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河口区建设志》 图书
唯一号: 151320020210004033
颗粒名称:
页数: 3

内容

序一
  在《河口区建设志》即将出版之际,我受嘱缀数语于卷首,一方面表示对它问世的祝贺,一方面借此向河口区的广大建设工作者深表谢意。
  每个城市都有不同的成长、发展、壮大过程。河口作为东营市的一个“飞区”,其成长的过程独特而艰辛。建区之初,河口是一个典型的矿区小镇,街道狭窄,建筑呆板,城市用地功能分区不清,城市基础设施极不完善。但勤劳勇敢的河口人民和广大建设工作者,在历届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这片荒碱滩上谱写了一首和谐的城建乐章。特别是“九五”以来,河口区坚持“油地共建”和“经营城市”双轮驱动,加快构筑基础设施体系,不断提升城市综合功能,统筹城乡发展,形成了“一个中心、三个卫星镇”城镇布局。河口区的城市建设已由政府建设变为社会建设,城市管理由多头管理变为归口管理,河口已经由一个矿区生产型城镇转变为生态型新城区。河口的城市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作为一个新兴城市,我们进行城市建设的历史毕竟是太短暂了。要在新一轮的城市发展中把握先机,我们不仅要用“望远镜”去观察,学习别人的经验和长处,同时,也要用“显微镜”来分析,评判自己的优劣与得失。《河口区建设志》的出版,它不仅成为一面回顾城建历史的镜子,也将为我们继往开来、建设更加美好的河口区起到借鉴作用。
  当前,历史发展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按照东营市“十一五”规划,未来五到十年,东营市包括河口区的奋斗目标是建设环境优美、生态卓越的“湿地之城”。河口区作为一片新淤地,湿地面积达685平方公里,仅中心城周边就有人工水面20平方公里,天然湿地60多平方公里,建设“湿地之城”更具优势。但城市建设决非一日之功,仍需广大建设工作者振奋精神,勇于开拓,艰苦拼搏。我相信, 《河口区建设志》的出版,能够发挥其“存史、资政、教化”的经世致用功能,同时,将有助于广大建设工作者认识河口,了解河口,在新的征程上谱写出更加灿烂辉煌的壮丽篇章。
  东营市建设委员会主任
  2006年6月3日
  序二
  在“十一五”规划开局之年,《河口区建设志》正式出版了,这是我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丰硕成果,也是全区建设系统的一件大事,可喜可贺!
  《河口区建设志》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广征博采、去粗存精,具有观点正确、资料翔实、体例得当、结构严谨、文字简练等优点。她客观真实地记载了建区以来我区城乡建设的曲折历程和光辉业绩,全面翔实地收录了河口区广大建设工作者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经营等方面工作的基本概况和有益经验,反映了在河口城市化进程中,广大建设工作者为开发、建设河口而进行的辛勤工作和忘我劳动。无论是令人振奋的光辉业绩,或是令人警觉的挫折,同样都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和借鉴。
  城市是生产力的重要载体,也是当今世界最活跃最具潜质的经济增长因素。近年来,河口区积极实施城市化战略,不断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加大城市建设力度,走出了一条政府行为与市场机制相结合,调动油地军各方参与城市建设的路子。相继完成了海宁小区、河宁市场、黄河广场、南湖公园等一大批事关城区人民生活及全区经济发展的重点工程,城市规模迅速扩张,综合功能不断增强,城市品位进一步提升,城乡面貌明显改观,有力地推动了全区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持续、快速发展。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只有不断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经营和管理,以新的理念认识城市,以战略眼光规划城市,以精品意识建设城市,以市场化手段经营城市,才能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古人云:“治天下者以史为鉴,治郡国者以志为鉴”,我们现在所从事的事业,就是按照河口区“十一五”规划的要求,努力打造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城市,建设富裕、美丽、民主、文明的新河口,我们应充分利用这部书,让更多的人了解河口区城乡建设的过去和现在,把握河口区城乡建设的特点,发挥河口的独特优势,为建设河口区美好未来而奋斗!
  河口区政府副区长
  2006年6月3日
  序三
  河口区地处黄河尾闾,是共和国最年轻的土地。经过20年的开发建设,现已成为胜利油田北部基地的中心城市,极具特色的“湿地之城”。
  盛世修志,志载盛事。作为东营市的一个“飞区”,河口区城乡建设历经沧桑。建区以来,我区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益经营、高效能管理的原则,先后组织开展了“城乡建设管理年”、“城市规划管理年”、“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等活动,精心打造现代化城市,城市建设突飞猛进,城市功能日臻完善,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建筑精品纷呈叠出。目前,以河口城区为中心,以孤岛、仙河、义和三镇为卫星镇的组团城市已经形成。河口城区连创“六城(国家级卫生城市、国家级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先进区、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全省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先进区)”;仙河镇、孤岛镇双双被授予“国家级卫生镇”、“全国环境优美乡镇”等荣誉称号。2004年底,全区城市化水平达到69%。昔日的荒碱滩,如今成为人民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好地方。
  《河口区建设志》比较翔实地记录了河口区委、区政府关于全区城乡建设的一系列重大决策,也比较客观地反映了全区广大建设工作者艰苦创业、开拓创新、无私奉献的历程,并写进了许多与建设部门相关的工作。这本书较为客观的反映了我区城市建设的历史和现状,是一部具有较高实用价值的好志书。
  过去已经成为历史,未来要靠我们去奋斗。随着“两港(东营港、中心渔港)”、“两路(黄东大铁路、环渤海高速路)”的开发建设,河口区城乡建设的发展正面临着难得的机遇,作为沿海开放城市和山东半岛城市群的重要一员,在新的世纪将有着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作为城乡建设者,我们将继续坚持“油地共建”和“经营城市”双轮驱动的城建模式,弘扬建设职工“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奉献精神,下大力气把河口城市实力做强、规模做大、功能做优、形象做美,把河口建成为人与自然和谐相融、创业与安居相得益彰、石油产业与地方工业协调发展、经济社会与环境资源良性循环的现代化生态城市,为河口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河口区建设局局长
  2006年6月3日

知识出处

河口区建设志

《河口区建设志》

出版者:山东省地图出版社

出版地:2006.12

《河口区建设志》比较翔实地记录了河口区委、区政府关于全区城乡建设的一系列重大决策,也比较客观地反映了全区广大建设工作者艰苦创业、开拓创新、无私奉献的历程,并写进了许多与建设部门相关的工作。这本书较为客观的反映了我区城市建设的历史和现状,是一部具有较高实用价值的好志书。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