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良种繁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利津县志(1986~2002)》 图书
唯一号: 151320020210000874
颗粒名称: 第四节 良种繁育
分类号: S33
页数: 1
页码: 206
摘要: 本节分为:玉米制种, 小麦制种,水稻制种,棉花制种。生产的良种畅销河北、天津、滨州、临沂、潍坊等地,覆盖东营市各县区。连续3年荣获全省农业系统先进单位。
关键词: 作物育种 农作物 良种繁育

内容

玉米制种
  1983年,全县玉米制种以内繁为主。1986年,全县玉米制种面积2100亩,一般亩产150公斤,高产达250公斤。20世纪90年代,以外调为主,县内制种逐渐减少。2002年,在辽宁、山西、甘肃等省代繁玉米种100万公斤。
  小麦制种
  1986年,小麦种繁育实行“1、2、5”工程(1万亩麦田,要繁育200亩二级种子田和50亩一级种子田),全县自繁一级种子田2000亩,年收购小麦良种25万公斤左右。20世纪90年代,以外调为主,自繁减少。2002年,在淮北农场代繁小麦种100万公斤。
  水稻制种
  1986年,繁育面积300亩,制种12万公斤,此后,每年都有一定的繁育面积。20世纪90年代后,以外调为主。2002年,在天津代繁水稻种50万公斤。
  棉花制种
  1986年后,每年都有一定的繁育面积。1995年,在汀河、明集、虎滩繁育面积2000亩,年产棉种10万公斤左右。此后,以外调为主,2002年在天津代繁棉种15万公斤。
  另外,每年都有少量的高梁、大豆、谷子等种子繁育,多为自繁。
  附记
  利津县良种场始建于1948年,初称虎滩嘴示范试验农场,土地面积1000亩。此后,多次更名,1984年定名为利津县良种场,隶属于利津县农业局。该场是农作物良种实验、示范、繁育基地,属于独立核算的全民事业单位,设“四科一室”,即财务、销售科,检验、加工科,生产繁育科,安全消防科和办公室,有干部职工67人。1997年建良种棉加工厂l处,固定资产518万元,形成农作物良种繁育、加工、包装、销售一条龙,年加工皮棉500万公斤,成为全国240个优质良种棉加工基地之一和国家棉花品质试验示范基地之一。
  该场是东营市唯一的良种试验、示范、繁育基地,也是与大专院校及科研部门协作研制农作物新品种的试验示范基地,承担着省、市、县农作物良种的预备试验、区域试验、生产试验、示范、繁育和推广工作,每年繁育各类农作物良种2200多吨(主要是小麦、玉米、棉花、花生),生产优质苗木100多万株。培育的“大豆利选六号”获省科研三等奖,选育的大豆“豆秆蝇”科研成果填补国内空白。2001年开始承担为期3年的农业部与加拿大跨国牧草试验项目,得到外国专家及农业部领导的好评,在中央电视二台进行过报道。2002年承担美国贷棉公司抗虫棉转嫁基因安全、试验、示范项目。是年该场产小麦、大豆、玉米、棉花、花生等优质、高产、抗病良种150万公斤,年产值1000万元,实现利润80万元。生产的良种畅销河北、天津、滨州、临沂、潍坊等地,覆盖东营市各县区。连续3年荣获全省农业系统先进单位。

知识出处

利津县志(1986~2002)

《利津县志(1986~2002)》

出版者:中华书局

出版地:2006

《利津县志》(1986-2002),旨在存史以鉴兴衰成败之理,资治以寓因革损益之训,教化以启爱国爱乡之情,兴业以济人民富裕幸福之道。全志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精心谋篇,广征博采,科学考证,去粗取精,实事求是地记述了 1986年至2002年我县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诸方面的发展变化,突出了地方特色和时代特征,是一部融思想性、科学性、资料性、权威性于一体的县情百科全书。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