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刘集村志》 图书
唯一号: 151320020210002267
颗粒名称: 概述
分类号: K921
页数: 15
页码: 1-15
摘要: 刘集村位于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史口镇西南部,胜利油田腹地,村庄东北方向距东营市政府驻地30公里,距东营区政府驻地15公里,距史口镇政府驻地2公里;西距黄河13公里。地理坐标:东经118。20,30”,北纬37。40'04”。东北部与史口相接,东南与徐家村、林家村相连,西与油坊村接壤,西北与曲家村交界,北与安子张村毗邻,总面积3.4平方公里。地势平坦,平均海拔7.5米。村区东临淄东铁路,西靠228省道,南至新广蒲河,北依油(油郭)麻(麻湾)路,面积1.74平方公里。分刘一、刘二、刘三、刘四四个村民委员会,共566户,2225人。
关键词: 东营 刘集村 概述

内容


  刘集村位于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史口镇西南部,胜利油田腹地,村庄东北方向距东营市政府驻地30公里,距东营区政府驻地15公里,距史口镇政府驻地2公里;西距黄河13公里。地理坐标:东经118。20,30”,北纬37。40'04”。东北部与史口相接,东南与徐家村、林家村相连,西与油坊村接壤,西北与曲家村交界,北与安子张村毗邻,总面积3.4平方公里。地势平坦,平均海拔7.5米。村区东临淄东铁路,西靠228省道,南至新广蒲河,北依油(油郭)麻(麻湾)路,面积1.74平方公里。分刘一、刘二、刘三、刘四四个村民委员会,共566户,2225人。
  明初,刘氏先祖(失讳)从原籍河北省沧州市东门里,迁往枣强县野鹊村,依当地同族而居。1406年(明成祖永乐四年),携刘讷、刘琢二子迁于山东省博邑(博兴)城东北方向70多华里处,在一小庄—闫文庄的闫姓住宅以西为邻而居。二世刘琢从刘集村东迁建刘营村(今史口镇刘营村),刘讷长居闫文庄(今刘集村)。后来,刘姓人口不断增多,故改称闫刘庄、刘庄,起集后,又称刘家集、刘集村。
  刘集村的家庙上有一幅对联:
  由枣强而迁子孙多睿智贤孝
  自永乐以来基业广懋盛恢宏
  村人盛传祖先乃河北省枣强人,与家庙上的对联含意相同。
  1407年(明永乐五年),二世祖讷在其住宅前植一国槐,此槐树在刘集生长580多年,后人曾称刘集为老槐树底下,1990年11月16日修进村柏油路时,不慎将其推倒。
  刘氏始祖之族兄刘余,1409年(明永乐七年)由博兴迁刘集居住,1413年(明永乐十一年),由刘集村迁广饶大王桥,1415年定居南刘集(今大王镇刘集村)。刘余在刘集村住时,有住宅一所,土地1.2亩(大亩,在今五支南北,称皂地)。五世刘润福1539年(明嘉靖九年)到村东北方向约20华里处种洼地,后定居建皂户刘村(今辛店街道皂户刘村)。八世刘景1630年(明崇祯三年)迁居林子建村(今垦利县胜坨镇林子村)。十世刘英1757年(清乾隆二十二年)迁史口定居。
  刘集村依村北黄土领而建。经数百年的不断发展,建成凤凰形村庄,自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新广蒲河开挖,六十年代淄东铁路建成以及后来油麻路、228省道建成,又实施了新的村庄建设规划,凤凰形村庄变成良辰美景的新村庄。
  刘集村的土地大部分属沙土地,也有少量红土和小红土。农作物以棉花、小麦、玉米、高梁、谷子为主(1937年黄河决口后开始种植冬小麦,农业合作化后开始种地瓜)。
  刘集村的气候条件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和畜牧、桑蚕以及鱼、虾等水产品养殖。境内属打渔张引黄灌区,庄南有新广蒲河、庄北有五支渠,水利条件优越。地下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燃气资源。
  刘集村交通便利,庄东有张东铁路和油田生产路,庄西靠228省道,庄南有油(油郭)刘(刘集)公路,庄北邻油麻路,可谓四通八达。
  刘集村过去一直处在广、博、蒲三县交界处,从建村至今,先后隶属博邑(博兴县)、三边(广、博、蒲)政府、蒲台县、博兴县、广饶县、垦利县。1983年,东营市成立,刘集村划归牛庄区;1987年,牛庄、东营两区合并为东营区,刘集村隶属东营区史口镇。
  在刘集村的历史上,村民们饱尝战乱、荒灾岁月之苦,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日寇发动的侵华战争就是一例。
  1941年至1943年,是抗日战争最困难最残酷的时期。日军、伪军先后在三里、张许、小刘安设了据点,这3个据点,在刘集村以北,距刘集村都不超过4公里。日、伪军据点建立后,经常到各村烧、杀、抢、掠,刘集村的村民多次遭受他们的残害。
  老百姓毫无安全感,日月难度,愤恨之下编出这样一段歌谣:
  小白鸡,叫明天,
  死了鬼子死汉奸,
  汉奸鬼子死个净,
  剩下咱八路和百姓。
  1942年,形势进一步恶化,史口一带绝大部分村庄成了敌占区。5月,中共清河区委在敌人统治比较薄弱的陈家庄一带建立了广(饶)博(兴)蒲(台)三边工委和三边行政委员会。
