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出处: | 《河口区水利志》 图书 |
唯一号: | 151320020210000137 |
颗粒名称: | 第二节 防洪工程 |
分类号: | K52 |
页数: | 5 |
页码: | 282-286 |
摘要: | 大清河原为窄深弯曲的地下河,河安无防。自清咸丰五年(1855年)黄河夺大清河河道人海后,河患逐渐加剧,群众始筑堰自卫。光绪九年(1833年),清政府将民堰加修改官堤。民国期间国家加修之堤称官堤,民众自发修建之堤称民堰。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黄以来,经过解放战争时期复堤和建国后的三次大修堤,形成了现在的临黄大堤和河口堤防。河口区管理的预备堤防有六合乡上界至羊栏沟子民坝12公里,东大堤(北大堤左侧)14.5公里,共26.5公里。担负防洪任务的堤防有北大堤22公里( 13+634- 35 +821)共36.6公里。 |
关键词: | 东营 河口 水利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