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农作物布局及面积产量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王道村志》 图书
唯一号: 151320020210000550
颗粒名称: 第一节 农作物布局及面积产量
分类号: F303
页数: 4
页码: 56-59
摘要: 建国前,王道村耕地面积3456亩,粮田约占70-80%,粮食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大豆、高粱、谷子、等。经济作物主要是棉花和瓜菜,约占耕地面积的20-30%。此外在沟头渠旁种植蓖麻籽。 建国后到八十年代初,除去打渔张工程和水利建设用地之外,全村耕地面积基本上稳定在6000亩左右。1985年以后,随着村办企业和国家建设用地的增多,耕地逐年减少,到2005年,全村耕地面积6379亩,其中粮田和经济作物面积分别稳定在70%和30%之间。
关键词: 农业产业 农业发展 农业建设

内容

建国前,王道村耕地面积3456亩,粮田约占70-80%,粮食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大豆、高粱、谷子、等。经济作物主要是棉花和瓜菜,约占耕地面积的20-30%。此外在沟头渠旁种植蓖麻籽。
  建国后到八十年代初,除去打渔张工程和水利建设用地之外,全村耕地面积基本上稳定在6000亩左右。1985年以后,随着村办企业和国家建设用地的增多,耕地逐年减少,到2005年,全村耕地面积6379亩,其中粮田和经济作物面积分别稳定在70%和30%之间。
  小麦小麦是王道村的主要粮食作物,建国前种植技术落后,耕作粗放,产量低而不稳。品种多为农家每年自选自留,退化混杂严重。耕地多为木犁或人工锨镢翻刨,耕深为5-6寸,施肥以农家肥(大粪、圈肥)为主,亩施1000-2000斤不等,有的则以白种下地。播种用六寸档子耧,行距33厘米,分公母垄,行距大,出苗稀,旱涝不保,靠天吃饭,亩产只收50-60斤,大丰收年景也就在150斤左右,逢严重旱涝灾害颗粒无收。
  建国后,小麦播种面积有所扩大,占耕地面积的50%以上。栽培技术不断改进。1958年打渔张引黄灌溉时推广小畦种植,六十年代提倡密植,推广四小垄背。后又逐步推广良种,施肥也由单一的农家肥改为农家肥与化肥混施。七十年代末,大力推广使用磷肥,耕作有浅耕改为深刨深耕,播种由木制耧改为铁制耧,后改为机播。管理也由粗放型逐渐趋向科学化、合理化。八十年代初,亩产达到500斤左右。到2005年,全村小麦种植面积稳定在3600亩左右,总产288万斤,平均亩产达到了800斤。
  玉米建国前,玉米种植面积不大,种子为自选自留,品种老化。行距、株距很稀,亩植1500株左右,大都是春播。管理粗放,成熟期晚,亩产在200斤左右,产量低而不稳。建国后,玉米种植面积扩大,栽培技术不断改进,积极推广优良品种。自六十年代起,先后引进推广玉米单交和双交种。改春播、麦后直播为麦前套种,改稀植为密植,每亩植4000-5000株。到七十年代,亩产到600多斤,2005年,亩产达到1000斤以上。
  谷子建国前多为春播,播种面积占耕地面积的10%左右。也有夏播,面积很小。谷子产量较低,亩产200斤左右。八十年代以后随着玉米种植面积的扩大和产量的提高,村民已不再种植。
  高粱王道村种植高梁历史悠久,面积仅次于小麦,占耕地面积的400/0以上,是主要粮食作物之一。高粱有两个品种,一是红高梁,二是白高梁,也叫白茭米。白高粱质量好,好吃,但产量低,正常年份亩产150斤左右。村里多数种红高粱。种高粱除了收获粮食外,其秸秆也是很被人们看重的。高粱秸秆可做箔材用,是农村盖房子很重要的建筑材料。七十年代以后,推广杂交多穗高粱,秸秆矮,产量高,亩产一般在500斤左右。但品质差,不好吃,多用来作牲畜饲料。
  大豆既是粮食作物,又是经济作物,可以榨油,做豆腐。历史上王道村种大豆的较多,因此做豆腐、建油坊的也多。当年的王俊山、王西成、王玉民、王子文、王保华、王曰德、李本端等,做的豆腐质量好,又香又好吃,是出了名的豆腐王。当时做豆腐的户占全村总户数的20%多。1931年,王鸿章、王东胶、王京坊、王立德等曾建起了王道村第一座大油坊。大豆种植分春播和夏播。产量较低。八十年代后,随着有机肥和无机肥的增施,产量逐步提高,亩产200-300斤,但种植面积不大,占耕地面积的30%左右,近几年种的很少。