  为了粉碎日军对抗日根据地实行的“囚笼”、“蚕食”、“三光”政策,坚持抗日斗争,各级党组织深入发动群众,先后建立了地方武装和工、农、青、妇等抗日群众组织,建立了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领导广大人民群众开展了各种形式的抗日斗争,取得了反扫荡,反蚕食斗争的胜利,巩固了抗日根据地。
  1945年8月,日本投降,抗战胜利。党和政府适时发出了“发展生产,重建家园,提高革命警惕,保卫胜利果实”的号召。
  1946年3月,开展了“反奸、诉苦、反封建、反恶霸、减租减息”运动。村里成立了翻身委员会,运动迅速展开。通过运动,树立了基本群众的政治优势,使广大农民在政治上、经济上都得到翻身。
  二
  在数百年来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刘集村村民养成了崇尚勤劳、艰苦朴素的美德和不畏艰辛、敢于开拓、拼搏进取的创业精神。特别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长期革命斗争的锻炼,以及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形成了对党的事业忠贞不渝的高尚情操和坚韧不拔的革命精神,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
  1940年前,刘集村已有中共地下党组织开展活动,部分青年受共产党的影响,追求真理,参加革命活动。中共渤海区委杨国夫、李人凤、刘其人等领导同志经常到刘集村开展工作。史口地区的党组织,为了组织群众对敌斗争,先后派魏美兰等同志在刘集驻村,做发展党员、建立村党组织等工作。1940年,青年村民刘星五参加革命工作,1941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全村第一名中共党员。1944年,刘方贤、刘昆岳人党,1945年1月,刘方儒、李秀实、刘菊芳、刘家驹等加人中国共产党。在地下党组织和青抗先、农救会、妇救会等群众组织的带动下,全体村民积极响应共产党的号召,参军、支前,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做出了贡献。
  1946年,中共刘集村第一届党支部成立,刘方儒任党支部书记,李秀实、刘菊芳任支部委员。党支部成立后,到1947年,刘集村党支部已有中共党员43人。为解放战争、土地改革和以后的一系列运动奠定了坚强有力的政治基础。
  1946年,刘集村成立了青抗先、武工队,这是刘集村民兵组织的前身,继而成立民兵队。刘家驹任队长,李秀实任指导员。
  民兵组织建立后,数十年来在各个不同的时期,在党支部和村委会的领导下,与共青团、妇代会等群众组织一起,积极投入各项运动,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解放战争时期,广大民兵踊跃参军、参战、支前、站岗、放哨、收集敌人情报等,为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解放全中国做出了贡献。
  在3年解放战争中,43名民兵先后参加了张许、邹平、昌乐、临淄、莱芜、孟良崮、泰安、济南、淮海等战役的支前工作。
  刘集村参加各次支前的民兵们,在战场上不怕牺牲,英勇机智地抢救伤员,为数次战争的胜利做出了贡献,很多人都曾立过功。
  1943年,解放张许据点时,刘芳贤带领民兵李秀实、刘菊芳、刘魁守、刘登弟等人,用3个晚上的时间从许家村东头挖交通沟进人张许据点,民兵刘魁守的腿被炸伤致残。
  1948年9月,支前人员用担架从蒲台县高庙李抬着八路军伤员,向西北转移,为了保证伤员的安全,担架队夜间行走,白天停下来休息。在夜间行走时,由于道路陌生,前面有人一面探路一面放麻精子,担架队顺麻精子缓缓前行,直到目的地—河北省吴桥县。行程半个月,安全、顺利地完成了任务。1948年,解放桓台时,支前的民兵用担架抬着八路军的一位受了重伤的师长,送往河北省孔祥镇,途经道旭、滨县、无棣、乐陵,经过3个昼夜不停地奔走,行程300公里,克服重重困难,胜利完成护送部队首长的任务。
  在战争年代,上级曾组织过两次大参军,分别是1945年和1948年。刘集村有33名青年先后报名参了军,其中3人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1946年正月,中共史口区委在于林村召开全区各村党员、干部、贫民代表参加的土地改革运动动员大会(又称换天大会),阐明了党中央关于土地改革的政策和策略。刘集村党支部根据大会精神,组织贫困农民,按照土地改革政策和本村具体情况,划阶级,定成分(贫农、下中农、中农、上中农、富农、地主)。
  全村被划为地主、富农的户是21户,105人,占全村总人口的8.6%,人均土地12亩,为全村人均土地的4.5倍。贫农、中农223户,1115人,占全村总人口的91.40/0,有土地1980亩,占全村土地总数的61%。
  阶级阵线划清后,村党支部依靠贫农,团结中农,与地主富农作斗争。
