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拓进取 奋发图强 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的新河口而努力奋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河口年鉴(2008)》 图书
唯一号: 151320020210008339
颗粒名称: 开拓进取 奋发图强 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的新河口而努力奋斗
并列题名: 2007年月8日在东营市河口区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分类号: G222
页数: 9
页码: 11-19
摘要: 东营市河口区区长聂建军2007年12月8日在东营市河口区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主要包括过去五年的工作回顾、今后五年的目标任务两大方面。
关键词: 编辑 写作和播送业务 现场报道 河口区

内容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过去五年的工作回顾
  本届政府任期的五年,是我区发展历程中不平凡的五年。五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区政府团结带领全区人民,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抢抓机遇,奋力拼搏,圆满完成了区十五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开创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局面。
  综合经济实力大幅提升。五年来,国民经济保持了较快增长。预计2007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62.5亿元,是2002年的3.8倍,年均增长30.5%。经济结构不断优化,三次产业比例由2002年的12.6:56.3:31.1调整为9.6:63.2:27.2。地方财政收入达到4.8亿元,其中一般预算收入4.5亿元,是2002年的3.5倍,年均增长28.8%。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8亿元,是2002年的9.2倍。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9亿元,年均增长14.9%。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86亿元、贷款余额27亿元,分别比2002年增加40.8亿元和17.7亿元。
  工业立区战略迈出坚实步伐。突出工业主导地位,深入实施“工业发展年”活动,工业经济质量和效益同步提升。预计2007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36亿元,是2002年的12.8倍,年均增长66.5%。产业层次不断提升,石油化工、盐及盐化工、精细化工三大主导产业加快膨胀,纺织服装、机械电子、农产品加工等优势产业初步形成。企业队伍日益壮大,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由16家增加到84家,主营业务收入过亿元企业由2家增加到18家。项目建设势头强劲,五年累计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68亿元,实施投资过千万元的工业项目99个,过亿元的15个,有力地增强了工业发展后劲。园区建设步伐加快,经济开发区建成区面积达到9平方公里,人驻企业81家,被省政府批准为省级经济开发区。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30010,黄河口高新技术企业创业园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和“省级专利园区”。
  新农村建设取得新进展。加大对“三农”的扶持力度,组织实施了以培育新型农民、发展新型产业、打造新型环境、建设新型班子为主要内容的“四新”工程,农业和农村经济稳步发展。水产、冬枣、棉花等传统产业持续壮大,海参、野鸭等特色产业加快发展,建成优质冬枣基地10万亩、良种棉基地20万亩、生态高效渔业基地40万亩,被省政府授予“全省海洋经济先进区”。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到52家,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到27家,产业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大力实施农业综合开发,累计开发、整理土地27.8万亩,新增耕地7.5万亩;先后实施了王庄二干节水改造、东水源建设、滨海大道绿色生态河建设等大型水利工程,疏浚治理骨干河道4条95公里,形成了灌排蓄节一体化水系;在全市率先实施“三网”绿化工程,2007年完成路域绿化175公里、水系绿化34公里,植树40万株,林地总面积达到45万亩,较大地改善了生态环境。加强农村公共设施建设,实现了村村通自来水、通有线电视、通柏油路,95%的农户喝上了干净的自来水,2800户农民用上了洁净、环保的沼气。强化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创建市级小康文明村44个,村容、村貌、村风发生了显著变化。全面落实各项惠农支农政策,五年来,面向“三农”的投入累计达到6.7亿元,其中区级投入3.4亿元。
  改革开放实现新突破。以产业招商为主线,大力推进专业招商、企业招商和挂职招商,五年累计到位外来固定资产投资40.6亿元,引进投资过千万元项目52个、过亿元项目11个,为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活力。对外贸易快速增长。2007年完成进出口总值4130万美元,其中出口3570万美元,分别是2002年的4.5倍和6倍;五年累计利用外资6967万美元。各项改革深入推进。民营经济蓬勃发展。全区个体工商业户达到6545户,私营企业达到1008家,上缴税金1.3亿元,是2002年的5.6倍。
