢记宗旨,以人为本,依法办事,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密切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联系的理念;围绕中心,服务132中共东营市委纪事大局,在全局中定位,在大局下行动和抓信访、保稳定、促发展的理念;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用新思想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理念;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客观分析和研判信访形势,总结新经验、探索新规律的理念。三是扎实开展“解放思想、改进作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学习教育。结合信访工作,开展了“十心”服务活动,即接待来访要热心、听取反映要诚心、了解情况要细心、启发疏导要贴心、排忧解难要实心、说服教育要耐心、处理问题不偏心、勤奋工作不粗心、架好心桥为中心、为党为民献丹心。
2007年,我局各项工作取得了新成绩,实现了新突破,被省委、省政府表彰为“全省信访工作先进集体”。为构建和谐社会和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作出了新贡献。
附:市信访局领导成员名单市委副秘书长、信访局局长:武林中副局长、正县级信访检查员:刘书校副局长:高兰霞李明安候建波王克杰张晓彬纪检组长:王家亮副县级信访检查员:宋加鹏曹国之王儒贵市直机关党建工作概况市直机关工委常务副书记耿振东2007年,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工委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加快推进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大局,突出机关作风建设这个重点,在以扎实的工作努力使市直机关广大党员干部成为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模范,科学发展观的忠实执行者、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自觉实践者、社会和谐的积极促进者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一、贴近中心抓党建,进一步增强了机关党的工作的实效性(一)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党员干部、指导工作实践取得新成效。精心组织学习胡锦涛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党的十七大和省、市党代会精神,组织党员干部积极参加“解放思想,改进作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教育活动,把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要求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市四次党代会和市委四届三次全会确定的目标任务上来。先后举办了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6.25重要讲话和市第四次党代会精神报告会,举办了学习十七大精神理论骨干培训班,为5300余名党员和积极分子发放了十七大报告单行本、新党章和其它学习辅导资料。加强了对学习的督促检查和经验交流,召开了市直机关学习十七大精神座谈会,年底组织了科级干市委各部门工作概况133部理论考试。市直机关各级党组织紧密联系实际,采取多种形式,丰富学习内容,着力发挥理论武装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实现工作指导转变,促进单位业务工作的指导作用。全年市直各单位集中学习时间均在30天以上,举办读书会172次,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上党课354次,举办各类辅导培训班46期。
(二)认真抓好机关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进一步增强了机关党组织的生机与活力。一是不断加强基层党组织班子建设。为机关基层党的工作打牢组织基础。指导市直25个单位进行了机关党组织换届选举,调整充实党务干部86名。审批成立了广利河综合治理办公室机关党组织,理顺了东营港经济开发区机关党组织隶属关系;高度重视发展党员工作,举办了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年内发展党员132人,审批预备党员转正120人,组织了新党员入党宣誓仪式;对市直50个单位的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进行了指导;建立了市直机关党员信息数据库,把市直机关85个基层党组织和5072名党员纳入了信息库管理。二是部署开展了争创“党建工作示范点”和“党员示范岗”活动。指导各单位不断深化争创活动内容,进一步增强了机关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争先创优积极性。“七一”前夕,对市直机关20个“党建工作示范点”和20个“党员示范岗”进行了命名表彰。三是切实加强机关党建工作长效机制建设。进一步完善了机关党建工作制度,以市委办公室文件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机关党的建设的意见》(东办发[2007]10号),对进一步加强市、县两级机关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和党风廉政建设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推动了机关党的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四是认真做好党的十七大、省第九次党代会和市第四次党代会代表的酝酿推荐及选举工作。严格按照“三上三下”的原则,组织市直机关853个基层党组织和15801名党员参加的酝酿推荐。选举产生了市直机关出席市第四次党代会的代表62名,组团参加了市第四次党代会,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三)认真抓好工作调研和党建宣传工作,机关党建工作的覆盖面和影响力不断扩大。中央国家机关工委《紫光阁》在去年第12期以“为实现富民强市新跨越提供保证”为题,介绍了我市开展的“解放思想,改进作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教育活动的经验做法;省工委《加强干部作风建设创建“两好一高”机关活动简报》第24期、《机关党建》第11期也予以刊发,实现了工委成立以来在中央级刊物上稿零的突破。去年市、县两级机关党组织在省工委《机关党建》刊物上稿量也有明显增加。建设开通了《东营机关党建》网站,开辟了机关党建工作的新阵地,形成了新的舆论信息宣传平台。网站开通以来,先后刊登各类党建信息、理论文章等200余篇,点击率和投稿量逐步提高,为推进我市机关党建工作上水平发挥了积极作用。2007年,工委被省工委表彰为“全省机关党建宣传工作先进单位”,荣获“全省机关党建工作创新奖”和“理论学习成果奖”。
