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质量管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广饶县盐业志》 图书
唯一号: 151320020210002495
颗粒名称: 五、质量管理
分类号: TS3
页数: 6
页码: 152-156
摘要: (一)产品检验 建场初期,受条件所限,以老盐工目测、手捻分优劣,当年产盐3515吨,一等盐1300吨,占37%;二等盐1933.25吨,占55%;三等盐281.2吨,占8%。1960年至羊口盐场化验,分成一、二、三等样品,发至各生产单位,提高目测能力。自1961年县盐场建立了化验室,使盐质大有提高,是年产盐8697吨,全为一级品。1964年,推行新卤、深卤、长期结晶新工艺,直到1966年,质量大有提高。为确保盐质不断提高,做到:①抓组织,从局到班组层层有人管,队设评议小组,班组设检验员;②抓教育,召开技术训练班,提高质级识别能力,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③抓检查,从开晒到收盐,不断抽样检查;④抓生产全过程,从结晶管理到扒盐集坨,层层验级把关;⑤抓保管,从收盐到坨台,绝对分级堆放,及时苫封,直至归坨;⑥搞竞赛评比。至1963年产盐5957吨,经化验一级品占72%,二级品占28%。
关键词: 广饶县 地方 生产

内容

五、质量管理
  (一)产品检验建场初期,受条件所限,以老盐工目测、手捻分优劣,当年产盐3515吨,一等盐1300吨,占37%;二等盐1933.25吨,占55%;三等盐281.2吨,占8%。1960年至羊口盐场化验,分成一、二、三等样品,发至各生产单位,提高目测能力。自1961年县盐场建立了化验室,使盐质大有提高,是年产盐8697吨,全为一级品。1964年,推行新卤、深卤、长期结晶新工艺,直到1966年,质量大有提高。为确保盐质不断提高,做到:①抓组织,从局到班组层层有人管,队设评议小组,班组设检验员;②抓教育,召开技术训练班,提高质级识别能力,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③抓检查,从开晒到收盐,不断抽样检查;④抓生产全过程,从结晶管理到扒盐集坨,层层验级把关;⑤抓保管,从收盐到坨台,绝对分级堆放,及时苫封,直至归坨;⑥搞竞赛评比。至1963年产盐5957吨,经化验一级品占72%,二级品占28%。
  (二)执行标准 1963年6月13日,省轻工业厅转发了国家轻工业部海盐部颁标准:为确保原盐质量,当时确定:公收优级品和一、二级产品,对三等品暂不收。对县盐场生产队和各社办盐场技术员进行培训,严格执行部颁标准。对滩盐集坨前进行化验,各滩场持检验单,注明样品,送交坨基验证,发现与样品不符,立即退还,另行存放,听候处理。从此盐质不断提高。1966年,盐产14728吨,一级品占76%,二级品占24%。
  1966年,再次颁发海盐标准,见下表:这一时期,处于“文化大革命”阶段,生产无人管,质量无人抓,盐质一度下降。至1969年,盐产9361吨,一级品占54%,二级品占46%。
  1981年,省第一轻工业厅规定,为适应市场需要,生产、集坨、公收、定等、统计报表,一律按内控标准执行。见表:为贯彻执行上述标准,广饶县盐务局举办技术员培训班,组织73入学习8天,通过测验,平均79.8分,并建立了严把质量关的责任制。1983年,全局产量52820吨,特级13720吨,占26%;优级39100吨,占74%,全局达到全优标准。
  附:全县1959~1991年原盐产、质量一览表

知识出处

广饶县盐业志

《广饶县盐业志》

出版者:济南出版社

出版地:1994.10

《广饶县盐业志》是按省盐务局的统一部署进行编写的,本志收集资料较为广泛,先后去省档案馆、省图书馆、青岛、莱州、青州图书馆查阅《中国盐政史》、《中华盐业史》、《中国盐政实录》、清《盐法通志》、《汉书》、《史记》、《山东通志,盐法》、《新修山东盐法志》、《山东省盐业志》、明嘉靖《青州府志》、清雍正《青州府志》及利津、寿光、博兴县志和本县历代县志等有关资料,还查阅了本县盐务局(盐业公司)和广饶盐场、广北盐场档案资料,并采访在盐业战线上的老干部、老工人及有关知情者口碑资料。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