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引黄兴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河口区水利志》 图书
唯一号: 151320020210000139
颗粒名称: 第四节 引黄兴利
分类号: K52
页数: 4
页码: 291-294
摘要: 黄河水量丰沛时段分布不平衡,年际变化量大,年分配不均。据利津刘家夹河水文站1950- 2000年统计资料表明,年均来水量338.1亿立方米。
关键词: 东营 河口 水利志

内容

一、水沙资源
  河水资源
  黄河水量丰沛时段分布不平衡,年际变化量大,年分配不均。据利津刘家夹河水文站1950- 2000年统计资料表明,年均来水量338.1亿立方米。
  黄河水质优良,据测定:PH值在8—8.3之间,属弱碱性水,总硬度3-6毫克当量/升,属弱硬水;矿化度一般0.3-0.4克/升,适宜人畜饮用、农田灌溉及工业生产用水。黄河水量年际幅度较大,最大为973.1亿立方米(1964年),最小18.8亿立方米(1997年)。多年平均流量为1064立方米/秒,最大流量为10400立方米/秒(1958年7月),最小为干河。河水年内分配不均,汛期(7- 10月)多年平均来水量206.7亿立方米,占全年来水量的61%;非汛期(1—6、11-12月)多年平均来水量131.4亿立方米,占全年来水量的39%。在春灌大量用水期来水少而引水多,供需矛盾突出。20世纪70年代以来,黄河断流越来越严重,断流天数增加,给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造成威胁。1984- 2000年15年间,利津站非汛期来水1011.8亿立方米,年均67.45亿立方米,仅占多年年均的51010。尤其河口区的农业用水大部从利津的王庄闸引用,需流经利津境,故引水更为困难。春季黄河断流或流量过小,都给河口区及油田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严重困难和损失。据统计,自1972- 2000年的29年中,利津站即有22个年份断流,累计1031天,年均46.9天,少则1天,多者226天。流量小于10立方米/秒的共26个年份,累计402天。河口区成立后的16年中,有12个年份断流,计902天,年均75.2天。进入20世纪90年代,利津站1991-2000年累计断流863天,其中1997年利津站断流226天,河口地区断流时间更长,2000年,小浪底实现截流,黄河不再断流,但来水极少,引水困难。春灌期的3—6月份,河口地区基本上为小流量和干涸断流阶段。
  说明:1971-1988年数据录自《东营黄河志》。1989-1994年数据由利津水文站提供。1995- 2000年资料由东营市黄河防汛办公室提供。
  泥沙资源
  黄河泥沙丰枯不均,据利津刘家夹河水文站多年统计,年均来沙量为9.31亿吨,最,大输沙量为21亿吨(1958年),最少输沙量为0.15亿吨(1997年)。含沙量多年平均25.04公斤/立方米,年均最大含沙量48公斤/立方米(1959年),年均最少含沙量4.9公斤/立方米(2000年)。黄河泥沙多集中于汛期,汛期来沙量多年均7.9亿吨,占全年来沙量的84.5%,最大1958年为19.3亿吨,最小1997年为0.06亿吨;非汛期来沙量多年平均1.3亿吨,占全年来沙量的15.5010,最大是1964年,为4.34亿吨,最小是1999年,为0.07亿吨。汛期含沙量年平均34.67公斤/立方米,最大是1959年67.9公斤/立方米,最小是2000年,为6.3公斤/立方米。非汛期年均含沙量8.62公斤/立方米,最大是1971年,为20.1公斤/立方米,最小的是1988年,为1.95公斤/立方米。在实测含沙量系列值中,单次测得最高含沙量值是1973年9月7日,为222公斤/立方米。
  黄河泥沙自中游输至河口区范围多为悬移质中的冲泻质。据1959-1985年测验资料统计,中值粒径多年平均值为o.0251毫米。在来沙过程中,悬移质泥沙进入河口地区颗粒组成有明显细化。但在年度之内,悬移质组成汛期较细,非汛期较粗。上游来水来沙条件的改变,对河口地区泥沙的组成有直接影响,三门峡建库前( 1955-1959年)粒径小于0.025毫米的占总沙量的64.2%,水库建成运用后(1960—1966年)占总沙量的55%,水库改建期(1967-1973年)占总沙量的44.9%,水库恢复正常运用后(1974-1977年)占总沙量的45.8%。
  据利津水文站测定,每吨泥沙中一般含氮0.8-1.5公斤,含磷1.5公斤,含钾20公斤。引黄河水灌溉,每亩落淤10厘米,约含氮36.6公斤,含磷69.9公斤,含钾1425公斤,是肥沃的土资源。
  二、引黄设施
  河口地区自1971年在东大堤建五营闸之后,又先后修建三道沟闸、马场闸、神仙沟闸、三十公里引黄闸,西河口扬水船、丁家路场水船、福祥泵站等一批引水设施。因防洪工程标准提高和黄河改道而有兴有废,至2000年,有引黄涵闸2座,扬水船2处,泵站1座。
  神仙沟引黄闸
  位于北大堤桩号18 +170处,系西河口扬水船的配套工程。由胜利油田投资,山东河务局规划设计院设计,山东河务局和惠民修防处安装队负责建筑安装。1987年9月13日- 1988年7月28日修建。设计过水流量25立方米/秒,加大过水流量35立方米/秒,规划灌溉面积8000公顷,设计防洪水位14.4米,闸底板高程5.42米,3孔,联厢式涵洞,每孔净宽2.6米,净高2.8米,钢筋混凝土闸门,启闭能力63吨。共完成土方14万立方米,石方0.17万立方米,混凝土0.15万立方米,用工4.1万个,投资233.07万元。