(四)发挥机关群团组织作用,促进和谐机关建设。注重机关群团组织建设,年内对机关工会工委、团工委、妇工委进行了调整充实,进一步健全了工青妇组织,完善了工作制度。各级群团组织围绕中心工作,积极履行职责,发挥了桥梁纽带作用。机关工会组织开展了“职工之家”、“岗位读书”、“岗位建功”活动,努力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促进了和谐机关建设;组织了“爱岗敬业争先进,我为东营添光彩”演讲比赛,举办了全民健身月启动仪式和职工健美操比赛、趣味运动会、“三人制”篮球赛等系列活动;继续开展了救助特困职工活动,为市直机关16名特困职工申拨补助12800元;组织开展了“送温暖、献爱心”活134中共东营市委纪事动,市直部门单位共筹集送温暖资金50余万元,走访困难群众600余户。机关团组织进一步深化青年文明号创建活动,成立了市直机关单身青年联谊会,评选表彰了市直机关优秀团干部和优秀团员,增强了共青团组织的影响力和凝聚力。机关妇女组织大力学习宣传《妇女权益保障法》,不断提高维护妇女合法权益的能力,深入开展了“巾帼建功”竞赛、“和谐家庭”创建活动及以“关注贫困,共创和谐”为主题的爱心奉献活动等。
二、以机关党的建设推动机关建设,机关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成绩
(一)切实加强了对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的领导。市直机关各级党组织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体现工作优势,坚持以机关党的建设推进机关建设,以增进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不断探索构建和谐机关的新途径、新方法,把文明创建活动与和谐创建、平安创建等活动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充实创建内容、完善创建机制、扩大创建影响、提升创建水平,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促进了机关精神文明建设。
(二)紧贴机关实际,组织开展了多项主题教育活动。一是组织广大党员干部认真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大力弘扬和实践“和谐、诚信、创新、卓越”的东营精神,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建设得到了进一步加强。二是注重发挥机关文化建设的引领作用,进一步深化学习型党组织创建活动。坚持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各单位结合职能特点和工作实际,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学业务、学经济、学法律、学科技、学管理,形成了勤学苦练、比学赶帮的良好氛围。三是组织开展了纪念建党86周年系列活动。对市直机关庆祝建党86周年系列活动作岀具体安排,举办了庆祝建党86周年文艺晚会。各单位结合实际组织开展了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生动活泼的系列活动,起到了凝聚人心、鼓舞士气的效果,激发广大党员立足本职建功立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四是认真做好法制宣传教育。根据“五五”普法的规划要求,组织党员干部认真学习法律法规,年底举办了科以上干部普法考试。五是积极动员机关党员干部投身“三网”绿化工程。对有关工作提前介入,及早筹划安排,准备适时举办市直机关“三网”绿化启动仪式, 以实际行动推动全市“三网”绿化工程建设。
(三)发挥党建工作优势,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一是围绕“平安东营”建设,认真抓好防范和处理邪教工作。与市直机关24个部门签订了《2007年度防范和处理邪教工作目标责任书》。深入开展反邪教警示教育活动,开展了集中清理“法轮功”非法宣传品活动,建立了原“法轮功”练习者基本情况数据库,进行了回访和巩固教育工作。严格落实敏感期和重大节日值班,在各级“两会”、重大节日和十七大召开期间,工委抽出专门人员负责督导市直机关面上的维稳工作,确保了机关稳定。被市委、市政府表彰为防范与处理邪教工作先进单位、平安东营建设先进单位。二是认真抓好市直机关民兵队伍建设。年初组织432名基干民兵进行了点验。圆满完成了年度征兵工作,为部队输送合格新兵80名。三是组织开展了建设节约型机关活动。配合有关部门进行了专项督查考核。四是联合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开展了道路交通安全月宣传活动,与行政执法局联合开展了城区环境清洁工程。五是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组织有关部门到垦利县西宋乡举办“送戏下乡”活动,慰问市直驻垦利下派干部和西宋乡干部群众。积极开展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增强了机关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全年共组织各类文体活动260余场次,参加人数达近万人。2007年度,市直机关工会工委、团工委、妇工委分别被表市委各部门工作概况135彰为全市工会工作、共青团工作、妇女工作先进单位。
三、着力强化机关作风建设,营造良好发展环境我们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着力在转变机关作风、提升机关服务水平上下功夫,为营造良好发展环境,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一)扎实开展了“解放思想,改进作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教育活动。各级机关党组织把教育活动作为深化机关作风建设的重大举措,认真搞好学习,广泛征求意见,深入开展自查,切实进行整改。通过教育活动,机关面貌发生了较大改观,广大党员干部的责任意识、效率意识和服务意识明显增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能力得到了明显提高。
(二)积极推动机关服务品牌创建工作。对市直机关创建服务品牌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召开了创建服务品牌座谈会,总结推广了部分单位创建服务品牌的经验、做法,组织20多个市直部门和县区工委到青岛、烟台、德州等地进行了学习考察,印发了《关于在市直机关开展创建服务品牌活动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推动了机关服务品牌创建活动的开展。
(三)认真组织开展做好社会评议活动。根据市委要求,围绕全局意识、群众观念、服务质量、办事效率、廉洁守纪和工作业绩六个方面,组织市直99个单位的297名县级、科级和一般干部及36名在职市级领导干部对市直各部门单位进行了评议,推动了机关作风的转变。
