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龙居镇志》 图书
唯一号: 151320020210013032
颗粒名称: 概述
分类号: K295.25
页数: 8
页码: 1-8
摘要: 龙居镇位于东营区西部,距区政府驻地30公里,地处东经118。15,0”—118。22,30”与北纬37。17,30"—37。27,25”之间,东邻史口、牛庄二镇,西依黄河,南至博兴县,北与垦利县接壤。黄河由南向北流经境内12.18公里。总面积106.63平方公里,下设6个管理区,55个行政村,总人口35528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962人。
关键词: 乡镇 概述 龙居镇

内容

龙居镇位于东营区西部,距区政府驻地30公里,地处东经118。15,0”—118。22,30”与北纬37。17,30"—37。27,25”之间,东邻史口、牛庄二镇,西依黄河,南至博兴县,北与垦利县接壤。黄河由南向北流经境内12.18公里。总面积106.63平方公里,下设6个管理区,55个行政村,总人口35528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962人。
  一
  龙居有古老的文明历史,历为蒲台县地。1942年至1944年春,龙居为“广(饶)博(兴)蒲(台)”三边行政委员会所辖,“三边”政府撤销后,龙居一带恢复原属蒲台县四区。1956年蒲台县并入博兴县,1958年10月建龙居人民公社。同年11月龙居人民公社划归广饶县,1961年10月复归博兴县。1983年10月龙居划归东营市牛庄区,暂由广饶县代管。1984年7月撤社建乡,属牛庄区管辖。1987年7月牛庄区与东营区合并为东营区,龙居乡由东营区管辖。2001年12月撤乡建镇,改称东营区龙居镇。
  据出土文物考证,早在4000年前,龙居已有人类繁衍生息。殷为蒲姑国领地,周为齐地,秦属齐郡,西汉时属千乘郡湿沃县,东汉时属乐安国湿沃县;三国时属青州齐郡,归魏管辖;西晋、南北朝属乐安郡湿沃县,隋、唐、宋、金均隶属渤海郡蒲台县,元、明、清继之。民国时期,境域隶属蒲台县。明朝洪武、永乐年间,大批移民自山西洪洞、直隶枣强迁移至此,构成境内居民的主体。自此,这片土地人烟渐多。历代人民为开发、耕耘这片古老的土地,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创造了古老灿烂的文化。
  二
  龙居镇境内地势平坦,东、南、中部为平原,西部、西南部系黄河决口冲积沙地,有滩涂地、浅平地、微斜平地,海拔7—11米之间,年均降雨量554毫米,且集中在夏秋两季。黄河是境内唯一自然河流,也是龙居镇主要淡水资源。
  龙居镇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光照充足,四季分明,历年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凉爽多晴天,冬季寒冷少雪,历年平均气温12.3。C,全年日照量为2750小时,无霜期在200天左右,最大雪厚度17厘米,最大冻土厚度0.64米。农耕条件优越,盛产小麦、玉米、棉花、大豆、花生,1994年以来发展植桑养蚕,渐成主导产业。果品主要有苹果、葡萄等,麻湾西瓜较出名。矿物资源主要是石油。
  三
  龙居具有光荣的革命斗争历史。抗日战争初期,在济南求学的张范(原名张奉先)、张英瑞,受中共党组织的影响和教育,阅读进步书刊,并利用书信或回乡度假的机会,向亲友乡邻宣传抗日救国的重大意义。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张英瑞在济南中学组织学生参加游行示威,抗议国民党的不抵抗政策。张范联合陈楚、岳拙园等组织“赴南京学生抗日救亡请愿团,”成为抗日救亡的先锋战士。
  1940年方家村一带的儿童团站岗、放哨、盘查行人,给八路军送情报,拥军优属,为积极报名入伍的军属送匾,并利用组织秧歌队、贴标语等形式宣传抗日政策。张炳乾原是十三图村私塾先生,他及母亲积极为抗日救国出力,日伪军“扫荡”时,八路军独立营缺乏粮食,他给送去粮米700多斤,为打败日本侵略军做出了贡献。
  1945年第一次大参军,辖区3天时间报名1000多人,近500人人伍。山谷屯(自然村)全村仅340人,就有32名青年参军,编为一个排。
  解放战争时期,辖区人民在人力、物力、财力方面全力以赴支援祖国解放事业,民工配合主力部队先后参加鲁南战役、莱芜战役、潍县战役、济南战役、淮海战役,转战山东、江苏、河南等地。辖区从1948年3月起,在支援潍县、济南、淮海等战役中,出动大小车辆300余辆,运送粮食30多万斤、柴草6万多斤,捐款30多万元,做军鞋袜400多双,参战民兵200多人,担架团、挑运团民工300多人。淮海战役后,有300多名民工随解放军渡江支前。
  解放战争年代,辖区有136名烈士为国捐躯,他们的英名将流芳千古,永垂不朽!还有因公负伤致残者,他们的功绩将载人史册!
  建国初,广大优秀青年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积极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走上抗美援朝第一线。辖区拥军优属、拥政爱民活动开展得轰轰烈烈,为保卫和建设社会主义伟大祖国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四
  龙居历来以农业为主,经济发展缓慢。及元末,境内战争连年、灾荒频繁,致使田园荒芜、人口锐减。明初,多次从山西等地移民境内,经济渐趋恢复;明中叶,土地兼并加剧,“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官贪吏虐,民不聊生;明末,灾荒连年,饿殍载道,民生凋敝,百业萧条。明末清初,军阀混战、兵匪为患,苛捐杂税多如牛毛,农村破落,农业发展停滞,粮食亩产仅百斤左右。
