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黄河南展宽工程及龙居展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龙居镇志》 图书
唯一号: 151320020210013109
颗粒名称: 第三节 黄河南展宽工程及龙居展区
分类号: TV882.1
页数: 5
页码: 175-179
摘要: 本段描述的是2007年,黄河南展区房台拓展工程被列为东营市政府重点工程之一,当年年底,龙居镇实施圈张、林家、陈家、赵家4个村、2处房台的於筑,占地739亩,土方169万立方米,投资845万元。2008年初,又组织实施老于、王家、打渔张、吕家、蒋家5个村、3处房台的於筑,占地717亩,土方124万立方米,投资619万元。提高了黄河展区群众生产生活质量,改善了黄河展区的农村面貌。
关键词: 黄河 黄河展宽工程 龙居镇

内容

黄河人东营市境折向东北进入了长达30公里的“窄胡同”。这段河道南起东营区龙居镇老于村,北至利津县王庄,河道堤距一般1公里左右,最窄处的小李险工段仅460米。夏汛,洪水常常涌入“窄胡同”,涨满河槽,两堤吃紧,时有险情、凌汛,一旦水凌卡塞,水位陡涨(1955年冬卡凌刘家夹河21小时水位涨高4.9米),险情更大。据有关资料记载,这段河道从官堤筑起至国民党在河南花园口决堤改道汇淮人海(1883—1938)55年间,有23个年份决溢成灾,计决口70处,80个口门。过去决溢成灾,时因堤防单薄或管理不善,但河道狭窄是重要因素。解放后,党和政府虽尽了最大努力,建国初期,这河段的左岸还发生两次决口(1951年3月1日利津王庄,1955年1月29日利津五庄)。1961-1968年,国家石油部提出黄河两岸确保堤防的议题,经专家论证,提出了展宽“窄胡同”的意向。直到1970年,水电部副部长钱正英会同山东黄委、胜利油田的负责人,进行实地勘察,确定了“南展、北分、东大堤”等近期河道治理意见。随之惠民地区黄河修防处组织查勘规划队,提出规划报告。于1971年9月水电部报经国家计委批准,兴建黄河南展宽工程。
  黄河南展宽工程主旨是:主要以防凌防洪为主,如遇洪水或卡凌,开闸分水,确保油田生产开发和下游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其次放淤灌溉,改变展区生产条件。展宽工程涉及博兴的乔庄(老于、王家、刘家1983年归龙居)、龙居(1984年属牛庄区)、垦利县的董集、辛庄、宁海等6处公社71个大队,面积23.3平方公里。平均展宽河道3.5公里,整个工程有:变单式河道为复式河道,修筑展宽大堤,原临河大堤兴建麻湾、曹店、分凌分洪闸和章丘屋子泄水闸,展宽堤上兴建大孙、清户干、王营、胜干等5处泄水闸,修筑展区村房台38个,搬迁安置人口4.89万人,调整展区内外排灌系统。
  南展工程自1971年10月动工。整个工程由惠民地区所属11个县和农建一师三团的民工,山东水利厅安装队,山东黄河河务局安装队,黑龙江混江工程局安装队,惠民地区水利专业队及省河务局、微山、荷泽、惠民等黄河系统的干部工人计24.6万人次先后参与施工。1978年底完成了主体工程,总投资5252.09万元。
  南展堤工程,自博兴县老于家村(今属东营区龙居镇)皇坝接临黄堤起,至垦利西冯临黄堤相接止,总长38.651公里。1971年冬至1972年冬,由邹平、桓台、高青、博兴、垦利、广饶、利津7县调集劳力98348人次,分三期施工,第一期1971年10月26日至12月6日,出工43934人,完成土方438.02万立方米,第二期1972年3月14日至5月16日,出工41189人,完成土方260.21万立方米;第三期1972年11月8日至12月29日,出工22225人,完成土方172.52万立方米。用工398.58万工日。南展堤永久占地3627亩,施工取土挖用土地14320亩。
  麻湾分凌分洪闸位于展宽区上端的临河堤上,1972年10月9日开工,1974年10月竣工。
  曹店分洪放淤闸,位于临河堤打渔张险工段,1971年10月26日开工,1973年4月竣工(1982年作废)。
