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市图书馆
东营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东营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中共东营区委东营区人民政府关于创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的决定(东区发[1996]4号)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东营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51320020210002169
颗粒名称:
中共东营区委东营区人民政府关于创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的决定(东区发[1996]4号)
分类号:
J256
页数:
2
页码:
677-678
摘要:
本节介绍了中共东营区委 东营区人民政府关于创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的决定。
关键词:
文献学
地方文献
内容
为开展创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活动,加快实施“科教兴区”战略,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根据全国、省、市科技工作会议精神,结合我区实际,特作如下决定:
一、牢固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切实增强加快科技发展的紧迫感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建区以来,全区各级认真贯彻党中央关于“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努力攀登科学技术高峰”的战略方针,不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积极实施“科教兴区”战略,全区上下初步形成了重视科技、发展科技、依靠科技的可喜局面,科学技术已成为促进我区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但我区科技工作仍不适应当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科技与经济结合还没有达到相当的紧密度,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不高,科技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不够大。尤其是农村科技工作薄弱,农村科技体系不够健全等问题比较突出,制约了我区经济的发展。对此,各级要高度重视,切实把科技工作抓在手上,抓紧抓实,抓出成效。
二、进一步加强科技体系建设
健全科技体系是推进科技与经济结合的重要措施,也是创建科技进步先进区的中心环节。各级各部门要重视科技队伍建设,“筑巢引凤”与“引凤筑巢”相结合,加大引进科技人才工作力度,强化科技人员的培训措施,壮大科技队伍,提高人员素质,不断把科技工作引向深入。要加强科技管理工作,健全组织,配齐配强人员,形成以区科委为中心,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科技管理体系。要本着强化区级,加强乡(镇)级、健全村级的原则,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科技服务体系,尽快建立起以社会化、系列化、全程化服务为宗旨的科技推广体系,以科技培训基地建设为重点的科教培训体系,以示范乡镇、示范村、示范户和示范企业为主体的科技示范体系。要加强科技推广服务机构建设,疏通科学技术向生产扩散的渠道,实现生产要素和技术要素优化组合,加快经济发展的现代化和专业化进程。要切实解决科技工作的实际困难,保障经费,落实政策,关心科技工作者的工作和生活,调动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促进科技与经济的进一步结合。
三、全面推进科技进步
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是全区科技工作的重点任务,要研究落实具体政策,选准重点项目,制定推广计划,采取有力措施抓好落实,务求出成果、出效益。要坚持科教一体和一校多用的原则,结合“星火计划”、“丰收计划”、“火炬计划”、“攻关计划”,重视新产品的试制,大力普及科技知识。
四、依法自觉增加科技投人
目前,我区科技投入少,科技服务手段差的问题比较突出,各级要千方百计广辟资金筹措渠道,采取财政拨款、银行贷款、集体和企业自筹等办法,不断增加科技投入,实现依法投入、自觉投入。要把科技的投入纳入法制管理轨道,使科技投入成为人们的自觉行为,从而增强经济发展的后劲。区、乡(镇)科技三项经费投入(新产品试制、中间试验、重要科学研究与开发项目),要达到当年财政预算支出的1%以上;企业每年用于技术研究开发经费要达到企业销售收入的1~3%。
五、切实加强对创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活动的领导
开展创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活动,既是推进全区科技进步的需要,也是完善科技服务、发展城区经济、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和科技素质的需要。各级领导要充分认识开展这项活动的重要意义,切实加强领导,统筹规划,精心组织,采取有力措施,把创建工作落到实处。区里成立创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领导小组,乡镇、办事处也要成立相应机构,统一对创建活动的领导,做到目标明确,措施落实,确保创建活动扎实有效地开展。
组织、人事、经济、科技、农业、教育、供销、财政、金融、工商、税务、社会团体等有关部门和单位要进一步强化科技意识,积极组织、参与和支持这项活动,搞好“大合唱”,为全面实施“科教兴区”战略、促进全区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一九九六年四月五日
知识出处
《东营区志》
出版者:中华书局
出版地:2000
本书分二十五篇,内容包括:行政建置;自然环境;人口;石油;城建环保;农业;水利;工业;乡镇企业;商业;财政、税务、金融;政党、政协;政务;公安、司法;军事;教育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