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资源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河口年鉴(2008)》 图书
唯一号: 151320020210008372
颗粒名称: 水产资源
分类号: S93
页数: 2
页码: 36-37
摘要: 水产资源包括海水生物资源和淡水省去资源两部分。
关键词: 水产资源 鱼类资源 河口区

内容

(一)海水生物资源
  1.浮游植物
  河口区沿海浮游植物总量平均为226 X l04个/立方米,计116种。其中硅藻占88%,其次为甲藻,还有极少量的淡水绿藻。黄河口以北,浮游植物个体数量高峰出现于秋季(9月底,420 X l04个/立方米),以神仙沟人海口一带的密集度较高。
  2.浮游动物
  河口区沿海浮游动物月平均生物量249毫克/立方米,其中以4、5月间生物量较高,6月达到最高峰,平均生物量达316毫克/立方米后即下降。7 N11月稍有起伏,以9月生物量最低(174毫克/立方米)。高生物量区( 500毫克/立方米)常分布于新老黄河口之间的臭水河口一带(5、6月),除强壮箭虫外,还有墨氏胸刺水蚤、刺尾歪水蚤、中华哲水蚤和蟹类的蚤状幼体等。8月水温上升为26℃左右,许多无脊椎动物都进入繁殖期,其浮游幼体大量出现于神仙沟人海口一带。9N10月上述水域的优势种虽无大变化,但其生物量都下降到100- 250毫克/立方米(仍较其他水域略高)。
  3.底栖生物
  河口区沿海底栖生物包括一些可作为鱼、虾类饵料的种类(如多毛类、小形双壳类、甲壳类等)外,另外还有许多种是可供采捕的对象(如贝、虾、蟹等),有直接的经济价值。共有底栖生物191种,其中以多毛类最多(77种),软体动物及甲壳动物次之(分别为57种和36种),另有腔肠动物9种,棘皮动物7种,鱼类5种和少数卤虫、纽形动物。底栖生物的生物量大致是从沿岸外海递增,高生物量区与高栖息密度区基本一致。
  4.潮间带生物
  河口区沿海分布有潮间带生物195种,其中动物191种,占总数的97.95%;藻类4种,占2.05%。本区潮间带动物组成以甲壳类最多,其次为软体动物。甲壳类优势种主要有日本大眼蟹、三齿厚蟹、伍氏厚蟹和宽身大眼蟹等,习见种主要有日本关公蟹、豆形拳蟹、秉氏泥蟹和鼓虾、长臂虾、美人虾等。软体动物中双壳类优势种有四角蛤、文蛤、毛蚶、青蛤、缢蛏、近江牡蛎和光滑河蓝蛤等,习见种有日本镜蛤、樱蛤类、绿螂和渤海鸭嘴蛤等;单壳类优势种有托氏鲳螺,习见种有织纹螺、纵肋织纹螺、光滑狭口螺、脉红螺等。
  河口区沿海潮间带和潮下带0--5米海域主要经济种(含重要的饵料生物)约有20种,其中主要是贝类,其次是甲壳类,贝类中有扁玉螺、脉红螺、托氏鲳螺、近江牡蛎、长竹蛏、长牡蛎、毛蚶、文蛤、青蛤、缢蛏(类)、镜蛤、樱蛤、光滑河蓝蛤、焦河蓝蛤等,甲壳类有日本大眼蟹、宽身大眼蟹、中华绒螯蟹、天津厚蟹和三齿厚蟹等。
  5.游泳动物
  游泳动物主要指鱼类和一些海洋经济无脊椎动物。河口区沿海是这些游泳动物的产卵、育幼场。
  (1)经济无脊椎动物。分布于河口区沿海的经济无脊椎动物计有59种,以甲壳动物最多,占42.4%,其中已成为捕捞对象的主要有对虾、鹰爪虾、三疣梭子蟹、日本鲟、口虾蛄等;软体动物次之,占35.6%,主要有毛蚶、脉红螺、蛸、无针乌贼、日本枪乌贼;棘皮动物占8.5%,腔肠动物、环节动物及其他类群的比例极少。