  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不断提高。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顺利完成,城区详规覆盖率达到84%。五年累计投入42亿元,实施城建重点项目40个。中心城形成了“四纵七横”的道路框架,建成区面积达到19.8平方公里;黄河广场、城南生态园、河颐广场建成投用,西湖公园建设、银河公园改造等工程顺利实施,新增绿地面积65万平方米、水体面积48万平方米,城市形象大幅提升;供暖、供气、给排水等市政设施不断完善,城市功能明显增强;通过市场化运作,实施了富海花园、河安小区、东湖小区、河阳新区等房产开发项目,油地居民住房条件大为改善。实施城市精细化管理,加大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市容市貌明显改观。小城镇快速发展,城镇化率达到72%;孤岛镇、仙河镇被评为全国卫生镇和环境优美乡镇。基础设施更加完备。华欧国际商贸城、东门凤凰城等一批综合商贸设施建成投用;滨海路、新义路、荣乌高速连接线、城区北外环等干线公路建设顺利实施,改造乡村公路810公里,全区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882公里;国家级中心渔港一期工程顺利完成;水利、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
  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居民收入持续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81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600元,居民人均储蓄达到30950元,分别比2002年增长7670元、2680元和13200元,被省政府授予“全省农民增收先进区”。就业再就业不断扩大,五年累计安置城镇就业8900人。社会保障和救助体系不断完善。在全省率先建立了“阳光190”社会救助体系,累计发放各类救助金5456万元;全面落实职工医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建立起了覆盖城乡的医疗保障体系;城镇、农村养老保险覆盖面分别达到98010、85%,“两个确保”继续保持100%。大力实施特困群众安居工程,建设农村特困群众安居住房664套、城镇下岗职工安居楼房280套,有效缓解了困难群众的住房困难。
  社会建设富有成效。各级各类教育快速发展,城乡义务教育“三免一补”政策全面落实,办学条件明显改善,被省政府授予“全省教育工作示范区”。卫生事业健康发展,医疗服务体系基本建立,公共卫生安全得到保障。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1%0以内,依法取缔土(小)污染企业18家,建设污水处理厂3处,区域环境质量得到有效改善。文化体育、广播电视、民族宗教、气象、档案、史志、民兵预备役等事业取得新的成绩。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权益得到有效保障。基层民主不断扩大,普法教育和依法治区深入推进。“平安河口”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严格落实信访工作责任制和“一岗双责”制度,强化社会治安和油区治安综合治理,加大安全生产监管和整治力度,促进了社会秩序持续稳定。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开展,顺利通过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和省级文明城市验收,获得全省双拥模范区、全省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先进区等称号。
  政府施政能力明显提高。大力推进政府提速,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行政效能和依法行政水平有了新的提高。完善科学决策机制,自觉接受人大和政协监督,累计办理人大代表建议306件、政协委员提案239件,办结率、面复率均保持100%。坚持执政为民、取信于民,承诺实施的便民实事和重点工程全部按期完成。强化目标责任管理,加强政务督查,促进了各项工作落实。加强廉政建设,强化审计监督和效能监察,机关作风明显转变,树立了良好的政府形象。
  即将过去的2007年,是五年中全区经济发展质量最好的一年。一年来,全区上下深入贯彻区第六次党代会精神,坚持整合区域发展资源,以和谐凝聚合力;注重优化经济结构,以产业协调推进经济社会良性互动;着力加强环境建设,努力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正确处理眼前与长远、局部与整体、开发与保护、发展与民生等方面的关系,实现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预计全区生产总值增长2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2%;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5.9%,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增长2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9.8u/0和12%;13项重点工程和11件便民实事顺利实施。