  地瓜(红薯) 自五十年代开始种植,一般为春分育苗,谷雨插秧,亩植3500-4000株,10月下旬收获。产量很高,亩产5000斤左右,并且易管理,六十年代种植面积很大,占耕地面积的50%,其薯块和切片后晒成的瓜干,是六十年代的主粮。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八十年代后已不再种植。
  黍稷生长期短,耐碱,用肥少,但产量低,亩产一般在100斤左右。都是麦收后播种,建国以后播种量增多,1978年以后种植很少。
  水稻 1958年以前,在王道村的种植历史上,没有水稻种植。1958年,打渔张引黄灌溉工程二干渠引来了黄河水。水源充足了,非常适应水稻的种植,且水稻产量高。王道村在二干南种植水稻2500亩,亩产500多斤。1965年,为了改良三斗北的1500亩盐碱地,在原来种植其他粮食作物亩产还达不到200斤的基础上,种水稻达到了亩产400多斤。1972年,王道一大队在东南岭种水稻250多亩。1975年,十八支三斗北的土地又开始碱化,第二次又种水稻。1976年,因为引黄河水有时不正常,为了保证种植水稻的用水,从三斗北土地的南头划出长400米,宽1200米,面积700亩的水库。坝高2.5米、铺底15米,坝顶宽8米,动土方9.3万方。种植水稻800亩,亩产达到600斤。1977年,又种水稻一年,彻底改良了盐碱地。在原来出苗率不到50%的基础上,通过改良,现在种植粮食或棉花出苗率几乎达到了100%。二斗北的1100亩盐碱地,同样也是种水稻改良成了丰收田。自1978年以来,引黄河水供应不足,不能保证水源,水稻种植终止。
  棉花是王道村的主要经济作物。建国前种植量不大,其品种主要是小花(土黄色),植棉水平低,管理粗放,产量低而不稳,亩产籽棉150斤左右。建国后,改种1818棉、岱字棉等。1978年后,随着科学种棉技术的推广和收购政策的相对稳定,种植面积、产量逐年上升。八十年代初期,种植面积稳定在3500亩左右,占耕地面积的50%,单产达到了350斤籽棉。九十年代以来,由于棉花价格不稳,忽高忽低,种植面积也出现了忽多忽少的现象,总的是出于逐年下降的趋势。现在棉花种植全部使用地膜覆盖等新技术和使用优良品种,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产量逐年上升,亩产达到了400多斤籽棉。2005年,种植面积1800亩,亩产达到了500多斤籽棉。市场价格平均每斤3元左右,产量和价格都创历史最高水平。
  瓜菜种瓜种菜,在王道村有着悠久的历史。建国前曾流传着这样一首歌谣:“张寨的草编堤口的绳,王道的瓜园出了名”。当时,王道人种的西瓜、甜瓜,特别是甜瓜,个大,又脆又甜产量也高。王道种的瓜出名,搭的看瓜用的瓜屋更出名。四木交叉分两头埋在地下,用箔、苇席、苫子搭好,远望象把伞,即挡风又避雨,吊上床铺坐在里面就是炎炎烈日,也非常凉爽。王道种的青菜也很出名,特别是大白菜,颗大,卷得结实,又好吃又好卖。当年的王述奎、王子善、王绍密、王绍顺、王长祥等都是出名的种菜能手。九十年代以前,瓜菜种植以分散小片、露天种植、自用自食为主,很少出售。除大白菜外,还有白萝卜、胡萝卜、大葱、菠菜等。九十年代后,学习外地经验,有的建起了蔬菜大棚,但规模不大,多以塑料小拱棚育苗移栽为主,引种了西红柿、黄瓜、青椒、芹菜等细菜。小瓜种植,采取了在棉田、苹果园里间作套种的方式,见缝插针,科学种植。

知识出处

王道村志

《王道村志》

王道村有着悠久的历史。自明朝洪武二年先祖来此立村,至今已有636年。先辈们勤勤恳恳、兢兢业业,默默耕耘着这片挚爱的热土,养育了一代代优秀子孙,谱写了一首首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王道村有着光荣的传统美德,是一个团结和睦的大家庭。现全村5个姓氏5个家族,在不同的年代,因不同的原因聚居于此,不论人村先后、宗族大小,皆能尊老爱幼、睦邻友居,同舟共济,共同维护王道村大家庭的利益,表现出强大的凝聚力、亲和力。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