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产方式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广饶县盐业志》 图书
唯一号: 151320020210002489
颗粒名称: 一、生产方式
分类号: TS3
页数: 6
页码: 135-139
摘要: 广饶原盐生产历史悠久,据明嘉靖《青州府志》载:“乐安,海距县130里”,“按管子称海王之国,谨正盐荚,故其告桓公,伐菹薪煮海水为盐,正(买)而积之,十月至于正月成3万钟,公使粜(卖)之,得成金3万斤,而国兴霸,夫此一海也。”原盐生产方式,亦历经由煎到晒的发展过程。
关键词: 广饶县 地方 生产

内容

广饶原盐生产历史悠久,据明嘉靖《青州府志》载:“乐安,海距县130里”,“按管子称海王之国,谨正盐荚,故其告桓公,伐菹薪煮海水为盐,正(买)而积之,十月至于正月成3万钟,公使粜(卖)之,得成金3万斤,而国兴霸,夫此一海也。”原盐生产方式,亦历经由煎到晒的发展过程。
  (一)煎盐据《续山东盐志》记述,“王家岗场制盐,经过制卤和煎制两个环节”,即要煎盐,必先制卤。制卤方法是,每年春夏期间,在近海滩涂选定平坦的滩场,整修成截留潮汐浅滩场,潮汐漫溢,潮退咸液滞留,天晴时将草木灰撒于卤场,漫渍吸取滞留咸卤。另在晒灰旁的较高处,修筑隆起约1尺高地,平整压实,在四周筑起高墙叫牢。在牢墙下侧挖一溜口,溜口下再挖一个深坑,以便放置盆或罐,承接卤水。然后把滩场上曝晒、饱含足卤的草灰堆集起来,置于牢内,用海水冲淋,流入盆(罐)内便是卤。卤有生(新)卤、淡卤之别,淡卤费菹薪。卤的浓度用莲子检验,莲子下沉证明卤淡,横浮证明卤度不足,莲子立浮卤液面,即达到结晶浓度,才注入盘中煎煮。由于成熟莲子难得,至清代,各场多用煮熟的黄(黑)豆试卤,豆沉则卤淡,豆浮半中即五六成,豆浮卤面即八九成。还可用鸡蛋检验,卤淡则鸡蛋下沉,卤成时,鸡蛋横浮卤面。
  煎盐方法,先用砖石或土坯垒砌灶基,再将锅或盘置于灶基上,用织苇围栏锅(盘)沿,用咸泥加以涂抹后,将卤注入锅或盘中,加柴生火煮熬。卤水的水分蒸发后,漂花结晶,再加高温,水干盐成。立即将盐取出,再注入新卤,继续煎制。自子至亥,每昼夜一伏火,可煎盐6盘,每盘百斤,二盘配一引。翌日清晨,再将牢中灰撒入制卤坑内,吸卤更佳,循环往复,昼夜不停。
  为促进盐斤生产,官府按灶丁划归灶地和滩池地及草荡地,以备秋刈草、冬煮盐。据《山东通志·盐法后叙》载,康熙年代,王家岗场,并辛镇、高家港场有灶地100顷零8分(666.72公顷),滩池地87亩6分(5.84公顷),草荡地218顷70亩2分(1458公顷)。
  (二)晒盐广饶盐区晒盐始于清初,发展于康(熙)、乾(隆)时期。据《山东通志·盐法志》载:“康熙十八年(公元1679年),山东定为十场两县。登宁、石河、信阳皆从煎,永利、王家岗、永阜皆从晒”。又据《青州府志》载,王家岗场无盐锅,实行滩晒,每年二三月间,潮水大至,即可开晒。其晒制方法,又经历池晒到滩晒的过程,在滩晒中,又分为沟滩和井滩两种。
