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活动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国共产党广饶县党校志(1945.5-2005.5)》 图书
唯一号: 151320020210002226
颗粒名称: 第二节 活动
分类号: D261.41
页数: 10
摘要: 本节写的是科研调研工作是教学的基础,是提高党校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按照科研为教学服务、为社会实践服务、为党委和政府的决策服务的指导思想。多年来党校高度重视科研调研工作,尤其是1995年以来,加大了工作力度,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深入调查研究,围绕改革开放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热点、难点问题和社会实践中创造出的好经验、好做法,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进行理论上的概括、提炼和升华,领导和教师们撰写了大量高质量、高层次的科研论文和调查报告,分别获国家、省、市级奖励,在国家级、省级和市级刊物上发表,有10多篇调查报告进入县委县府的决策。
关键词: 科研 调研 党校 广饶县

内容

科研调研工作是教学的基础,是提高党校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按照科研为教学服务、为社会实践服务、为党委和政府的决策服务的指导思想。多年来党校高度重视科研调研工作,尤其是1995年以来,加大了工作力度,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深入调查研究,围绕改革开放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热点、难点问题和社会实践中创造出的好经验、好做法,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进行理论上的概括、提炼和升华,领导和教师们撰写了大量高质量、高层次的科研论文和调查报告,分别获国家、省、市级奖励,在国家级、省级和市级刊物上发表,有10多篇调查报告进入县委县府的决策。
  1995年7月,党校召开全校教学、科研工作会议,对前几年的教学、科研工作进行了总结。会议指出:几年来,狠抓教学与科研两个关键环节,“以教学带科研,以科研促教学”。在教学中,注重发挥学员的科研作用。每期培训班,都要求学员写出一篇理论联系实际的论文,让学员紧密联系本部门本行业的工作实际,写出具体的对策与思路,从而涌现出了一批高质量高水平的论文。不少学员的论文被县委办公室作为优秀调研成果转发全县,发挥了较好的指导作用,如李鹊乡党委成员参加培训班后,进一步认识到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建立健全村级组织的必要性,对全乡的基层组织进行调查摸底,采取了一系列工作措施,使基层组织的战斗力得到明显增强。他们的经验得到县委的充分肯定,并在全省庆“七一”座谈会上作了交流。在狠抓教学质量的同时,为了更好地发挥党校优势,采取一系列措施,精心培育科研人才,强化科研活动。改变过去单兵作战,分头探讨的做法,对科研进行组织领导,有计划地进行。一是学校实行倾斜政策。制定激励措施,调动教学人员快出成果、多出成果、出好成果。对在市级、省级、国家级刊物上发表文章的人员实行相应级别的奖励,并将其纳入每个教学人员的目标责任制,作为年终考核的一个重要指标。二是确定有影响的题目,集体攻关。为保证科研的顺利进行,每年都搞几次大型的科研活动,确定不同专题,领导亲自带队到基层、乡镇深入调查研究,挖掘第一手材料,写出一批有份量的调查报告。九二年以来的科研成果中,78篇被县电台采用,34篇在市电台或市报采用,17篇在省级及国家级刊物上发表。这种贴近实际的调查研究不仅增强了教员分析问题、研究问题的能力,而且也为其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第一手材料,针对性强,授课能力得到提高。
  1995年12月,召开全校教学、科研工作总结会议。1995年在抓好主体班次、学历班次教学质量的同时,为了更好地发挥党校的优势,全体教师在搞好教学的同时,积极搞好党校的科研、调研活动。1995年有20篇论文、讲稿被县电台采用;有8篇论文、调查报告被省级刊物、东营日报采用;出版著作1部;有2项成果分别获得省级一等奖和二等奖;有一篇论文获全市科研成果奖;调研报告《关于李鹊乡村级组织规范化建设情况的调查》、《关于西水磨村运用股份制发展橡胶业的几点思考》被县委、县府采用,并转发各乡镇。科研、调研活动的开展,不仅提高了教师分析问题、研究问题的能力,也为县委、县府的决策提供了第一手材料。