  各位代表,过去的五年,是全区综合实力显著提升、城乡面貌深刻变化、各项事业蓬勃发展、人民生活明显改善的五年。五年来取得的成就,为河口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区人大依法监督和区政协参政议政的结果,是油地军港和全区人民同心同德、团结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全区人民和社会各界,向所有为河口的建设和发展做出贡献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回顾五年的历程,我们深切体会到,做好新形势下的政府工作,必须牢固树立“五种观念”,始终做到“五个坚持”。一是牢固树立发展是第一要务的观念,坚持科学发展不动摇。始终把推动发展作为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任何情况下,都必须立足又好又快,不能有丝毫动摇。面对不断发展的新形势,及时转变工作指导,调整工作布局,探索出了切合河口实际的发展路子,统一了全区上下的思想认识,激发了工作积极性,为加快发展赢得了主动。二是牢固树立与时俱进的观念,坚持开拓创新求发展。始终以思想大解放推进经济大发展,不断深化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做好上级政策、外地经验与河口实际相结合的文章,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注重发挥规划的导向作用,强化政策激励,科学实施决策,促进了又好又快发展。善于运用市场手段推进经济发展,用创新的办法解决资金、土地等制约发展的困难和问题,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保障。三是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坚持维护群众切身利益。始终把执政为民作为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认真倾听基层呼声,真心关注群众疾苦,切实解决群众困难,实现发展成果与人民群众共享。围绕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五年累计投资49.6亿元,实施便民实事和重点工程89项,让群众得到了更多实惠。四是牢固树立和谐发展的观念,坚持油地军港团结共建。始终高举油地军港团结发展的旗帜,本着“讲感情求和谐、讲责任谋发展”的原则,建立实施了油地军港联席会议制度,推进项目共建、资源共享、互惠共赢,形成了团结协作、和谐发展的生动局面。五年累计实施共建项目103个,总投资31.3亿元,促进了区域经济社会全面融合、一体发展。五是牢固树立重抓落实的观念,坚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始终把狠抓落实作为政府的第一责任,不断完善责任目标决策、执行、监督体系,强化督查考核,加大工作推动力度,圆满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经济社会发展中仍然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实力比较薄弱,产业结构较为单一,对石油资源的依存度过高;经济发展方式较为粗放,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生态比较脆弱,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的任务十分艰巨;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促进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不够完善,城乡差距仍然较大;税源结构不尽合理,增收压力不断加大,收支矛盾逐年突出;发展环境不够宽松,政府工作职能和干部思想、作风还需进一步转变,等等。对于这些问题,我们一定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今后五年的目标任务
  各位代表,今后五年是我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努力实现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综观国内外发展环境,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更加深入,科技进步、资本流动和产业转移进一步加快;区域竞争日趋激烈,天津滨海新区、河北曹妃甸已经抢占先机,率先崛起,周边地区凭借各自优势,奋力争先,竞相发展。如何加快经济转型,培育发展优势,在竞争中赢得主动,是我们面临的重大挑战。同时,也要看到,国家把发展黄河三角洲生态高效经济列入“十一五”规划,省委、省政府确定以东营为主战场实施黄河三角洲开发,市委、市政府把黄河三角洲开发作为全市科学发展的总战略,提出“东进西扩、南融北接”的规划部署,大力推进“三路两港一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黄河三角洲大开放、大开发的序幕已经拉开。我区地处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的最前沿,必将承接更多的发展要素,迎来更大的发展空间。经过多年的艰苦努力,我区的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发展环境不断改善,为今后加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我区丰富的资源优势和临港、滨海的独特区位优势,为加快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全区上下政通人和,油地军港团结一心,广大干部群众精神振奋,创业热情高涨,为加快发展凝聚了强大力量。机遇稍纵即逝,发展时不我待。我们必须树立忧患意识和危机意识,增强加快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坚定信心,乘势而上,努力推动全区经济社会在新起点上实现新的跨越。 ,
  今后五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突出和谐发展主题,发挥港口、海洋、生态优势,大力推进经济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建设,着力优化经济结构,深化改革开放,强化自主创新,全方位融入黄河三角洲开发总体战略,努力打造海洋经济强区、新兴港口经济区和生态宜居城市,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的新河口而努力奋斗。
  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是:
