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市图书馆
东营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东营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二节 档案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东营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51320020210002007
颗粒名称:
第二节 档案
分类号:
G275
页数:
2
页码:
531-532
摘要:
本节介绍了机构设置、档案管理、档案利用。
关键词:
档案
工作
内容
机构设置1985年6月,牛庄区建立档案科。同年9月,东营区建立档案局、档案馆,合署办公。1986年7月牛庄区建立档案馆。两区合并后,档案馆归口区档案局,工作人员5人。1993年10月机构改革后,撤局设档案馆,归口区委办公室。1995年5月设档案局,实行局、馆合一体制,隶属未变。
档案管理1985年始,区档案局、馆,进行建档工作的组织指导。1988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颁布实施后,档案事业的发展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区档案馆列入全国综合档案馆的编制,代码为“437051”。全区档案工作按照“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统筹规划,组织协调,统一制度,监督指导,年年接收和征集各类档案资料。先后编制《档案馆指南》及全宗介绍、卷宗目录、文号索引、人名卡片、文件分级目录和案卷位置存放索引等7种检索工具。配备复印机、微机、录音机、照像机、打字机、吸尘器、去湿机、温湿度计等设备。建立健全档案收集、保管、保密、借阅、统计等26项规定和制度。1992年,开展区直各机关档案室达标升级活动,至年底已存各类档案5万卷(册),年内经考评验收,区档案馆晋升为省先进二级档案馆。1993年7月,在全区开展村级建档达标工作。至1997年底,全区馆藏97个全宗、16620卷(册),其中:文书档案5650卷、科技档案44卷、会计档案274卷(盒)、声像档案18册、公证档案502卷、新闻报道档案66卷、死亡干部档案29卷、人口普查和统计档案10卷、各种资料9600卷(册)、党政撤销机关印章107枚。征集到清道光三十年(1851年)正月二十六日清政府为牛庄镇东隋村隋藏珠之父母加封“奉天诰命”的“圣旨”,存有“四清”与“文化大革命”时期的部分漫画,以及名特产品实物。机关档案室达省先进一级标准的4个,二级标准的32个,三级标准的29个,达标单位占机关档案室的86%。乡镇、街道办事处中达省级先进标准的10个,其中达到二级标准的5个;综合档案室存档案和资料1.26万卷(册)。村(居)委会的档案管理步入正轨,共收集、整理文书档案5600卷,会计档案6500卷(盒),其它档案资料3100卷(册)。
档案利用 1988~1997年,查阅档案6015人次,其中:工作查考3441人次,经济建设查档443人次,史志查档687人次,其它方面查档1444人次。
档案利用效益明显。胜利镇兰赵村157.38亩土地,自1962年被胜利油田钻井农副业公司无偿占用,20多年几经周折,因无据可查,久拖不决,1989年在五一农场档案室查到当年的《协议书》得到圆满解决。胜利镇辛镇村于1993年10月,利用村档案室保存的60年代有关土地征用方面的3份《协议书》,依据《土地管理法》,一次性追回经济补偿530多万元。
知识出处
《东营区志》
出版者:中华书局
出版地:2000
本书分二十五篇,内容包括:行政建置;自然环境;人口;石油;城建环保;农业;水利;工业;乡镇企业;商业;财政、税务、金融;政党、政协;政务;公安、司法;军事;教育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