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城市修建性详细规划典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河口区建设志》 图书
唯一号: 151320020210004060
颗粒名称: 第三节 城市修建性详细规划典例
分类号: TU984
页数: 3
页码: 56-58
摘要: 本节包括黄河广场规划、东湖公园及东部住宅小区规划、黄河广场与银河公园详细规划、海宁住宅小区规划。
关键词: 城市规划 城市管理 河口区

内容

黄河广场
  上海交通大学农学院景观CAD研究创作部于2002年1月编制完成黄河广场规划。主要内容为:
  规划范围
  河口区的中心地带,由黄河路、迎宾街、友谊街、广场街围合,规划范围东西宽380米,南北长460米,占地面积17.5公顷。
  黄河广场规划设计体现“以人为本”,重点突出参与性、生态性、丰富性、灵活性的设计原则,利用黄河文化及石油文化是河口城市的渊源和主要场所特征,充分运用现代景观设计语言,用符号、建筑和种植等作为其肢体语言,体现古老、悠远且独具特色的黄河人海口文化和年轻、代表旺盛生命力的石油文化,力图创建适合地域情况、尺度适宜的人的活动空间。
  以黄河人海文化为第一主题——黄河人海孕育了这片土壤;
  以石油文化为第二主题——油田开拓者创造了城市;
  河海交融——黄河人海时的壮美景象,作为城市所拥有的独特自然景色;
  新淤地——黄河人海所诞生的新淤地是河口城市的根源和载体;
  孕育——土地是河海交融的结晶,城市是土地与人类的结晶,其中有伟大的孕育过程;
  黄河口——是城市生长最重要的文化元素;
  石油——作为油田文化表象之一的采油作业井架,在设计中以主雕塑构架来体现,设置在河海交汇处,象征着油田人最重要的人文精神——端坐于地,顶立于天;
  创业——河口城市的崛起源于几代人的艰苦创业,创业精神是城市的能源和动力。
  规划采用一个中心、一条轴线、两条景观副轴线、两大主体功能区、七个功能分区形成结构组织,以体现时代气息和古典风韵的完美结合和形象的独特性作为主要目标,创造了一个以黄河的动态曲线感和油田的稳定匀称感为主导,具有综合使用功能和宏伟气质、人文涵养的城市标志性广场。
  广场内涵
  以黄河文化底蕴为根源,以体现河口区城市风貌、反映地方文化为基本点,以油田文化背景为地方特色,创造一个具有黄河三角洲特色的城市空间,同时展现河口新兴石油城市的城市形象。
  广场平面布局采用象征手法
  通过对原有水塘进行改造,建成百荷湖,引水至广场空间,象征黄河西源东流;广场中心是用水构成的核心景观,圆形人工水面象征大海,“黄河”成优美动感的曲线涡旋状奔流人“海”;中心绿岛象征“河”与“海”交融生成的新陆地;广场中心区域在平面上成胚胎意象,意欲河口城市发展如婴儿般茁壮成长;绿岛与水面交错形成中国传统文化的太极意象,象征沧海与桑田、古与今的时空交替和变迁;“海”中央设置水上舞台,象征河口人民向大海挑战的信心;水上舞台东西两侧设看台,象征人在海上的活动。
  广场内小品设计富有艺术寓意
  广场主人口处采用船帆造型,寓意河口发展一帆风顺;八排四列组成的灯林寓意河口傲立八方;两条波浪形景观长廊在中心绿岛处汇合,寓意双龙戏珠;高30米的广场主题雕塑“现代文化与现代科技”、选用高新材料,运用现代科技手段组装,诠释河口为现代化的文化新城市,采用透明钢化玻璃做成的四块扬起的风帆,与相邻的海的平面造型相配合,寓意河口区国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乘风破浪,一日千里;广场副雕塑“痕”,由3条红色动感的曲线组成,寓意黄河人海的3次改道。
  广场以主题雕塑和绿岛为界分为动、静两个功能区
  广场南侧为动区,是游人集会、活动场所;广场核心区为水上舞台,舞台设有音乐喷泉,东侧大看台可容纳1500人观看演出,西侧叠泉上方小看台容纳500人;主体雕塑向北为静区北广场,是附近居民休闲、健身场所。
  整个黄河广场用地面积13万平方米,绿化面积5万平方米,成为城市——生态——人文共生共栖、“天人合一”的城市“绿肺”。
  东湖公园及东部住宅小区规划
  东营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2004年9月完成。主要内容为:
