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土壤植被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河口区水利志》 图书
唯一号: 151320020210000017
颗粒名称: 第五节 土壤植被
分类号: K52
页数: 4
页码: 26-29
摘要: 土壤类型及特征:根据2000年全区土壤普查资料,全区土地总面积21.4万公顷,其中土壤总面积13.6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63.7%。境内土壤以黄河沉积泥沙为主要成土母质,发育于退海之地,成土年龄晚,受海洋作用强烈,具有土体厚、类型少、盐化程度重、矿物养分含量高的特点。河口区境内共有2个土类,3个亚类,8个土属,59个土种。潮土土类:面积5.38万公顷,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25.13%,其中土壤面积6.41万公顷,占土壤总面积的47.1%。因受潜水作用而形成。成土过程主要是潮化过程,颗粒粗细不同,土壤剖面中的质地层次复杂多样,地下水埋藏浅。
关键词: 东营 土壤 植被

内容

土壤类型及特征:根据2000年全区土壤普查资料,全区土地总面积21.4万公顷,其中土壤总面积13.6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63.7%。境内土壤以黄河沉积泥沙为主要成土母质,发育于退海之地,成土年龄晚,受海洋作用强烈,具有土体厚、类型少、盐化程度重、矿物养分含量高的特点。河口区境内共有2个土类,3个亚类,8个土属,59个土种。
  潮土土类:面积5.38万公顷,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25.13%,其中土壤面积6.41万公顷,占土壤总面积的47.1%。因受潜水作用而形成。成土过程主要是潮化过程,颗粒粗细不同,土壤剖面中的质地层次复杂多样,地下水埋藏浅。
  境内潮土有潮土和盐化潮土两个亚类,6个土属,35个土种。
  潮土亚类:面积5943.6公顷,占潮土总面积的11,6%,潮土主要分布于河滩高地、缓岗和潜水位较浅地区。在境内西部、南部有分布。其表层质地多为轻壤和中壤,土体构形多为厚粒型,本身养分量较高,有一定的保水、保肥能力。属本区土质较好的一类土壤。该亚类又分为沙质、壤质、粘质3个土属。沙质滨海潮土亚类,面积3325.75公顷,占潮土总面积的55.96%,盐化潮土是潮土向盐土的过度类型,与潮土亚类镶嵌分布,多位于黄河故道及两岸范围。重盐化潮土与盐土接壤,境内西部、南部有较大分布。该亚类中轻度盐渍化的土壤,绝大部分为农田。该亚类分壤质、粘质、砂质氯化物滨海盐化潮土3个土属。
  盐土土类:面积4.78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88.94%,主要分布于近海,地势低平,潜水位高,矿化度大,含盐量高,顺海呈带状分布。在境内新户、四扣、河口办事处、仙河、孤岛等乡镇分布较大。与潮土类中的盐化潮土相互穿插,地面植被以黄须菜、荆条、马绊草等盐生植物为主。表层质地多为轻壤和沙壤,兼有中壤和重壤,土体构型多为厚沙层。该土类在境内只有滨海潮盐土1个亚类,含滨海氯化物潮盐土和滨海滩地潮潮盐土2个土属,18个土种。其中滨海氯化物潮盐土土属主要分布于地面高程3.5米以上地区,已脱离海潮影响,地貌类型大部为微斜平地,自然植被主要有芦苇、马绊草、黄须菜、蒿子等,含盐量较高,农作物不能生长。滨海滩地潮盐土主要分布于地面高程3.5米以下,是由黄河泥沙沉积后,又经海潮多次浸渍而成的一种土壤,盐分组成以氯化物为主。受潮潮影响较大,土体含盐量高,而且上下层变化不大,植被稀疏,大部分为光板滩地,只在低洼存水处散生有黄须菜等盐生植物。
  土壤物理形状:其主要表现为土壤质地、土体构型、土壤容重和土壤孑L隙度等方面。(1)土壤质地:本区表层土壤质地主要为沙质和粘质,以沙质为主。其中粉沙壤土占很大面积,其特点是结构松散,粒间毛管孔隙度大,毛管性能强烈,易于土壤的水、盐垂直运动,保水保肥能力差,土质瘠薄,不耐旱,易于返盐。这是境内土壤肥力低和易发生盐渍化的一个重要原因。(2)土体构型:以沙质构型为主,呈粒状结构,颗粒大小均匀,毛管孔隙保存完好,毛管水运行迅速,地表蒸发的水分能较快得到补偿,毛管水上升快且高,比较易于积盐。(3)土壤容重:全区土壤容重偏高,土壤较为紧实,有机质含量少。沙壤耕层平均容重为1.28克/立方厘米,轻壤1.28克/立方厘米,中壤1.26克/立方厘米,重壤1.23克/立方厘米,粘土1.25克/立方厘米。(4)土壤孔隙:本区土壤各种孔隙的配合比例基本合理,但变幅较大。说明通过合理耕作,多施有机肥,可以创造良好的土壤结构,为作物生长创造良好的土壤条件,这是改良土壤理化性状的重要措施。本区沙壤总孔隙度为52.93%,变幅为48 - 57.8%;犁底层孔隙度略小,较板实,但悬殊不大;心土层总孔隙度为52.5%。