  抗日战争时期,日军疯狂实施“三光”(抢光、烧光、杀光)政策,境内土地荒芜,人口大减,有的村70%的户外逃。加之日军残酷的掠夺和封锁,经济濒临崩溃,群众被迫以塘泥染布、打石取火,生活极度贫困。1944年,蒲台解放后,经济开始恢复。
  解放战争时期,工、农、商业再遭破坏,通货恶性膨胀,交易多以麦粮充作货币。
  建国后,国民经济日趋发展。1950年至1951年,完成土地改革,颁发土地证,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实现了农民所有制,解放了生产力,建国前遭受破坏的农业、工业、商业、交通运输业等得以迅速恢复,结束了贫苦农民逃荒要饭的悲惨局面。
  1953年至1956年,在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指引下,采取由临时互助组、常年互助组向初级农业社、高级农业社逐步过渡的形式,将个体所有制转变为集体所有制;将分散的手工业、建筑业、运输业逐步过渡为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通过公私合营和过渡为供销社职工等形式,完成了对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生产关系的重大变革,虽有要求过急或工作过于简单化等缺点,但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1958年,开展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一度泛滥,国民经济遭到破坏。1957年反右派,1959年“反右倾”,急躁冒进的左倾错误愈演愈烈,挫伤了一部分人的积极性。1959年至1961年的三年受左倾错误影响,加之严重的自然灾害,工农业生产遭到破坏,农业总产量退回到建国初期的水平,人民生活极度困难。
  1962年至1966年,认真贯彻了中共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和《农业六十条》、《工业七十条》、《商业四十条》等政策,总结经验,纠正错误,加强了农业这个基础,农村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
  1966年5月,开始了长达10年的“文化大革命”。1967年始,开展“农业学大寨”运动,1970年3月,先后开展了清理阶级队伍和“一打三反”运动,1971年2月,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抵制和排除了派性干扰,狠抓党的思想建设与组织建设,社会秩序开始好转。1976年10月,中共中央一举粉碎了“江青反革命集团”,“文化大革命”宣告结束。
  1978年之后,认真贯彻执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拨乱反正,正本清源,彻底纠正了左倾错误。农村推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整了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依靠科技兴社,发展高效农业,建立健全农村服务体系,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农业机械化有了长足发展,同时实行科学种田,推广优良品种和配方施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实行立体种植,花生、西瓜、畜牧成为龙居的三大主导产业,粮棉油产量逐年上升。农业由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化。1990年社会总产值3966万元,人均纯收入654元;2000年国内总产值2.48亿元,人均纯收入2150元;2007年社会总产值8.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166元,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5亿元。人民群众居住条件明显改善,生活用品日渐丰富。
  随着农村经济发展,根据“改革、开放、搞活”的方针,在工商、交通运输、财贸金融等部门推行经济体制改革,包括实行政企职责分开、扩大企业自主权、改革企业领导干部制度、推行厂长(经理)负责制、经济承包责任制、改革国营商业和供销社体制、发展多种经济形式和经营方式等。乡社企业、个体私营经济如雨后春笋迅猛发展。农村集贸市场一派繁荣。同时,乡村建设大见成效,农村旧貌换新颜。
  五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开展一系列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活动,文教、卫生、科技等各项事业有了很大发展。1949年,全区(乡)没有中学,只有一处高级小学,41处村小学(一至四年级)。1985年,国家提出“科教兴国”的战略方针,确立每年9月10日为“教师节”,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蔚然成风,教育得到迅猛发展,校舍改造实现了教室、课桌凳、院墙、厕所、大门、操场六配套,消除了“黑屋子、土台子”的落后局面,并逐渐普及了九年制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1995年顺利通过省政府验收,小学教师学历达标率100%,初中教师学历达标率90%,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9%。1998年开始,实行学校布局调整,至2005年实现调整目标,全乡保留1处初级中学、5处完全小学,适龄儿童人学率100%。同时,加强文化阵地和文化设施建设,村级文化大院初具规模,广播电视基本普及。不断改善医疗卫生条件,危害人民健康的急性传染病已被消灭,其他传染病、地方病、妇女常见病得到有效控制和及时治疗,镇卫生院达到一级甲等医院标准,农村合作医疗得到巩固和发展。认真落实国家计划生育政策,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晚婚率、晚育率、计划生育率,节育措施落实率均达100%。“五保”老人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围绕提高人民的思想、文化、道德素质,进行社会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民主法制、遵纪守法、破除迷信、移风易俗等多种教育,广大农村干部、群众的精神风貌和思维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