  三十公里引黄闸
  位于北大堤桩号30 +112.5处,系丁字路扬水船的配套工程。由胜利油田投资,山东黄河勘测设计院设计,三十公里引黄闸建闸指挥部施工。1996年3月13日开工,当年11月20日竣工。设计过水流量20立方米/秒,设计防洪水位11.24米,闸底板高程3.4米,2孔联厢式涵洞,每孔净高2.8米,净宽2.6米,钢筋混凝土闸门。总投资372.83万元。
  丁字路扬水船
  胜利油田供水公司1997年9月在丁字路兴建扬水站(船)1处,总装机3100千瓦,设计提水20立方米/秒,扬程4.43米。
  已废引黄涵闸
  已废引黄涵闸共3座,其中:因河口改道而废2座,因设计流量偏小,防洪标准低,成为险闸而重建的1座。
  三、效益
  河口区引黄灌区分东、西两片。西片自利津县王庄引黄闸引水,通过王庄二干至福祥泵站,设计引水20-30立方米/秒,1987年后年引水4000- 5000万立方米。东片以西河口扬水站(船)为主,设计引水25立方米/秒,提引之水由河滩引渠分两路,一路至利津到罗家屋子引黄闸过堤(1994年以前为虹吸管)人河口地境,另一路由神仙沟引闸过堤。以上两引水渠道经孤北、孤东,供河口区东部乡镇、济军生产基地和胜利油田孤岛、孤东、桩西3个采油厂等单位用水。全区东、西灌区总引水能力45- 60立方米/秒。引黄灌溉逐年发展,1985年仅能灌溉1700公顷,1990年达到5300公顷。20世纪90年代后,增修和调整了引水渠系,增大了引水能力,年均引水2.1亿立方米,1991年引水达到2.9亿立方米,除供油田用水外,对农田灌溉发挥了重要作用。全区实灌面积1995年达到10000公顷,复灌面积16000公顷。2000—2003年实灌面积12000公顷,复灌面积24000公顷。
  第五节河务管理
  一、机构沿革
  1985年1月1日,在原垦利修防段北大堤分段基础上,成立山东黄河河务局河口管理段,驻军马场四分场,管辖堤段为渤海农场二分场至防潮坝,隶属东营修防处,编制17人,下设办公室。1986年1月设立行政股、业务股。12月7日撤销行政股、业务股,设工务、财务、政工、秘书4个股,职工23人。1987年12月设立多种经营办公室(股级),职工25人。1990年增设水政监察所。1990年12月,河口管理段更名为东营市河口区黄河河务局(副处级),下设人秘科、业务科两个副科级职能部门。1993年4月9日撤销业务科,设立工务科、财务科、西河口河务段、孤岛河务段。11月8日局机关迁往河口区孤岛镇办公。1995年内设办公室;人事劳动科、工务科、水政资源科、财务经营管理科5个正科级职能部门,下设西河口河务段、孤岛河务段及工程处(属内部企业管理单位)3个副科级单位。1999年10月16日,河口区黄河河务局机构调整,下设人秘科、河务科、财务经营管理科、水政资源科、水政监察大队等5个正科级职能部门和西河口河务段、孤岛河务段2个副科级单位。另有机关服务部、工程处2个正科级企业单位。至2003年底机构未变,全局职工64人。
  二、财务物资
  治河经费 1950年黄委会首次制订统一财务制度,并形成局、处、段三级财务管理体制。自20世纪80年代始,推行以经济承包为中心的岗位责任制,对基建工程、防汛岁修及机构经费管理实行分项包干,包干结余连同事业收入按规定比例分成。留成部分转为事业发展基金和福利、奖励基金,并明确规定使用范围和批准权限。河口区辖黄河基建工程按国家规定,谁受益谁投资,黄委会只按人员编制拨给机构经费和防汛岁修费。
  物资管理建国初期,器材料物由省河务局统一管理、核算、调拨。以后管理权限下放到基层单位,对库存物资、材料按省河务局规定入帐。工用支出待年终编报决算,抵销上级拨款。修防处、段为基层物资管理单位,根据本单位年度基建、岁修、防汛、防凌任务,向省河务局提出物资申请计划,并负责省河务局供应物资的调运和三类物资的采购,施工现场物资的管理。处、段管理的物资为固定资产,如土地、建筑物、动力、运输设备、仪器、工具、通信设备、家具及医疗设备等。材料主要有木材、钢材、水泥、各类燃料、砂石、麻袋、软料、通信器材等。护滩逐步采用石料后,河口治理用石主要来自张店至东营铁路运输,东营设立石料运转站。20世纪80年代后,所用石料以自购为主。其他防汛料物主要靠孤岛、桩西等油田单位和济军生产基地等单位筹备,汛前黄河业务部门进行登记造册,平时自存,随用随调,用后照价付款。属于商业部门控制指标,定点储存、供应,汛后解控。各种燃料、粮油等由黄河部门提出计划,上级下达指标,所在县(区)商业、粮食、物资部门供应。黄河业务部门常备防汛物资,机电设备,因门类多、数量大、动用频繁,皆设专仓专人管理,建立健全帐簿、卡片及收支、保管制度,定期保养、维修、清仓、查库、防汛常备物资实行专仓专架系列管理。1995年底库存石料14970立方米,发电设备4部117马力、运输车12部,铲运机、推土机15台套。2000年,库存石料10844立方米,编制袋40000条,灌浆设备2套,军用帐篷4顶,发电机设备5台套268.5千瓦,刮平机2台50万力,拖拉机2台50马力,洒水车2辆,其

知识出处

河口区水利志

《河口区水利志》

出版地:2005.3

本书是全面记述河口区水利建设和现状的资料性著述。本志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突出行业特色,真实地记述河口区20年来水利建设和工作。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