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治理模式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河口区水利志》 图书
唯一号: 151320020210000065
颗粒名称: 第三节 治理模式
分类号: K52
页数: 5
页码: 96-100
摘要: 河口区的水土保持工作以全区水利工程总体规划为指导。20世纪90年代期间,多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一项主要内容。1998年开始分流域、分类型进行分期治理。
关键词: 东营 水利工程 农田水利

内容

河口区的水土保持工作以全区水利工程总体规划为指导。20世纪90年代期间,多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一项主要内容。1998年开始分流域、分类型进行分期治理。
  各流域治理的主要模式:
  (一)马新河流域胜利片
  1.水利工程,建有干、支排水沟共26条,总长度50公里,土方60万立方米;斗渠160条,总长度94公里,土方30万立方米;支斗渠180条,总长120公里,土方48万立方米;新建道路长28.48公里,土方114.24万立方米。
  2.新建桥、涵、闸共65座,其中干渠生产桥8座,支沟生产桥10座,斗沟生产桥10座,进出水闸18座,斗农级提水盘19座。
  3.整地改土,面积800公顷,其中深耕土地200公顷,土地改良480公顷。
  4.林业建设,建成农田林网折实19.20公顷,成片水保林20公顷,经济林66.7公顷,共栽植优良树木38.12万株。
  5.节水灌溉400公顷,规划设计施工严格按照《节水灌溉规程规范》操作。主要形式采取半固定卷盘式喷灌机和低压管道及地面软带喷灌相结合,提高项目区水的利用率。综合治理工程标准为:
  ①农田标准:根据土地利用现状,调整土地利用结构,进行大面积的土地整平、翻淤、压沙、改造良田。林网东西间距100米,南北间距450米,选择适合本地生长的白蜡、杨柳、冬枣等名、优、特树种造林。林带平整,在林带四周设置高0.50米,顶宽o.50米,边坡1:1的拦水坝,林带每隔20 -50米,设置高o.40米,顶宽o.40米,边坡1:1隔水坝,将林带整成畦田,存水、压碱、改良土壤。
  ②栽植密度:柳树株、行距2x3米,每亩栽植111株。杨柳、白蜡株、行距3x3米,每亩栽植74株,冬枣株、行距3x8米,每亩栽植44株。
  ③灌排体系:顺路或垂直于马新河设主干沟,南北450米设东西支沟、斗沟,东西每隔100米设设一条。渠系工程平行与支、斗、沟,设计底宽6米,深3米,边坡1:2.5,沿台4米。支沟设计底宽4米,深2.50米,边坡1:2.5。斗沟设计底宽2米,边坡1:2,深度2.00米,沿台3米。支渠设计底宽2米,顶宽2米,高1.5米,边坡1:2,斗渠设计渠底宽1米,顶宽1米,高1米。边坡1:1.5。
  ④道路及生产桥:干、支、斗级道路顶宽分别为8米、6米、4米,边坡1:1,高为0.80米、0.60米、0.50米。整平碾实,生产桥为砌石墩桥,钢筋混凝土盖板,闸、涵等其它建筑物结合实际,设计科学,施工规范,美观耐用。
  (二)沾利河流域老鸦片
  植被布局
  1.经济林
  在项目区西南部建冬枣密植园4000公顷,株距3 -4米,行距4米,共计植树17.63万株。
  2.农田林网
  采用林路结合形式,林网的东西间距400 - 500米,南北间距300 - 400米,道路每侧两行树,株距4米,行距3米,三角形栽植,共建设农田林网133公顷,植树15万株。
  3.水土保持林
  新建水土保持林53.3公顷,主要布置在沟渠的两岸堤防和风沙区风口处,株距4米,行距3米,共计植树7.20万株。
  工程布局
  1.灌排体系
  在引黄一分干下游设泵站2座,通过一支渠和各级农渠,按照地势走向,由南往北为项目区输送黄河水。农渠设计标准为底宽l米,内坡1:1.5,高1米。在南北方向新修排水干沟2条,人六义干沟。东西方向新建排水干沟3条,汇人南北向干沟。干沟设计标准为底宽3米,边坡1:2.5,高2米。
  2.道路及生产桥
  道路的布置与干沟相同,宽5米,总长度10.40公里,道路与灌排沟渠交叉处新建生产桥25座,为砌石墩桥,钢筋混凝土盖板。
  植被措施
  按照宜林则林、宜草则草、乔灌结合的原则,以防风固沙、涵养水源为目的,以经济林、防护林、农田林网和生物护坡相结合,对田间沟、渠、路域全面绿化。
  1.农田林网
  根据农田林网建设规划的要求,农田林网主要采用林路结合的形式。在树种选择上,以适应本地气候的刺槐、杨树、柳树、白蜡等耐碱树种为主。营造农田林网53.3公顷。
  2.生物护坡
  为增强沟渠堤坡的抗冲和抗蚀能力,减少坍塌淤积和水土流失,在沟渠的两岸种植牧草,并辅以紫穗槐等灌木,护坡总长度34公里,面积13.3公顷。
  3.水土流失防治
  根据当地的土壤条件和地理位置,在沟渠两岸堤防上营造防风林带。在风沙区风口处营造防风林,树种主要由耐碱的刺槐、杨树、柳树为主,营造水土保持林53.3公顷。
  4.经济林
  经济林全部选用适应气候、生长快、效益高的冬枣树种,营造冬枣密植园4000公顷。
  工程措施
  Ⅱ,整地改土
  为便于农田灌溉,减少侵蚀,对区域内的坡洼地和现有荒沙、荒碱地进行整平,并增施有机肥,降低土壤中的盐碱含量,共整地改土4000公顷。
  2.配套建筑物及道路
  在新开挖的灌排沟渠上,需相应修建配套建筑物。新建泵站1座,生产桥12座,引水闸16座,涵洞7座。为便于群众生产、生活及满足管理的需要,在项目区东西、南北方向各修筑生产路两条,总长度10.4公里。
  3.耕作措施
  采用正确的土壤耕作方式,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合理利用土地,改良土壤,提高农业产量。在荒沙、荒碱地和零星农田种植经济林、增加地力。中低产田改造后,根据作物的生长期、高矮、温度和光照等生产条件的不同,选育优良品种,采用间作、混作、轮作、套种等多种种植模式,进行科学种植。大力推广秸杆还田,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肥力和土地产出率。
