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种工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东营区年鉴2000》 图书
唯一号: 151320020210009730
颗粒名称: 良种工程
分类号: F3
页数: 2
页码: 192-193
摘要: 1998年,以良种基地建设和良种统供为重点,以法制化管理和理顺管理体制为保障,抓基地、促管理、带加工,努力实现统一供种,全面推动全区种子产业化进程。建立农作物良种引种试验基地,筛选出一批适宜东营区种植的新品种,如小麦PH85 -16、兰考906、玉米掖单22、水稻盘金2号、大豆鲁豆13、齐黄26等。进一步夯实良种繁育基础,为全区提供各类作物良种160万公斤。种子“三率”大幅度提高:小麦、玉米、棉花统供率分别为83%、85%和80%,包衣率分别为50%、40%和16%,种子精选加工率分别为91%、96%和90%,均超过计划指标。依法治种,推动种子产业化健康发展。定期或不定期的开展种子市场检查,先后开展“打假保春播”、“夏季农业生产资料市场执法检查”、“打假保秋播”等检查活动,依法取缔无证生产经营和制售假冒伪劣种子的单位和个人,净化种子市场,保护生产者、经营者和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
关键词: 东营 地方史 农业

内容

1998年,以良种基地建设和良种统供为重点,以法制化管理和理顺管理体制为保障,抓基地、促管理、带加工,努力实现统一供种,全面推动全区种子产业化进程。建立农作物良种引种试验基地,筛选出一批适宜东营区种植的新品种,如小麦PH85 -16、兰考906、玉米掖单22、水稻盘金2号、大豆鲁豆13、齐黄26等。进一步夯实良种繁育基础,为全区提供各类作物良种160万公斤。种子“三率”大幅度提高:小麦、玉米、棉花统供率分别为83%、85%和80%,包衣率分别为50%、40%和16%,种子精选加工率分别为91%、96%和90%,均超过计划指标。依法治种,推动种子产业化健康发展。定期或不定期的开展种子市场检查,先后开展“打假保春播”、“夏季农业生产资料市场执法检查”、“打假保秋播”等检查活动,依法取缔无证生产经营和制售假冒伪劣种子的单位和个人,净化种子市场,保护生产者、经营者和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
  1999年,在抓好引、繁、推的基础上,重点抓了良种的更新换代、加工包衣和统一供种工作。加大玉米良种更换力度,鲁玉16、掖单22、胜玉12号等3个新品种占玉米种植面积的85%以上。引进推广水稻良种优选4号、镇稻88、44粳6号等共9000亩,引进试种早稻297良种(20亩)获得成功,亩产达到300公斤以上。全区引进示范推广济南17、PH85 - 16、兰考906、935031等优良小麦品种30万公斤,推广面积3.2万亩。建立小麦引种试验田10亩,小麦良繁基地6600亩。小麦、玉米、棉花、大豆、水稻良种统供率分别达到80%、93%、85%、50%和60%,小麦、玉米种子包衣率分别达到53%和70%,均比上年有较大幅度提高。
  (刘学敏)

知识出处

东营区年鉴2000

《东营区年鉴2000》

出版者:中华书局

出版地:2000.9

本年鉴记述东营区1998~1999年的基本情况和重要信息,共设特载、大事记、东营区综述、政治、公安司法、综合经济管理、农业、水利、工业、城建环保、交通邮电等20个栏目。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