(四)积极做好工委机关招商引资项目后续服务工作。协助山东康诺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解决了排污治理、质量检测等具体问题。该项目由浙江客商张英和淄博客商巩义柏合资兴建,占地42.5亩,已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890万元,5月份投产运营,年产值达420万元,实现利税70万元,为70余人提供了就业岗位。
四、着力提高整体素质,切实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
(一)扎实开展教育活动,工委班子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认真组织开展了“解放思想,改进作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教育活动。把加强班子自身建设作为落实教育活动长效机制的重要举措,进一步完善了领导班子议事、决策程序,认真落实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相结合的制度,做到日常工作相互沟通,重要事项集体研究,注重维护班子团结,班子成员之间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相互尊重,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增强。在教育活动综合考核中,工委班子及其成员的考核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得到了市委的充分肯定。
(二)不断强化教育管理,干部队伍和机关建设得到明显增强。一是抓学习培训。做到了“四个结合”,即:理论学习与调查研究相结合、与业务学习相结合、与改造主观世界相结合、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有效的提高了干部职工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去年以来,先后有10人次参加市里组织的各类学习培训。通过学习,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推动了工作开展。二是抓制度建设。按照用制度管人、管事的思路,不断探索规范化管理的路子和方法,各项工作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注重发挥机关支部作用,定期分析党员干部思想状况,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增强了机关的凝聚力、向心力,形成了风正气顺心齐劲足的良好氛围。三是抓服务型机关建设。进一步强化为市直机关服务、为党员服务的意识,不断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努力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做好表率。四是积极争取省工委的工作指导,注重与兄弟市工委的学习交流, 加强了对县区工委的工作指导。先后接待了济136中共东营市委纪事南、莱芜工委的学习交流和省工委领导及老干部的参观考察活动。在有2名同志参加市委党校的脱产培训,1名同志被抽调到了市直驻垦利下派工作队,机关人手少、工作头绪较多的情况下,大家加班加点,无私奉献,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得到了市委分管领导的充分肯定和市直部门单位的普遍好评。工委机关有1名同志当选市四次党代会代表和市六届人大代表,1名同志当选区人大代表,1名同志当选市纪委委员和区政协委员。
五、从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入手,进一步加强机关党风廉政建设
(一)继续抓好《实施纲要》和《具体意见》的落实。制定下发了《关于2007年市直机关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实施意见》,把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同党建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督查。市直各部门单位普遍制定了落实《实施纲要》和《具体意见》的实施办法,从抓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落实入手,把反腐倡廉各项任务细化分解,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网络。机关党组织充分履行职责,积极探索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加强党性修养和道德修养, 从思想上筑牢拒腐防变的防线。
(二)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教育。对市直机关党风廉政建设教育的学习时间、内容篇目等提出明确要求,并认真抓好督促落实。普遍开展了廉政文化进机关和警示教育活动,年内先后组织警示教育报告会10余场次,市直机关党员干部参加各类党风党纪教育15000余人次,在市直机关形成了“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浓厚氛围。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进一步增强了机关广大党员干部的党性意识、群众意识和廉洁自律意识。
(三)严格执纪执法,树立市直机关良好形象。调整充实了市直机关纪工委组成人员,完善了各项工作制度。认真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重点治理和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各级机关党组织切实履行职责,加强了科学发展观落实情况的监督,深入推进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严格遵守“五个不许”、“四大纪律”、“八项要求”,认真监督执行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若干规定,突出制度建设这个重点,加强了对权利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形成了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有效机制,树立了市直机关党员干部廉洁勤政、务实为民的良好形象。