  党支部和各群众组织以及广大贫下中农,参加土地改革运动的积极性非常高涨,很快将刘集村的被斗户扫地出门,贴上封条,把地主、富农的土地、房屋、农具、家俱等财产斗争出来。共没收地主、富农的土地1070亩,房屋315间,粮食浮财一大宗。这些财产全部分配给贫下中农,房屋除留12间作村公所公房外,其余全部分配给贫下中农。
  土改运动从1946年开始,1947年进行复查,1948年基本结束,1950年11月至1951年12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刘集村在蒲台县五区区委的领导下全面结束土改工作,村民土地占有情况和阶级构成,从根本上得到改变。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刘集村有两个民兵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刘集人为志愿军购买飞机大炮捐款2000多万元(1日人民币)。
  三
  解放前,刘集村曾有三个经济较兴旺阶段:
  1573 -1615年(明万历年间)。这段时间由于经济繁荣,村里办了几件大事:建炎黄庙(大庙)、塑神像、铸大铁钟、建太公祠,并举行开光、首祭等隆重仪式。
  1736年(清乾隆元年)至1838年(道光十八年),系刘集村第二个兴旺发展阶段。这一阶段经济繁荣,重视教育,考出廪膳生38人,进士、举人6人,贡生20人,太学生32人。
  1898年(清光绪二十四年)至1936年(民国二十五年),是刘集村第三个经济兴旺发展阶段。此阶段建立了刘集镇,北盖社由刘集当家(当时县辖乡,乡辖社,社辖村。北盖社辖刘集、油坊、安子张等8个村。当家即管理,由经济状况好的村管理)。此阶段,为解放前经济最繁荣时期。
  刘集村建国前的三个经济繁荣阶段,以第三个阶段为最好,是历史鼎盛时期。在刘集村的东西大街与南北街构成的“丁”字形街道上,店铺林立,招牌醒目,就像县城的一角。那时的农民除种地以外,商品经济意识比较强,经商的人数不断增多,有的走南闯北贩卖各种商品,有的到天津、烟台、潍坊等大、小城市谋发展。村民刘开吉12岁时,只身去烟台,在一家店铺里当小伙计,长大后,自己在烟台办起“三幸馆”,由于善经营,生意越做越红火,随着规模的不断扩大,他与店铺的名气也越来越大,刘集村的农民刘吉高、刘登高及史口一带60多人在他的“三幸馆”做过工。
  饮食业的兴旺发展,带动了刘集村其他行业的发展。到1935年,经商户已占全村总户数的20%,还涌现出一些物美价廉,很有特色的产品,至今仍广为流传。
  刘集村自建村以来,一直以种植粮食、棉花为主,由于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弱,农作物产量低而不稳,遇旱涝年头就减产或绝产,农民度日艰难。刘集村距黄河13公里,解放前,黄河堤坝低矮单薄,村民虽年年出工筑坝,但仍难免河害之苦。1937年黄河从正觉寺决口时,刘集村的庄稼全被河水淹没,给村民生活造成严重困难。
  除河患外,在刘集村的近代史上,1939年的虫灾,1942年的大旱灾和1964年的大涝灾,都给村民造成严重危害。
  建国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抵御各种自然灾害的能力逐渐增强。1956年,打渔张引黄灌溉工程开始兴建,1958年完工。刘集村的土地全部在灌区以内。打渔张引黄灌溉工程自诞生之日起,经历过开灌、停灌、复灌的曲折道路,经过不断总结引用黄河水灌溉的经验教训,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程,整平土地,开挖排水沟,达到排灌配套,既抗旱又排涝。在粮棉种植上,精耕细作,选用良种,及时防治各种病虫害,施用磷肥、推广地膜覆盖等先进技术,实行科学种田,粮食亩产从1956年的150公斤,增加到2003年的800公斤;棉花单产从1956年的50公斤,增加到2003年的250公斤。
  刘集村民经土地改革以后,生产积极性高涨,农业连年丰收,农民生活得到改善。1953年,刘集村分四个选区,每个选区各建起一个互助组,直到成立农业合作社时,全村发展到17个互助组,每个互助组10至15户。刘集村的农民在95%以上的户都加入互助组后,成立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条件基本成熟,1955年按照当时四个选区的划分,每个选区成立一个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每个社的户数在30户左右。初级社时期,社员都带土地、牲畜、农具加入农业社,生产资料均作价人股,年终结算时按股分红。初级社的分配原则是:劳动力分配占60%-70%,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的股份分配占30% -40%,各社不等。1956年冬,刘集村在原四个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基础上,成立了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加入高级社的农民400多户。占总户数的98%。高级农业社划分为四个生产大队,第二年改为九个生产队。高级社采取生产资料入社,凭劳动力劳动记工分参加分配的核算方法,土地、生产资料不再分红。