  1996年1月,召开全校教学、科研工作会议,布置全年的科研工作任务。1.利用各种形式,有步骤、有计划地安排中青年教师到基层挂职锻炼,到农村、企业进行实地调查研究;2.从本年度开始实行科研成果指标化管理,每年每位理论教师最少完成一篇有指导价值的调查报告或者论文,对重大成果实行重奖。
  1996年3月15日,党校制定了《中共广饶县委党校“九五”期间党校建设与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对科研、调研工作进行了详细的规定:1.科研工作要全面贯彻党的基本路线,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围绕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围绕全县建设与发展,调查研究、总结经验、探求规律,提出对策,为提高教学质量服务,为社会实践服务,为县委、县府的决策服务。2.加强与兄弟党校、各学术单位,实际工作部门的联系与协作,建立全方位开放的科研体制,制定好短期和中长期科研规划。3.加强科研人才的培养。“九五”期间培养2—3名有一定知名度的科研人员和学术带头人。4.成立科研专题小组,争取每年能发表3-5篇有一定价值的论文和调研报告。其中,能被县委、县政府采用和上级党校采集的调查报告3篇,省级以上报刊发表的作品1—2篇。5.建立教学科研基地,组织教研人员深入工厂、乡镇、农村开展调研活动。科研时间全年保证每人二十天以上。紧紧围绕全县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提出解决问题和矛盾的对策措施,为县委、县府的决策提供参考。6.每年定期组织教研人员到兄弟党校进行调研或考察,适时选派中青年教师到上级党校或高等院校参加学术会议、科研活动和深造,下大力气培养中青年科研人员,建立一支稳定的科研队伍。7.建好党校图书馆,使馆藏图书报刊杂志订阅数符合达标要求,更好地为教学和科研提供良好服务。
  1997年1月,召开全校教学科研工作会议,部署全年的教学、科研工作任务。会议针对科研问题提出以下几点要求:1.利用各种形式,有计划的安排教研人员,尤其是中青年教师深入基层,到农村、企业实地调查研究,并且围绕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和县委、县府的中心任务进行调查研究。2.成立科研专题小组。争取全年发表3-5篇有一定价值的论文和调研报告;县级发表3篇;市级、省级发表1-2篇。3.建立教学科研基地。联系一个乡镇、一个工厂、一个村开展调研活动,调研时间全年累计1个半月以上。围绕全县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深入进行调查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与思路,为县委、县府的决策提供参考。1997年7月至1999年7月党校派青年教师徐三朋到广饶石化集团挂职锻炼。
  1997年12月,召开教学、科研工作总结会议,总结了一年来的教学、科研工作。会议指出:一年来在科研工作中,紧紧围绕科研为党委政府决策和为党校课堂教学服务的思路,加强对科研工作的组织领导,鼓励多写文章、写好文章。97年我校在市级发表论文10篇;省级发表论文8篇;国家级2篇。另外,在省委党校组织的“农村经济发展与农民共同富裕”研讨会上分别获得一等奖2篇、二等奖2篇、三等奖1篇、优秀奖1篇;东营市社科联优秀征文评奖活动获三等奖1篇。
  1998年12月召开全校教学科研工作会议,总结一年来的教学、科研工作。会议指出:一年来按照科研为教学服务、为社会实践服务、为党委和政府的决策服务的思想,注重基础理论研究的深化和拓展,推出一批较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全年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论文7篇,分别是《股份合作制是中小型企业改革的好形式》、《谈邓小平同志群众观的时代特色》、《浅析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面临的深层次矛盾及对策》等;在市级报刊发表4篇《妇女自身解放刍议》等;撰写调研报告5篇,为县委、县府决策提供了重要资料。
