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出处: | 《龙居镇志》 图书 |
唯一号: | 151320020210013103 |
颗粒名称: | 第二节 农业机械 |
分类号: | S22 |
页数: | 5 |
页码: | 165-169 |
摘要: | 建国以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农业机械的发展,开始引进使用农机具,并逐步发展。 动力机械。20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陆续引进柴油机、拖拉机、汽油机、电动机。“195”型柴油机是当地的主要机型。拖拉机型有东方红系列、履带拖拉机、铁牛、上海、泰山等系列轮式拖拉机。1980年后,龙居乡农业机械化大发展,大中型拖拉机尤其是小型拖拉机逐渐增多,农用汽车、电动机使用不断增多。因车成本高,用汽油机者甚少。1997年,二甲村村民张秀伦购进一台大型联合收割机,2000年,全乡拥有柴油机1339台,6132千瓦;电动机257台,2814千瓦;各类拖拉机379台,4354千瓦;农用三轮车912辆,10027千瓦;农用汽车34辆,1946千瓦;联合收割机6台,221千瓦。2007年,全镇拥有柴油机2200台,11000千瓦;电动机480台,5280千瓦;各类拖拉机600台,6900千瓦;农用三轮车4600辆,50600千瓦;农用汽车180辆,11820千瓦;联合收割机16台,592千瓦。 配套农机具。50年代末,开始引进各种农机具,至80年代,耕播、收打、排灌、植保、加工、运输以及农田基本建设等农具逐步配套,农业机械化作业量逐年增长。至1990年全部土地达到用机械翻、耙、压。麦田80%的土地用机械起垄、播种。另外脱谷扬场、农副产品加工、农业运输基本上实现了机械化和半机械化。 由于农业机械的增多,解决了生产力,提高了农业生产水平,促进了农业发展。2000年后,全乡秋翻机械化程度达到100%,春夏秋三季,拖拉机、旋耕机遍布于田野。笨重的铁木犁被拖拉机所代替。 2007年,粮食脱粒、粮米加工、油料加工、饲料加工、木材加工等,都实现了机械化。 1984- 2007年龙居镇(乡)农业机械作业量统计表 单位:万亩、万吨耕播机具。其机型有机引犁、机引耙、播种机、旋耕机、中耕机。60年代末,境内机引犁开始使用。80年代至2007年引进使用旋耕犁、镇压器、合墒器以及扶梗器。 收脱机具。其机型有割晒机、脱粒机、联合收割机。自80年代起,与泰山-12配套的割晒机在本乡推广使用。90年代此机型迅速增多。2000年全乡拥有割晒机161台。各类脱粒机从60年代末开始引进使用,拥有量逐年增加,至2007年三净脱粒机在农村广泛应用,全镇共有三净脱粒机501台,联合收割机6台。排灌机具主要以柴油机、电动机作动力配套使用的离心泵为主,全乡拥有1550台。 植保机具。50年代始,农村使用手动单管压缩喷雾器。70年代,开始引进机动喷雾器。80年代,引进背负式机动喷雾器,并广泛使用,2007年全乡拥有机动喷雾器537台。 加工机具。主要有对辊WF-66型磨面机和锥磨275型磨面机,N-400和6NS -20型碾米机,红旗450、370和FIC -48A型粉碎机,以及轧花机、铡草机等。2007年全乡共有各类加工农机具265台(件)。 运输机具。主要是拖拉机配套的两轮和四轮拖斗,农用三轮车、四轮汽车。 农田基本建设机具。主要有推土机、小型挖掘机。2007年全乡共有各类农田基本建设机具26台。 1968年12月,由博兴县乔庄国营拖拉机站解体划为各公社管理,由乔庄拖拉机站分来C-47胶轮拖拉机一台,58东方红55型链轨车两台。是年,龙居成立了拖拉机站驻龙居铁木厂。1970年3月迁崔家村北。建立东营区后,改为农业机械管理站。1996年迁至水利站。2000年,机构改革,农机站并人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1968- 2002年农机站负责人一览表 |
关键词: | 农业机械 机构学 龙居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