  展区内建房台38个(龙居镇15个),出工12万人,1972年动工,1977年基本完成。38个房台总面积328万平方米,永久性占地4265亩,挖压土地19711亩,共计土方1859.43万立方米,投资1875.79万元。
  展区群众搬迁,自1975年始,展区河道内有当时龙居公社的19个行政村,按每人45平方米(包括集体房屋、街道面积)安排。至1979年6月底,百分之八十已搬新居。是年汛期,展区群众要求放淤改良展宽河道的土地,经中共惠民地委批准,启麻湾防凌防洪闸,进行全展区大放淤,恰遇是年河枯,水断流,放淤未成,同时对麻湾管区的林业造成很大损失。
  1980年底,最终核实,展宽区内共计房屋80142间(其中公共房屋915间),房屋搬迁费每间正房国家补助130元,粮食指标60斤,木材0.01立方米,煤60斤。国家共支付房屋拆迁费1079.84万元,粮食指标432.93万斤,煤1490吨,木材2981.5立方米。在拆迁房屋的过程中,展区人民由于拆迁任务量大、面广,拆迁时间冗长,时遇阴雨,苦不堪言,在经济上受到的损失难以估算。
  黄河南展区龙居镇展区的情况展区是南展宽大坝与临黄大坝之间的区域。在这个区域内,龙居镇有19个村,即打渔张、蒋家、吕家、曹店、北李、三里、赵家、陈家、林家、圈张、董王、谢何、小麻湾、麻一、麻二、麻三、刘家、王家、老于。有耕地23333亩(被南展征用12000亩),3190户,12740人,分别占龙居镇总耕地、总人口的37.5%和21%。
  过去,黄河南展宽前,这里林茂农丰。50年代,当地农民翻红压沙,60年代,当地农民植树造林。经过20多年的艰苦奋斗,改变了生态环境,于70年代初,这里粮棉油菜全面发展,粮食有余。现在的管区(原小公社)和老于村曾分别被惠民地区和博兴县授予先进单位,谢何村被授予惠民地区发展林业的八面红旗单位之一。谢何村1976年仅柳权、柳杆、柳编等林业生产收入就在25万元以上。农民回忆说:“白天看不见村庄,晚上看不见灯光,春天有绿叶,夏天有乘凉,秋天有果实,冬天有热炕。”
  80年代,展区的发展引起各级党政部门的重视,1980年,惠民地区以淤压沙,组织了一次大放淤。事前,大量构筑淤堤,大量砍伐树木,迎接淤灌,但放淤未成,给展区人民增添了困难,自此,展区发展一蹶不振。1982年,龙居公社在博兴县政府的扶持下,建立了麻湾电灌站,扩大水浇面积7000亩。东营市建立后,市、区党政领导多次到展区现场办公,解决实际问题,麻湾灌区的设立,渠首工程的建设,唤醒了展区农业的复苏。展区农民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努力拼搏,恢复生态环境,治理风、沙、旱、涝、碱,积极发展农业生产。龙居乡政府计划将麻湾总干渠以南,展区三角地带的3000亩沙荒地改为稻田,筹措资金70万元,开挖沟渠,修建桥涵,动土40万立方米,整平土地2000亩,老于、王家两村,在民政局的扶持下,修建电灌站,使两个村1500亩地浇上了水。他们决心经过艰苦奋斗,把贫穷落后面貌彻底改变。但在踟年代末,展区的困难还不少,问题也不少。一是土地大量减少。展区内19个村庄,在展宽工程前,有耕地36000亩,展宽工程后有23000亩,减少12000亩。人均占地由展前的2.9亩,减少到展后的1.7亩。麻二村有262人,50多亩地,平均每人占有0.098亩。二是土地沙碱化严重。1937年黄河大决口,这里沙厚度平均1.5米,最高的沙丘4.5米,地貌凹凸不平,四季风沙不停。建国后,经过一、二十年的治理,于70年代初,出现了前边提到的林茂农丰的景象。1972年黄河南展工程开始建设,改变了这里的地理环境。展区内北高南低,西面黄河,东靠展宽大堤,五干贯穿东西。由于展宽工程建设水利设施不配套,生态环境失去平衡,土地盐碱化日趋严重,又出现了光秃秃的沙碱地。这里属滨海盐碱土质,据化验,重地片含盐量在1%,地下水位只要在1.7米以上,碱就会翻上来。境内土地被洇碱地8000多亩,占展区耕地面积的三分之一。三是生产条件差。农田水利建设设施不配套,背靠黄河浇不上水,展区仅有7000亩水浇地,尚有16000亩土地旱不能浇,涝不能排。
