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出处: | 《利津县志(1986~2002)》 图书 |
唯一号: | 151320020210000860 |
颗粒名称: | 第一节 完善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 |
分类号: | F3 |
页数: | 1 |
页码: | 193 |
摘要: | 1982年,全县普遍实行家庭联产承包生产责任制,农民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1984年,进一步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开始解决承包土地过于零散,土地使用权不能流动等问题,并在全县实行“两田制”(口粮田、承包田)。全县各类专业户、重点户发展到1.8万户,占全县总户数的27%。1987年1月,根据中共中央关于“把农村改革引向深入的通知”精神,在继续推行“两田制”的基础上,开始实施产业化发展战略,重点发展蔬菜、芦笋、中药材、林果、水产、畜牧等六大主导产业。1997年,县委、县政府相继出台了“关于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延长土地承包期的实施意见”,对农村“两田制”等有关问题进行认真整顿,落实土地承包期延长30年不变的政策,稳定和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1999年3月底,全县农村全部完成土地延包任务,签订《土地承包合同书》和颁发《土地使用权证书》各6.95万份,落实延包耕地面积51.9万亩。此后,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农业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全县出现了一批专业村和专业户。农村经济效益显著提高,农村奔小康的步伐进一步加快。 |
关键词: | 农业 农村经济 劳动力 |
出版者:中华书局
出版地:2006
《利津县志》(1986-2002),旨在存史以鉴兴衰成败之理,资治以寓因革损益之训,教化以启爱国爱乡之情,兴业以济人民富裕幸福之道。全志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精心谋篇,广征博采,科学考证,去粗取精,实事求是地记述了 1986年至2002年我县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诸方面的发展变化,突出了地方特色和时代特征,是一部融思想性、科学性、资料性、权威性于一体的县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