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市图书馆
东营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东营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概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东营区政协志》
图书
唯一号:
151320020210012234
颗粒名称:
概述
分类号:
D628.524
页数:
5
页码:
1-5
摘要:
本书记述了东营区的历史和现状,内容包括组织机构,政协会议,日常履职,镇、街道政协工作,人物·荣誉,文献六编。
关键词:
工作概况
东营
内容
一
东营区位于黄河三角洲腹地。东濒渤海,西依黄河,与利津县隔河相望,南与广饶、博兴县接壤,北邻垦利。2001年底辖,辛店、胜利、东城、黄河路、文汇5个街道及牛庄、六户、史口、龙居4个镇。总面积1155.62平方公里,56.22万口人。城区分东西城,中共东营市委、市人民政府驻东城;胜利石油管理局、石油大学(华东)驻西城;正在兴建的中共东营区委、区人民政府机关,位于东西城区之间。
境内自然资源丰富。黄河流经区境12.18公里,人工水库遍及全区,其中广南水库为全国海滨平原之最,以黄河为水源的灌渠构成网络,为工农业和人民生活用水提供保证;土地辽阔,总面积达115561.99公顷,是各业持续发展的不竭财源;境域海岸线26.7公里,适宜水产养殖的滩涂面积0.2万公顷;浅海地下探明有石油、石膏、贝壳、盐卤、煤炭等多种储量巨大的矿藏。东营区蕴藏着巨大的经济发展潜力,是块亟待开发的宝地。
二
上世纪60年代,随着全国第二大油田——胜利油田在这里开发,路、电、通讯等基础设施逐渐配套,初步建成一些城乡交替,工农一体,人口相对集中的城镇。尤其自建市设区近20年来,在中共各级党委的领导下,油地共建,通力合作,解放思想,锐意改革,奋力开拓,两个文明建设同步推进,城乡经济迅猛发展。2001年全区国内生产总值(当年价)达23.52亿元,地方财政收入2.46亿元。地方工商业、民营企业快速发展,一批已具可观规模,成为有较强竞争实力的骨干企业;农村经济欣欣向荣,通过不断地产业结构调整,生产条件大大改变,农民生活显著提高,温饱早已解决,正在步入小康,城区人均生活费收入和消费水平为全省首位,步入全国较高城市行列;城镇基本建设日臻完善,一批高起点、高标准,具有现代化智能型的楼群拔地而起;水、陆、空交通四通八达;电讯和供电网络完备程度为省内先进地区;教育、卫生和科学文化事业也在向着现代化水平迈进。这巨大的成就,这辉煌的业绩,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东营人民艰苦奋斗赢得的丰硕成果,同时也凝聚着全区政协委员和各界人士的心血。
1984年1月,境内东营、牛庄区成立,8月,两区分别筹备组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下称政协)地方委员会。9月,东营区召开政协第一届东营区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下称政协×届东营区委员会×次会议或×届×次全体会议),牛庄区召开政协第一届牛庄区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下称政协×届牛庄区委员会×次会议或×届×次全体会议),选举产生区政协第一届委员会。1987年7月,东营、牛庄两区合并为东营区,两区政协随之合并为政协东营区委员会(下称区政协)。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政协履行职能日益规范,工作领域不断拓展,组织阵容逐步壮大,代表性愈加广泛。自区政协二届委员会始,逐步完善乡镇、街道政协工作机构。至2002年,区政协历经五届19年。政协委员由建区初的65名,增至五届的180名。
19年来,区政协按照《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进行工作,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高举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两面旗帜。尽一切努力,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紧紧围绕党委和政府的中心工作,不断拓展工作领域,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同心同德,群策群力,为维护和发展东营区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促进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为建设环境优美、社会稳定、政通人和的现代化中心城区,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坚持和依靠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区政协始终坚持自觉接受中共东营区委的领导,历届中共政协党组充分发挥在政协工作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区政协坚持重大问题向区委请示、汇报,历次的重大会议和活动,邀请区委、区人大、区政府领导参加。区委非常重视人民政协在改革、发展、稳定中的作用,把政协工作,作为党的全局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断加强和改善政协工作的领导,强调全区党政干部树立统战观念,树立与各民主党派、非党人士及少数民族、宗教团体,在爱国统一战线的政治基础上,合作共事,动员全社会都来关心和支持政协工作。一至五届期间,先后批转了区政协《关于进一步充实完善政治协商制度的报告》、《关于充分发挥政治协商民主监督职能作用的建议》、《关于建议党委、政府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建立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制度经常化的报告》、《东营区镇、街道政协联络员工作规则》。