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东营区年鉴2000》 图书
唯一号: 151320020210009567
颗粒名称: 概况
分类号: D
页数: 2
页码: 131-132
摘要: 1998年4月,区委、区政府重新调整了史志办领导班子,充实了区史志编委会,修志工作迅速启动。区史志办在虚心听取各方面意见的前提下,立足区情,确定“突出编纂《东营区志》这条主线,坚持长短结合、志鉴并举、馆库同步,争取在较短时间内达到全市先进水平”的工作思路。按照这一思路,科学规划,分步实施:8~11月,区直各部门用3个月时间提供分志初稿;12月~1999年5月,分工编辑;6~11月,进行总纂,完成评议稿;12月~2000年,进行审稿、修改,印刷出版。8月14日,召开全区修志工作大会,修志工作全面展开。区史志办总揽全局,结合各个阶段的工作任务,认真研究制定“区志编纂工作方案”,以月为单位倒排工期,严格实行主编领导下的编辑责任制,实行稿件催办和区志编纂一包到底的方法,确保了各项工作环环紧扣、有条不紊地进行。工作中采取分类指导的方法,加大对区内外90多个承编单位的业务指导和工作协调,坚持周调度、月总结,掌握进度,解决问题。对部分编纂难度大、进度慢的部门,现场调度,跟踪反馈,共召开专题会议20多次。对地质、方言、气象等专业性较强的篇章,邀请省、市等单位的专家撰稿。对已报送的部门资料抓紧审查,对需要补充、返工的稿件,详细地提出修改意见,多数部门返稿3次以上,有的返稿达7~8次。至年底,80%的单位完成初稿,总计160多万字,全区总计征集资料1000多万字,同时完成区志试写稿7篇。年内,还完成了《山东省志·方言志》、《山东年鉴》(1999卷)的供稿任务,印刷出版了《东营区同乡录》。投资1.5万元配置了686微机1台和激光打印机等配套设备。投资近万元购置了档案橱和一批志书,为建立区方志馆打下了基础。
关键词: 东营 地方史 政治

内容

1998年4月,区委、区政府重新调整了史志办领导班子,充实了区史志编委会,修志工作迅速启动。区史志办在虚心听取各方面意见的前提下,立足区情,确定“突出编纂《东营区志》这条主线,坚持长短结合、志鉴并举、馆库同步,争取在较短时间内达到全市先进水平”的工作思路。按照这一思路,科学规划,分步实施:8~11月,区直各部门用3个月时间提供分志初稿;12月~1999年5月,分工编辑;6~11月,进行总纂,完成评议稿;12月~2000年,进行审稿、修改,印刷出版。8月14日,召开全区修志工作大会,修志工作全面展开。区史志办总揽全局,结合各个阶段的工作任务,认真研究制定“区志编纂工作方案”,以月为单位倒排工期,严格实行主编领导下的编辑责任制,实行稿件催办和区志编纂一包到底的方法,确保了各项工作环环紧扣、有条不紊地进行。工作中采取分类指导的方法,加大对区内外90多个承编单位的业务指导和工作协调,坚持周调度、月总结,掌握进度,解决问题。对部分编纂难度大、进度慢的部门,现场调度,跟踪反馈,共召开专题会议20多次。对地质、方言、气象等专业性较强的篇章,邀请省、市等单位的专家撰稿。对已报送的部门资料抓紧审查,对需要补充、返工的稿件,详细地提出修改意见,多数部门返稿3次以上,有的返稿达7~8次。至年底,80%的单位完成初稿,总计160多万字,全区总计征集资料1000多万字,同时完成区志试写稿7篇。年内,还完成了《山东省志·方言志》、《山东年鉴》(1999卷)的供稿任务,印刷出版了《东营区同乡录》。投资1.5万元配置了686微机1台和激光打印机等配套设备。投资近万元购置了档案橱和一批志书,为建立区方志馆打下了基础。
  1999年1月开始,区史志办公室以“保证质量,集中攻坚”的精神,连续作战,在加大督导力度的同时,重点对完成的7篇试写稿进行交叉评议,达到了“练兵”的目的,志稿编写进度、质量大大加快和提高。至5月底,顺利完成了120万字的区志初稿。6月,全体编辑人员发扬乐于奉献、勇于拼搏和连续作战的精神,史志办科学统筹,分工负责,夜以继日地工作,终于按计划在国庆节前完成了区志初稿的第二稿(总纂稿)。又经过1个月的努力工作,于11月20日全面完成了区志评议稿,并印刷成册,送出审阅。在区志编纂过程中,为突出地方特色和时代特色,对区志篇目先后进行了3次较大的调整,多次小的变动,篇目设计更趋完善。全区修志工作呈现几个特点:一是领导重视,各界支持,全区上下形成了撰史修志的浓厚氛围。区委、区政府从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高度出发,把史志工作当作一项大型的文化事业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建立了由区长任主任,常务副区长任副主任的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为全区史志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证。郭建民副区长到任后,就听取全区史志工作汇报,亲自主持召开全区史志工作大会,并召开座谈会,经常听取史志办的工作汇报,及时协调解决修志经费、人员、办公用房等实际问题。二是任务明确,责任到人。三是用好载体,广造声势。动员大会后,利用l周时间在区有线电视网上连续播发征稿公告,并在城区、乡镇、村庄主要街道张贴征稿公告。刊发修志工作动态4期,较好地宣传和推动了全区修志工作。年内,适时启动《东营区年鉴》(2000)的编写工作;为《山东年鉴》(2000)、《东营年鉴》(1996—1998)、《山东各地概况》等地情专书提供资料10余万字;指导完成东营区第一部部门志——《东营区财政志》评议稿。加强史志资料的开发与利用,史志工作的资政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知识出处

东营区年鉴2000

《东营区年鉴2000》

出版者:中华书局

出版地:2000.9

本年鉴记述东营区1998~1999年的基本情况和重要信息,共设特载、大事记、东营区综述、政治、公安司法、综合经济管理、农业、水利、工业、城建环保、交通邮电等20个栏目。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