  ——综合实力明显增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20010以上,一般预算财政收人年均增长15%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4%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00/0以上。全区经济总量不断壮大,发展质量明显提高,现代产业体系初步形成,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对外开放取得新的突破。
  ——社会事业明显进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3.3%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9%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0.6%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010以内。城乡发展更加协调,人民生活显著改善,文化产业取得新的发展,社会政治和谐稳定,文明程度全面提高。
  ——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万元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以上,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削减4%以上,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削减15%以上,林木覆盖率达到25%以上。循环经济加快发展,资源利用效率有效提高,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
  各位代表,全方位融人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实现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必须牢牢把握的工作主题。全区上下务必强化机遇意识和责任意识,依据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总体规划,进一步明确定位,科学布局,突出特色,重点突破,努力推动经济社会在新起点上实现更好更快发展。重点做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优化提升产业结构,加快构筑现代产业体系
  以提高产业竞争力为核心,进一步优化结构,膨胀总量,增强活力,努力形成以生态高效为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
  加快膨胀现代工业。深入实施工业立区战略,着力提升产业层次,发展高端产品,延伸产业链条,培育产业集群。加快壮大石油化工、盐及盐化工、精细化工等支柱产业,扶持发展纺织服装、机械电子、石油装备、农产品加工等优势产业,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着力培植骨干企业,支持企业加强对外合作,实施品牌战略,不断膨胀规模;力争到2012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展到150家以上,其中主营业务收入过亿元的达到36家,过10亿元的达到8家。放手发展民营经济,鼓励更多的人搞民营、办实业,壮大民营群体;支持油田企业加快改革步伐,转换经营机制,加强对外合作,努力做大做强。着力推进大项目建设,优化投资结构,以增量优化带动存量调整。着力加强园区建设,按照“布局集中、用地集约、产业集聚”的思路,进一步明确功能定位,完善配套设施,创新服务机制,提高项目承载能力;加快推进石油装备工业园、富海工业园等“区中园”建设,集中引进一批大项目,不断壮大园区规模。着力推进科技创新,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引进、吸收先进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工艺,提高产品附加值;加强黄河口高新技术企业创业园建设,不断增强孵化能力,构建科技创新创业公共服务平台;实施创新人才培养计划,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营造鼓励创新的良好环境。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培育壮大水产、冬枣、畜牧、棉花等优势产业,建设一批规模化、标准化种植养殖基地;积极发展特色农业、设施农业和休闲观光农业,形成多元化产业体系,拓宽农民增收空间。加大对农业产业化经营扶持力度,五年内,全区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到80家,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到120家,带动90%的农户进入产业链经营。大力推进标准化生产,培育一批黄河口优势农产品,品牌,提高农产品竞争力。完善质量标准体系、农产品质量检验检疫体系和动植物疫病防控体系,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进一步改善农业装备条件,提高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等一批重大农业技术,推进农业科技进村人户,努力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繁荣发展现代服务业。坚持把服务业摆到突出位置,进一步优化结构,膨胀规模,不断提高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重点发展生态旅游业和现代物流业。突出黄河口、大油田、原生态特色,整合旅游资源,完善基础设施,开发精品线路,努力在生态旅游上实现突破。依托东营港、国家级中心渔港和荣乌高速连接线等干线公路,加快培育物流市场,建设物流园区,培植龙头企业,构建综合性物流配送体系。改造提升商贸流通等传统服务业,重点实施中心商业区和各类专业市场改造,优化商业网点布局;加快农副产品配送中心和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继续实施“两进”工程,进一步搞活农村市场。加快发展服务外包业,积极发展金融保险、电子商务、社区服务等新兴服务业。
