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市图书馆
东营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东营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关于将牛庄、东营两区合并为广利区的报告(东政发[1987]21号)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东营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51320020210002158
颗粒名称:
关于将牛庄、东营两区合并为广利区的报告(东政发[1987]21号)
分类号:
J256
页数:
2
摘要:
本段介绍了关于将牛庄、东营两区合并为广利区的报告。
关键词:
文献学
地方文献
内容
省人民政府:
根据牛庄、东营两区人民政府的要求,经市人民政府研究同意,将牛庄、东营两区合并为广利区,并业经市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审议通过。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根据国务院[82]国函字249号、[83]国函字175号和省政府[84]鲁政函247号文件精神,我市于一九八四年组建了牛庄区和东营区。
牛庄、东营两区,共辖四乡四镇,221个行政村,总面积1108.8平方公里,总人口393786人(其中:农业人口247601人,非农业人口146185人)。牛庄区辖西范、油郭、史口、龙居四个乡和牛庄、六户两个镇,179个行政村,总面积584.5平方公里,总人口152063人(其中:农业人口137275人,非农业人口14788人)。东营区辖辛店、胜利两个镇,42个行政村,总面积524.3平方公里,总人口241723人(其中:农业人口110326人,非农业人口131397人)。
牛庄、东营两区自一九八四年成立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经过两区人民的共同努力,工农业生产和各项工作都有了新的发展,经济收入逐年增加,为我市两个文明建设和胜利油田的开发建设做出了贡献。但是,随着我市经济的发展和胜利油田新油区的开发,牛庄、东营两区分设的弊病越来越明显,存在着许多不适应的问题。
第一,两区分设的行政区划不适应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牛庄、东营两区的行政区划均为带状,东西狭长,南北极窄,不能构成发展经济的自然地理条件。同时,给行政管理和城市规划带来很多困难。
第二,牛庄、东营两区的城乡人口分布极不合理,均不能形成市区规模。东营区非农业人口所占比数较大,农业人口只有110326人(含油田职工家属)。因此,难以满足城区生产、生活的需要。牛庄区农业人口所占比数较大,城镇居民仅有14788人(含油田职工),且工业基础十分薄弱,缺乏经济辐射力,难以构成发展城市经济的条件。
第三,牛庄、东营两区财政收入十分微薄,行政经费完全靠上级补贴维持,且两套机构、两套编制,在人力、物力、财力上是很大的浪费,不符合机构精简、效能的原则。
第四,牛庄、东营两区水利设施联系紧密,土地交错,海岸滩涂互为一体。两区分设,不利于田、水、路、林统一规划,综合治理,不利于现有排灌系统的充分利用,不利于海岸滩涂的开发。目前,两区已暴露出争水、争地、争滩涂等矛盾,不利于这一地区的安定团结。
鉴于上述情况,两区合并有利于这一地区的规划建设和行政管理,有利于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有利于机构精简和人财物的集中使用,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团结。
两区合并后的新区名称叫“广利区”,驻址设在原东营区驻地。新区的区划范围仍以原牛庄、东营两区的区划范围不变。这样,广利区辖辛店、胜利、牛庄、六户四个镇,龙居、西范、油郭、史口四个乡。
妥否,请指示。
附:1、东营市地名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广利区”命名的说明。
2、广利区行政图(略)。
东营市人民政府
一九八七年二月十六日
东营市地名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广利区”命名的说明
东营、牛庄两区合并后,按照有关规定,应当重新命名。对此,我们作了些研究,建议新区以“广利”命名为好,主要理由如下:
(一)广利河横贯该区的中、东部(原为牛庄、东营两区中、东部界河),且下游新建广利港。以“广利”命区,使政区与区内的自然地理实体和大型人工建筑名称相吻合,知名度较高,便于使用,有利于开发。
(二)原牛庄、东营两区,系分别自广饶、垦利两县析置。两区撤销合并为一个政区单位,其名称取原属县的首末各一字,表明了新区的渊源,富有纪念意义。
(三)“广利”一词,内含吉祥之意。
以上三条,为“广利区”命名依据,特此说明。
一九八七年二月十六日
知识出处
《东营区志》
出版者:中华书局
出版地:2000
本书分二十五篇,内容包括:行政建置;自然环境;人口;石油;城建环保;农业;水利;工业;乡镇企业;商业;财政、税务、金融;政党、政协;政务;公安、司法;军事;教育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