区委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区政府下发《关于大力支持政协履行职能的意见》等若干文件。这些文件的贯彻实施,对政协工作的顺利开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区委非常重视发挥人民政协的职能作用。全区的重大情况及时向政协通报;关系全局的大政方针、重大决策措施的出台、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计划、城市建设规划、重大建设项目兴建、重要地方法规制定、重要的人事安排调整和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一些重大问题等,区委均以民主、平等、真诚的态度,提交政协协商。区委除出席政协的例会外,还委托政协组织一些协商活动,党政主要领导直接听取各界人士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并通报情况,便于政协知情出力。区委、区政府支持、鼓励政协和各界人士讲真话、当诤友,对执政执法机关和工作人员实行有效的民主监督。对政协委员的提案尤为重视,领导亲自批示,责成有关部门认真对待及时办复。
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是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区政协坚持围绕中心、服从大局,坚持“尽职而不越位,帮忙而不添乱,切实而不表面”的原则,全面加大工作力度,提高协商、监督质量,不断把政治协商引向深入,不断探索民主监督的有效形式。在具体工作中,注重把宏观服务献良策,与微观服务办实事相结合起来。坚持在服务中协商,在支持中监督,在参与中议政。政协主要协商议政形式有:全体委员会议(下称全体会议)、常务委员会会议(下称常委会会议)、专门委员会会议和根据形势时机召开的协商会、座谈会、茶话会。每一会议都坚持从实际出发,选好题目,会前进行调查研究,会中扣紧议题,使协商有的放矢,达到预期目的。
政协提案是政协委员履行民主监督职能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党委、政府征求各界人士意见,以便实现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一条重要渠道。区政协积极创造条件,鼓励、支持各界别委员在政协的会议上,在社会活动中,就党和政府的工作和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发表意见、书写提案。为提高委员提案质量,针对每次换届新委员多的状况,会前编写印发《怎样写好提案》。1988年6月始,区政协开展的委员每月一封信活动,委员以亲闻、亲见、亲历出发,对各项工作提出批评和建议,收效很好,《人民政协报》作了报道。四、五届委员会期间还尝试了政府有关部门领导与委员以面对面的形式答复委员提案。历届委员会对委员的提案,政协及时立案,党委、政府及时批转,承办单位从速研究答复。一至五届委员会共收到委员提案1623件,71%被有关部门采纳。
政协每年组织的调查、视察活动,是具体而直接的参政议政和有效的民主监督。通过调查、视察,就各项事业和人民群众生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解、分析、研究,向政府机关或职能部门提出建议和批评。年初,根据区委,区政府全年经济发展计划和各项事业发展规划,确定调查、视察项目。每一项调查或视察活动前,拟好实施计划,向有关部门和参与的委员通报;活动中就了解到的问题进行讨论、研究,经过归纳整理,向政府写出有情况、有分析、有建议的报告,政府批转相关部门研究、执行。调查、视察是专门专项,吸收具有业务专长的委员参加,能够把握问题的症结,提出切实可行的意见和建议,对推动全区各项事业的发展和顺利进行,发挥着其他组织或部门不可替代的作用。
发挥政协“智囊团”、“人才库”的作用,为工农业生产提供技术服务。政协委员中拥有各种专业人才,他们知识渊博、经验丰富,以他们的专业特长和科学技术,为工农业生产提供帮助,是人民政协履行职能的又一个途径。历届政协委员会重视识才、爱才、用才之道,除鼓励专业技术委员立足本职攀登新科技高峰外,还引导、组织他们把技术才能贡献社会,从个别分散的出谋献策逐步发展成为有组织地对各行各业,提供咨询、技术服务。
一至五届政协委员、三至五届政协常委高级农艺师隋新培,早在1988年就开始创办全市首家“农业科技综合服务站”编印“植保明白纸”,举办科技讲座、科技赶集。以后又自费办起了“农业科技研究所”、“植物医院”“科技书屋”等,把百余项农业新技术送给农民。政协委员吴修佩,执着于棉花和瓜果种植科学试验,先后推广新品种10多个,与中国棉花研究所合作建立“棉花新品种新技术黄河三角洲示范基地”,完成19个科技项目,技术水准分别达到国内、省内领先水平,被誉为东营的“吴吉昌”。三、四届政协委员、油田设计院高级工程师袁士林,从事油田非标准机械设备及压力器设计工作,所设计的各种设备,已成为油田定型系列设计产品,多年在油田广泛应用,曾以设计工程师的身份,先后被派往巴基斯坦、科威特参加油罐工程设计,为发展国际友好关系做出贡献。三、四、五届政协委员冉宪宝,长期从事水产养殖工作,先后完成市、区渔业科研项目16项,引进淡水名优特新品种15个,把养殖技术和新产品推广全区养殖户,东营区成为全市淡水养殖之首。五届政协委员、中国农工民主党胜利油田支部主任王福修从事石油钻井工具研制工作。主持研究设计的许多各式钻具,有15项获国家专利,使用效果不仅在国内领先,某些产品性能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区政协自1998年起,配合“科技兴农”、“工业强区”战略的实施,组织科技界、农业界委员,开展“科技下乡”活动。每一次选几个项目,先参观视察,然后召集专业户,由专家、学者作学术报告,现场进行技术指导,使全区工农业生产收到较好的效益。