  二、突出发展海洋经济,加快建设海洋经济强区
  海洋经济是我区在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中实现率先发展的优势和潜力所在,必须集中优势资源,实施重点突破。一是科学规划发展布局。依托产业发展基础,本着科学布局、协调发展、生态高效的原则,重点开发一条优质高效浅海贝类产业带和北部海洋循环经济、临港产业、东部高效渔业海水综合利用、中部渔业畜牧及农产品加工贸易等四大经济板块,形成海陆资源互补、产业互动、布局互联的海洋经济发展格局。二是培育壮大主导产业。率先突破高效渔业。大力发展设施渔业,以沿海重点养殖区为基础,重点建设40万亩浅海贝类养护基地、3万亩海参养殖基地、10万亩黄河口大闸蟹养殖基地和10万亩对虾养殖基地;培植壮大水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实施品牌带动战略,培育提升文蛤、虾皮和海参等特优水产品品牌。加快发展临港产业。依托临港优势和滩涂资源,大力发展石油化工、盐及盐化工、石油装备、港口物流和先进加工制造业,联动发展海洋运输、船舶维修等配套服务业,壮大临港产业集群,打造生态化工基地和百万吨盐及盐化工基地。三是加强海洋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国家级中心渔港二期建设,提高辐射带动能力,建设集商港、旅游港和渔港于一体的综合性港口。推进滨海大道绿色生态河建设,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建设连接东营港、东风港和黄骅港的环海高等级公路,带动我区沿海区域的开发建设。推进北部沿海防潮堤建设,尽快形成高标准的闭合防潮体系,构筑安全防护屏障。
  三、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建设生态宜居城市
  以建设“生态型、园林式、现代化”宜居城市为目标,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强化服务功能,提升城市品位,改善人居环境,努力增强城市竞争力和辐射带动能力。
  加强中心城区建设。坚持规划先行,加快编制各类专业规划和详细规划,不断扩大详规覆盖率;创新规划管理机制,加大规划执行力度,切实维护规划的权威性。着力加强重点区块建设,加快推进河安小区、东湖小区和城区南北轴线建设,改造提升西湖公园、中心商业区、河滨小区及周边区块,积极推进城中村改造,加快城市“退二进三”步伐,不断扩张城市规模、提高城市档次。着力加强城市生态建设,整合城区水资源,实施水系贯通工程,搞好沿岸景观建设,构建河湖相连、水绿共生的碧水系统;高标准实施城区绿化,建设精品绿地,力争绿化覆盖率达到33%以上。着力加强市政建设,实施主干道路改造和供热供气、供水排水等管网改造工程,规划建设广电中心、图书馆、体育馆等标志性建筑,推进油地职工住宅小区建设,全面改善群众生活环境。加快汽车站升级改造,完善城市交通体系。加强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扩大覆盖网络,提高保障能力。加大城市经营力度,盘活存量资产,搞好土地储备和开发,提高土地使用效益。建立完善城市管理长效机制,严格执行精细化管理制度,强化综合执法,狠抓环境整治,实现高效能管理。
  加快小城镇建设。科学编制城镇和村庄建设规划,完善规划体系,优化发展布局。突出加强仙河、孤岛、义和等卫星镇和中心村建设,搞好基础配套,加快城乡一体化步伐。到2012年,全区城镇化率达到75%以上。发挥东部城镇优势,进一步完善功能,优化环境,重点发展临港服务业和配套产业,构筑临港生活服务基地和物流商贸平台;加快实施东部城镇路网改造,提升公路等级,打造半小时通勤圈。大力发展镇域经济。加强分类指导,支持各乡镇因地制宜,发挥优势,以工业为龙头,以乡镇工业园为载体,培育特色主导产业,壮大乡镇财源,加快建设一批强乡强镇。
  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按照中央“二十字方针”要求,深入实施“四新”工程,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不断提高新农村建设水平。深化农业结构调整,完善现代农业体系,加快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努力扩大农民增收渠道;鼓励发展村办企业,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健全农村科技创新和服务体系,抓好科技示范乡镇和示范村建设。实施新型农民培训工程,提高农民的生产技能和劳动就业能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实施骨干河道综合治理和田间沟渠节水改造,改善微循环系统,确保水系畅通;继续加强乡村公路、农村自来水、沼气池、数据通信等设施建设和管护,搞好特困户安居住房建设,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深入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村庄绿化、美化、亮化工程,完善垃圾和污水处理设施,努力改善村容村貌。积极开展小康文明村创建活动,全区小康文明村达到80010以上。加大支农惠农力度,进一步扩大公共财政和公共服务覆盖农村的范围。
  四、深入推进各项改革,加快扩大对外开放
  围绕区域创新,大力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的体制机制。