  刘集村的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直到1958年9月成立人民公社时终止。刘集村的互助合作化运动,从实际出发,稳步前进,解决了单干村民无力解决的诸多矛盾和问题,充分显示了互助合作社的优越性。
  合作化时期,刘集村的村政机构依然存在,与村党支部紧密配合,按时完成上级布置的中心工作和各项任务,领导农民走互助合作化道路,处理村里的一切行政事务等。
  1958年9月,史口人民公社成立,刘集村改为史口公社下属的刘集生产大队。
  人民公社化初期,经营形式是在政社合一的体制下,实行一级核算。生产资料、人力、产品均由公社直接支配。根据一级核算的原则,对生产队的财产无代价上调,全社统一使用。银行将农村中的贷款一律收回,口粮不再分配,一律进食堂。社员凭饭票到食堂买饭。
  刘集村在成立人民公社以后,上级硬性取消正在健康运行着的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实行政社合一的体制,搞所谓的“一大二公”,生产上实行军事编制,刘集、徐家、林家三村划为一个营,刘集大队分四个连,办起四个食堂。实行军事化编制后,浮夸风、“共产风”、瞎指挥风泛滥。开始大兵团作战,深翻土地,并按性别、年龄组成老黄忠连、佘太君连、穆桂英连、花木兰连、罗成连,各连在一起劳动,食宿,不准随便回家。
  大炼钢铁,是“大跃进”的一个组成部分,几天之间,家家户户的铁锅、铁铲、门鼻子等凡是与铁有关的家俱全部收归集体统一上交。同时,20多名青年报名去四宝山炼钢铁。
  1958年是一个风调雨顺的丰收年,秋季,棉花丰收,刘集村的社员们到龙居棉花加工厂卖棉花,卸下大包大包的棉花回身就走,当工作人员提出过称付款时,卖棉花者说,已经实现共产主义了,还算什么帐!
  各连到营部、团部报捷时,都化了装,身着唱古戏用的衣帽,骑着牛、马,高喊口号。
  1959年,刘集村遭遇大涝灾,农作物歉收,社员生活水平下降到十分困难的程度,全村四个食堂都于1960年冬季停火。1961年春,刘集大队分成刘一、刘二、刘三、刘四四个核算单位。
  从1959年至1961年,刘集村集体经济遭到严重破坏,社员生活极度困难,到1960年,每个社员的口粮每天从1斤降至半斤、2两……食堂里蒸的干粮,都掺上棉仁饼、棉花种等代食品。当时有这样一段顺口溜:“大食堂,高烟筒,地瓜面子掺花种。”为了充饥,社员们都用黄宿菜、草种子、树皮、节骨草、茅草根等做代食品,由于营养不良,很多人得了水肿、干瘦病。三年困难时期,全村有200多人非正常死亡。
  1961年1月,各级党委和政府认真贯彻党中央提出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带领群众克服重重困难,使国民经济得到了比较顺利的恢复和发展。
  1961年春,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农村人民公社当前政策问题的紧急指示信》和《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草案),县委召开四级干部会,揭露批判“五风”(共产风、生产瞎指挥风、浮夸风、命令风、特殊风)所造成的严重危害。此后,调整经济体制,基本实现了“三级(公社、大队、生产队)所有,队为基础。”刘集一、二、三、四核算单位改为刘一、刘二、刘三、刘四生产大队,各大队下设生产小队,以小队为基本核算单位。
  党和政府为了帮助村民战胜暂时的严重困难,采取了诸多有力措施,有计划、有组织的移民就是非常重要的一条,全村迁往广饶县张枣公社、大王公社的社员就有200多人。当时有顺口溜说:“扒了屋,卖檩条,拾掇拾掇上张枣”“扒了屋,卖了梁,拾掇拾掇上大王”。还有的去了沂蒙山区、东北地区。政府还统一安排数十户村民去孤岛拾野禾、开荒种地。外出逃荒者,1962年后大都陆续返回本村。
  刘集村各核算单位党支部,按照上级有关搞生产自救的指示,分给社员自留地、代管地、猪饲料地……社员们勤垦劳作,当年见成效,1961年秋有了希望,在此基础上,1962年又遇风调雨顺,种上的庄稼有了丰收,社员们基本能够吃粗吃饱。到1963年,刘集村四个大队的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社员生活也逐步有了改善和提高。
  1964年开始面上社教,各大队贫下中农协会成立,刘一大队贫协主任林爱秀,刘二大队贫协主任刘传爱,刘三大队贫协主任刘琴轩,刘四大队贫协主任刘泮洪(后由刘祖增接任)。
  文化大革命的10年(1966-1976),刘集村的文物遗产全被损坏,全村遭受了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极大的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1966年9月10日,四清(清政治、清经济、清思想、清组织)工作队30多名队员进驻刘一、刘二、刘三、刘四大队。同年9月,红卫兵在造反有理、“破四旧,立四新”口号鼓动下,开始破四旧,一天上午,由垦利三中学生红卫兵组织与公社干部排成长队,在刘集逐户搜查”四旧”,大部分文物、古迹被烧光、砸毁。
