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节 水利经营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河口区水利志》 图书
唯一号: 151320020210000100
颗粒名称: 第九节 水利经营
分类号: K52
页数: 3
页码: 170-172
摘要: 建区初期,境内水利工程设施落后,特别是历史上受“左”倾思想的干扰,一些配套工程设施配套违背了当地的实际,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框架缺乏一个统一的规划,违背了自然规律。一个更为重要的背景即是新建成的河口区多为沾化、利津县的落后地带,主要是自然条件的落后。所形成的水利配套工程利用率很低,基经济效益更低。对新建成的河口区来说,使水利经营的发展造成了一个很大的障碍。
关键词: 东营 水利工程 农田水利

内容

建区初期,境内水利工程设施落后,特别是历史上受“左”倾思想的干扰,一些配套工程设施配套违背了当地的实际,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框架缺乏一个统一的规划,违背了自然规律。一个更为重要的背景即是新建成的河口区多为沾化、利津县的落后地带,主要是自然条件的落后。所形成的水利配套工程利用率很低,基经济效益更低。对新建成的河口区来说,使水利经营的发展造成了一个很大的障碍。
  一、起步阶段(1985-1994年1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水利行业开始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总结出“水利也要讲求效益,讲求投入产出,讲求投资与回报”的理论。而实践这一理论的路子是发展综合经营。实行“以水养水”,努力实现水利建设与投入的良性循环。1985年,国务院明确指出,开展综合经营是水利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水利管理不能只是管水,还要从综合经营中找活力,挖潜力。积极开拓新的生产领域,逐步由管理型向生产型转变,促进水利管理和水利经济的同步发展。于是水利部门“全面服务,转轨变型”。提出了“两个支柱,一把钥匙”的水利经济发展新思路。两个支柱:一是城市有偿供水,二是综合经营创收。一把钥匙是深化内部体制改革,实行经济责任制,搞活水利管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
  中共十三次代表大会,提出了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水利行业自上而下,从各自的特点出发,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综合经营。河口区水利局于1988年组织成立了综合经营办公室,负责协调全区水利系统的综合经营发展。是时,作为建区之初组成的河口区8大国营企业之一的河口区水利劳务工程公司变为水利局本身的经济实体,更名为河口区水利安装工程队。队长由当时的机关干部出任。产值:1998年28万元,1990年-1992年105万元,1994年突破300万元。在此期间,乡镇水利站正处组织完善之初期。综合经营发起最早的是六合乡水利站,1985年乡政府的政策是:搞好全乡水利建设管理与服务,经费渠道自收自支。水利站坚持“以水养水,以副(副业)养水”创收,经营于胜利油田的劳务市场。后又借国家黄河三角洲农业综合开发和黄淮海平原农业开发的机会,成立了机械劳务工程队、土方施工队、建筑安装队,很快形成了拥有固定资产350万元,年产值600万元,利润120万元的水利综合经营实体。不仅如此,每年向乡政府财交税近20万元。紧随其后发展的是太平乡水利站,建起了预制场、机械劳务队、餐饮服务业等项目。实现了经费自给自余。1992年,义和镇水利站自发组建水利企业,名为“河口区义和水利建筑安装工程公司”,到2000年共创产值1450万元,利润200万元,固定资产达300万元。其他乡镇包括:四扣乡、新户乡,仍将水利站列入政府机构编制。政府在保证人员经费的情况下,将综合经营收人纳入财政。
  二发展阶段(1994-2000年)
  中共十五大召开前后,在发展经济的问题上又有了一个新的理论,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水利经济成份出现了多元化发展之势,按照“水利讲求投入回与报”这一观点。河口区每建成一项大工程都要从经济效益的发挥上大做文章。水利建设已不单纯地表现在一项基础设施建设上,而是作为一种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来抓。随之,区政府对大中型水利项目的管理与经济效益挂勾,对工程管理的事业部门实行了自收自支的企业化管理运作。在1993年经济实体发展的基础上,水利局下属的灌溉站、水政监察大队、水利工程设计室进行了企业化管理的体制改革。1996-1997年,河口区地方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以优惠的政策和法律保障调动机关干部分批下基层去农村去企业发展民营经济,水利行业的综合经营视为民营经济中的一个主流。到1999年,河口区水利局有创收能力的经济实体己达9个,分别是:河口区水利工程建筑安装公司,禽畜养殖示范园1处,勘测设计单位1个,各乡镇水利站的工程建设安装、饮食服务、预制加工、禽畜养殖计5个。全年总产值实现1955万元,税后利润185万元。其中局属企业水利工程公司完成产值900万元,实现利润90万元,五个乡镇水利站完成产值925万元,实现利润95万元。另外,规费征收也出现了大的突破,此年征收130万元。按照这一时期统计水利经济的口经要求,基础设施建设也是水利经济的范畴。一年中共建成两个农田配套样板方。面积1333.3公顷,配套各类建设物90座,完成各类投资360万元。蓄水工程,建成了库容650万立方米的中和堂水库,投资750万元。新建成库容30万立方米以上的小水库14座,完成投资600万元。人畜吃水工程完成了72个村的自来水工程,投资230万元,实施节水灌溉706.7公顷,投资300万元。新开通引水骨干工程“两河贯通”,配套建筑物23座,投资273万元。此年全区新增水利产业的固定资产总值2963万元,累计达到了1.12亿元。
  三、改革创新,稳定发展阶段( 2001年-2003年)
  就单纯的盈利型水利企业来讲,河口区水利工程公司按国家体制改革指示精神,在国家对大中型国有企业改革的同时,河口区对原区属国有企业全面改制,多为实行股份制改造。对经营不善,管理混乱、资不抵债的企业,该破产的破产,该重组的重组。从此,河口区不存在国有、集体企业的性质。
  作为河口区老企业的水利工程公司顺利地进行了股份制改造。2001年元月2日,“河口鑫河水利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挂牌成立。当年创产值1500万元,承担的国家级王庄总干衬砌工程获一等奖两次,年利润200余万元。六合乡水利工程公司已经从上一个世纪的土方劳务转移到了建筑材料加工,成为六合乡民营经济中的骨干企业(详见本章第十一节企业简介)。
  这一时期,是河口区水利产业更新换代的开始时期,2002-2003年,王庄二干衬砌投资3511万元,水土保持生态环境水利建设投资164.5万元,节水农业投资589.17万元。全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总投资累计达1.54亿元。

知识出处

河口区水利志

《河口区水利志》

出版地:2005.3

本书是全面记述河口区水利建设和现状的资料性著述。本志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突出行业特色,真实地记述河口区20年来水利建设和工作。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