  推进综合配套改革。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充分发挥政府投资的引导作用,扩大市场化运作领域,提高市场化运作水平;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创新信用担保机制,拓宽企业融资渠道。深化企业内部改革,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推进企业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深化财税体制改革,调整优化支出结构,加快建立公共财政体系;完善收支两条线制度,推进部门预算和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加强政府采购和国有资产运营监管,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完善事业单位聘用制度,扎实做好工资制度改革。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机制,切实抓好粮食流通和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
  深入实施招商引资。改进招商方式。突出产业招商和专业招商,加强项目策划、包装与推介,提高招商针对性;大力开展领导招商、企业招商和挂职招商,探索网上招商、中介招商、委托招商等新途径。突出招商重点。围绕重点区域和重点产业,着力引进一批“大、高、外”项目,不断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境内,在巩固东南沿海省市的同时,重点面向胜利油田、石油大学和周边地区,加大招商力度,加快引进一批带动能力强的产业关联项目;境外,在巩固韩国、日本、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同时,重点面向外资企业在国内的投资聚集区域,加强政策宣传,实施外资内引,力争实现新的突破。强化项目运作。进一步完善项目推进服务机制,全面提高项目推进效率和服务水平,促进项目及早落户,尽快投产达产。
  扩大对外贸易。进一步优化出口结构,扩大传统出口规模,培植新的出口增长点。鼓励企业加强国际产品质量、环境和安全标准体系认证,积极培育出口自主品牌。扶持发展创汇型龙头企业,形成一批外贸出口优势产业和拳头产品。实施“走出去”战略,支持企业大力发展加工贸易和服务贸易,加快国际化步伐。按照优势互补、错位发展、互利共赢的原则,进一步加强区域交流与合作,主动承接天津滨海新区等地的辐射。
  五、大力推进生态建设,加快提升区域竞争力
  坚持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共同推进的理念,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努力实现经济持续发展、污染持续下降、生态持续改善。
  加强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坚持保护优先、开发有序的原则,强化对水源、湿地、林地、草地、海洋等自然资源的生态保护,保持生态平衡。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制度,减少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坚决控制新生污染。加大环境监察执法和监测力度,严肃查处环境违法行为。加强工业污染防治,控制农业面源污染,抓好河流污染治理,提高城市污水、垃圾无害化处理水平,保障环境安全。
  大力推进节能减排。以节地、节水、节能、节材为重点,积极推广节能技术,最大限度地降低能耗、物耗。依法严格保护耕地,加大国有未利用土地管理力度,清理整治违规行为,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认真落实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严格执行差别电价和超耗能加价政策,杜绝新上高耗能项目。支持企业引进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淘汰落后的设备和工艺,努力节能降耗,减少污染,提高经济效益。积极开发利用风能、地热、生物能等新型能源和可再生资源。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鼓励支持资源循环利用项目,构筑企业、行业、区域循环经济体系。积极倡导健康、节约、文明的消费模式,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
  全面改善生态环境。坚持“科学规划、规范管理,尊重规律、科学发展,政府主导、市场运作,改革林权、创新机制”的原则,大力推进林网、路网、水网“三网”合一的绿化工程建设,力争通过五年或更长时间的努力,基本实现农田林网化、路域林荫化、水系风景化,努力建设生态家园。按照“上林下渔”、“上农下渔”的模式,大力实施农业综合开发,搞好中低产田改造,努力提高土地产出效益。认真实施生态建设规划,积极推进环境优美乡镇、生态文明村建设。
  六、全面发展各项事业,加快构建和谐社会
  以改善民生为根本目的,创新和谐发展机制,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提高人民安全感、满意度和幸福指数。
  加强油地军港团结共建。进一步完善油地军港联席会议制度,创新协作机制,拓宽共建领域,加大决策执行力度,促进四方共建向制度化、规范化发展。充分发挥油地军港优势,整合各方资源,推动基础设施共建共管、社会事业共享共用、招商项目联招联引、油区治安联防联治,携手共创美好家园。扎实做好油田帮扶乡镇工作。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全力支持胜利油田、济军生产基地和东营港开发区加快发展;牢固树立油地军港团结共建的大局观念,积极创造条件,努力提高干部群众生活质量。
  着力改善民生。完善就业培训服务体系,实行积极的就业政策,鼓励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促进多种形式就业。建立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促进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积极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以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为目标,进一步完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农民养老保险、农民医疗保险和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逐步提高保障标准,扩大社会覆盖面。继续做好优抚安置工作,大力发展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完善“阳光190”社会救助体系,全面提高救助水平。