  (三)沾利河流域义和片
  1.水系绿化各主干排灌沟渠林带宽34 - 40米,选择适合本地特点的白蜡、杨树、柳树、冬枣等名、优、特树种造林。
  2.农田规划根据土地利用现状,调整土地利用结构,进行大面积的土地整平,翻淤压沙,既增加经济收入,又能保持水土,改善地面植被。
  3.规划标准
  (1)林带标准:将林带整平,在林带四周打一高与顶宽各0.50米的土坝,林带内每隔20 - 50米,打一高与顶宽0.40米的横坝,即将林带整成畦田,以利于林带存水压碱,改良土壤。 ,
  (2)空穴标准:空穴标准为长、宽、高各0.40米,将表、底层土分放在穴的左右两侧,栽植时,先填表土,后填底土。
  (3)栽植密度:柳树株行距2x3米;每亩栽植111株,杨、白蜡株行距3x3米,每亩栽植74株;冬枣株行距3x8米,每亩栽植44株。
  (4)栽植标准:将苗木放人穴的正中,扶直并前后左右对直,然后填土,先填表土至穴深的2/3,将苗木向上提一下,让苗基处略低于地平线,使苗木根系部展开与土壤密接,踏实填底土至穴满,再踏实。杨、柳、白蜡栽后留于高2米截干,对于新栽树木都要浇足水,待水下沉后,覆一层2 -3厘米松土,再用地膜覆盖,以利于保墒,提高成活率。
  其他治理项目的设计标准与治理模式基本同上。第四节管理规范化建设
  一、管理机构
  1999年,河口区进入全面的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督管理规范化建设阶段。1999年11月17日,东营市河口区机构编制委员会批复成立河口区水土保持办公室,负责组织全区水土流失调查,编制治理水土流失规划,制定治理措施,依法审批建设工程的水土保持方案,依法征收水保两费。人员从防汛抗旱办公室内调,股事业单位,经费来源财政全额。隶属区水利局(东河编发[1999] 38号)。2000年2月6日,东营市河口区机构编制委员会(东河编发[ 2000]16号)批复河口区水利局设立区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监督中队。负责依法征收水保两费,查处水保纠纷案件,为股级事业单位编制5人,人员内调,经费来源财政全额。在以上两个机构较为健全的基础上,河口人民政府办公室对区乡两级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员予以公布。人员组成为:区水利局由一名分管水保工作的副局长牵头,防汛办公室、工程设计室、水保办公室等有关股室的人员参加,计6人。乡镇级水保监管人员的组成为:水利站站长、工程技术人员,每乡镇有2人组成。水土保持工作重点村也组织了管护人员,共计21人。其中:义和镇五一、五二、薄家等10个村,每村1人,太平乡三合、胜利等6个村,每村1人,新户乡老鸦、九顷、东风等5个村每村1人。
  二、制度建设
  1999年8月24日,河口区人民政府印发《河口区水土保持管理暂行办法》。此办法共6章41条。为地方规范性文件。本办法为切合河口区实际的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工作的执法依据。2000年7月9日河口区水利局、河口区计划委员会、河口区城市建设委员会、河口土地管理局、河口区环境保护局印发“河口区城市开发建设项目实行水土保持方案审批制度的规定”的通知。此规定涉及城市建设开发中对水土资源的利用、水源工程原址原貌的影响,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等。进行此活动,必须依法履行法定程序,对拟建项目遵守严格的审批制度。规定共分10个条款。制度的法律政策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园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山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办法》及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5号令—《开发建设项目编报审批管理规定》。
  根据国家法律政策出台规范性文件之后,河口区在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工作中制定了7项制度。即:《水土保持方案审批制度》、《水土保持监督检查年检制度》、《水土保持监督人员管理制度》、《水土保持规费征收制度》、《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竣工验收制度》、《向社会公布水土流失情况制度》、《水保“三区”公告及管护制度》。2000年,河口境内重点项目区的重点村共同发起制定了关于加快治理水土流失,保护水保工程设施的乡规民约,条款如下:
  (一)全面贯彻执行国家“预防为主、全面规划、综合治理、因地制宜、加强管理、注重效益”的水土保持工作方针。
  (二)保护水土资源,预防水土流失。严禁随意开荒、毁林,严禁破坏地面植被。
  1.风沙区的水土保持林、水源涵养林区必须实行禁封管理,严加保护,禁止乱砍、滥伐,防止毁林开荒现象的发生。
  2.水库、塘坝周围及其上游区域内严禁破坏地貌植被,减轻对水利、水保工程的泥沙淤积。

知识出处

河口区水利志

《河口区水利志》

出版地:2005.3

本书是全面记述河口区水利建设和现状的资料性著述。本志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突出行业特色,真实地记述河口区20年来水利建设和工作。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