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排涝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东营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51320020210001685
颗粒名称: 第二节 排涝
分类号: S422
页数: 2
页码: 243-244
摘要: 本节对排涝工作做了详细的介绍.
关键词: 东营 防洪 排涝

内容

历史上受黄河决溢冲刷影响,境内形成大量涝洼地,面积较大的有黑泥洼、米洼、刘营湾杨洼、王岗洼、邱家大许洼、沙营北辛洼、西史洼、南李洼,每逢大雨,积水无处排泄。建国前,历代政府虽多次进行治理,但收效甚微。建国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排涝工作,1954~1956年,疏挖治理广蒲沟、老广利河两条骨干排水河道。1956年兴建打渔张工程,对排水系统进行配套调整,对支脉沟、广蒲沟、老广利河多次疏挖治理,加大标准,提高排水能力,同时新开挖广蒲河、东营河、武家大沟、五六干合排、五干排等骨干排水河道,境内排涝能力大大增强。1964年7~9月降雨873.7毫米,仅8月1日降雨量即达132.6毫米,境内一片汪洋,是建国后涝灾最严重的一年。灾情发生后,水利工作以疏挖支斗排沟、大搞台田和条田建设为重点,农田抗涝能力进一步提高。1975年,境内掀起以治理涝洼地为重点的农田基本建设高潮,调地划方,深翻整平,实施沟、渠、路、林、桥、涵、闸等配套工程,建设旱涝保收的稳产、高产田。在打渔张灌区工程的基础上,调整干渠以下排水渠系,加深加宽支斗农排沟,个别涝洼地搞台田、条田建设。到1984年,境内涝洼地仍有14.9万亩。1987年后,贯彻中共中央提出的“加强经营管理,讲究经济效益”的水利建设方针,开展早、涝、碱综合治理。采取完善排水系统、完善田间配套工程、抬高局部地面高程以及旱田改稻或改种苇、蒲、藕等一系列治涝措施,并引用黄河水放淤改土,涝洼地治理成效显著。1997年,除完成8条骨干排水河道治理外,共疏挖支斗农排沟3126条,其中:支排沟100条,斗排沟250条,农排沟2776条,总长度达2040公里,基本形成小沟通大沟,大沟通大河,大河通大海,沟渠相连,排水畅通的排水网络。境内涝洼地由14.9万亩减少到3.17万亩。
  附:1990年抗涝纪实
  1990年全区平均降水1039.7毫米,是建国以来第二次降雨量最大的一年(首次是1964年),7月22~23日,全区平均降雨量最大达133.3毫米。由于连降暴雨,主要排水河道阻水障碍多,河底淤积严重,排水不畅,加上海潮顶托,形成河水倒灌,造成29万亩良田成灾,受灾人口17万人。灾情发生后,区委、区政府紧急召开会议,研究防汛排涝抗灾措施,布置防汛抗灾任务,迅速组织人员深入基层,发动群众防汛排涝,全区下派干部388人,其中:处级18人,科级77人,组织上阵劳力9.2万人,排水机械659台,疏挖清理排沟268条,挖田间鱼刺沟583条,完成土方58.4万立方米,3天内排出积水面积18.45万亩,解除被水围困村庄87个,降低了灾害造成的损失。

知识出处

东营区志

《东营区志》

出版者:中华书局

出版地:2000

本书分二十五篇,内容包括:行政建置;自然环境;人口;石油;城建环保;农业;水利;工业;乡镇企业;商业;财政、税务、金融;政党、政协;政务;公安、司法;军事;教育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