  1966年10月,在全村各大队贯彻中共中央十六条。同年12月23日,传达中共中央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10条决定(草案)。同年12月24日,住刘一、刘二、刘三、刘四的30多名工作队员撤离。
  1966年下半年,各大队成立文化革命委员会,刘一大队文革主任刘爱仁,刘二大队文革主任刘传爱,刘三大队文革主任刘星汉,刘四大队文革主任刘方儒(后刘有经接任)。一个个红卫兵组织相继成立,四大(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从此开始。全村各大队党、团组织活动停止。
  1968年5月,刘一、刘二、刘三、刘四大队革命委员会相继成立。革命委员会成员由老干部、群众组织和民兵代表组成,选举后报公社革委会批准。
  1971年春,刘集各大队党、团组织开始恢复组织生活,并选举新的大队党、团支部。
  1974年春,开展“批林批孔”运动,又引起社会动乱,各项工作受到严重损失。
  在文化大革命过程中,强调以阶级斗争为纲,大批判开路,大批资本主义、大干社会主义,建设“大寨式”的大队。1975年,上边提出割资本主义尾巴。有句口号:“堵不死资本主义的路,就迈不开社会主义的步”。此时,各大队原分给社员的自留地全部收归集体统一耕种,社员的开荒地、树木都归公。
  1976年,周恩来总理、毛泽东主席相继去逝,全体社员沉痛悼念。10月,江青反革命集团被粉碎,全村人民隆重集会庆祝。“文化大革命”结束。
  1978年12月,各大队革命委员会均改大队管理委员会,直至1984年底,各大队管理委员会又改为村民委员会。
  1978年以后,刘集村在党的领导下开始正本清源,拨乱反正,纠正”左”的错误,平反冤假错案,恢复实事求是的马列主义路线,把工作的着重点及时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全村农业逐步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了旧的经济体制,农业生产有了长足发展,村民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
  经过长期革命斗争实践的锻炼,刘集人养成了对革命事业的赤胆忠心和高尚的革命情操以及坚韧不拔的奋斗精神。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现代化建设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锻炼、培养出一大批致富人才。农业在全部实现水利化和基本实现机械化的基础上,推行科学种田,使原有土地的回报率成几倍、十几倍乃至数十倍的增长。其他各业均有较大发展,交通便利,信息畅通,经济实力越来越雄厚。村民的商品经济意识不断增强,封闭保守的旧观念已有很大的改变。走出家门闯天下,进城经商办企业的人数越来越多。各行各业涌现出一大批开拓者、实干家,对全村经济以及各项事业的发展起着有力的先导作用。勤劳、智慧的刘集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认真总结历史经验,沿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努力建设一个欣欣向荣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四
  1978年以后,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经济发展迅速。刘集村步人有史以来经济繁荣的鼎盛时期。
  1979年,刘三村率先落实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把村里的土地全部承包给村民耕种,至1980年,刘集四个行政村全都实行土地承包责任制。随着土地承包到户,全村17个生产队解体,各生产队原有的大牲畜、农具等也都作价处理给村民。
  村民有了自己的承包地,生产积极性非常高涨,家家户户都把人力、物力投人到生产中去;整平土地、开沟、起碱、增施肥料、更换良种、加强田间管理,当年生产就大变样。
  随着良田被承包到户经营,获得大丰收,全村所有的撂荒地也都被利用起来。
  随着农业生产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全村剩余劳力也越来越多,出现了3个月种田,1个月过年,8个月闲玩的现象。由于受“怕富”思想的影响,大多数村民宁愿闲玩,也不敢去挣钱。这时,各村党支部根据邓小平同志要让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指示,积极宣传、鼓励并带动村民解放思想、选择适合自己的致富门路。
