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晓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东营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51320020210002114
颗粒名称: 景晓村
分类号: K81
页数: 2
页码: 622-623
摘要: 景晓村(1917~1994)原名景慕达,济南市历城区彩石乡南宅科村人。清河、渤海抗日根据地创始人之一。
关键词: 人物 传记

内容

景晓村(1917~1994)原名景慕达,济南市历城区彩石乡南宅科村人。清河、渤海抗日根据地创始人之一。
  1933年,考入山东省立济南第一乡村师范,接受马列主义思想,参加进步学生活动。1935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6年春任中共济南乡村师范地下党支部书记。“七七事变”后,从事地下革命工作,任中共山东省委秘书长。1938年1月1日,参加中共山东省委领导的徂徕山抗日武装起义,建立八路军山东人民抗日游击第四支队,任支队政治部副主任兼党支部书记、第一团政治委员。1938年5月,任中共苏鲁皖边区省委秘书长、青年部部长。同年8月奉省委指示,组建中共鲁东南特委,任书记并兼任八路军山东人民抗日游击第二支队政治委员。
  1939年3月~1943年12月,任中共清河特委书记、地委书记、清河军分区政委、中共清河区党委书记、清河军区政委。先后与马耀南、杨国夫等领导清河区军民,长期坚持抗日游击战争,多次挫败日伪军“扫荡”、“蚕食”和国民党顽固派部队的进攻,巩固扩大了清河抗日根据地。1944年1月,任渤海区党委书记兼军区政委。1945年,任山东人民抗日反攻第四前线指挥部政委,先后同司令员杨国夫、袁也烈指挥部队解放渤海区30余座县城及津浦、胶济铁路沿线德州、平原、周村等重镇。解放战争爆发后,山东军区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军区第十纵队,景晓村兼任纵队政委,并于1947年2月参加莱芜战役,同宋时轮司令员指挥部队破袭胶济路济南至明水段,在锦阳关阻击增援莱芜之敌。1947年冬~1948年春,遭受康生、饶漱石的打击迫害,被撤销党内外一切职务。1948年6月,调中共华东局任政策研究室研究员。1949年随军南下。
  1950~1958年,历任中共上海市委副秘书长兼政策研究室主任、华东军政委员会工业部副部长、中央人民政府机械工业部局长、部长助理等职。1958年,调四川筹建重型机械厂,1959年庐山会议后又遭极“左”路线的批判打击。1963年任第一机械工业部技术司司长。“文化大革命”期间遭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迫害。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他所遭受的三次冤案错案得到平反。1979~1983年,任农业机械部常务副部长。1983年开始担任第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1994年8月9日,在北京逝世。

知识出处

东营区志

《东营区志》

出版者:中华书局

出版地:2000

本书分二十五篇,内容包括:行政建置;自然环境;人口;石油;城建环保;农业;水利;工业;乡镇企业;商业;财政、税务、金融;政党、政协;政务;公安、司法;军事;教育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