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城乡公共交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东营区志(1998-2005)》 图书
唯一号: 151320020210007728
颗粒名称: 第四节 城乡公共交通
分类号: U491.1+7
页数: 3
页码: 130-132
摘要: 城乡公共交通包含东营市公交公司、东营市公交一公司、村村通公交车的内容介绍。
关键词: 公共交通 东营 城乡

内容

东营市公交公司成立于1989年1月,为副县级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公司初建时公交车有8辆,职工18人,固定资产65万元,1998年发展到固定线路19条,营运车辆320辆。至2005年,拥有4个客运站(东城公交公司总站、西城黄河路公交西站、西城火车站站、西城刘家站)-7个客运队,客运车辆405辆,营运线路44条,其中市区线路35条,市郊线路9条,公交线路全部实行无人售票IC卡管理。2003年起,按市政府的规定,60岁以上老年人持公交IC卡在市区线路免费乘车。2003年,受“非典”的影响和油价上涨等因素制约,客运量有所回落。
  东营市公交一公司又名胜利油田运输总公司客运公司,位于西四路269号。成立于胜利油田会战初期的1966年,前身为运输指挥部交通车队、四大队、运输处客运分处。1988年,经东营市政府批准,在客运大队的基础上挂“东营市公共交通汽车运输一公司”的牌子,受油田和东营市的双重领导。1998年4月改称胜利油田运输总公司客运公司。随着油城经济的发展,公司也由单纯的生产服务型转变为生产经营型,是集市内公交、长途客运、旅游包车于一体的综合性客车运输企业。具有国家道路客运三级企业资质,客运总站具有二级客运站资质。2005年,客运公司有职工343名,下设5个客运中队,3个站(总站、中心站、东站)。客运公司有公交客车104辆,主要担负胜利油区内l、3、5、7、9、12、16、17、19、20、25、27、31路公交线路,日运行班次410班,日运行里程22850千米,日客流量约6万人次。票价主要有两种,20公里以上2元,20公里
  1998~2005年东营市公交一公司客运情况表
  表4-5以下的1.5元,部分市郊线路由于里程较长,实行按里程计价,公交线路全部实行无人售票IC卡管理。2003年起,60岁以上老年人持公交IC卡在市区线路上免费乘车。老年人免费乘车的比例已占公司总客运量的10%以上。
  村村通公交车东营市在实现“村村通公路”后,委托市公交公司经营全区农村客运,2001年11月22日,在公交西站举行村村通公交车开通仪式。开辟公交西站一牛庄镇西薛村、西站一龙居乡盐坨村、西站史口镇都府李村、西站一史口镇政府、西站龙居龙居乡麻湾村、西站一利津大桥上黄河大坝一龙居乡麻湾村、牛庄一六户镇一八分场7条线路,星期一至星期五每天60个班次,节假日每天70个班次。加上东营区北部市公交一公司车辆,公交车覆盖全区村庄的85%。2002年6月18日,新开通客运公交线路5条(牛庄胜利办事处、公交西站一谢何、公交西站官庄、中心站一王营、中心站一牛庄镇时家一东武),调整线路10条(公交西站一徐家、公交西站一西薛、公交西站一史口镇、公交西站
  六户八分场、公交西站一麻湾(A)、公交西站麻湾(B)、公交西站一刘集、公交西站一盐垛、中心站一时家物探五大队、中心站一王营一东安),安装站点牌67个,候车亭6个,两公司共投入村村通公交车车辆34辆,新增通过和覆盖行政村42个,使辖区通公交车行政村达217个,村村通公交车率98.2%,人口覆盖率99%以上,客运公交车辆实现区内大循环,东营区在全市率先完成“村村通公交车”工程。

知识出处

东营区志(1998-2005)

《东营区志(1998-2005)》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出版地:2008年12月

本书详实地记载了1998~2005年东营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建设情况,突出展示了近年来东营区改革和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