  六
  进入二十一世纪,龙居镇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和十七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荣获“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全国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先进单位”、“全国科普工作先进乡镇”、“全省最具发展潜力乡镇”、“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乡镇”、“全省旅游强镇”、“市级文明单位”、“全市文明信用镇”等多项荣誉称号。
  2002年—2007年,全镇生产总值年均增长26%,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33%,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5%。现代农业发展取得新成绩。培育了桑蚕、西瓜、速生林和畜牧等特色产业,建成了全市最大的桑蚕生产基地、全市著名的速生林基地、全市优质西瓜生产基地。发展了阳光丝业、润丰棉业、海辰伟业等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建立了蚕农合作社、鸭业合作社、西瓜协会等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农业产业化进程不断加快。工业经济实力不断壮大。初步形成了以棉纺、畜牧、饲料加工为主的农业深加工企业聚集区和明源化工、元利化工等为主体的化工企业聚集区。三产服务业日趋繁荣。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引导全民创业,夯实了服务业发展的根基。有效整合桑园、速生林、黄河等生态资源、景观资源,借助双王JJ、阳光丝路、麻湾西瓜等地方特色产品,深入挖掘龙居本土文化、桑蚕文化和黄河文化,大力发展集农业生产、旅游观光、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生态旅游业,成功举办了“紫椹采摘节”和“麻湾西瓜品尝推介会”等节会活动,实现了现代农业与旅游业的有机融合,群众增收渠道更为宽广,在全市率先跨人全省旅游强镇的行列。商贸流通更加活跃,特色餐饮发扬光大。2008龙居春蚕美食节成功举办,龙居丸子、月饼、羊肉、水煎包等畅销不哀。小城镇建设日新月异。组织实施了镇政府整体搬迁,建设了计生服务楼、老年公寓、中心幼儿园、中心卫生院等公共服务设施,修筑改建了兴龙路、展区公路及部分乡村道路,基础设施更加配套,服务功能显著提升。农村环境面貌进一步变化。大力推进旧村改造,积极实施集中供水工程,集中开展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全镇林木覆盖率达到29%,实现了村村通电话、通柏油路、通公交车、通自来水、通有线电视。黄河南展区房台於筑工程取得重大成就。社会事业繁荣发展,扎实推进文明创建工作,14个村创建了市级小康文明村。大力实施科教兴镇战略,成为全省科普工作先进乡镇。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加大教育基础设施投入,顺利通过了省教育“双基”复评和省“普及实验教学区”验收。建立健全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站等医疗服务体系,全面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群众医疗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健全完善以“五保五救助”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救助体系,困难群众、老年人的生活切实得到了保障。全面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率先全面落实农村计生家庭奖励扶助政策,计生工作连续六年获得“东营区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管理一等奖”,并被区委、区政府授予集体三等功。深入开展“平安龙居”创建活动,群众来信来访更加畅通,确保了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勤劳智慧的龙居人民以史为鉴,总结经验、扬长避短,励精图治、开拓进取,在建设经济繁荣、社会和谐、人民富足、环境优美、全面小康新龙居的伟大征程上昂首阔步,奋勇向前!

知识出处

龙居镇志

《龙居镇志》

出版地:2009.3

该志下限为2007年,主要记述从行政区、地理环境、居民、农业、畜牧与水产、林业、科学技术、商业、乡镇企业、金融、民政、教育、卫生等24编。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