附:市直机关党工委领导成员名单常务副书记:耿振东调研员:吴汝华副书记:王培林张永生胡永平纪工委书记:李如彬副调研员:扈春雷市委各部门工作概况137市委党校工作概况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赵福恩2007年,市委党校按照市委的统一部署,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十七大、省九次党代会、市四次党代会和全国、全省党校校长会议精神,以深入开展“解放思想,改进作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教育活动为动力,以争创全省一流党校为目标,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依法治校,从严办学,不断深化以教学、科研、管理为中心的各项改革,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的进展,综合办学能力和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水平有了新的提高。
一、创新思路,教学工作实现新突破适应干部教育培训新要求,进一步扩大办学规模,提高办学质量。全年共开设各类主体班次21期,超出年度计划11期;培训学员2138人,超出年度计划570人。
一是突出抓好主体班次教学。始终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的教学放在突出地位,围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等重大理论问题,突出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这条主线,开设了60多个教学新专题。实行“单元教学”、“板块教学”,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帮助学员加深对重大理论问题的理解和把握,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了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积极整合社会教育资源,聘请23位知名专家、市领导、部门负责人等为党校兼职教授,举办专题报告会14场次。改革学员管理办法,创新学员考核模式,采取定量测评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科学建立评价指标体系,严格对学员在校学习情况的考核,为组织部门考察任用干部提供了参考依据,这一做法得到中央组织部和省委组织部的肯定。
二是围绕全市工作大局开展教学。配合全市解放思想教育活动的开展,举办了解放思想专题研讨班,把解放思想教育贯穿于学员在校学习的始终。组织骨干教师到各县区、市直部门宣讲68场次,受教育干部6200余人次,为全市广大干部深刻理解市委决策,提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提供了理论引领。党的十七大召开之前,校委就专门进行研究,制定了具体的贯彻落实意见,得到市委主要领导同志的充分肯定。张秋波书记亲自到市委党校组织召开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座谈会,要求党校要在干部培训教育、宣讲辅导、理论研讨、实践调研四个方面做好表率。2007年11月22日—12月21日,在全省率先完成了全市县处级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轮训工作。选派骨干教师参加了全市十七大精神宣讲团,外出宣讲26场次。1名同志被省委组织部确定为全省宣传党的十七大精神30名骨干之一。贯彻落实“突破利津”战略,举办了3期利津县党政干部和致富能手培训班,完成了2个调研课题,发挥了党校应有的作用。
三是不断提高干部业余教育水平。坚持“一手抓稳定规模、一手抓办学质量”的原则,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全年共招收新学员453人,超出省委党校下达的招生计划53人,被授予“招生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争取省院支持新开设了在职研究生法学专业,招收法学专业研究生10名,实现了招生数量和专业设置的双突破。组织开展138中共东营市委纪事了全市党校系统业余教育教学质量检查,组织完成了11次考试和771名毕业学员的论文答辩工作,进一步规范了办学行为,维护了党校声誉。
二、提高质量,科研工作取得新进展紧紧围绕质量和实效两大主题,不断加大对重大现实问题的研究力度,在“出成果、出人才、上水平、求突破”上下功夫,取得了新的进展。
一是切实加大课题研究力度。进一步健全完善了以省级课题为龙头,以市社科重点研究课题和校级课题为补充的课题研究体系,先后立项、结项全省党校系统调研课题3项、贯彻省九次党代会精神调研课题6项、市社科研究课题2项、全市党校系统重点研究课题11项, 是立项课题最多的一年。
二是积极参与各类评奖、研讨活动。组织科研人员先后参与了全省党校系统优秀科研成果评奖、全市社科优秀科研成果评奖及各类理论研讨会,有34项成果获奖,是获奖成果最多的一年。
三是充分发挥科研的服务功能。围绕关系东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若干重大现实问题开展广泛深入的研究,共发表市级以上论文61篇,有3篇调查报告被市领导批转。在全市解放思想教育活动启动之前,就组织教研人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撰写了《关于全市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思想及作风状况的调查报告》。张秋波书记阅后,专门作出批示,指出党校对开展解放思想教育活动高度重视,超前谋划,提前介入,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形成的调查报告对指导教育活动很有价值,并批转教育活动办公室,用以指导全市教育活动。充分发挥校刊《黄河口论坛》的舆论阵地作用,全年共出版4期。其中解放思想教育活动专刊和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专刊各1期。
三、强化管理,服务保障能力有了新提高一是不断提高规范化管理水平。瞄准工作规范、科学有序、运转协调、扎实推进的总目标,进一步健全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周展现制度,突出抓好岗位职责和工作规范的落实,实行事前引导、事中控制、事后评估,全面推行精细化管理、标准化服务,做到了人人岗位职责明确、事事有人具体负责、件件得到有效落实,保证了各项工作的高效运转,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有了新的提高。
二是大力改善办学基础条件。牢固树立勤俭办学的宗旨,强化成本核算,加强物品购置和使用管理,抓好重点环节和部位的控制,提高资产使用效益,管理和运行成本进一步降低。加强对设施的维修维护,2号楼、5号楼的屋顶实施了重新防水,更换了供暖主管线和部分供水主管线,维修公共设施280多件(次)。制定实施了新的卫生保洁办法,被市双创工作领导小组授予“花园式单位”荣誉称号,为教职工和学员创造了优美舒适的工作学习环境。
三是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先后投资20余万元,用于软硬件设施的更新,协调市信息产业局,部署了“东营市办公服务系统”软件平台,为网络应用及办公自动化创造了条件。加快数字化图书馆建设步伐,投入6万余元购置了服务器和管理软件,建成了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管理系统,开通了独立域名网站,实现了采编、典藏、流通、检索的自动化管理,为教学科研提供了方便快捷的信息服务。