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扩大海内外联谊,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在新的历史时期,爱国统一战线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仍然是中国人民团结战斗、建设祖国和统一祖国的一个重要法宝。区政协始终尽力调整和处理统一战线各方的关系和统一战线内部合作的重要事项。贯彻执行国家关于统一祖国的方针政策,积极开展同台胞和其眷属的联系,联合他们共同反对搞“台湾独立”、分裂中国的图谋。自区政协一届委员会始,积极协助党和政府落实《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落实去台人员在祖国大陆亲属政策的通知》,对去台人员回乡省亲的,热情接待,每逢佳节邀请去台人员亲属的代表开“座谈会”、“茶话会”,共同欢度佳节。对定居人员上门走访慰问,还以区政协的名义,向区内在台同胞发去贺年卡、慰问信、纪念册等。
区内有7个民主党派的成员。他们是各民主党派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的劳动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是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政治力量。区政协贯彻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吸收6名民主党派成员为政协委员,给他们提供充分的参政议政的机会。
随着东营区改革开放力度的加大,多种经济成分飞速发展,工商业联合会(下称工商联,商会)作为统战性、民间性、经济性相结合的人民团体,随之不断发展壮大,至2002年已拥有会员450家(含集体和个人会员),曾召开三次代表大会。各镇、街道,建立基层商会,全区形成上下贯通的组织网络,已是统一战线的中坚力量。区政协一至三届以工商界的代表安排适当名额政协委员,四、五届以工商联组织的代表参加。工商联组织除对区内政治生活和经济生活,积极参与协商、监督外,还就协调各方面关系、传递市场信息、促进商贸横向联合、招商引资、促进经济技术合作和交流,做了不少工作,尤其近几年民营经济迅猛发展以来,工商联在沟通政企联系上做出新的贡献。
做好少数民族和宗教工作。少数民族和宗教团体,建区后随着外来人口的增加逐渐增多。虽然人数仅占全区总人口的0.02%,但民族、宗教工作是大事,体现着党的政策,区政协十分关注,除吸收适当的代表参政议政外,还成立专门委员会,以不同形式宣传民族宗教政策;协调民族之间、宗教内部的关系;协商和帮助政府民族事务部门落实民族宗教政策,并实施监督;在全社会倡导、教育群众尊重民族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自由,在爱国统一战线的政治基础上相互团结。教育各民族、宗教人士把意志和力量集中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强国的这个共同目标上来。全区民族之间和睦共处,宗教活动合法有序地进行。
做好文史资料和宣传工作,为爱国统一战线和两个文明建设服务。19年来,区政协共征集资料662篇,计187万字,编辑出版《东营文史资料》10辑,其中有《战斗英雄刘梅村》、《纪念抗日战争五十周年》、《牛庄镇》三本专辑。第六缉获省优秀文史书刊二等奖,第七辑获省文史委、省社会科学院优秀书刊二等奖。文史资料工作,始终坚持高举爱国主义的旗帜,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广征博采亲见、亲闻、亲历的资料,尽力使出版物达到存史、资政、育人,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的目的。
加强人民政协的宣传工作。区政协组织机关工作人员,利用报纸、广播、电视、政协信息等形式,及时报道政协的重大活动和委员为社会服务的事迹,在《东营日报》发稿94篇、《联合日报》发稿118篇、在《人民政协报》发稿12篇。加强对《人民政协报》、《联合日报》、《春秋》的征订工作。广泛宣传中国共产党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扩大人民政协的影响。
不断学习,加强自身建设。区政协发扬自愿学习,自我教育的优良传统,组织引导政协委员和机关工作人员,在自愿的基础上学习时事政策、现代科学知识、政协统战理论、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李瑞环主席“学习理论,交流经验,研究工作”的指示,推动委员了解国家建设的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开阔视野,加深对党和国家方针、政策、路线的理解,在思想上、政治上始终保持清醒,提高参政议政水平。机关工作人员,通过学习、培养良好的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一至五届机关干部虽有新老更替,但始终充满生机和活力。在为例会服务、为专门会议服务、为委员服务、为各项活动服务的具体工作中,讲质量、讲效率、讲大局,求真务实、廉洁奉公,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不断发扬光大。
19年来,区政协各项工作业绩显著。人民政协任重道远,区政协将一如既往发扬光荣传统,再接再励,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服务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以独特的职能优势,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与全区人民同呼吸、共命运,为建设黄河三角洲中心城区的美好未来做出更大贡献。
知识出处
《东营区政协志》
出版者:中国文史出版社
出版地:2015
本书记述了东营区的历史和现状,内容包括组织机构,政协会议,日常履职,镇、街道政协工作,人物·荣誉,文献六编。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