  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方针,巩固提高义务教育,加快普及高中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高度重视学前教育,促进各类教育协调发展。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搞好农村幼儿园和中小学布局调整,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加大教育投入力度,规范教育收费,继续落实“三免一补”政策,健全贫困学生资助制度,确保不让任何一名学生因贫困而失学。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加强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完善重大疾病防控体系,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能力。积极发展体育事业,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继续稳定人口低生育水平,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0以内,出生婴儿性别比控制在107以下。搞好国防教育、人民防空和民兵预备役建设,巩固扩大双拥共建成果。关心支持妇女儿童、残疾人、老年人工作。全面发展广播电视、统计、档案、史志、气象、防震减灾、民族宗教、外事侨务等社会事业。
  扎实推进“平安河口”建设。加强社会管理,深入实施“五五”普法规划,进一步增强全社会法制意识。依法加强信访工作,完善社会利益协调和纠纷调处机制,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建立维护区域稳定长效机制,整合油地警力资源,加大社会治安和油区治安综合治理力度,依法严打各类犯罪,确保社会长治久安。健全安全生产监管体制,严防重特大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社会安全。
  加快建设和谐文化。深入挖掘和整合区域文化资源,努力塑造具有鲜明特色的黄河口文化品牌。积极培育发展文化产业,鼓励文化创新,加强文化宣传交流,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不断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引导广大群众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培育良好的文明风尚。
  各位代表,2008年是新一届政府开局之年。做好明年的工作,对于开好头、起好步,顺利完成今后五年的工作任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建议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区生产总值增长20%,其中一、二、三产业分别增长6.6%、23%、18%;一般预算财政收入增长1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010;外贸出口增长7.8%;万元生产总值能耗降低4.5%,二氧化硫排放量削减2.5%,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削减11.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人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0.5%和10.6%;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8%0以内。围绕实现上述目标,突出抓好以下六项重点工作。一是突出抓好工业经济运行。坚持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加大投入力度,重点实施国华和鲁能两个4.8万千瓦风力发电、富海和中海两个100万吨重油催化裂化、天元化工30万吨烧碱、石大卓越10万吨炼油催化剂等l批投资过亿元的大项目;强化企业扶持,确保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5家、过亿元企业5家,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主营业务收入分别增长25%、30%以上;加强园区建设,搞好经济开发区配套,推进宫海石化南部区块开发建设,增强园区承载能力。二是突出抓好“三农”工作。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新增农业龙头企业5家,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18家;大力发展特色农业,集中抓好以海参、野鸭为重点的特色养殖和以冬枣、经济林、甜高梁为重点的特色种植,实施休闲观光农业项目8个;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实施草桥沟综合治理、滨海大道绿色生态河三期、国家级中心渔港二期等重点工程建设,搞好4.7万亩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进一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三是突出抓好“三网”绿化建设。以工程造林为主要手段,实施路域绿化159公里、水系绿化51公里、农田林网9.2万亩,基本构筑“三网”绿化系统网络,全区林木覆盖率达到17.8%;深化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吸引社会资金投入“三网”绿化工程;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实现森林生态效益由无偿使用向有偿使用转变。