四是切实加强业务指导工作。进一步加强对各县区党校的业务指导,先后组织召开了全市党校校长会议,对年度工作作出部署;组织开展了2006年度主体班次、业教班次省级优秀教学奖评选活动,3名教师荣获全省党校系统市委各部门工作概况139优秀教学奖,1名教师被评为全省党校系统优秀教师;举办了全市党校系统教师进修班暨课堂教学观摩竞赛活动,锻炼教师队伍,提高教学质量。校领导深入各县区党校进行工作调研13次,在教学、科研、行政后勤等各个方面加强指导,促进了全市党校系统整体效能的充分发挥。
四、提升素质,干部队伍建设取得新成效一是不断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党的十七大召开后,校委认真组织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认真研读、深刻领会十七大文件精神,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推动工作。坚持围绕中心工作,服务全市大局,在全市开展的“解放思想,改进作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教育活动中,市委将党校纳入教育活动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并由一名副校长任指导组组长,负责28个市直单位的教育活动指导工作,体现了市委对党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信任。在对全市85个市直部门单位的教育活动考核中,党校名列第7位。
二是狠抓工作任务落实。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全省党校校长会议精神,召开了全市党校校长会议,确定了“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党校工作,以’解放思想,改进作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教育活动为动力,围绕一条主线,瞄准一个目标,发挥三个作用,打造五个品牌,推动党校工作再上新水平,为全面实施黄河三角洲开发战略培养更多高素质的干部,提供理论引领和智力支持”的办学新思路。省委党校常务副校长安世银同志到东营调研时,认为东营市委党校的中心意识、服务意识强,教学工作有创新性,内部管理有针对性,班子队伍建设抓得好,校园环境建设搞得好,各项工作做得好,给予了鼓励和肯定。
三是着力提高干部队伍素质。在全体教职工中组织开展了“学习方永刚忠诚党的干部教育事业,敬业精业做贡献”主题教育活动,进一步激发了全校上下干事创业、加快发展的热情。大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配合组织人事部门,公开考选了3名教研室主任和2名专职教师。举办了全市党校系统师资培训班,选派1名骨干教师赴新加坡培训,1名教师到清华大学参加培训,支持全体专职教师分别到中央党校和省委党校参加了十七大精神培训学习,为做好十七大精神的培训和宣讲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五、统筹兼顾,机关建设再上新水平一是抓好理论武装。制定了年度干部理论学习安排意见,采取举办辅导报告会、座谈讨论、理论研究等形式,深入开展了科学发展观、省九次党代会精神、市四次党代会精神、“6・25”讲话、十七大精神、党章等一系列集中学习教育活动。在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活动中,组织18名专职教师为全校教职工做学习辅导报告,不断加深了对十七大精神的理解和把握。
二是加强机关党的建设。以“加强作风建设,促进社会和谐”教育活动为主线,认真落实党员先进性教育长效机制,在坚持好每季度一次重温入党誓词、每月一次集中交党费、每周一次党员学习日的“三个一”教育活动的同时,创新建立了“党旗下讲话”制度,每季度由校领导为全校党员上党课,进一步强化了党员意识和党性观念。狠抓党风廉政建设不放松, 组织开展警示教育,做到了廉洁自律。
三是强化作风建设。深入开展“解放思想,改进作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教育活动,把作风建设确定为年度机关工作的重点,围绕理论武装、业务锻炼、文明塑造、能力培养四个方面,开展了集中学习教育活动和岗位练兵活动,大力倡导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良好风140中共东营市委纪事气,不断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加快党校发展上来。
四是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继续开展了争做“明星教师”和“优秀党校工作者”活动,营造了多做贡献、多创佳绩的浓厚氛围。深入开展“平安党校”创建活动,被市保密委授予“全市'四五’保密普法教育先进单位”荣誉称号,1名同志被评为“平安东营”建设先进个人。计划生育工作受到市委、市政府的通报表彰,被评为“人口与计划生育一类单位”。充分发挥群团组织作用,被授予“全市工会工作先进单位”、“妇女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附:市委党校领导成员名单全市党史工作概况市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陈金亮2007年,市委党史研究室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和十七大精神,扎实开展“解放思想,改进作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教育活动。紧紧围绕全市工作大局,以资政育人为根本任务,进一步深化党史研究工作,加强机关建设和内部管理,完成了全年各项工作目标任务,推动了党史工作全面健康发展,我室被授予 “全省党史系统先进集体”。
一、强化措施,真抓实干,全面完成本职工作任务根据中央、省委新的党史工作规划,按照市委要求和全市党史工作规划,进一步拓宽工作思路,强化工作措施,不断深化党史研究,扎实开展党史资料征集和编纂,积极组织和参与重要纪念活动,抓好党史宣传教育,加强对党史系统的业务指导和力量整合,扎扎实实推进各项工作。2007年在党史资料征集、本子编写、专题研究和宣传教育方面取得了新的成果。在全省党史成果评选中,我室编写的《中共东营市委纪事》、《高扬党旗写华章》、《中共东营地方史第二卷专题资料集》被评为山东省党史优秀成果二等奖。
抓好资料征编工作。完成了《中共山东年市委各部门工作概况141鉴》东营市承编任务,4月底有关资料、文章和图片及时上报省编委会。着力抓好《中共东营市委纪事(2007)》和《高扬党旗写华章》(原名《时代先锋》)两部书的征编出版工作。《中共东营市委纪事(2007)》作为市委党史研究室资政的一个重要平台,记录2006年市委的重要决策、重要会议、重要活动、党史大事、改革发展措施以及组织、宣传、政法、统战、党风党纪和武装工作等,全面反映了全市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和反腐倡廉建设情况,全书达90余万字。该书的出版,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提供了很好的资政借鉴。《高扬党旗写华章》一书是与市委组织部联合征编的,主要收录十六大以来受到中央和省、市委表彰的先进党组织、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的先进事迹,全书共收先进典型200个,图片200余幅,达50万字。该书的出版有力地弘扬了主旋律,很好地配合了全市各级对党的十七大精神的贯彻学习。