  1999年7月,召开全校调研、科研工作会议,总结上半年的科研工作。上半年在科研工作中,一是紧紧围绕教学内容进行调研和科研。每个专题确定后,首先组织教员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形成专题辅导初稿,在此基础上,经过课堂讲授的检验,广泛听取学员的反映,进行修改完善,并带着提出的问题,进行二次调研,进一步提炼升华,形成科研论文。二是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和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调研。从理论的角度,找准问题,分析透原因,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为领导决策服好务。如在“三讲”教育试点过程中,通过调研了解到,花园乡结合乡镇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学习教育,在农村干部和群众中开展以相互交流、相互承诺达到相互监督、共同提高的“双向”教育,对于转变农村干部工作作风、增强群众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法制观念、维护农村稳定、促进经济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即以调研文章的形式,向县委提出了推广经验,以“三讲”精神全面开展农村干部群众教育的建议,县委采纳后,安排组织部、党校等部门,协助各乡镇普遍对机关干部、农村“两委”班子成员进行了系统培训,这次培训以“三讲”精神为指导,以解决当前农村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为重点,以整风精神来进行,收到了显著的培训效果。
  1999年12月25日,召开全校教学、科研工作会议,对一年的教学、科研工作进行了总结。总结中指出:科研是教学的基础,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一年来,根据县级党校所处的理论研究的末梢和改革开放、经济建设的前沿及科研素质不高的实际情况,制定了适合自身特点的科研目标、计划和措施,按照科研为教学服务、为社会实践服务、为党委和政府的决策服务的思想,不单纯看科研成果的刊发率,而更注重科研成果进入党委、政府决策的实效,较好地把教学科研一体化落到了实处。1.注重基础理论研究的深化和拓展,推出了一批较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全年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论文8篇,在市级报刊发表6篇。在省社科系统组织的庆祝建国50周年论文研讨会上交流论文l篇,在市社科联组织的庆祝建国50周年理论研讨会上交流论文3篇。2.紧紧围绕县委、县府的中心工作,进行调查研究,为县委,县府领导的决策服务。一是围绕企业治理污染、村务公开、农村稳定及村级组织建设等情况,抽调理论课教师8人次,集中调研10天,对全县15个乡镇的一半以上村和部分企业进行了调研,撰写调查报告12篇,约计4万余字。其中《关于农村工作中几个热点问题的调查》一文,引起了县委领导的高度重视,县委书记周燕明同志作了重要批示。二是抽调理论课教师4人次参加了县委组织的“走百村、串千户”调研活动,对15个乡镇的4个村进行调研,撰写调研材料2万余字。
  2000年2月15日,召开全校教学、科研工作会议,布置全年的教学、科研工作任务。1.制定完善科研激励约束机制,鼓励理论课教师多出成果、出好成果。对科研任务完成较好者,给予适当的物质、精神奖励,并在今后的科研课题分配上予以倾斜,在晋升职称时给予优先考虑。对未完成或完成科研任务较差者,在当年的年度考核、评优中,予以减分。2.建立教学科研基地。根据教学科研的具体任务,有针对性地联系一个或几个乡镇、工厂、村,作为教学科研基地,开展调研活动。保证教研人员年人均调研时间累计1个月以上。3.加强与宣传部门、理论研究部门、上级党校及实际工作部门的联系与协作,形成较固定的调研、科研、成果发表的协作网络。4.搞好基础理论的深化和拓展,力争推出一批较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年内争取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论文8篇,在市级报刊发表论文10篇。5.紧紧围绕县委、县府的中心工作,针对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加强调查研究。年内力争推出有较高参考价值的调查报告10篇。
  2000年12月22日,召开全校教学、科研工作会议,总结一年的教学、科研工作情况。一年来,根据党校科研的具体情况,狠抓基础理论研究的深化和拓展,推出了一批较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发表论文14篇,其中,向全省党校系统邓小平理论研讨会提交论文3篇,1篇获二等奖;向全市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研讨会提交论文3篇;在市级以上报刊发表论文9篇。科研紧紧围绕县委、县府的中心工作,进行调查研究,为县委、县府领导的决策服务。为了配合全县农村基层组织规范化建设集中整顿工作,抽调7名骨干教师对全县6个乡镇的农村基层组织规范化建设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走访村30个,召开座谈会17次,撰写了有较高价值的调查报告4篇,为县委领导的决策提供了直接的理论依据。