  刘集村畜牧业、渔业和林业等自然资源建国前都没有得到开发利用。建国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由于受“以粮为纲”的影响,只重视发展种植业,其他各业受到限制,发展缓慢。1978年后,实行经济体制改革,全面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行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多种经营,有力地推动了全村经济的迅速发展。1978年,大牲畜存栏量80头,猪450头,羊500只。至2003年,随着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骡马养殖在村中消失,全村牛驴存栏量47头,猪2万头,羊550只。刘三村大力发展养鸡业,养鸡专业户不断增多,成为养鸡专业村。至2003年12月,刘集村养鸡存栏量达3万只。在刘集村的历史上,没有渔业,直到1978年以后,充分利用湾塘养鱼,并实行承包到户经营管理,渔业才有了发展。至2003年,已有大小水库8个,可容水26.6万立方米。刘集村在建国之前树木甚少,建国后政府每年都抓植树造林,树木逐年增多,主要有枣树、榆树、槐树、杨树等品种,至2003年,全村种植冬枣75亩,公路两侧林带160亩,枣树、杨树以及其他树木共2.25万棵,占地100亩。
  刘集村过去一直没有工业企业。改革开放后,村办和个体私营工业逐步增多,有防腐保温工程公司、电器公司、水泥制品厂、橡胶厂、面粉厂、饲料加工厂等。
  1983年,时任刘三村党支部书记的刘瑞吉和刘一村村民刘魁儒合伙买来全村第一部五十马力拖拉机,1985年又换成解放牌汽车,搞起运输业。接着,各村组织的土方承包队、建筑队进入油田建设工地施工。自1979年,村民贩卖鸡蛋也逐步从投机倒把变成了发家致富,并且从过去用筐背、自行车带,改为用三轮车拉。到1991年,全村从事贩卖鸡蛋的有65户,每天贩运量8000斤。从此,村民致富的胆子越来越大,致富的门路越来越宽广。
  刘集村从事杀牛、杀猪的屠宰户不断增多,仅靠此项发家致富的就有10多户。在各地开店办厂的60户;从事第三产业的95人;首批带头致富的有35户。
  东营市东营区成立后,刘集各村村民进城经商、办企业、从事第三产业的逐年增多,有的直接把户口迁往城里,由农民变成市民。刘集村最早进城经商,并迁居市区成为市民的是刘兴文和王子成。
  刘兴文原是刘三村农民,曾任过村党支部书记,改革开放以来,他每天骑着自行车在东营市场上贩卖青菜,后来又在一家南方人开的饭店里打工,经过几年的实践,他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经商知识,自己在油田中心医院对面开起小吃部,经长期辛勤经营致了富,便购买了土地,盖起了房子,全家迁居城区。
  王子成是刘一村人,他的儿子王建军,中学毕业后在刘集村卖油条,商品经济意识较强,改革开放后,父子俩在东营开办“王府饭店”,并在城区购买了住宅楼。
  至2003年,刘集村在城里经商、从事第三产业的农民已增加到540人。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全村农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村民居住条件发生了巨大变化。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末,村民建新房363套。90年代以来,对旧村进行改造,统一规划,建成18米对方,全部砖、石、水泥结构的高标准住房242套。有的村民对住房进行了装修、添置了高档沙发、彩色电视机、电冰箱、电风扇,有的安装了空调,配置微型计算机,互联网络已开始进入村民家庭。80%以上的农户安装了电话,移动电话发展到266部,村民的衣、食、住、行、用发生了巨大变化。
  五
  刘集村是个人杰地灵,人才辈出的村庄,村民有史以来就养成了重视教育,讲究文明的良好传统。早在明、清时代就有近百人考取功名。村民文化知识和水平的提高,有力地促进了全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由此,也为繁荣文学艺术的创作提供了取之不尽的源泉。然而,自明、清至建国前这段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尽管文艺创作取得许多成绩,由于多经灾荒、战乱,刘集村的著述、诗词、书画等文艺作品保存甚微。在民间,有一定数量的民歌、民谣和传说故事,作为口头文学流传于世。
  五十年代,村里曾出现一批书法、绘画、剪纸爱好者,并出现许多优秀作品,如刘芳溪的书法,刘丰台画的马,李超英的剪纸等,都给村民留下深刻的印象。
  70年代以来,文艺创作取得了历史空前的好成绩,李在田、刘英亭、张峰山、刘剑峰等人写的小说、报告文学、散文、诗歌100多篇发表在市级以上报刊上;刘芳溪、刘有沣、刘登岗、刘钵铭的书法作品曾多次参加市、区展览并获奖;刘登岗的书法作品被收入《中国书画艺术博览》(卷三);刘明泉的美术作品曾参加过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届战士画展;李超英的剪纸艺术深受村民喜爱,四、五十年来,为村民生活增添了光彩。
  刘集村的文化娱乐活动有着悠久的历史。十二世刘法孔由于演戏扮演天官(京官)非常逼真,人们称他为天官,他去世后,就把他的坟墓称之为“天官坟”。后来,又先后出现刘俊成、王可举、王登楷、刘魁功、刘义彩、刘兰才等优秀的京剧表演人才。