  东湖公园及东部居住小区是河口区为适应城市建设发展的需要,提升城市的整体景观环境,按照河口区城市总体规划要求而建设,规划用地位于河口城区的东北部,规划范围东起海昌路、西至海盛路、南起黄河路、北至河滨路,用地面积52公顷。根据规划整块用地分为东湖公园、东部住宅小区两个部分。
  规划中的东湖公园为河口城区东部大型城市绿地,占地31公顷,为市级公园,是城市公共绿地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园的主人口设在海盛路,其北部延伸到河滨路,强化城市北人口景观,提升城市整体景观形象。东部住宅小区位于东湖公园东侧, 占地21公顷,总建筑面积17.18万平方米。小区的规划结构采用“两条轴线、三大组团”的布局方式,组团的布置形势采取“大片区、小组团”,注重院落空间的围合。
  规划将东湖公园、东部住宅小区以及周围的环境和地理位置进行了统一考虑,整个规划区有两条轴线,一条是贯穿小区连结海昌路和海盛路的东西向轴线,另外一条轴线是规划区东北和西南向的对角线,小区和公园既联系又相互独立,通过水系自然顺畅的连接,丰富了城市景观,成为河口区城市建设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黄河广场与银河公园详细规划
  黄河广场与银河公园详细规划设计由上海城科规划设计事务所编制,2005年4月完成。
  规划用地范围:北至银河街,南至和平街(其中包括和平街与迎宾街交叉口东南侧的洗浴城),东至公园街,西至迎宾街。银河公园规划范围东西宽385米,南北长526米(道路中线间距),占地面积24.46公顷。黄河广场二期规划用地3.24公顷,是已建成黄河广场的北侧部分。
  根据河口区总体规划的要求,考虑黄河广场与银河公园的位置及现状条件,将两者连通,形成统一的整体,功能定位为集娱乐、休闲、观赏、健身于一体的高档次、开放式的综合性城市公园。规划将对景区划分、景观构想、景点设置、出人口位置、水面、植物配置以及建筑物、构筑物的位置、规模、造型等做出综合设计。规划形成东北一西南向的景观主轴线,分为动、静两个功能区,黄河广场南部为广场活动区,北部为景观植物区,银河公园南部为商业服务区,西南部为文娱中心,东南部为老年休闲区,中部为水上景观区,西北部为造型乔木配置区、游乐项目区。
  黄河广场与银河公园的连通改造建设,突出强调整体性、服务性、生态性、经济性原则,打破一般公园的设计手法,在原有地形基础上,借鉴了立体主义和超现实主义绘画的一些形式语言,将公园的元素分解为绿地、路径、广场、水体、节点与小品等,并使其叠加在一起,形成看似复杂,实则却统一于特定的规律与秩序的空间景观结构。完善城市功能,改善城市面貌,提升城市的景观形象,全面发挥黄河广场与银河公园的游憩功能和改善环境的作用,更好地满足市民休闲、娱乐、游览和健身的需要。
  海宁住宅小区规划
  海宁住宅小区规划于2001年5月由山东省城乡规划研究设计院编制完成。
  规划用地范围:位于河口城区西北角,东邻海宁路,西依环城水系,南与河口区一中毗邻,北靠城市支路。小区用地为直角梯形,占地面积9.15公顷,总建筑面积90000平方米,是河口区最大的城区改造和住宅建设重点工程,也是河口区的“形象工程与民心工程”。
  该小区规划本着“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注重生态环境保护、科技进步”等规划原则,统一规划,充分挖掘地方特色,综合考虑小区内各种因素,建筑、道路、绿化、小品等有机结合,既考虑近期建设,又兼顾长远发展。在规划结构上突出两个广场、四个组团、三条道路汇集在小区中心,形成中心广场;另外还有一个休闲娱乐广场,方便居民娱乐、健身。小区规划综合道路分布,自然分割成四个住宅小组团。四个组团户型略有差异,以满足不同住户的要求,同时也便于小区管理。

知识出处

河口区建设志

《河口区建设志》

出版者:山东省地图出版社

出版地:2006.12

《河口区建设志》比较翔实地记录了河口区委、区政府关于全区城乡建设的一系列重大决策,也比较客观地反映了全区广大建设工作者艰苦创业、开拓创新、无私奉献的历程,并写进了许多与建设部门相关的工作。这本书较为客观的反映了我区城市建设的历史和现状,是一部具有较高实用价值的好志书。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