  2001年4月10日,参加了中共广饶县委组织部关于表彰2001年度组工调研信息工作先进单位、先进个人和“基层党建”征文优秀稿件会议。表彰了组工调研信息工作先进单位4个;组工调研信息工作先进个人10名;“基层党建”征文优秀稿件10篇。党校的《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荣获“基层党建”征文优秀稿件。
  2001年12月10日,召开党校2002~2005年发展规划会议。对科研工作进行了详细的规划:本着科研要为不断提高党校教学质量服务,为党委和政府决策服务,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的原则,加大对现实和战略问题的研究力度,切实把出成果和出人才结合起来,把教学科研一体化落到实处。具体措施为:1.健全和完善科研激励约束机制,鼓励教研人员多出成果,出好成果。每年年初对每个教研人员规定科研任务,对任务完成较好者,在以后的课题分配、职称评定和年度考核中予以优先考虑和加分;对完成任务较差或未完成任务者,予以减分或取消评优资格。2.建立科研基地。挑选县内部分有代表性的乡镇、村和企业为联系点,建立科研基地,加强联系和协作,优势互补,为科研调研创造良好的条件。科研基地每两年确定一次,视情况予以增减,对那些在发展过程中失去先进性、代表性的单位予以更换。鼓励教研人员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保证每人年均调研时间不少于1个月。3.加大科研投入。2002年每个教研人员每年科研经费1000元,以后按每人每年5%的幅度递增,力争到2005年每人每年科研经费不少于1800元。
  2001年12月25日,召开全校教学、科研工作总结会议。会议指出:一年来按照科研为提高教学质量服务,为党委和政府决策服务,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的指导思想,加大了调研、科研工作力度,较好地完成了科研计划。1.紧紧围绕县委、县府的中心工作,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活动,为县委、县府领导的决策服务。一是配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活动,围绕村级换届选举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等问题,组织理论教师到李鹊镇张二村、稻庄镇城坞村、北孟村和石村镇张庄村、东高村进行了调研。二是围绕企业如何扭亏增盈迎接人世挑战等问题,对广饶县石化集团、县面粉厂和县东兴水泥厂等企业进行了调研。通过调研对当前一些重要的现实问题和难点、“热点”问题有了较深刻的认识,撰写了有一定参考价值的调研报告2篇。2.加强了对基础理论的研究,推出了一批质量较高的研究成果,撰写论文25篇。发表论文7篇,其中国家级5篇,省级1篇,市级1篇,获奖论文2篇。其中1篇人选全省党校系统纪念建党80周年理论研讨会,获一等奖,1篇入选全省党校系统经济管理理论研讨会,1篇人选全市纪念建党80周年理论研讨会。3.通讯报道工作也取得了较大成绩。在市电台、电视台中稿2篇;在县电台、电视台中稿18篇;在《广饶信息》发消息2条;在《广饶大事记》发消息2条。
  2002年4月10日,召开全校调研工作会议,转发东营市委党校《关于进一步加强调查研究工作的通知》,部署全年的调研任务。会议指出:一是明确调查研究的指导思想。调查研究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按照江泽民同志“七一”讲话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深入贯彻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精神,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深入实际,认真调研,力争出一批精品力作,更好地为提高教学质量服务,为党委政府决策服务,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二是明确调查研究的内容。2002年调查研究工作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以“三个代表”为主线,围绕全面加强党的建设问题进行调查研究,探讨执政党的建设问题;(2)突出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以及教学重点、难点问题进行调查研究,探讨全面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基本规律;(3)针对党校事业发展中面临的问题进行调查研究,探讨党校教育发展规律。