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地方戏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东营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51320020210001996
颗粒名称: 第四节 地方戏曲
分类号: G40-055
页数: 3
页码: 520-522
摘要: 本节介绍了戏剧、京剧、曲艺。
关键词: 文化 教育 关系

内容

戏剧吕剧境内时家村(今属牛庄镇)是吕剧的发源地,时殿元是该剧种的主要创始人。吕剧艺术是由说唱扬琴(北路)演变而来的,究其渊源与形成发展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即“坐唱扬琴”——“化装扬琴”——“吕剧”形成。
  清代光绪六年(1880年)前后,山东琴书传入广北地区,民间艺人争相学唱。自幼以演唱民间小曲为生的时殿元,亦拜师学唱琴书。光绪十三年(1887年),时殿元专程到盛行琴书的曹州府学习演唱技艺,演技大进,返乡后,在民间演唱,逐渐成名。光绪十九年(1893年),与徒弟崔心庆、崔心悦、谭明伦、武春田等,组建起山东琴书班社,取名“同乐班”。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时殿元只身去河南省开封、安阳一带,边卖唱边学艺,近半年。此后,他的演唱技艺日趋提高。此时期,琴书表演形式是“坐唱”,演员一般为2人搭档,有说有唱,主乐器为扬琴,伴有坠琴和挎板击节。,这种“坐唱”形式的琴书就是吕剧的最初阶段。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同乐班在诸城赵村与京剧班唱“对台戏”失败。为了与其他戏班抗衡,时殿元决心改造传统的山东琴书。他从京剧的服装、道具、表演等方面受到启发,与班内崔心悦、崔心庆、谭明伦等人商议,决定将角色少、道具简单的琴书段子《王小赶脚》由坐唱改为化装演出。光绪二十六年腊月二十三(1901年2月)过小年,“同乐班”在家乡时家村首演新戏。时殿元化装扮王小执鞭赶驴,崔心悦化装扮二姑娘,身缚驴形道具(假驴用竹、布、纸等材料扎成,并加彩绘,驴头、耳、眼、尾均可活动),做骑驴状。二人载歌载舞,表演生动活泼,令观众耳目一新,演出十分成功。此后,时殿元等又陆续将琴书《蓝瑞莲打水》、《王汉喜借年》、《洞宾戏牡丹》、《光棍哭妻》等小戏目,改编成化装扬琴演出,深受群众喜爱。因演出《王小赶脚》时以“驴”为道具,群众便把“同乐班”称为“驴戏班”。时殿元师徒所创化装扬琴,突破了山东琴书的旧窠,具备了戏曲艺术的基本特点,初步形成吕剧原始形态。
  在琴书《王小赶脚》等剧目化装演出获得成功之后,时殿元等人不断探索。他们对“化装扬琴”的剧目内容、表演、唱腔、音乐伴奏等诸方面不断改进,演出的角色行当和乐队人员也逐步增加,使之进一步丰富、完善。化装扬琴的演出由初期的“拉地摊”,走街串巷,发展到搭舞台组班演出。清代末年(1909年),在广饶辛镇(今属东营区胜利镇)首次搭舞台演出《王小赶脚》、《登云休妻》、《小姑贤》等剧目,连演十天不衰。
  化装扬琴产生后,民间艺人辗转相传,境内逐渐形成以时家村吕剧艺人为中心的师承代系关系。参加化装扬琴《王小赶脚》的吕剧创始人及其戏班主要成员时殿元、崔心悦、崔心庆、谭明伦、武春田、宋世修、李老四、崔宝善等人为第一代吕剧艺人。他们分别传艺授徒,带出第2代吕剧艺人,至今已经五代。以早期吕剧艺人为核心,先后形成同乐班、共和班、时谭班、黄家班、常家班等化装扬琴班社,这些班社长期活动在广饶、博兴、利津、滨县、惠民、无棣、阳信、张店、博山、周村、潍县及胶东一带的乡村,对化装扬琴的广泛传播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1918年,化装扬琴班社开始由乡村转向城市,先后在省城济南,以及烟台、青岛、大连、长春等城市演出。三、四十年代,济南的“义和班”集聚了当时大部分著名化装扬琴艺人,成为实力最强的化装扬琴班社。这时期,除保留化装扬琴的传统小戏外,还排演一些“本戏”、“连台戏”,角色行当更加多样,唱腔在“四平”、“二板”基础上又创设了二板散板等多种样式,伴奏方面逐渐加入笙、笛、唢呐、低音二胡以及锣鼓等乐器。舞台扮装亦更加丰富多样。这标志着化装扬琴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吕剧在未正式定名前,民间有多种称谓。其一,因演唱《王小赶脚》时以“驴”为道具,被群众称之为“驴戏”;其二,因演出剧目多系反映男女爱情、家庭关系等内容,大都和两口子(夫妻)有关,两口人即为一个“侣”字,故此又被称为“侣戏”;其三,因主要伴奏乐器坠琴在演奏中多上下捋动(捋音),故又有人称其为“捋戏”。建国后,山东省文联戏曲研究室,从全省20多个地方剧种中选定吕戏为重点改革的剧种。1952年,经山东省文教厅副厅长王统照提议,正式定名为“吕剧”。