四是突出抓好产业招商。加快编制主导产业发展规划,高标准策划、包装产业项目,加强宣传推介,为招商引资提供科学依据。强化专业招商,优化驻外招商站点布局,提高专业队伍业务水平,增强招商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加大面向油田招商力度,主动与油田企业搞好对接,推进一批石油装备和先进制造业项目到园区集聚发展。力争全年引进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项目10个。五是突出抓好增收节支。坚持把财源建设放在首位,优化税源结构,壮大地方税源,加快培植一批支柱税源和纳税大户,不断提高财政收人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和税收占财政收人的比重。坚持依法治税与政策激励相结合,完善税控机制,加强税收征管,确保应收尽收;实行纳税大户重奖制度,落实税收优惠政策,积极涵养税源,促进财政收入持续稳定增长。进一步完善收支两条线制度,加强预算支出管理,厉行节约,减少浪费,集中财力办大事。六是突出抓好便民实事和重点工程建设。围绕群众关心的民生问题,继续实施一批便民实事和重点工程,让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完善项目建设筹资机制,严格落实责任,强化督查调度,确保按期完成,做到取信于民。
  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各位代表,新的形势和任务,对新一届政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依法行政,从严治政,科学执政,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推进管理创新,树立崭新形象,担负起人民赋予的重任。
  (一)转变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始终把解放思想放在首位,以创新的思维推动发展。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注重用市场的手段发展经济,努力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提高服务效率,创造有利于发展的良好环境;注重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以发展社会事业和解决民生问题为重点,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和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严格落实服务承诺制、行政问责制和责任追究制,推行“阳光政务”,强化效能监察,促进政府工作提速。
  (二)依法行政,建设法治型政府。认真贯彻《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依法管理好经济和社会事务,妥善解决各种矛盾和问题。加强和改善行政执法工作,转变执法方式,强化执法监督,规范执法行为,提高执法水平。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鼓励支持社会各界、人民群众、新闻媒体对政府工作进行监督。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进一步健全重大事项集体决策、专家咨询、社会公示与听证、决策评估等制度,促进依法决策、科学决策、民主决策。
  (三)狠抓落实,建设责任型政府。弘扬求真务实和开拓创新精神,倡树学习之风、调查研究之风,善于学习新知识、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推动新发展。深入开展行风评议活动,力戒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加强政府诚信建设,增强政府的执行力和公信力。完善决策目标、执行责任、考核监督工作体系,强化督查督办,严格考核评议,狠抓责任追究,雷厉风行推动落实,确保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四)从严治政,建设廉洁型政府。坚持标本兼治,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把反腐倡廉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严格落实工程招投标、经营性土地使用权出让、政府采购和产权交易制度,加强监督监察,确保公开、公正、透明。加强审计监督和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严肃查处各类违法违纪案件,树立起清正廉明的良好形象。
  各位代表!站在新起点,增创新优势,实现新发展,是时代的呼唤,是人民的重托,是历史赋予我们的神圣职责。让我们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在中共河口区委的坚强领导下,万众一心,开拓奋进,全方位融入黄河三角洲开发大潮,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的新河口而努力奋斗!

知识出处

河口年鉴(2008)

《河口年鉴(2008)》

出版者:山东省地图出版社

出版地:2008.10

《河口年鉴》是河口区人民政府主办、河口区史志办公室承编的大型地方性综合年鉴。本卷年鉴主要记述河口区辖区内2007年各行各业基本情况和重要信息,特殊情况适当上溯和下延。本卷年鉴共设24个栏目:特载、大事记、河口概况、政党政务、群众团体、军事、司法、对外开放、综合经济管理、农业、黄河河务水利、工业、国内贸易、交通邮电电业、建设环保、财政税务、金融保险、教育科学、文化体育卫生、社会生活、乡镇概况、油田有关单位、人物、附录。卷内设反映全区重大事件和发展成就的彩色图片资料专辑。

阅读

相关人物

聂建军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