搞好专题研究工作。完成了省里安排的抗战课题调研任务,形成专题报告32篇,综合材料6卷,声像资料40卷,整个调研工作得到了省里的高度评价。完成了八路军山东抗日根据地专题研究任务,研究成果在八路军山东抗日根据地研究会组织的理论研讨会上作了交流发言。开展了“历届市委书记口述史”的征集工作,与历任东营市委书记取得了联系,得到了老领导的支持,协商了采访事宜,并征集到了部分宝贵资料。主动参与市级社会科学有关课题的研究,配合中心工作,开展调查研究,积极做好资政服务文章。在“解放思想,改进作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教育活动中撰写的专题文章《教育活动的多角度解析》被评为优秀论文。
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办好“东营党史”网站,通过网站宣传东营地区各级党组织领导人民取得的丰功伟绩,介绍党史工作“存史、资政、育人”的理论与实践,反映全市党史工作和党史研究状况,为领导决策提供借鉴,为党史工作者提供阵地,为广大党员干部、青少年学习党史提供理论、史料帮助,拓宽了党史宣传教育的领域和范围,在政务网站点击率中名列前茅。抓好机关刊物《东营党史》的编辑出版工作,努力增强刊物的可读性、知识性和信息量,促进了党史成果转化。围绕纪念毛泽东同志《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发表50周年,组织了理论研讨征文活动,共征集论文20篇,我室撰写的《正确处理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被评为优秀论文,参加了华东七省市理论研讨会,并发表在《党史研究与教学》上。围绕落实科学发展观撰写的理论文章《深化四个认识,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新农村建设》,入选山东省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理论研讨会,并收入省委宣传部编著的《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理论与实践》一书。在全省党史宣传教育工作研讨班上,我室作了《创新形式,提升内涵,大力促进党史宣教工作的开展》的典型发言。
积极拓展工作领域。开展了对党史纪念地和革命遗址的摸底调查工作,对全市16处革命遗址进行了登记造册,提请当地党委、政府加强对党史纪念场馆和党史教育基地的保护、修缮、开发、利用工作。确定了“充分利用我市革命文化资源服务旅游业发展”的重点项目,拓展了党史工作新路子。承办了全省党史主任会议现场会的组织工作,整个组织工作规范有序,得到省委党史研究室的高度评价。加强了对县区党史工作的业务指导,对《中共广饶地方史》第二卷、《中共垦利县地方史》第二卷、《东营区党史大事记》等书稿进行了审定。积极做好党史学会的工作,通过调查研究、组织活动等形式,加强会员间的联系,较好地发挥了学会在联系党史工作者方面的特殊作用。做好老干部来信来访工作。保持同老干部的通信联系,全年我们收到老干部来信20余封,都安排专人负责一一回信,解答了老干部提出的有关问题。接待老干部来访7人次,认真做好服务142中共东营市委纪事工作,得到了老干部的好评。同时也宣传、扩大了东营市的知名度,为树立东营的良好形象做了贡献。
二、认真开展教育活动,抓好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根据《中共东营市委关于在全市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中开展“解放思想,改进作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教育活动的意见》精神和市委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的部署,市委党史研究室从2007年2月上旬开始,在全室认真开展了“解放思想,改进作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教育活动。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整个活动按计划、分步骤扎实推进。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室领导班子高度重视这次教育活动,坚持把教育活动作为今年工作的头等大事来抓。认真研究制定本室教育活动实施方案,成立了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并抽调骨干力量组成活动办公室,具体负责教育活动的组织协调工作。
在教育活动各个阶段的工作中,始终注重从党史部门特点和党史工作实际出发,努力做好结合文章,务求取得实效。在学习动员、统一思想阶段,突出抓了“两个结合点”。一是结合党的思想路线发展演变的历史进程,深刻理解开展这次教育活动的重要意义。组织开展了“重温党史、解放思想”专题学习,引导党员干部站在历史的角度、全局的角度,深刻领会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思想路线形成的历史过程,深刻体会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时代背景,从而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二是结合对党的历次思想教育活动重点解决的问题研究,确定教育活动重点解决的问题。通过学习讨论、广泛征求意见,把重点定位在了“破旧”、“戒躁”、“防片”上,要求党史工作者“板凳须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为切实解放思想、转变作风奠定了基础。从党史部门特点和规律出发,对照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树立八个方面良好风气,对照市委提出的重点解决的六个方面的突出问题,密切联系党史部门实际,充实完善了党史工作者道德规范,即“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实事求是,博学多思;与时俱进,服务大局;求真务实,严谨治史;爱岗敬业,团结和谐;生活正派,情趣健康”,并以此作为整个教育活动特别是查摆问题的镜子和标尺。在制定措施、集中整改阶段,领导班子针对查找出的突出问题,结合干部职工和专题民主生活会提出的意见建议,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在总结验收、巩固提高阶段,运用好综合考核评价的成果,正确对待干部职工反映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明确了努力方向;强化措施,加大整改力度,推动整改措施落实,让干部职工见到实实在在的效果;从确保干部队伍健康成长党史事业全面科学发展出发,结合这次活动中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根据市委出台的以领导干部作风建设为重点的六个方面长效机制,建立完善本室的规章制度,形成解放思想、改进作风、推进落实科学发展的长效机制,不断巩固和扩大教育活动成果。我室在教育活动中的经验作法和理论文章,分别在市委教育活动《简报》、《东营日报》和《黄河口社会科学》发表推广。在市委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综合考核评价中,市委党史研究室名列第13位。