三是明确具体要求。(1)认真搞好调查研究的选题工作。根据当前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与教学过程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自行设计题目。调研选题,要注重立足当代中国国情,特别是立足我县县情,注重对现代化建设带有全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的重大课题进行调研;(2)改进调查研究的方法,提高调研质量。要了解真实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撰写出情况实、分析透彻、质量高的调研报告。
  2002年召开成立调研基地,聘任兼职教师会议。为了解决党校调研范围小、面比较窄和党校教师实践经验不足的现状。经县委研究,在各乡镇、企业和村建立了27处调研基地,并聘任了县直各部门、各大企业和部分典型村的16名领导作为党校的兼职教师,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较好结合。在办公设施上,2002年,学校为每位教师配备了微机,完善了校园网,进一步改善了科研条件。
  2002年12月20日,参加了全市党校系统优秀调研成果表彰大会。全市共评出一等奖6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5项。我校的《关于农村党员教育管理的调查与思考》获一等奖;《两次换届看直选》获二等奖。
  2002年12月,召开全校教学、科研工作会议,总结一年来的教学、科研工作情况。
  一年来,1.在理论研究方面。一是参加了东营市社科联组织的关于社区文化建设问题的理论研讨会,提交了4篇有价值的理论文章,其中2篇获得研讨优秀奖;二是在村委换届选举后,针对出现的一些新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写出一篇调研报告,既增强了办班的针对性,又为县委、县府决策提供服务;三是理论教师借助青年班学员的力量,针对我县的一些热点、难点问题,与学员一块研讨,共同写出46篇理论文章;四是人世以后,农民增收、产业结构调整成为一件大事,一直是一个很难解决的热点问题。对此,围绕如何增加农民收入,实行土地规模经营问题进行了研讨,先后到石村镇的张庄村、东高村、大王镇的军屯村进行了调研,并撰写了理论文章。为使调研制度规范化,方便调研活动的开展,取得真实、丰富的资料,保证调研效果,经领导批准,确定了10个乡镇的20个村和7家企业做为调研基地,这一做法得到了市委党校领导的充分肯定。全年发表论文11篇,其中国家级5篇,省级2篇,市级2篇,县级2篇,获奖论文6篇,著作1部,受县委、县府重视的调研报告2篇;2.在理论宣传方面。一是应许多单位聘请,党校理论教师,为其宣讲“人世”方面的有关知识;二是为配合建设诚信广饶活动,加大了宣传力度,把诚信教育搬人课堂,并开展通讯报道工作。全年在县电台、电视台中稿16篇,在广饶大众发稿3篇。
  2003年8月召开了广饶县社会科学研究院成立大会,成立了领导班子,班子成员有院长一名,副院长两名。广饶县社会科学研究院的任务是重点加强对我县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的研究,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中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的研究,使科研成果走上经济建设的主战场,推动我县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
  2003年12月,广饶县社会科学研究院召开科研工作总结大会。会议指出:一年来本着科研为教学服务的原则,教研人员积极进行科研活动。在教学任务比较繁重的情况下,为了提高授课质量,到各个乡镇、企业、农村进行调研活动。2003年发表论文18篇,其中国家级5篇,省级8篇,市级3篇,县级2篇,著作1部,获奖论文3篇,承担课题1项。一篇获得市级征文二等奖,同时积极参与市级课题研究,在《东营市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研究》中撰写了“东营市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存在问题及成因分析”的调研报告;编写教材两章,在《农业现代化》一书中编写了“农业现代化与小城镇建设”和“农业现代化与国际化”;针对我县的经济发展状况和外地的先进经验,撰写调研报告2篇。