  吕剧创立之初,在时家村及其周围地区形成以时殿元、谭明伦、薛金田等吕剧早期艺人门人子弟为骨干的庞大业余演出队伍。当地许多业余剧团常在几个村庄相互串演,成为习惯。建国后,各村镇的业余吕剧演出团体更加活跃。以时家、谭家、东武、东张、大杜、小杜、魏家、牛庄等村为中心,遍及全境,方圆百余里,几乎村村有吕剧表演团体,人人都会吕剧腔调。农闲时节、年节喜庆之日,演唱吕剧娱乐成为习俗。人民群众对吕剧怀有深厚感情,爱之几近痴迷。“文化大革命”期间,业余吕剧团被文艺宣传队代替,吕剧传统剧目被禁演。“文化大革命”后,境内吕剧业余演出活动复兴。1989年,山东省举办首届计划生育文艺调演,全省有7个剧团汇聚省城济南,东营市选送吕剧发源地牛庄镇农民业余剧团自编自演的吕剧《离婚记》参加,一举荣获四项大奖。1991年,东营区开展“吕剧故乡唱吕剧”活动。是年2月,台湾著名影视制片人凌峰带领《八千里路云和月》摄制组,专程到牛庄镇拍片,时家村吕剧老艺人时清举、谭文章、时寿常、禹兴卫等人,为摄制组表演古装传统剧《金玉奴三打薄情郎》等剧目。随着时代的发展,吕剧这一剧种面临着创新发展的挑战。
  京剧民国年间,境内京剧流行。今油郭乡、六户镇、西范乡、辛店镇、史口镇一带,每逢年节,有些村镇便组织子弟班排演京剧,在本村或串村演出。传统节目有《甘露寺》、《二进宫》、《失空斩》、《提放曹》、《苏三起解》、《打渔杀家》、《徐策跑城》等30多个。解放战争时期,刘营村(今属油郭乡)农民业余剧团成为革命根据地一个最活跃的京剧团。
  刘营村农民业余京剧团,始建于1947年冬,成员36名,由京剧老艺人刘汝溪(艺名刘小三,高派老生)任团长兼教头。该剧团除在当地演出外,还经常到外地赶庙会。1950年冬,剧团参加渤海行署三分区举办的首届群众业余文艺汇演,他们演唱的《空城计》、《徐州起义》等被评为优秀节目,同时荣获团体一等奖。1952年冬,广饶县以刘营业余剧团为基础,成立广饶县京剧团。1959年,广饶县京剧团改为吕剧团。此后,民间演出活动渐少。70年代,西范乡有不少村庄在业余演出中演唱《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等现代京剧选段。
  曲艺流传于境内的曲艺形式,主要是山东琴书。山东琴书最早产生于鲁西南一带,光绪六年(1880年)前后传入广北地区。东寨村(今属油郭乡)张兰田、张志田兄弟是广北一带早期琴书艺人。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西商村(今属油郭乡)艺人商秀岭,几次到鲁西南学习研究南路琴书,在实践中将南路琴书中的《凤阳歌》与所唱《四平调》揉合创新,形成别具风格的琴书新腔,时称“新凤阳歌”。之后,其徒商业兴,在继承其艺术成就的基础上,对许多唱腔加以创新,逐渐形成了山东琴书中独具风格的东路琴书,被时人称为“商派”琴书。
  东路琴书唱腔优美,曲调丰润,唱词朴实生动,颇受群众欢迎。主要曲目有《包公案》、《呼家将》、《杨家将》、《王定保借当》、《王天宝下苏州》、《鸿鸾禧》、《八仙庆寿》、《梁山伯下山>、《小姑贤》、《潘金莲拾麦》、《朱买臣休妻》等。民国时期,商业兴、关云霞夫妇先后在胶东半岛、大连、沈阳、哈尔滨、长春等地卖艺演出。1936年秋,北平胜利唱片公司和汉城唱片公司将商业兴演唱的20余部曲目灌制成唱片,发行到国内外。建国后,商业兴夫妇回到山东。1957年6月山东省第一届曲艺汇演大会决定,将商派琴书正式命名为“山东东路琴书”。1959年,商业兴任青岛曲艺团团长,他专心致力于曲艺教研工作,培养了朱丽华、周建业等一批著名的琴书演唱家。

知识出处

东营区志

《东营区志》

出版者:中华书局

出版地:2000

本书分二十五篇,内容包括:行政建置;自然环境;人口;石油;城建环保;农业;水利;工业;乡镇企业;商业;财政、税务、金融;政党、政协;政务;公安、司法;军事;教育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