全面加强党史部门建设。认真学习贯彻全省党史工作会议精神,召开了全市党史工作会议,就做好全年的党史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市委分管领导出席并作了重要讲话。加强对干部职工的教育管理,突出抓好思想作风建设,促进了工作作风的转变和党史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切实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按照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要求,认真抓好全体党史工作者的政治理论教育。健全和完善学习教育制度,加强考核,确保取得实效。开展向先模人物学习活动,引导党史工作者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保持共产党员市委各部门工作概况143的先进性。大力加强业务建设,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培训,为全市党史工作者考察、学习、学术交流创造条件,努力使党史部门成为重视学习、善于学习、不断学习的“学习型”部门,成为善于进行理论思考、历史思考和现实思考的研究部门,成为开拓创新、求真务实、高效廉洁的工作部门。进一步加强制度化、规范化建设,不断完善决策目标、执行责任、考核监督机制。加大工作协调力度,抓好《东营市2006——2010年党史工作五年规划》的落实,强化了对县区党史工作的指导,年内以市委办公室名义下发和转发了关于党史工作的有关文件,对全市党史工作进行了调度和部署。通过积极努力,在市县两级党史部门促成了一种真抓实干、共促发展的工作格局。
扎实做好联系村帮扶工作,提高干部队伍的实际工作能力。按照市委统一部署和要求,我室负责联系河口区太平乡仁义村工作。室领导班子高度重视,把联系帮扶当作重要工作认真抓好落实。努力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全面加强村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帮助村里进一步理清了发展思路,积极探索符合村情实际的发展路子。大力发展多种经营,帮助村里联系外输劳务50人,使全村经济收入普遍提高,群众生活进一步改善。积极协调资金、技术,帮助村里整修水利排灌设施,改善了生产生活条件。积极开展“连民心送温暖”活动,做好扶贫救济工作,让群众得到实惠。我们通过与村两委班子的共同努力,全村的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村民生活得到进一步改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步伐进一步加快,初步实现了市委确定的帮扶工作目标。派出干部在联系帮扶工作中,加深了对人民群众的感情,经受了实际工作锻炼,增长了才干。
三、落实好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建设廉洁勤政的领导班子抓好领导干部廉洁自律。认真学习和贯彻落实中央《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管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严格执行中央和省、市委作岀的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各项规定,遵守好中央提出的八项要求,抓紧抓好全室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根据中央和省、市委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规定和要求,研究制定了《2007年市委党史研究室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实施意见》,切实抓好组织实施。认真开展了集中警示教育和“加强作风建设,促进社会和谐”主题教育活动,开展了廉政文化“六进”活动,室领导带头讲廉政党课,营造了党风廉政建设的健康氛围。按照责任分工,严格履行领导责任,重大党风廉政建设问题班子主要负责同志亲自抓,负总责;班子其他成员对分管科室负责,认真落实追究责任制制度。对领导干部在通讯工具、公务接待、公务用车方面,严格按照有关制度加以规范,按照统一部署和要求完成了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各项清理工作。坚持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同工作目标结合起来进行考核检查,加强单位内部人、财、物的管理。牢固树立勤俭办事业的思想,反对奢侈浪费,确保了单位无任何违规违纪事件发生。
认真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坚持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凡是重大问题包括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重要工作安排、机关建设、组织人事、财务开支等事项,都由主任办公会议研究决定。坚持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坚决反对搞特殊化。坚持按要求定期开好民主生活会,会前广泛征求群众意见,会上积极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针对存在的不足,迅速采取得力措施,着力抓好整改。坚持搞五湖四海,反对划小圈子,促进了团结,弘扬了正气。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严格按照标准和规定程序推荐干部及决定干部任免,做到了公开、公平、公正选拔任用干部。144中共东营市委纪事全面推行政务公开。公开的范围主要是单位内部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重大事宜和其他需要公开的事项。具体内容包括单位的主要职责,财务执行情况,干部选拔任用、奖惩、表彰、年度考核和发展党员情况,理论学习、干部教育培训情况,勤政廉政情况等有关方面情况。在公开形式上根据本室的工作性质、特点和基本情况,实行了有组织、有计划、分层次地公开,最大程度地增加了工作透明度。
