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东营区年鉴2000》 图书
唯一号: 151320020210009718
颗粒名称: 概况
分类号: F3
页数: 2
页码: 187-188
摘要: 1998年,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大力实施“科技兴农”战略,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加快瓜菜、果桑、畜牧、水产四个主导产业建设步伐,主要农产品产量增幅较大,农业比较效益进一步提高,小康建设步伐加快。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69135万元,比上年增长10.4%;粮食总产量10.23万吨,比上年增长27.6%,其中小麦产量创历史最高水平,达5.33万吨,增长3.7%。棉花总产量4554吨,增长12.4%;瓜菜总产量12.53万吨,增长7.5%。水果总产量5714吨,增长32.5%。林业总产值610万元,比上年增长33.1%。全年造林面积1400公顷,新老桑园面积1.6万亩,林木覆盖率达16.1%,比上年增长2.4个百分点。畜牧业总产13316万元,比上年增长5.5%。肉类总产量2.3万吨,与上年持平。禽蛋产量1.5万吨,比上年增长3.9%。渔业产品总量3.2万吨,比上年增长33.3%,其中海水产品2.3万吨,增长77.8%。全年渔业产值1.58亿元,比上年增长15.1%。农机化程度和生产能力进一步提高,农机总动力达8.3万千瓦。农水会战共搬动土石方1465万方,植树造林1.16万株,完成建筑物309座,新建水库9座,新增蓄水能力1870万方,四千拓宽、广蒲河下游改道、东营河治理等工程顺利完成。
关键词: 东营 地方史 农业

内容

1998年,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大力实施“科技兴农”战略,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加快瓜菜、果桑、畜牧、水产四个主导产业建设步伐,主要农产品产量增幅较大,农业比较效益进一步提高,小康建设步伐加快。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69135万元,比上年增长10.4%;粮食总产量10.23万吨,比上年增长27.6%,其中小麦产量创历史最高水平,达5.33万吨,增长3.7%。棉花总产量4554吨,增长12.4%;瓜菜总产量12.53万吨,增长7.5%。水果总产量5714吨,增长32.5%。林业总产值610万元,比上年增长33.1%。全年造林面积1400公顷,新老桑园面积1.6万亩,林木覆盖率达16.1%,比上年增长2.4个百分点。畜牧业总产13316万元,比上年增长5.5%。肉类总产量2.3万吨,与上年持平。禽蛋产量1.5万吨,比上年增长3.9%。渔业产品总量3.2万吨,比上年增长33.3%,其中海水产品2.3万吨,增长77.8%。全年渔业产值1.58亿元,比上年增长15.1%。农机化程度和生产能力进一步提高,农机总动力达8.3万千瓦。农水会战共搬动土石方1465万方,植树造林1.16万株,完成建筑物309座,新建水库9座,新增蓄水能力1870万方,四千拓宽、广蒲河下游改道、东营河治理等工程顺利完成。
  1999年,全区农业总产值69648万元,比上年增长8.3%。加快实施农作物良种工程,粮食总产10.18万吨,棉花总产4148吨,瓜菜总产15.1万吨。突出抓好林业育苗和经济林建设,完成林业育苗1804亩,新增桑园3850亩,建设冬枣密植园2182亩,营造合格片林1.7万亩,果品总产4500吨。以草食畜牧业为重点的“两牛两羊”良种发展较快,从南非引进波尔山羊217只,已产杂交一代波尔山羊近1000只,小尾寒羊存栏10520只,新建养殖专业小区和专业村30个。肉蛋奶总产4.25万吨,比上年增长10%。渔业产量和效益同步增长,引进南方大闸蟹、大银鱼、吉富罗非鱼、缢蛏等名优特品种。黄河口毛蟹成为国家级名牌产品,深海捕捞实现新突破。水产品总量3.86万吨,比上年增长20.6%。农产品加工企业建设和订单农业有了良好开端。正农高科技农业园、万亩桑园样板园和万亩黄河口毛蟹样板园建设名列全市前茅。秋冬农水会战及防潮坝修复等工程全面完成。农业机械化水平进一步提高。防雹降雨、黄河防汛工作走在全市前列。

知识出处

东营区年鉴2000

《东营区年鉴2000》

出版者:中华书局

出版地:2000.9

本年鉴记述东营区1998~1999年的基本情况和重要信息,共设特载、大事记、东营区综述、政治、公安司法、综合经济管理、农业、水利、工业、城建环保、交通邮电等20个栏目。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