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出处: | 《利津县志(1986~2002)》 图书 |
唯一号: | 151320020210000992 |
颗粒名称: | 利津水煎包 |
分类号: | F719.3 |
页数: | 1 |
页码: | 297 |
摘要: | 利津水煎包始于清代,扬名于民国年间,迄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民国初期,在滨、蒲、利、海、阳、沾各县,提起地方名吃,人们总是说:“利津煎包,蒲台面(条),滨县名吃锅子饼。”早在清代光绪年间,利津县城和各大乡镇就有很多经营水煎包的专业户。当时,盐窝镇尚家的水煎包在全县小有名气。民国初年,县城西街刘明远、刘凤刚父子,在尚家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大胆改进操作技术,终于使水煎包达到了色香味俱全的程度,名扬鲁北地区。利津水煎包为发面煎包,有荤素两种,荤馅以猪肉配蔬菜;素馅以粉丝配豆腐丝及调味品。煎包时用平底锅,包子下锅后,经煮、蒸、煎三道工序而成。其特色在于兼得水煮油煎之妙,色泽金黄,一面焦脆,三面嫩软,馅多皮薄,香而不腻,酥而不硬,色味俱佳,堪称面食佳品。 |
关键词: | 餐饮业 小吃 利津县 |
出版者:中华书局
出版地:2006
《利津县志》(1986-2002),旨在存史以鉴兴衰成败之理,资治以寓因革损益之训,教化以启爱国爱乡之情,兴业以济人民富裕幸福之道。全志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精心谋篇,广征博采,科学考证,去粗取精,实事求是地记述了 1986年至2002年我县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诸方面的发展变化,突出了地方特色和时代特征,是一部融思想性、科学性、资料性、权威性于一体的县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