  清户闸是展宽工程建设时统一建造的排水闸。此闸在垦利地界,属垦利管辖。利用清户闸排水,可使展区16个村庄、展区外7个村庄2万多亩耕地免遭内涝,由于此闸涉及两个县、区,排水问题未能解决。其次是土地不平,交通不便。部分村庄,如小麻湾、谢何、三里等村远离耕地五六里,风多、沙多、路不好走,下地劳动来回往返两个多小时。由此,也促使此地农民耕作、种、收粗放,未能地尽其力,浪费土地资源。四是展区农民生活比较贫困。展区内19个村,1988年人均占有粮食130公斤,人均收入300元;1989年人均占有粮食169.6公斤,人均收入409.2元,大大低于展区外的农民收入。张、蒋、吕、刘家、麻二五个村,488户,2214人,常年大部时间靠吃返销粮和到集市买粮度日。王家、老于等村40%的农户在温饱水平线上,60%的农户,每年春节后就缺粮、断粮。展区每年春季缺粮在百万斤以上。另一方面的困难是居住难和吃水难。展区内迁移房台的村,刚搬迁时,宅基地包括庭院、街道和公共场所人均占有45平方米,至90年代初由于人口增加每人占有不足20平方米,住房十分紧张。由此引起家庭纠纷、民事纠纷不断出现。展区内19个村只有一个村用上了自来水,其他村都是远距离挑水,吃水难已成为展区农民盼望解决的问题。龙居乡展区农民,对南展工程是有贡献的。南展占用的土地是低价征用的。当时征用1亩地,平均仅25元,12000亩,只付给他们30万元。若按现在征用土地价格计算,两者之间相差太大。展区农民识大体、顾大局、牺牲局部利益,顾全黄河安危的精神是可贵的。
  1978年,惠民行署决定利用曹店引黄闸给垦利县淤地造田。时任行署农委主任王法尧主持召开有垦利县府、龙居公社和打渔张、蒋家、吕家三村负责人参加的座谈会。引黄出水流经张、蒋、吕三村的土地,淤后造成土地寸草不长,小风揭不开锅,大风迷了路。在原土地上覆盖了3米厚的沙,严重沙化。会后,惠民行暑决定暂拔给张、蒋、吕三村每人每天1斤粮、1斤煤、1角钱,连续三年不变。为解长久之计,惠民行署协调,让垦利县借给张、蒋、吕三村3000亩耕地。张、蒋、吕三村,根据人口和占地多少,领取了垦利县制发的借地证,蒋家借地668亩,吕家借地1076亩,张家借地778.3亩。从1982年4月执行。
  1990年龙居乡党委和政府对南展区农业开发做出规划,要在几年内从赵家中沟北搞棉改2000亩,整平土地8000亩,在老堤以东淤灌压沙7000亩,营造经济林1000亩,建电灌站两座(滩区流动1座,曹店五千固定l座)。农民生产生活方面:(一)解决18个村吃水问题,每村打机井1眼,配置1台压力罐。(二)解决谢何等13个村住房难,利用黄河淤房台。(三)修建谢何、三里生产路。1990年7月24—26日,市委副书记赵芳清来龙居乡现场办公,26日召开了清户闸问题有关人员会议,会后经多方努力,清户闸被打开,终于解决了黄河展区内21个村的2.7万亩地旱不能浇、涝不能排的问题。
  1993年,原省人大副主任李晔、原市人大主任唐生海、副主任李献军、副市长李吉祥、区委书记冯彦荣等先后多次到展区走访慰问特困户,详细了解其生产、生活和家庭收入情况,并就如何解决群众生活问题提出指导意见。随即,区委、区府在展区内开展扶贫工作,在展区内连续二年综合开发2万亩低产田改造工程,沟、渠、路、林、桥、涵、闸配套。经过一系列有力措施,当前生态环境大有改观。
  2007年,黄河南展区房台拓展工程被列为东营市政府重点工程之一,当年年底,龙居镇实施圈张、林家、陈家、赵家4个村、2处房台的於筑,占地739亩,土方169万立方米,投资845万元。2008年初,又组织实施老于、王家、打渔张、吕家、蒋家5个村、3处房台的於筑,占地717亩,土方124万立方米,投资619万元。提高了黄河展区群众生产生活质量,改善了黄河展区的农村面貌。

知识出处

龙居镇志

《龙居镇志》

出版地:2009.3

该志下限为2007年,主要记述从行政区、地理环境、居民、农业、畜牧与水产、林业、科学技术、商业、乡镇企业、金融、民政、教育、卫生等24编。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