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人口构成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姜家村志》 图书
唯一号: 151320020210004327
颗粒名称: 第三节 人口构成
分类号: C921
页数: 3
页码: 52-54
摘要: 本节从:性别、年龄构成、文化素质、职业构成、暂住人口讲述了姜家村的人员构成
关键词: 人口构成 姜家村 东营

内容

性别建国前,在全村总人口中,男性多于女性。建国后,人民政府提倡男女平等,群众传统观念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男女比例有了明显变化。2005年,姜家村居总人口760人中,男性382人,女性378人,男性数量稍高于女性。
  年龄构成建国前,村民生活贫困,医疗条件差,寿命较短,全村人均寿命38岁左右。建国后,经济逐步发展,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医疗保健条件变好,村民寿命不断提高。2005年,6周岁以下(不含6周岁)49人,6至15周岁25人,16至35周岁272人,36-59周岁306人,60周岁至69周岁52人,70周岁以上43人,80周岁以上11人,90周岁以上2人,最高年龄96岁。
  文化素质建国前,经济贫困,战乱频繁,儿童入学率低,文盲和半文盲占总人口的95%左右。自1944年办起了初级小学,大办识字班、夜校。建国后,姜家村办起扫盲夜校,积极发展成人业余教育,基本上扫除了青壮年文盲。20世纪50年代普及小学教育。90年代实行九年义务教育,适龄儿童入学率100%。2005年全村居民中研究生5人,大本生25人,大专23人,中专生、高中生、技校生共160余人。
  职业构成过去,姜家村民绝大多数从事农业生产劳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前,利用冬闲季节从事商业和手工业的人数占全村总人口的10%。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实行改革开放,党在农村推行了一系列富民政策,从事商业、建筑、运输业、饮食服务业和畜牧养殖业等行业的人越来越多。1987年农转非后,大部分青年被胜利油田和市、区企业招工,约计177人,在村办企业和个体企业工作的有30人,装卸搬运工70余人,经商的有20人,从事饮食服务业的有20人,从事交通运输及汽车出租的有62人,经营养殖业的有15人。全村居民已把目标转移到第二、第三产业方面来。
  暂住人口自1985年建设姜家新村以来,暂住人口逐年增多。到2005年,外来暂住人口约2600人,他们来自全国各地,各自经营不同的项目,收入可观。姜家居民通过租赁房屋提高了经济收入。姜家社区配合相关部门对暂住人口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及计划生育等方面的管理,使姜家社区平安稳定,无重大治安灾害事故的发生。

知识出处

姜家村志

《姜家村志》

出版者:姜家村志编纂委员会

《姜家村志》包括10编,29章74节26万余字。真实的记述了姜家村的近代历史和现实的政治生活面貌。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