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灌区管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河口区水利志》 图书
唯一号: 151320020210000088
颗粒名称: 第六节 灌区管理
分类号: K52
页数: 3
页码: 153-155
摘要: 河口境内建有两个引黄灌区,一是建区后1991年恢复的王庄二干,属王庄灌区引水主干渠之一。该渠道主干在河口境内4.75公里,由东营市水利局所属的王庄灌溉管理所管理。主干渠到河口泵站开始分三条分干渠引水,总长36.8公里,包括主干渠在内控制灌溉面积2.0万公顷。工程建成之初,由河口区水利局直接管理。1992年6月,区政府批准成立水利灌溉管理站之后,于同年秋正式由灌溉站管理。二是西河口灌区。胜利油田开发会战之初的1975年建成。河口区成立之初,西部4个农业乡镇的生产生活用水,由西河口灌区渠首的泵船提水经河王渠至民生泵站再提水人四扣乡,义和镇、太平乡、新户乡。1986年开始,西河口灌区供水明显不足,这一地带的缺水状况一直持续到1991年之春王庄二干打通。灌区一直由油田管理,有关管理的范围与权限尚未进行明确划分,确权划界没有进行。2000年以后,仙河镇、孤岛镇计7个村,农业新上项目的生产用水,农村居民的生活用水,全靠西河口水系供水。2002年,地方政府开始与油田领导协商,利用黄河人海口水源较充沛的有利条件,开辟东部引水工程,2003年底,这一规划基本确定后,于2004年开始实施。
关键词: 东营 水利工程 灌溉

内容

河口境内建有两个引黄灌区,一是建区后1991年恢复的王庄二干,属王庄灌区引水主干渠之一。该渠道主干在河口境内4.75公里,由东营市水利局所属的王庄灌溉管理所管理。主干渠到河口泵站开始分三条分干渠引水,总长36.8公里,包括主干渠在内控制灌溉面积2.0万公顷。工程建成之初,由河口区水利局直接管理。1992年6月,区政府批准成立水利灌溉管理站之后,于同年秋正式由灌溉站管理。二是西河口灌区。胜利油田开发会战之初的1975年建成。河口区成立之初,西部4个农业乡镇的生产生活用水,由西河口灌区渠首的泵船提水经河王渠至民生泵站再提水人四扣乡,义和镇、太平乡、新户乡。1986年开始,西河口灌区供水明显不足,这一地带的缺水状况一直持续到1991年之春王庄二干打通。灌区一直由油田管理,有关管理的范围与权限尚未进行明确划分,确权划界没有进行。2000年以后,仙河镇、孤岛镇计7个村,农业新上项目的生产用水,农村居民的生活用水,全靠西河口水系供水。2002年,地方政府开始与油田领导协商,利用黄河人海口水源较充沛的有利条件,开辟东部引水工程,2003年底,这一规划基本确定后,于2004年开始实施。
  现行的灌区管理体制:与王庄二干相配套的区内二级引水渠道由“河口区水利灌溉站”实施管理,二级以下引水工程由所在乡镇实施管理。
  随着灌区管理的深入规范,其引水量在1992年之后逐年上升,灌溉亩次也逐年增加。年度平均值分别为:
  1991 - 1995年平均引水6500万立方米,实际灌溉面积3300公顷;
  1996 -1998年,平均引水8500万立方米,实际灌溉面积7086公顷;
  1999 - 2001年,平均引水1.01亿立方米,实际灌溉面积9835.8公顷;
  2002年开始实施王庄二干衬砌改造,2003年春干渠引水,其引水时间缩短了4.6倍。过去同样的流量送至太平乡需要56小时,改造后只用8 - 12小时。全年引水8000万立方米,灌溉面积仍突破24000公顷次。渠系节水率27010。见附表。
  灌区管理的另一项工作是农业灌溉水费的计收。1984年,河口区成立后,全市已开始计收农业水费。河口区自恢复王庄灌区后的1991年开始计收。在水费计收的分配上,依据水利部门配水的统计,结合全区农业及人畜吃水情况分配水量,水价执行国家标准0.552元/立方米。如遇严重自然灾害,区政府统一数额的补贴。1997年的旱灾,全区农业欠收,下半年水费全部由区政府承担。在计收的方式上,实行每年两季,由乡镇、街道办事处的财政所代收,并返还5%的手续费,水费计收专款专用(详见第十二章第六节)。

知识出处

河口区水利志

《河口区水利志》

出版地:2005.3

本书是全面记述河口区水利建设和现状的资料性著述。本志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突出行业特色,真实地记述河口区20年来水利建设和工作。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