四、以思想道德建设和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为重点,全面落实精神文明建设各项目标任务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突出思想道德建设和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两个重点,扎实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各项工作,不断提升全室干部职工的文明素质。
抓好思想道德建设。把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以及省第九次党代会、市第四次党代会精神,作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首要任务, 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不断提高全市党史工作水平,市委党史研究室在全市党史系统下发了《关于在全市党史系统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的通知》。要求全市党史工作者深入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认真研读胡锦涛同志的报告和大会其他重要文件,全面准确学习领会精神实质,把思想认识高度统一到党的十七大提出的重大理论观点、重大战略思想和重大工作部署上来。要牢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科学定位、丰富内涵、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自觉做到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党史工作全局、指导党史工作实践。要明确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指导思想、总体布局、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史工作。我室撰写的《把改革开放事业继续推向前进》专题文章在《东营日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专栏”全文发表。2007年,为市委组织部、市委党校、人事局组织的各班次讲授党课、介绍工作经验计16课时以上。加强学习,努力提高全员的整体素质和能力。坚持好班子中心组学习制度,抓好理论学习。结合工作实际,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建立了严格的学习制度,确保了学习时间和效果,营造了浓厚的学习研究氛围。在年底全市干部理论、普法等考试中,我室成绩名列前茅。在学好政治理论的同时,注重安排好业务学习。重点学习了党史业务理论知识、学科知识和研究方法,提高了党史队伍的整体素质和中共党史研究水平。深入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完善职业行为规范,深入开展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在干部职工中大力倡树淡泊名利的奉公精神,辛苦修史的敬业精神,艰苦奋斗的开拓精神,清苦俭朴的奉献精神。积极参与“信用东营”建设,加强干部职工的信用道德教育,倡树诚实守信的良好风气,努力争创文明机关。
开展好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积极参与创建文明城市及“文明东营”活动,充分发挥党史部门的职能,完成好担负的职责任务。重视和加强关心下一代工作,做到了有组织、有队伍、有阵地、有活动。积极开展移风易俗宣传教育,单位内及干部职工家庭文明节俭蔚成风气。组织全室干部职工积极参加全市组织的文体活动和募捐、送温暖等社会公益活动,“七一”期间走访慰问了本室所联系村的老党员,送去了慰问金和面粉、食油。参加了“东营市万人健步跑”活动,职工参与率达到100%。组织好义务献血活动,完成了献血任务。单位内部有计划的组织开展一些群众性文体活动,陶冶了干部职工的情操,增强了集体的凝聚力。重阳节、春节等传统节日期间,室领导班子成员带头走访慰问退休老同志,帮助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认真抓好计划生育和卫生工作,扎实推进“平安东营”建设,市委各部门工作概况145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确保了单位平安和谐。
附:市委党史研究室领导成员名单副主任:陈金亮綦俊霞副调研员:丁月照东营日报社工作概况东营日报社党委书记张乃行2007年,东营日报社全体干部职工以永不满足、争创一流的精神,以锐意改革、不断创新的勇气,以脚踏实地、敬业奉献的作风,牢记使命,扎实工作,圆满完成了2007年的主要工作任务,各项事业建设迈上了新的台阶,受到了市委、市政府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充分肯定,得到了社会各界和广大读者的高度评价。东营日报社已连续七年保持省级文明单位和全省新闻系统文明单位称号,连续十年保持全省报纸印刷质量优质奖,连续四届在“山东省精品工程”评选中均有作品入选。
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不断提升宣传水平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始终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着力在发挥主流媒体作用、提升舆论影响力上下功夫。
1、服务工作大局有了新突破。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和重大部署,精心策划,周密组织,大力宣传我市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优化经济结构,提高运行质量,保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新举措、新进展,顺利出色地完成了各项重大报道任务和重大宣传战役,营造了良好舆论环境。对党的十七大,市里的重要会议、重大活动、重点工作,拿出充足的版面,开辟专题栏目,采用系列综述、系列评论、追踪报道、深度解读、图文报道等多种形式,予以充分报道。旅博会期间,推出的母亲河取土大型文化宣传活动取得圆满成功。市委张秋波书记对这项活动给予高度评价。他在批示中强调:“这次活动收到了显著成效,对推动西扩、提高东营的知名度产生了重要影响。这种紧跟中心、服务大局的责任意识值得各部门学习。”同时,还着力办好《内参》,对促进工作落实、服务领导决策发挥了积极作用。有针对性地围绕黄河水城建设、旅游产业发展、城市建设、农村发展、下派帮扶等多个方面提出意见和建议,引起市委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推动了有关问题的解决。
2、媒体宣传质量有了新提高。进一步整合了编采人力资源和新闻资源,重新调整了编采机构设置,优化了编采运行机制,使媒体宣传呈现出新的局面。《加快推进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系列评论得到了省委宣传部第48期《新闻阅评》的高度评价。晚报着力刊登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