  1、池晒池晒又称“池盐”。据史载:王家岗晒盐之法,每灶用砖砌成长方形的大晒池,用红粘泥抹缝,做到不漏不渗,再将制成的卤注入晒池,每日灌池少许,经日光暴晒几日后,便可成盐,谓之“池盐”。每池产盐数量,据《新修山东盐法志》载:“王家岗场盐池,大者每起一次,可得盐一千五百斛(五斗为一斛),小者可得盐一千斛。”池晒规模大小,关键在于制卤。据《山东通志·盐法后叙》载:“晒盐之法,其取卤分土淋与灰淋。”王家岗场将原用灰淋卤,改用土淋卤。做法是:在临海处选择平坦地整平为晒场,用碌碡压实,力争不渗。在晒场旁用锨翻土,扬于晒场,摊晒曝干,自辰逮申即可堆扫,再取海水倾泼,咸卤入土变为黑色,卤度饱含,再将含卤土置于池内,汲海水注入,淋之得卤。再将卤注入砖石砌的晒池中曝之,即可得盐。
  2、滩晒滩晒,又名滩场制盐。由于砌池晒盐受卤源限制,影响盐业发展,故在池晒的基础上步入滩晒。滩晒在广饶盐区又分沟滩和井滩两种。
  沟滩沟滩创于清初。场区有通海的支脉沟,由此沟开支沟若干,引海水到滩场。在滩场周围开环绕滩场的围滩沟与引水支沟相通,截留海水于滩沟中,经日光曝晒和蒸发,浓度提高到二三成时,用柳斗撤入头圈制卤。由头圈到末圈层层倒圈,经各圈蒸发,卤的浓度逐渐增高,用石莲子检验达到八九成后,即注入结晶池,撒布种盐,连晴五六日即成盐一次。如遇阴晦天气,成盐时间即长一点。
  井滩康熙十六年(1677年),辛镇潮滩9副、高家港井滩15副,均并入王家岗场,从此王家岗场有井滩。凡距海较远不便纳潮者,就择地掘井,汲取地下水晒盐,即为井滩。井滩有大小之分,一滩2井,方圆6-7丈(20--- 23米)者为大井滩,3-4丈(10~13米)者为小井滩。井的形状大都呈圆形,在井底周围置木桩,再将编苇圈填入桩四周,以防流沙淤塞。井口周长数寻(每寻等于8尺,约2.67米),井深数仞(1仞等于五六尺),井底面积为井口直径的一半。用戽斗、水车以至发展到风车汲水入滩,经圈曝晒成卤,经结晶池凝结成盐。
  井滩规模有8圈12池或8圈16池不等。圈呈长方形,池呈正方形,圈和池的制作工序:人工挖成大圈后,用犁耕翻,用咸水放入圈内浸泡。人工搅拌成泥浆,待浆水沉淀后晒数日,用碌碡压平,边堰人脚踏实,然后用石碾压实,达到平整坚硬、不渗不漏,圈池即成。然后以绠绳系柳斗,从井(沟)中提水入圈,曝晒成卤,放入储卤池,再从储卤池灌入结晶池,经风吹日晒,天晴三五日即结晶成盐。池大者可一次捞盐750公斤,池小者可得盐500公斤。
  滩晒日期,一般始于夏历“二月二”——民俗为龙抬头。此时冰雪融化,气温回升,天气变暖,光照充足,正是晒盐佳期,至六月廿日停晒,因为到了阴雨季节,进入保养滩池期。
  上述沟滩和井滩两种晒盐方式沿用至今。随着盐业生产的发展,技术进步,设备更新,滩田结构已有大的变化,正走向机械化生产水平。
  附:制盐工艺流程图

知识出处

广饶县盐业志

《广饶县盐业志》

出版者:济南出版社

出版地:1994.10

《广饶县盐业志》是按省盐务局的统一部署进行编写的,本志收集资料较为广泛,先后去省档案馆、省图书馆、青岛、莱州、青州图书馆查阅《中国盐政史》、《中华盐业史》、《中国盐政实录》、清《盐法通志》、《汉书》、《史记》、《山东通志,盐法》、《新修山东盐法志》、《山东省盐业志》、明嘉靖《青州府志》、清雍正《青州府志》及利津、寿光、博兴县志和本县历代县志等有关资料,还查阅了本县盐务局(盐业公司)和广饶盐场、广北盐场档案资料,并采访在盐业战线上的老干部、老工人及有关知情者口碑资料。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