  月平均生物量为3.67千克/公顷,季节变化显著。4月大地回春,开始有少数种进入本海区,但生物量不高。5月,对虾、三疣梭子蟹等在这一带索饵。7月,因有些其亲体繁殖后相继死去,拖网调查时难以捕获其新生个体,生物量很低。9 N10月生物量达全年高峰(907.55千克/公顷),并形成秋汛渔业。其后水温下降,上述经济虾、蟹类移向外海,使冬季生物量降到约1千克/公顷。
  (2)鱼类。沿海鱼类85种,区系成分的季节变化很小,全年均以暖温性种居多,如皱唇鲨、孔鳐、青鳞、黄鲫、风鲚、鲈等,共47种,占总数的55.3%,在冬、夏季还分别出现冷温性种(大银鱼、绵鲥、玉筋鱼等13种,占15.3%)和暖水性种(赤鼻棱鲤,黄鲫等25种占29.4%)。
  年平均网渔获量为27千克/天,以夏季最高48.5千克/天,冬季最低,尚不足4千克/天。
  总生物量在50吨以上的依次有黄鲫(874吨)、焦氏舌鳎(383吨)、梭鱼(324吨)、银鲳(248吨)、小黄鱼(189吨)、鲈鱼(150吨)、棘头梅童(128吨)、斑鲦(127吨)、半滑舌鳎(102吨)、牙鲆(94吨)、鳗鱼(67吨)、青鳞鱼(54吨)、蓝点马鲛(67吨)、三刺纯(50吨)等14种鱼类;40、49吨的有赤鼻棱鲲、黑鳃梅童;30-39吨的有真鲷、叫姑鱼、白姑鱼、鳙鱼;20—29吨的有黄姑鱼、矛尾刺缎虎、黄盖鲽;10-19吨的有油纤、凤鲚、钝尖尾缎虎鱼、长绵鲥,J!鲚、多鳞鳍;1—9吨的有细条太竺鱼、石鲽、鲵、绿鳍马面纯、长蛇鳍;不足1吨者有绿鳍鱼和高眼鲽。
  (二)淡水生物资源
  1.浮游植物
  河口区淡水水域浮游植物比较齐全,七个门类的藻类均能见到。浮游植物的优势种类以绿藻和硅藻为主。浮游植物的数量和生物量季节变化明显,春秋季多为甲藻、裸藻和金黄藻,夏季则多为绿藻和蓝藻,硅藻在全年中均能见到。黄河故道浮游植物较为贫乏,总数量平均只有28.8万个/升,生物量仅为0.373毫克/升。
  2.浮游动物
  淡水浮游动物有轮虫5个属,枝角类5个属和挠足类7属,原生动物9属。黄河浮游动物很少,总数量平均5.9个/升,平均生物量为0.041毫克/升。
  3.底栖生物
  淡水底栖生物主要有软体动物门中的腹足纲的田螺目、瓣鳃纲的珠蚌科。节肢动物门的龙虱科,半翅目中的松藻虫科、蝎蝽科、负子蝽科和水趸,双翅目的蚊科、摇蚊科,十足目的虾科、中华绒螯蟹。环节动物门的水生寡毛类和蛭类。黄河底栖生物贫乏,总数量仅为11.5万个/升,平均生物量只有0:03毫克/升,种类也很少。
  (区海洋与渔业局)

知识出处

河口年鉴(2008)

《河口年鉴(2008)》

出版者:山东省地图出版社

出版地:2008.10

《河口年鉴》是河口区人民政府主办、河口区史志办公室承编的大型地方性综合年鉴。本卷年鉴主要记述河口区辖区内2007年各行各业基本情况和重要信息,特殊情况适当上溯和下延。本卷年鉴共设24个栏目:特载、大事记、河口概况、政党政务、群众团体、军事、司法、对外开放、综合经济管理、农业、黄河河务水利、工业、国内贸易、交通邮电电业、建设环保、财政税务、金融保险、教育科学、文化体育卫生、社会生活、乡镇概况、油田有关单位、人物、附录。卷内设反映全区重大事件和发展成就的彩色图片资料专辑。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