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出处: | 《广饶县盐业志》 图书 |
唯一号: | 151320020210002547 |
颗粒名称: | 第十章 职工 |
分类号: | F23 |
页数: | 3 |
页码: | 208-210 |
摘要: | 古代广饶制盐,并非专业。春秋时,有“孟春既至,农事且起,令北海(即渤海)之众,毋得聚庸煮盐”①记载。当时农民农忙务农,农闲煮盐,乐安沿海有秋刈草、冬煮盐之说。秦代食盐产制听民自由,沿海农民兼制盐者日增。西汉制盐,由官府招募游民及被流放的犯人承担煮盐。唐代中叶,依法将近海盐民编为特殊户籍,并没立亭场专事制盐。五代及宋,因海盐以锅灶煎煮,故称亭户或灶户②,承担煎盐的劳力为灶丁。生产环境极为恶劣,所受压迫极为残酷。据《太平寰宇记》载,“亭户不避盛暑隆冬,专其盐业”,“妇女淋卤,壮丁煎盐,自子至亥,昼夜不停”。所产之盐全交官府。明中叶规定,壮丁从15岁至60岁应役,每天每丁须按定额③交盐,并随时接受官府的严厉稽核。盐民不堪痛苦,逃亡者增多。清朝初期,广饶盐业由煎转晒,实行“恤灶”政策,盐业复苏。雍正初年,法定“对壮丁每五年编审一次,老者除名,壮者顶补,如有余丁,注册存查”。雍正六年(1728年)法定对灶户实行十家连保制,一家犯罪,九家连坐。乾隆五年(1740年)改为灶丁五人互结制,一人犯法四人同罪。总之,当时灶户、灶丁无选择其他职业的自由,累死在滩场。有史曰“厥民蓬跣,卤蚀肤剥,四时皴折,常如严腊”。①意谓盐丁终年蓬头赤足,皮肤被卤水浸蚀皴裂,像冻僵的腊肉一样难看。这就是对盐丁的真实写照。 |
关键词: | 广饶县 地方 职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