  土壤化学性状:境内土壤缺乏有机质,普遍缺氮,严重缺磷,氮、磷比例失调,钾较丰富。据统计,全区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o.84%,最高1.89%,最低o.14%。氮素平均o.052%,最高0.101%,最低o.013%。碱解氮平均29PPM,最高71PPM,最低6PPM。全磷平均0.057%,最高o.085%,最低o.041%。速效磷平均2.3PPM,最高11PPM,最低0.25. PPM。速效钾平均187PPM,最高538PPM,最低18PPM。碳氮比9.37 C/N,氮磷比12.61 N/P。
  土壤等级分布按照全国土壤普查技术规程的规定,土壤共分8个等级,境内无一、二级和八级地。三级地:有轻度(盐斑1成)和中度(盐斑2-3成)盐化现象。水利设施基本配套,主要分布于太平乡、新户乡、四扣乡。四级地:土壤或土体结构较差,漏水漏肥,养分含量低,有中度盐化,主要分布于义和镇、太平乡的大部,新户乡老鸦村、中和堂村和黄河故道地带。五级地:有重度盐化现象,主要分布于新户东风村北,四扣乡五顷村、七顷村周围,六合乡北部。六级地:土壤盐渍化严重,难以利用,主要分布于新户、义和、四扣、太平乡、六合乡北部及仙河镇北部和东部。七级地主要是海滩地,分布于沿海。
  植被河口区地处北温带,在植物地理分布上属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在省级区划中属鲁北植被区的滨海平原植被小区。由于人为活动的影响和土壤条件的限制,区内植被以草本为主,木本植物很少。植物区系的特点是植被类型少、结构简单、组成单纯。
  农田植被中,区内主要栽培作物有冬小麦、玉米、大豆、高梁、谷子、地瓜、绿豆、水稻、棉花、花生、芝麻等;在低洼盐碱农田内种植有蓖麻、向日葵、苜蓿等;蔬菜主要分布于六合乡、义和镇等地。木本栽培植被主要有紫穗槐、杨树、苹果、桃、梨、枣、葡萄、杏、花椒、石榴等。
  自然植被与本区成土年限和土壤含盐量关系极大。以土壤含盐量的不同,分布着不同的植物群落,以滨海盐生植被为主,自然木本植物除柽柳外,其余均很少。柽柳在含盐量较高地带(土壤含盐量0.5%以上)仍生长良好,只是由于连年砍伐,植株低矮丛生,多在沿海地带成片分布。草本植物以多年生根茎禾本科草为主,主要有芦苇、白茅、马绊草等,约占70%以上,且多为群丛。
  植物群落分布及特征:
  (一)黄须菜群落。是滨海盐生植被的典型植物,也是重要的野生指示植物,伴有柽柳、二色补血草、灰绿碱蓬、滨藜等。其分布区域一般在沿海地带高程1.1 -1.9米之间,土壤含盐量一般0.9%左右,本群落黄须菜覆盖率60%。在水分充足,土壤含盐量1 -1.5%地区仍生长良好,但在干燥和土壤含盐量大于1.5%的地区生长受抑制,覆盖率降低。分布于滨海盐土区,境内沿海大量分布。
  (二)柽柳—黄须群落。分布于地面高程1.7 -1.9米之间,常受海潮侵袭的滨海滩地。土壤含盐量1.5%左右的土壤中,群丛覆盖度可在60%左右。
  (三)马绊草群落。是盐生草甸的代表植物,分布于黄须菜群丛近陆侧,中度盐化的盐土和重度盐化潮土区。重壤低洼处生长茂盛,覆盖度可达90%。马绊草适宜在土壤含盐量1%左右的土壤中生长,伴生种有二色补血草、芦草、羊角菜等。
  (四)芦苇群丛。芦苇是一种多年生根茎禾草,性喜水分,为沼泽草甸代表植物。可与各种草类混生,形成多种组合群落。主要有芦苇—马绊群丛,芦苇—白茅群丛,芦苇—马绊—茵陈蒿类群丛。按不同水分条件可分沼泽草甸和旱生草甸两类。在积水条件下,芦苇生长茂盛,伴生香蒲,全区面积约26000公顷,主要分布于新户、四扣、孤岛、仙河一带,是良好的建筑、造纸原料。在旱生条件下,芦苇生长低矮、稀疏、覆盖度小。主要分布于轻度盐化潮土地带,是较好的草场资源。
  (五)一年生禾本科群丛。由于土壤含盐低,地下水矿化度小,土壤湿润、杂草生长茂盛,如野麦稿、狗尾草、稗草、曲曲菜、草木樨、野大豆等,植株高可达o.5 -1米,覆盖度可达75 - 90%,为优质草场。主要分布于黄河新淤地。
  (六)白茅—芦苇群丛。白茅是典型的草甸植被的重要指示植物与建群优势种,在白茅群落分布地带,盐生植被种群相继退化消失,不耐盐的大量草甸植物相伴而生。如苦苦菜、草木樨、罗布麻、野大豆等均在丛间伴生,覆盖度可达90%以上。白茅的出现证明土壤含盐量在0.5%以下,群丛以此为垦荒的指示植物。主要分布于河口新淤地的靠陆一侧。

知识出处

河口区水利志

《河口区水利志》

出版地:2005.3

本书是全面记述河口区水利建设和现状的资料性著述。本志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突出行业特色,真实地记述河口区20年来水利建设和工作。

阅读