  1953年,刘集村组建业余京剧团,聘请史口村杜长福任教师,培训数月后,学会演唱大型京剧10多个剧目,从此,每年春节都为村民演唱。
  六、七十年代,村里每年都利用冬闲开展文艺活动,演出的节目既有传统剧,也有配合党的中心工作自编自演的节目。80年代后,随着收音机、电视机、影蝶机等的普及,逐渐取代了业余文艺表演活动。
  明清时代刘集村没有公学,历行私塾教育。1937年,设立公立初级小学。当时只有1个班,30名学生,校址设在大庙。1945年改为2个教学班,生源来自徐家、林家、油坊、安子张、曲家、小刘、刘集七个村。1951年,学校迁于刘守谦故居。1955年设立完全小学,1969年增设初中,1985年撤销初中,同年,刘集村投资35万元在村南新建了校舍,1986年小学迁至新校址。
  建国以来,刘集村的教育事业发展迅速。刘集小学培养出一批又一批优秀人才。目前,他们分布在全国各地、各条战线上,有些还担任了处级以上领导干部。至2003年,全村有博士研究生1人,硕士研究生4人,本科生16人,大专生44人,中专生57人,高中生98人。
  刘集村历届村领导与全体村民都给予学校以巨大支持,使教育事业得以顺利发展。1985年,为了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让学生彻底告别“黑屋子”(教室)、“土台子”(课桌),村里投资35万元,新建校舍40间,购置课桌凳200单人套,其他教学设施也有了很大改善,达到了“六配套”(校舍、课桌凳、大门、院墙、操场、厕所)标准。1995年,为顺利实现”两基”(基本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村里投资5万元,为学校购置了电教设备、实验仪器、体育器材和学生用图书、使学校教学设施达到了国家二类标准。2003年,经刘加鹏、魏智育协调,台商赵昭盛先生向学校捐赠微机16台,村领导会同学校负责人多次到省经贸委和青岛海关等单位办理进口手续,并投资近3万元缴纳进口增值税、购置电脑桌、整修微机室,使学校能在预期时间内建成微机室、开设信息技术课。
  每年村里都拿出一定的资金来补充学校的办公经费,每逢教师节,村领导都到学校慰问教师。自1985年校改以来,村里多次拨专款对校舍进行维修。在村里的大力支持下,学校的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教学质量稳步提高。2003年12月,刘集村被评为“东营市捐资助学先进单位”。
  建国前,刘集村先后有3处私人开设的药铺,经办人是刘谦光、聂柞楷、刘玉泉。建国后,政府在刘集村设立了一处医药所。1966年,刘集公社在刘一村新建了第一处卫生所,服务对象主要是刘集公社18个大队的社员。1970年8月,刘集卫生所撤销。四个大队合办一处医疗所——刘集合作医疗卫生所,使村民有病能及时得到治疗,同时做到一人有病大家帮,减少病灾户的经济负担。1978年,刘集卫生所撤销,由各大队自办卫生室,直到2003年。
  2003年8月,在区、镇有关部门的帮助下,刘集全村投资10万元,在刘三村建起合作医疗全科医疗站,占地面积400平方米,业务用房面积190平方米。多年来,合作医疗所的医务人员热情、认真地为广大村民服务,受到了广大村民的赞扬,也受到了上级领导的多次表扬。
  随着医疗条件不断改善和提高,地方病、传染病的防治及妇幼保健等方面均取得显著成绩。人民健康水平明显提高,全村人均期望寿命由建国初的60岁,提高到70岁。1956年,全村人口1700人,70岁以上老人68人,占0.04%;2003年,70岁以上老人131人,占全村总人口的0.06%。自60年代初实行人口计划生育,人口盲目增长的趋势得到控制。计划生育率逐年提高,到2002年,达到了100%。
  刘集村在大抓经济发展的同时,注重精神文明建设,使人的精神面貌同样发生了深刻变化。1981年,全村开展以“五讲”(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四美”(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为主要内容的文明礼貌活动,掀起治理脏乱差,改变社会风气的热潮。1992年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发表重要谈话和党的十四大以来,刘集(四个村)党支部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定不移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两个文明建设同步发展,互相促进,不断取得新佳绩,获得双丰收。
  在工农共建活动中,刘集村民多年来同油田有关单位团结协作,互相支持,提出了“要像当年支援淮海战役那样支援油田开发建设。”在经济建设中,又提出“围绕油田上项目”和“油田发展我发展,我与油田共振兴”等口号,这些口号,都变成了刘集村民的自觉行动,受到油田各级领导及工人们的好评。
