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建立东营市的请示报告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河口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51320020210005965
颗粒名称: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建立东营市的请示报告
分类号: G256
页数: 3
页码: 661-663
摘要: 胜利油田自一九六四年在我省北部黄河三角洲地带组织会战以来,经过十八年的艰苦奋斗,已经建起了我国东部地区的一个重要石油工业基地,年产石油一千六百万吨。胜利油田在山东境内已开发建设的二十个油田,有二十八个二级直属单位,职工、家属二十四万多人,主要集中在惠民地区的垦利、利津两县和广饶、沾化县的部分公社,并在油田指挥部机关驻地的东营一带形成了十万多人口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但是,现在对这一地区的行政管理,仍采用开发油田初期由惠民行署派驻东营办事处的管理体制,已经远远不能适应石油工业的发展和当地人民生产、生活的要求。胜利油田迫切要求改变现在的行政区划和管理体制,在油田集中的区域建立市的建制。省委、省府经过广泛征求意见,反复讨论研究,一致认为,为了适应石油工业迅速发展的需要,尽快改变这个地区的贫困面貌,在这里建市是非常必要的。这已成为广大职工和当地人民的强烈愿望和要求。
关键词: 文献学 地方文献 山东

内容

国务院:
  胜利油田自一九六四年在我省北部黄河三角洲地带组织会战以来,经过十八年的艰苦奋斗,已经建起了我国东部地区的一个重要石油工业基地,年产石油一千六百万吨。胜利油田在山东境内已开发建设的二十个油田,有二十八个二级直属单位,职工、家属二十四万多人,主要集中在惠民地区的垦利、利津两县和广饶、沾化县的部分公社,并在油田指挥部机关驻地的东营一带形成了十万多人口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但是,现在对这一地区的行政管理,仍采用开发油田初期由惠民行署派驻东营办事处的管理体制,已经远远不能适应石油工业的发展和当地人民生产、生活的要求。胜利油田迫切要求改变现在的行政区划和管理体制,在油田集中的区域建立市的建制。省委、省府经过广泛征求意见,反复讨论研究,一致认为,为了适应石油工业迅速发展的需要,尽快改变这个地区的贫困面貌,在这里建市是非常必要的。这已成为广大职工和当地人民的强烈愿望和要求。
  一、随着石油工业的发展,现在胜利油田各油区的指挥机关驻地,都已经形成了聚居人口在万人以上的小城镇,特别是石油会战指挥部所在地东营,城镇建设已有相当的规模,这对于保证石油会战和职工家属的生产生活起了很大作用。但是由于缺少一个市的政府来统一规划和管理,各项基本建设处于无政府状态,随意乱建,各搞一套。这不仅给今后的市政建设带来困难,而且对当前的行政管理、社会治安也非常不利。所以东营的群众说:“东营无政府,街道无名称,住户无门牌,通讯无地址,管理无制度”。这种混乱状况,依靠惠民行署驻东营办事处是难以解决的,建市以后即可进行统一规划和领导,将市政建设工作有效地管理起来。
  二、油田职工已经是个相当庞大的队伍,随着生产的发展,今后还要继续增加,预计到本世纪末,职工、家属将达到三十万人以上。他们的物资供应,生活服务,文化教育等,现在基本上由企业自己来办,不仅分散了企业的领导精力,而且因渠道不通,欠账越来越多,职工意见很大。如由市政府把这方面的工作统一领导和管理起来,就可以有效地改善广大职工的文化、物质生活,减轻企业的压力,更好地致力于发展石油工业。
  三、由于石油的开发,矿区的建设,工业占地不断增加,平均每年需占地八千亩左右,而有些生产队耕地越来越少,直接影响他们的生产生活,由于缺少一个统一的政府领导机构来统一办理,统筹安排,许多矛盾不好解决,严重阻碍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建市以后,就可以在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对地上、地下、工业、农业统筹兼顾,合理安排,既能优先保证油田建设用地的需要,又可妥善解决好矿区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使工农结合,互相促进。
  四、胜利油田矿区发展前景很好,地下有丰富的油气资源,不仅可以稳住现有的生产水平,而且还会不断有新的发展;地面有广阔的土地,充足的黄河水源,良好的气候等自然条件;同时他们已经有比较雄厚的技术力量,并且初建了一些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在这样好的客观条件下,建市以后,可以统一规划和利用这个地区的有利条件,充分发挥石油工业带动农业的巨大力量,合理开发利用这里的丰富自然资源,加快改变这个地区贫困面貌的步伐,保证石油工业的顺利发展,逐步把这里建设成为大型的现代化石油工业基地及其相应的农、牧、副业生产基地、科学实验基地和适应四化建设需要的人才培养基地。
  五、市的名称,因现在油田的中心是在东营,可命名为东营市。由省直接领导,属地区一级。市的区域范围包括垦利、利津两县和广饶的牛庄、辛集、油郭、六户四个公社,沾化县的新户、四扣、义和、太平四个公社,博兴县的龙居公社和乔庄公社的老于、王家、刘家三个大队,现有总面积为五千零二十六点五平方公里,九十一万六千零五十九人,其中非农业人口十六万七千七百五十一人,占人口总数的百分之十八点三,耕地二百零一万九千八百一十九亩。为便于石油的开发建设和保持原行政区划上的相对稳定,确定市内保留垦利、利津两县体制不变,并在油田职工比较集中的地方,设立东营、孤岛、河口、牛庄四个区的建制(详见附表)。
  以上报告当否,请批示。
  附:胜利油田党委、胜利油田会战指挥部关于建立东营市的请示报告;
  惠民地区行政公署关于同意垦利等县、社划为东营市的报告;
  垦利、利津两县人民政府、人大常委会关于同意划归东营市的报告、决议;
  广饶、沾化、博兴县人民政府、人大常委会关于同意将部分公社划归东营市的报告、决议;
  有关公社的报告和干部群众的意见;
  东营市行政区划图。
  山东省人民政府
  一九八二年八月二十二日

知识出处

河口区志

《河口区志》

出版者:中华书局

出版地:2002

河口区为东营市市辖区,于1984年2月设立,版图面积2365平方公里,海岸线长254公里,总人口22万人。这里是共和国最年轻的土地,位于黄河三角洲最前沿,拥有丰富的海洋、土地、油气、草场、滩涂等自然资源,是尚待开发的一块宝地,是胜利油田的主油区,有丰富的地下油气资源和卤水资源,发展农业、畜牧业、水产业、工业的潜力巨大。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