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东营区政协志》 图书
唯一号: 151320020210012231
颗粒名称: 序言
分类号: D628.524
页数: 2
页码: 1-2
摘要: 本书记述了东营区的历史和现状,内容包括组织机构,政协会议,日常履职,镇、街道政协工作,人物·荣誉,文献六编。
关键词: 工作概况 东营

内容

《东营区政协志》问世了,这是我区人民政协工作中的一件大事,是全区政协委员和政协工作者共同谱写的新篇章,也是东营区地方志工作的一大成果。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老一代革命家的伟大创造,体现了一切爱国民主力量的大统一、大联合。它以自己独有的特点和优势,在我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维护祖国统一和促进各民族团结的伟大事业中,肩负着光荣的历史使命。
  东营区政协自1984年7月建立迄今已历经五届19年,自诞生以来,始终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坚持服从和服务于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坚持在继承中发展,在开拓中前进,坚持创新、探索,不断增强政协工作的生机与活力,政协工作有了扎实的发展。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稳步推进;反映社情民意、协调关系、化解矛盾的工作日益深入;会议、视察、调研、提案等各种活动活跃有序;政协机关的思想、组织、作风等各方面建设得到加强;政协的政治地位和影响力不断提高。我区基本形成了党委领导重视、政府积极支持、油地军校配合、委员主动参与的政协工作新局面。随着经济和社会不断发展,经过一届又一届政协的努力,东营区政协工作的领域不断拓展,组织阵容也不断发展壮大。政协是由界别组成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为适应改革开放以来阶层构成状况的深刻变化和中心城区的发展需要,注意了委员的代表性和参政议政能力的提高,适时吸收各界和新阶层的代表人士参加政协组织.区政协初建时65名委员,五届政协已达到180名委员,来自胜利油田、石油大学、市直机关、东营驻军和全区各行各业。有中共界、工青妇界、经济界、教育界、科技界、农业界、文体界、卫生界、民族宗教界、台侨属界、特邀人士等14个界别,有民进、民建、民革、民盟、农工、台盟、九三学社7个民主党派成员和工商联组织,人才荟萃、代表性强。这样广泛的阵容、丰富的构成,充分体现了我区政协工作的优势和特点。巩固和发展了社会多样化条件下的大团结大联合,营造了民主和谐、团结包容的政治局面。政治协商范围不断扩大,民主监督渠道更加畅通,参政议政的领域有序拓展。政协工作向基层延伸,乡镇、街道设政协工作机构,配备了专职干部。政协自身建设全面加强,政协工作日益规范化、制度化。
  回顾区政协的19年,是积极探索、开拓进取、有序发展、不断提高的19年,全区政协组织和广大政协委员与全区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在中共东营区委的正确领导和上级政协的指导下,按照《政协章程》的规定,讲大局、讲团结、讲稳定,当参谋、出主意、献计策。坚持“坚决执行区委决策,热情支持政府工作,广泛团结各界人士,认真履行政协职能”的指导思想,做到与区委、区政府思想上同心、目标上同向、行动上同步。围绕全区不同时期的任务目标,对“科教兴区”、“工业强区”、“发展民营经济”、“招商引资”四大强区战略和国企改革、优化产业结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农业发展、城市建设与管理、保持社会稳定、油地校结合、社区建设等重大问题,深入开展调查、视察活动,建有用之言,献有效之策,办有益之事,竭诚尽智,无私奉献,为建设环境优美、经济繁荣、社会稳定、政通人和的现代化中心城区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历史的延续。《东营区政协志》实事求是地回顾了东营区政协走过的历程,客观地反映了政协在中心城区改革发展稳定的进程中取得的工作成就,是我区政协发展历史的真实记录,是一部翔实的历史资料。借本书出版之际,我向对东营区政协工作给予关心、重视和支持的各级党委、政府,胜利油田、石油大学党委统战部和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向为政协工作付出大量心血和汗水,做出积极贡献的各界政协委员致以崇高的敬意!
  我与政协是有缘的,我在区政协任职两届,10年的时间,与政协工作和政协同仁结下了深厚的情谊。编纂《东营区政协志》是我的夙愿,也是使命。在《东营区政协志》付梓之时,正是举国上下欢庆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召开之际,深感欣慰,写下一点感想,略表心情,是以为序。
  2002年11月18日

知识出处

东营区政协志

《东营区政协志》

出版者:中国文史出版社

出版地:2015

本书记述了东营区的历史和现状,内容包括组织机构,政协会议,日常履职,镇、街道政协工作,人物·荣誉,文献六编。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