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村庄由来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刘集村志》 图书
唯一号: 151320020210002272
颗粒名称: 第一节 村庄由来
分类号: C912.82
页数: 1
页码: 36
摘要: 1406年(明永乐四年),刘氏先祖(失讳)携刘讷、刘琢二子迁于博邑(现博兴县)城东北方向70里闫文庄,住闫姓西邻。后刘琢去乐安(今广饶)以北建村,取名刘家营(今史口镇刘营村)。1624年(明天启六年),在刘姓居住处起“义集”,称刘家集。随着时间的推移,闫刘庄的闫刘两姓发生很大变化,刘姓繁衍旺盛,人口不断增多,村庄也不断扩大,闫姓逐渐消失。原村名闫刘庄被刘家集取代,后简称刘集,沿用至今。
关键词: 刘集村 村庄 来由

内容

1406年(明永乐四年),刘氏先祖(失讳)携刘讷、刘琢二子迁于博邑(现博兴县)城东北方向70里闫文庄,住闫姓西邻。后刘琢去乐安(今广饶)以北建村,取名刘家营(今史口镇刘营村)。刘讷定居闫文庄。后来,刘姓人口增多,故又改称闫刘庄。
  刘姓迁入的第二年,便仿沧州故居宅前有棵大槐树(俗称老槐树)的样子,在其门前种植一国槐。此树生长580多年,1990年11月16日村内修路时,不慎将其推倒。
  1624年(明天启六年),在刘姓居住处起“义集”,称刘家集。随着时间的推移,闫刘庄的闫刘两姓发生很大变化,刘姓繁衍旺盛,人口不断增多,村庄也不断扩大,闫姓逐渐消失。原村名闫刘庄被刘家集取代,后简称刘集,沿用至今。

知识出处

刘集村志

《刘集村志》

出版者:《刘集村志》编纂委员会

出版地:2004.1

本志共分十篇,内容包括:村庄、居民、经济、村区建设、基层组织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文教·卫生、村民风俗、荣誉、人物。《刘集村志》是刘集村有史以来的第一部村志。她的问世,是刘集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成果,是全村的一件大事。《刘集村志》是刘集村数百年来不平凡历史的精要概括。刘集村有着悠久的历史。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