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产权制度改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利津县志(1986~2002)》 图书
唯一号: 151320020210000978
颗粒名称: 第三节 产权制度改革
分类号: F014.1
页数: 1
页码: 286
摘要: 本文描述了1990-2002年乡镇企业产权制度。
关键词: 产权制度 乡镇企业 利津县

内容

1990年以后,乡镇企业重点进行产权制度改革,全面推行以股份制、股份合作制为重点,兼顾租赁、承包、拍卖、兼并等其他形式的企业产权制度改革。
  1994年,县政府出台《利津县乡镇企业股份合作制暂行办法》、《利津县股份合作制操作规程》和《利津县乡镇企业股份合作制实施意见》等规范性文件,并组织指导落实。全县174处乡办企业改制完成130处,其中股份合作制68处,租赁25处,风险抵押或公有民营35处,兼并3处,破产3处。
  1995年,鼓励和支持农民兴办股份合作制企业,先后成立了利津县振利油料加工有限公司为代表的一批新兴股份制企业,逐步解决乡镇企业机制落后、活力不足、管理不善、效益低下等问题。
  1997年,全县195处乡办企业、192处村办企业,改制完成356处,占乡村企业总数的92%。其中改为股份合作制企业282处,拍卖21处,租赁25处,抵押23处,兼并3处,破产2处。改制后有5处关停企业资产被盘活,进入正常运行,有8处亏损企业扭亏,32处微利企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
  到2002年,全县乡镇企业均改制成为中小私营企业或股份合作企业。

知识出处

利津县志(1986~2002)

《利津县志(1986~2002)》

出版者:中华书局

出版地:2006

《利津县志》(1986-2002),旨在存史以鉴兴衰成败之理,资治以寓因革损益之训,教化以启爱国爱乡之情,兴业以济人民富裕幸福之道。全志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精心谋篇,广征博采,科学考证,去粗取精,实事求是地记述了 1986年至2002年我县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诸方面的发展变化,突出了地方特色和时代特征,是一部融思想性、科学性、资料性、权威性于一体的县情百科全书。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