  自60年代胜利油田在东营地区开发建设以来,随着规模的不断扩大,在刘集村境内也发现了丰富的油层,开采这些石油,需要修路、征地。祖祖辈辈与土地相依为命的刘集人,心中自然明白,占用了的土地永不生还,这就影响着今后村民的生产、生活和经济状况。受过共产党多年教育并亲历社会主义大家庭无比温暖的刘集人,在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发生矛盾的时候,完全明白集体利益必须服从国家利益这个大道理,所以,当油田开发需要割掉尚未成熟的那绿油油的庄稼苗时,他们毫不犹豫,当需要征地时,就大开绿灯立即办理有关手续,从不讲价钱,不拖延时间妨碍油田的开发建设。至2003年,油田开发、建设占用刘集村土地1130亩。油田各有关单位,也像老大哥一样热情支援地方的生产建设,有时支援机械,有时支援资金,工农之间在长期的共建中,结成牢不可破的友谊。1984年以来,在胜利油田的帮助下,全村相继安上了电。1990年,在油田的帮助下,刘集四个村铺设铁管4000米,使全村村民吃上了自来水。从1991年开始,刘集村修通村柏油路8条,长达3000米,所用资金大都是油田帮助解决的。
  从1945年开始,刘集村对烈、军属实行代耕的办法,由村民分工负责帮助他们耕种收割。1955年成立农业合作社以后,对没有入社的烈军属由农业社负责代耕。1957年至1960年,采取照顾工分的办法参加年终决算分配,一般到平均口粮。1961年开始照顾到高于平均口粮的10%,另外,每户增加l口人的自留地,至到1980年土地全部承包到户为止。后来每年春节都发放优抚款,送《人民功臣》匾、慰问信和对联。
  荣誉、复员军人由村里给予优待、抚恤的同时,在国家分配给村里的招工名额中,优先考虑安排其子女。义务兵服役期满退役回村后,根据本人特点在工作上给予适当安排,有的则通过国家招收职工或转为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建国以来,共有94名荣、复、转、退军人,其中有32人被安置为国家干部或企事业单位职工。
  1960年国家发放给刘集大队一批救济粮,大队办起营养食堂,有30人在营养食堂吃饭。1962年至1963年,发放大批救济粮、救济款。1964年至今,每到春节都发给困难户救济款。
  人民公社时期,将村内无子女的困难户定为“五保户”(即保吃、保穿、保住、保医、保葬),使他们感到有无子女一个样。1992年,镇政府建起敬老院,将村里的“五保”老人都接到敬老院住,有专人照顾他们的生活,逢年过节村干部带上年货或礼品,给他们拜年祝寿。对因病去逝的“五保”老人都予以厚葬。1992年至今,全村有600人参加社会养老保险。
  1946年,村里成立了自卫团,有300人参加。主要任务是站岗放哨,查通行证,以后轮流夜间巡逻,公看义坡。1956年村村成立治保会,负责保卫工作。1976年以来各村组织夜间巡逻。自1991年开始,各村成立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办公室、治保队,负责村境内和油田井场安全保卫工作,并成立了“十户联保”,推选出“十户长”、“百户长”。
  1946年,刘集村成立了农救会。农救会协助村长处理民事纠纷。人民公社化起,各大队都由副大队长分管调解工作。自70年代起,各村都成立调解委员会,其主要工作是:处理社员的宅基地纠纷、兄弟分家、老人赡养、财产继承、婆媳吵架、夫妻闹矛盾等。在调解过程中,主要通过思想教育、讲道理、摆事实,以理服人,并按照党的有关方针政策法规处理,使矛盾及时化解,达到和睦团结。
  1985年,刘集各大队管委会改建为村民委员会后,调解工作成为行政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主要在村民中抓好普法教育,增强村民的法制观念,使广大村民学法、懂法、守法。组织村民学习《宪法》《民法》《继承法》《刑法》《刑事诉讼法》和《社会治安处罚条例》等若干法律法规。各村都制定了村规民约,使村民提高法律知识,做到有法必依,依法办事,村民中的民事纠纷大大减少。
  刘集村的村民,经过数百年来一代代艰苦生活的磨炼,积累下极其丰富的生存、发展的知识和经验,特别是1978年以后,全体村民思想解放,立志改革,发展经济,参与市场竞争,在实践中勇于探索,开拓进取,促进了全村经济的繁荣与发展。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刘集村今后的经济将会更加快速、高效地发展,农业的现代化水平将会越来越高,个体、村办企业规模会越来越大,村民生活质量会大大提高,村庄面貌会越来越美好,一个民富、村美、风正的社会主义小康文明村将以全新的面貌展现在世人面前。

知识出处

刘集村志

《刘集村志》

出版者:《刘集村志》编纂委员会

出版地:2004.1

本志共分十篇,内容包括:村庄、居民、经济、村区建设、基层组织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文教·卫生、村民风俗、荣誉、人物。《刘集村志》是刘集村有史以来的第一部村志。她的问世,是刘集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成果,是全村的一件大事。《刘集村志》是刘集村数百年来不平凡历史的精要概括。刘集村有着悠久的历史。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