  2004年2月8日,广饶县社会科学研究院召开科研工作规划大会。会议指出:2004年是实现“十五”计划的关键一年,也是全面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继续跨越发展的重要一年。党校社科院要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中心任务,明确科研方向,搞好调研,为县委、县政府决策提供参考。
  2004年3月份,广饶县社会科学研究院召开科研工作会议,部署全年的科研、调研工作任务。县委领导亲自到党校为科研定方向、出思路,把全年的调研方向定为县委、县政府重点抓好的“五个统筹”,并着重对我县的“城市经营与规划发展问题”、“农业龙头培植壮大与带动问题”、“橡胶、皮鞋等行业的行业协会建立与作用问题”、“生态环境建设与可持续发展问题”、“公民道德建设问题”等进行研究。
  2004年4月1日,参与了全省党校系统科研工作组织奖评选活动,上报课题一项、著作一篇、论文19篇、获奖科研成果6项、调研报告13项、人选学术理论研讨会交流成果2项、召开科研、学术研讨会8次,荣获山东省党校系统2002-2003年度优秀科研工作组织奖。
  2004年6月21日,参加了东营市党校系统2004年优秀科研成果暨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理论研讨会优秀论文评奖活动。在全市党校系统2004年优秀科研成果评选活动中,获奖论文5篇,其中《如何激发下属的潜能》获一等奖、《创新农村党员的先进性教育》、《谈当前农村基层干部应具备的素质》、《教师与诚信》获二等奖、《党的十六大的伟大创新》获三等奖。在2004年全市党校系统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理论研讨会优秀论文评选活动中,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及思想渊源》、《浅谈邓小平发展观》、《邓小平理论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复兴》3篇论文获得优秀论文奖。
  2004年8月12日,参加了中共广饶县委组织部、中共广饶县委宣传部组织的关于全县“建设之光”党建“好文章、好新闻、好信息”的评奖活动,参评文章有11篇,获奖2篇,其中《论企业党建面临的新问题》获二等奖,《保持农村党员先进性教育的探讨》获三等奖。
  2004年12月18日,广饶县社会科学研究院召开调研科研总结大会,总结上一年的工作情况,2004年重点开展了五项活动:
  第一项活动,聘请专家讲解课题设计。针对教师对课题的设计、规划、招标等各方面的知识知之甚少。2004年2月下旬,特聘请专家到校讲课,党校全体教师参加了听课,收效甚大。
  第二项活动,调动社科院和党校理论教师的科研力量。具体做法为:
  3月份,理论骨干教师针对征文
  中提出的科研题目,每人选准一个课
  题,设计框架,教师有的与学员,有的
  与单位联合搞,收到显著效果。
  4月中旬,派部分理论教师跟随第四期科级干部理论进修班外出考察,完成调研报告一篇。
  5月下旬,派部分理论教师跟随第五期青年干部培训班外出学习考察,完成调研报告一篇。
  6月下旬,有职称的教师按照党校制定的科研及奖惩暂行规定,每人上交一篇或几篇调研报告。
  7-8月份,利用假期,组织教师到调研基地进行调研,完成了自选课题的大部分写作任务。
  9 - 11月份,修改、完善课题,设有课题的教师完成了规定的调研报告。
  11月上旬,派部分教师跟随第五期科级干部理论进修班外出学习考察,并撰写调研报告一篇。
  12月份,所有教师上交一年的科研成果,党校按规定进行了奖惩。
  第三项活动,调动学员的科研力量。具体做法为:
  4月下旬,全县第四期科级干部理论进修班学习考察结果后,组织教师与学员座谈,学员写出调研报告。
  5月下旬,组织教师与第五期青年干部培训班学员座谈,学员、写出了调研报告和结业论文。
  11月上旬,组织教师与第五期科级干部理论进修班学员谈话,相互交流和切磋,学员都写出了水平较高的结业论文
  第四项活动,调动社会的科研力量。具体做法为,3月份,把2003年从部分部门和单位聘请的16位兼职教师聘为广饶县社会科学研究院的院士,并把社会上许多有科研能力的知名人士亦聘为院士,发挥他们的科研力量,并让他们外出考察学习,参加学术研讨会。

知识出处

中国共产党广饶县党校志(1945.5-2005.5)

《中国共产党广饶县党校志(1945.5-2005.5)》

出版地:2005.6

本本书写的是中共广饶县委党校是全省乃至全国成立较早的县级党校之一。她伴随着中国革命的步伐,于抗日战争胜利的前夜,为加强干部培训,在鲁北大地上应运而生。一部干部培训史、风雨沧桑六十年,史鉴使人明志,知古方能察今,编纂《中共广饶县委党校志》,重温党校的发展历程,对于我们总结过去、把握现在,与时俱进,开创未来,不断提高党校办学水平,裨益无穷。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